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科學科普 > 科學 
     
    科學夢醒-賽先生的文化沉思
    編/著者: 江才健
    出版社:經典雜誌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9868262362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科學論文集

    優惠價:85折,272

    定價:  $32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240 元
    特價:90折!216
     
    定價:280 元
    特價:85折!238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科學」一詞,在許多人心中是一種「客觀的真理」,乃至於具有超越文化畛域的普世特性。近代科學也以其強大的實用性主導了社會的發展方向。  江才健從歷史、文化傳承的角度出發,指出科學其實也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思維模式,有其缺點和局限,面對人們當前遭遇的各種問題時也有不足之處,須要更深厚的文化內涵使之豐富,並產生新思想面向的文化。  本書文章集結自作者在《經典》雜誌長期執筆的【科學手記】專欄,榮獲第三十屆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  作者從歷史和文化角度指出近代科學的局限和缺點,提供讀者一個新的觀念與省思。  作者親身採訪楊振寧、吳健雄、「原子彈之父」泰勒、DNA雙螺旋發現人華生、「中國原子彈之父」王淦昌與彭桓武等科學家,以生動細膩的文筆描繪這些當代大科學家的面貌。
    推薦序讓我在失望中仍有希望的科普作家曾志朗(中央研究院院士)  才健的科普文章,我拜讀很多,主要的著作有《吳健雄傳》和《楊振寧傳》,都非常精彩,絕對是有傳世價值的國寶級大作。他對這兩位在近代物理學做出極大貢獻的科學家,以很真實的社會文化角度,描繪出前者如何以女性的細緻作出貫穿天地的實驗,而後者又如何以大儒的風範去整理出宇稱不守恆的現象,都是劃時代的科學創世之作。他們都來自女性剛解除纏足、男性也才剪掉辮子的封建社會中國,也都在充斥著白人的西方科學世界中,以其蓬勃堅強的科研實力,終爭得一席之地。才健寫他們,心中充滿仰慕之情,也帶有一份民族的驕傲,最重要的是他忠實地歷數他們有時「驚世駭俗」的言行,讀來令人動容。兩本傳記都得到了科學界普遍的肯定。只是才健沒有財運,幾次得獎的那幾屆金鼎獎都只有獎座沒有獎金,可以說老天對他是不太公平的。為什麼?也許是如他所自嘲的,天命難違吧!  至於他的科普專欄作品,我也看了不少,但因為零零散散地這裡讀一篇,那裡又讀一篇,議題都不同,感覺上就不會有很強烈的系統性思維共振。雖然從他傾家蕩產一手獨撐的《知識通訊評論》中所寫的社論,可以感受到他論述科學文明的偏好,但我總以為他還只是一位喜愛科學,卻沒有親身歷練過科學實作的隔岸觀戰者。花了兩個晚上,狠狠地讀完他的《科學夢醒》全書,才真正了解他的科學觀,是一種以數學的純真所演繹出的基本架構,去論述每一項科研發現的本義,他也許讚美,也許批判,但每一句建言都絕非野人獻曝之說,其間的思維轉折,都可看到邏輯論證的周延與完善。這當然和他出身數學的訓練有很深的關聯,而我在閱讀他詮釋的科研事件,就感受到他那種數學為本的科學執著之情!  這些年,才健努力讓最高階的科學知識不中斷地流入台灣,辦了《知識通訊評論》雜誌,沒有政府的支援,也沒有私人企業的長期奧援,在很難有科學廣告資源的台灣社會裡,竟然屹立不搖,即將邁入第一百期的里程碑。我每次收到剛出爐的雜誌,心裡就好高興,它還「活」著,但看完這新的一期之後,就憂心地期待下一期。對才健的熱情、毅力和不「死」心,我心中充滿了崇敬之意。  這本《科學夢醒》書中所敘述的科研故事都很有趣,也都點出了科學多樣多變之背後的社會含義。科學的宗旨說是在提升人類社會的福祉,但科學真的要有目的嗎?為什麼對做不到的事要去規範呢?才健認為不是做不到,是走錯了路!他從人文的思考中,看到了西方科學界的自大,不停地提醒,也不斷地尋找東方的科學觀,以求彌補西方科學走向的不足。  我實在由衷欽佩才健,文筆之外,那不服輸,不放棄的熱情一直感染著我。  其實比之上一個世紀,這個世紀的科研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都深深影響科學家的作法,和自我定位。首先,進入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已完完全全是個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體系,新的科技當然提升了人類生活的品質,由於交通、醫療、教育、安全都有長足的進步,人類的平均壽命不停挑戰原始生命的極限。但很明顯的,只有有能力掌握知識和資源的社會才會有延年益壽的可能性,所以知識造成的不公不義也還在加速擴大。科學家必須捫心自問,科學的普世價值為何?科學家的自由和責任如何界定?  再來,二十一世紀科學家的科研能力比以往強多了,已經不知不覺地碰觸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以及環境生態的「生」或「死」的問題了!永續的價值觀如何和傳統的演化史觀融合?誰來決定生命是否要有終結之處?「神」嗎?還是超強的科學家們,必須凝聚共識,扮演「超神」的角色,來決定宇宙的「永生」或「自然死亡」呢?還有二十一世紀的網路交通將無遠弗屆,也將使人類無祕密可言。那誰來使雲端上的知識公開透明,而不會烏雲滿布呢?  這些議題會左右科學的運作,對今後社會的影響既深且遠,更需要有好的科普作家來詮釋。相信才健的專欄會漸漸擴及這些議題的領域的。好高興有這麼一位朋友,使我在對台灣媒體科普教育的淡薄無情充滿失望的時刻,還有一線的希望!科學如何夢醒江才健  回頭看八年多寫下的這許多專欄,驚覺時間的速逝,也再一次檢視了自己對近代科學的體悟和反省。  這些專欄原本的欄名叫【科學手記】,【科學手記】的開始是好友王志宏的邀約,志宏是一流的攝影和報導文化工作者,他因緣善念而有主持《經典》雜誌的機會,十餘年來辦得有聲有色,八年前他有心使這本雜誌增添一個科學文化的面向,向我邀槁,也使我有機會開始寫下了一百多篇的專欄。  我很願意來寫這樣的一個專欄,源於更早的一個機緣。我自己對近代科學觀察評述,工作了三十多年,起初也是處身在我人文化的主流氛圍之中,對於科學是一種制式的看法,簡單一句話說,就是全面認同科學的所謂「理性、客觀」價值。  但是許多年第一手親歷科學進展的見聞,漸漸使我對科學這個人類近代歷史中的強勢文化,有了全然不同的評價和思維。因此在一九九六年,我在中研院的科學史研討會上,頭一次提出〈科學之後?超越近代科學的再創造〉的論文,那是我公開探討此一問題的起步,我知道自己的看法很大膽,時機也不成熟,當然並沒有企望有熱烈的反應。  兩年後,我將學術體例的論文,改為較通俗的形式,以〈迎接一個後科學時代的宇宙新思維〉為題,在那一年《聯合報》副刊的「五四運動」專輯中刊出。再過兩年的二○○○年五月,我在志宏邀請下,在《經典》雜誌二十二期起,一連四期寫了四篇系列專文,這四篇專文的總題「回顧四百年風光,看科學前景如何」,正反映了我對近代科學的一種評價。  當然,我清楚意識到自己看法的挑戰性,走得也很前衛,我並沒有認定自己的看法一定就對,但是這麼多年的經驗讓我相信,這中間確實有些新意,應該能替我們的文化和人類面對宇宙和生命的態度,帶來一些新的思想啟發。  也因此,兩年後志宏來邀我寫【科學手記】,我很欣然地上路。我知道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需要時間來經營,因此在八年多的專欄中,我用自己在人類科學文化發展許多真實場景裡的體驗,來述說自己如何由我們因沒有發展近代科學,又因輕忽藐視而挫折受辱所承襲的歷史文化包袱中,走出一個對於科學重新定位的醒悟歷程。  在我的這些經驗裡,有許多來自與世界頂尖科學文化締造者的來往對話。由他們言談行止中,我看到科學這個文化創造和思維的孕生歷程,感受到整個過程充滿著的人性特質,我領悟到科學並不是宇宙教本裡寫下的標準答案,不是天籟啟蒙的行當,而是紅塵俗世的摸索。  除了對科學中這些真實人性特質的體認,給我更大衝擊和省悟的,是文化背景對科學創生的影響,也就是說,近代科學如何面對宇宙生命現象,如何構思假想,如何形塑因果,如何建立驗證關係,在根底內裡,無一不受到一個深層文化的影響。這些經驗,都使我身處許多不同的科學場景中,靈光乍現,得如禪宗頓悟般的覺醒。  這些經驗之一,是我四次到過的義大利西西里島高山頂上小鎮艾瑞契,在那個小鎮,有一個由修道院改成的馬猷納科學文化中心。我一直記得二十二年前頭一次到那個山頂小鎮,看到那些因歲月磨得發亮的石板路面,那些四百年未變的石材屋宇,那年八月一天夜幕初垂時刻,我看到一輪黃澄澄的月亮,由小鎮廣場石牆屋瓦背後升起,那種如霎時置身數百年前義大利科學初啟時空的感覺,我頓時覺悟到,那整個科學的宇宙文化思維,與義大利文藝復興以降,基督宗教氛圍、文化背景和歷史時空是如何的息息相關。這就好像在北京才唱出了京劇,在台灣才唱出歌仔戲是一樣的。  另一個場景,是這本《科學夢醒》裡〈異國文化的美感〉一文所述說,我一九九三年在北京的一個經驗。那次與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實驗團隊的北京之行,是在初冬的時刻,當時北京許多住戶還燒煤取暖,空氣中有一種霧般的煙塵和一股淡淡的煤煙味。行程中的一天,當時大陸科委主任(科學部長)宋健請我們在人民大會堂上海廳吃飯,喝了溫熱的上好紹興酒,酒酣耳熱之際,坐在我右手邊一位義大利科學家微醺的向我說,「現在我知道馬可波羅是看到了如何的一個中國。」  在那篇文章中,我曾經寫道,「我了解他的意思,因為那個古老的城宮,煙塵裊裊的氛圍中,是一個謎一樣的古老文明,走過幾千年,依然蒼勁有力,怎麼會不使一個義大利人悠然神往。」  是的,就是二三十多年來我親歷的許多深刻經驗,和許多頂尖科學人物溝通也辯詰的對話,使我由我人文化大氛圍的科學認定中,獨步走出,走向一個全然不同的道路。  近年來,我在許多地方演講,在學校教書,也到包括北京、合肥、上海、武漢、重慶等一些地方做「文化反攻大陸」,都是希望能讓我偶然而得的一種對科學的省悟,能與更多人分享交流。  這些經驗,補足了科學創生中最真實鮮活的面向,使我由過去那些沒有底蘊的科學知識中,看到內裡豐沛的人性因素,使科學由平面的註記,變成立體的鏤刻。我只希望這一篇篇的短文,能如一級一級的階梯,引領我們在自己的傳統裡,找到文化自主根源的創造力,來補足長久以來面對宇宙和生命挑戰,我們一直缺席的自發性文化思維。
    目次
    推薦序讓我在失望中仍有希望的科普作家文∕曾志朗(中央研究院院士)自序科學如何夢醒文∕江才健【科學與文化】日內瓦湖畔的沉思由西西里島到諾貝爾獎近代科學是如何勃興的他們曾反對近代科學當前科學的危機何在超越科學之後的新思維愛因斯坦來了,坐好!桑默斯說錯了什麼?宗教與科學的孿生關係科學革命與非洲的崩潰原爆罪與罰紐奧良啟示錄知識封建主義的危機宇宙的真相是什麼?科學的品味科普行不行?物理科學可以認知生命嗎?格物觀心與京都傳統廚房裡的科學家華生和楊振寧的聰明科學大哉問人、自然和科學找尋上帝的粒子蝴蝶和颶風科學能從宗教學到什麼諾貝爾獎為什麼金融風暴的科學因素達爾文演化論的文化疏離約翰麥道克斯的遺產哥本哈根的氣候如何異國文化的美感學術的價值何在誰相信霍金五四運動和文化啟蒙生死與科學為什麼要學數學?【科學人群像】介於上帝和教宗之間的物理學家奇愛博士量子物理的活傳奇學術林園中的隱者--戴森華生的雙螺旋人生誰識王淦昌?葛爾曼與夸克物理科學的典範主導諾貝爾獎的兩位科學家綜觀俄國科學家朗道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