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二○○三年春季某一天,一張照片經報紙的刊登傳遍全世界:六名重裝配備的美國士兵占領海珊的皇宮後,在客廳住了下來。照片正中央有個下士,他在沙發上神情輕鬆地抽著菸。尤斯提諾夫一看到這張照片就評論道:「沒有人告訴他抽菸有害健康嗎?」尤斯提諾夫便是這樣一位狡黠的紳士,能以特有的黑色幽默,點出人們眼前的荒謬姿態。 在二十一世紀初,我們又活在文藝復興時代,但它不是任何一種知識或藝術的復興,而是偏見的復活。世人以自以為是的無知心態看待異文化的人們,因此偉大的演員暨人道主義者尤斯提諾夫,在本書寫下偏見的惡劣事跡,引領讀者進行一場有趣但又發人深省的偏見之旅。這本書不僅是他的遺言,也是他精采人生的縮影。本書特色一出版即登上德國《明鏡週刊》排行榜前十名,至今不墜的諷刺暢銷書!最好動的聯合國親善大使,對紛亂世事最犀利的批評尤斯提諾夫何許人也?一位當了三十多年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喜歡到世界各地趴趴走,為兒童帶來溫暖。兩次贏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曾演出克莉絲蒂筆下的偵探白羅,成為家喻戶曉的電視明星。尤斯提諾夫出身何處?護照上寫英國人,但他其實出身多元文化背景,身上流著俄羅斯、德國、西班牙、波蘭、義大利、法國和衣索比亞的血,到了八十歲才知道自己也有猶太血統。精通六種語言,並以「世界公民」自許。尤斯提諾夫的拿手好戲?能在瞬息之間以黑色幽默指出各式偏見的荒謬。有活潑嘲諷的筆調能寫下周遭發生的惡劣偏見——最熱門的偏見便是「美英對伊拉克之戰」。他還喜歡觀察異國文化,與形形色色的人物來往,並帶領讀者認識許多懷有奇怪偏見的名人——其中他最感冒的便是小布希。尤斯提諾夫有何宏願?這位奉行人道主義的傳奇人物,念茲在茲的是如何對抗偏見這個惡棍。他以自身經歷為素材寫下此書,就是希望世人不要躲在「自以為是」的外衣裡,喪失理性的腦與包容的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彼得.尤斯提諾夫(Peter Ustinov)一九二一年出生於倫敦,在演戲、導演和寫作上,皆表現出過人的長才。他演過七十多部電影,曾以《萬夫莫敵》及《土京盜寶記》兩次贏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演出阿嘉莎.克莉絲蒂筆下的偵探白羅,讓他成為家喻戶曉的電視明星。他也曾演出舞台劇、撰寫劇本與小說、策畫歌劇及灌錄唱片。一九九○年被英國女王冊封為爵士,一九九四年獲得德國文化大獎。 一九七一年獲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之後長達三十年來往於中國、俄羅斯、肯亞、緬甸、柬埔寨、埃及和泰國等地,致力關懷全球兒童的需求。 他出身多元文化背景,精通六種語言,並以世界公民自許。九一一事件之後,在布達佩斯創立偏見研究中心。二○○四年三月二十九日,尤斯提諾夫因久病卒於瑞士日內瓦,享年八十二歲。譯者簡介 薛文瑜,台灣大學社會系社會學組畢業,德國畢勒費爾得大學德文教學系碩士肄業。譯有《饗宴的歷史》。
序
李家同 尤斯提諾夫是一位非常傳奇性的人物,他拍了五十幾部電影,每一部電影中,他的角色都顯示了他是一位非常有智慧而又有一點狡黠的人。每次看到他,都覺得他的一大特色就是玩世不恭,他老是露出一種微笑,這種微笑其實是一種嘲笑,嘲笑誰呢?我想他是在嘲笑整個世界,在他的眼中,這個世界有一些荒謬,也可笑之至。 這本書的書名雖然好像有關偏見,其實不是完全講偏見,尤斯提諾夫在這本書裡描寫各種他所看到的事,當然,你可以想像得到,他不會是個俗不可耐的人,因此任何大事,都變成了可笑的事。舉例來說,他老年以後,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爵士,必須進宮去接受這個偉大的頭銜。可是尤斯提諾夫將白金漢宮的儀式笑得一錢不值,他說高級的爵士走上層,低級的爵士走下層,像屠夫將肉分成高級肉和低級肉一般。尤其好笑的一段是他形容伊麗莎白女王,他說她好矮,冊封時,這位年老的爵士還要跪下,由女王將一把沉重的寶劍在他的左右肩上碰一下,那把寶劍看起來非常重,他真怕女王一不小心,會將他的頭殺掉了。 尤斯提諾夫是一位人道主義者,他也一直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可想而知,他的文章當然充滿了人道主義的色彩,他在去世以前曾嚴厲地批評美英出兵伊拉克,認為這完全是偏見所造成的。 尤斯提諾夫是英國人,其實這只是國籍而已,他的身上有俄、德、西、義、法、衣索比亞的血統,他精通六國語言,這種情形自然而然使他對自己所屬的大英帝國沒什麼好感,這本書裡也好幾次批評了大英帝國的劣行。 偏見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事,西方人對種族的偏見讓奴隸制度實行了六百年之久才廢除。我們有的時候會覺得很訝異,為什麼當時的人類如此沒有理性和慈悲心,不能覺察到奴隸制度是不對的,其實我們現在也有現代人的偏見,這些偏見所造成的災禍是非常可怕的。 要消滅偏見,顯然要有一種包容的心,尤斯提諾夫的這本書其實就是在字裡行間推行人類各種思想的包容,我們當然要堅持一些我們認為是真理而且有普世價值的信念,尊重生命就是一個例子。但是不幸得很,我們其實堅持的往往是一些不相干的細微末節,這些小事卻又往往造成人類極大的災難。看這一本書的人,也應該去看看尤斯提諾夫所演過的電影,我在此介紹一部很少人看過的電影,叫做「A Storm in Summer」,這是專門為電視拍的電影,尤斯提諾夫在劇中飾演一個紐約的猶太人。提到猶太人,很多人會想到極有成就的科學家,極為富有的銀行家,或者是極有影響力的媒體大亨。但這位老猶太人什麼都不是,他開一家小雜貨店,是絕對的弱勢小人物。電影中,他和一位黑人窮小孩在夏天的一個暴風雨夜晚相遇,老人和小孩的互動,使我終身不能忘記。 尤斯提諾夫的這一本書,使我想起了那部電影。他的去世,是人類的一大損失,因為我們這個世界最缺乏的不是科學家、銀行家或是媒體大亨,我們最缺乏的是人道主義者。
目次
李家同推薦序 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尤斯提諾夫南方朔推薦序簡錫(土皆)推薦序 小心,你的偏見!第一章畢卡索與《格爾尼卡》音叉爵士頭銜帽子公寓口香糖伽利略蚊蟲咬傷不存幻想借鐵鎚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七點二十九分笨蛋博士?請您離開這裡!門做個有生命的問號第二章讚嘆父親、兒子、女兒威瑪.魯道夫與藍斯.阿姆斯壯多元文化我的叔祖和現代藝術在英國的小學生涯請出示您的證件!死刑根植於文明的行為與卡洛.瑞德為伍論無知(戰爭期間)第三章蒙田和「抄襲」我的史賓諾沙偏見的再生速度摩登時代論下一座山谷中的人類偏見與「政治正確」尤斯提諾夫夫人在兵營奴隸制度思想警察汽水公爵和果醬公爵墨索里尼的幫兇論基督徒揚帆猶太人與基督徒第四章運動萬歲!戰爭——一種殘暴的運動?笑話和隱藏其後的偏見:猶太人的笑話愛爾蘭人的笑話各國的刻板印象配戴頭巾或我是女性主義者駱駝與針眼:美國的現況拜訪白宮瑞士克羅埃西亞的莎士比亞遇見圖圖大主教眺望德國論鬍鬚「我的」俄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中國印度的牛第五章卓別林的靦腆寂寞的彼得謝勒格羅克.馬克思,比方說與珍曼菲共舞納博可夫到此一遊西默農,菸斗偉大的福特萬格勒與卡拉揚遺孀共赴音樂會布魯諾.克萊斯基的麥爾女士甘地夫人的保鏢吉米.卡特,一個強人戈巴契夫的眼界讚美錯誤第六章我們的大腦,一部電腦懷疑或完美?莫札特和學生上帝和祂的惡魔影子有多完美?民主在天堂多疑的多馬:我的自畫像我是完美的!讚揚小舞弊第七章偏見,謊言,文宣抽菸各國美食在藝術與音樂間漫步搖滾樂華格納,我的安眠藥洗澡時哼唱荀伯格藝術與獨裁命令天才小心俗氣!夏卡爾,山羊藝術與「政治正確」第八章妓女色情與情色聲音第九章偏見的監獄:奧許維茲柬埔寨和平主義愛因斯坦的兩難謀殺暴君第十章國際正義的世紀?以世界公民為終身職志「只要您思考!」兒童有偏見嗎?偏見與古柯鹼讚嘆與恐懼包容,不然下一個可能就是你我的期待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