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非經濟本科生的國際貿易學的入門書籍,適合科技大學、專科院校或者一般大學的通識課程使用。只要學過簡單「經濟學原理」的同學,均可輕鬆閱讀。根據這樣的定位來大幅改寫第一原版的內容,使數學的使用降到最低的程度。 和第一版相比,作者在貿易理論的章節變動最大。在Ricardo模型部分(第2章),用實際算術來說明比較利益原理,避開了抽象的意念;在Heckscher-Ohlin模型部分(第3章),用邏輯推演來闡釋四大定理,避開「兩財兩要素」的複雜圖形和數學;在新貿易理論(第4章)部分,以非完全競爭和非固定規模報酬為基礎,介紹了新理論的精髓,數學部分也做了最大簡化。 最重要的是在新版中,納入了三個新章,有系統的討論國際貿易三個最新議題。分別是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第11章)、服務業貿易(第14章)和全球化議題(第15章)。中國興起是20世紀末期的大事,其對未來世界經濟的影響不言可喻,作者從貿易發展的角度來解剖中國興起的意義。服務業貿易的重要性日增,傳統貿易課本甚少論列,本書從WTO的架構探討服務業貿易的特性,以及相關貿易政策的問題。全球化則是晚近最具爭議性的題目,作為本書的末章,能讓學生有停下來整體檢驗貿易的利弊得失的機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劉碧珍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經濟學博士 現任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陳添枝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 現任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翁永和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經濟學博士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目次
序 91 緒論 11 1.1 為什麼要研究國際貿易 11 1.2 國際貿易的重要性 13 1.3 國際貿易理論 14 1.4 國際貿易政策 15 1.5 世界貿易趨勢 162 李嘉圖模型---古典貿易理論 21 2.1 早期的貿易理論 23 2.2 絕對優勢原理 24 2.3 比較利益原理---李嘉圖模型 26 2.4 李嘉圖模型的實證、應用與評估 353 Heckscher-Ohlin模型:資源秉賦與貿易 45 3.1 Heckscher-Ohlin基本模型 46 3.2 商品價格和要素價格的關係 48 3.3 要素秉賦與產出的關係 51 3.4 Heckscher-Ohlin定理 53 3.5 Leontief矛盾 554 新貿易理論 65 4.1 規模報酬與獨占性競爭 66 4.2 產業內貿易 70 4.3 寡占與策略性貿易 73 4.4 外部性規模經濟 765 台灣貿易史 83 5.1 明朝時期 83 5.2 荷蘭時期 84 5.3 明鄭時期 85 5.4 清朝:鎖國時期 86 5.5 清朝:開國時期 88 5.6 日本時期 91 5.7 戰後時期 94 5.8 台灣的貿易與比較利益 96 6 關稅與配額 103 6.1 關稅的種類與長期趨勢 104 6.2 關稅的經濟效果—小國 107 6.3 關稅的經濟效果—大國 110 6.4 最適關稅與福利水準 112 6.5 有效保護理論 113 6.6 進口配額 116 6.7 關稅與配額的比較 118 7 非關稅貿易措施 125 7.1 新保護主義的興起 125 7.2 自動出口設限 127 7.3 自動進口擴張 130 7.4 傾銷與反傾銷 132 7.5 補貼 137 7.6 自製率規定 141 7.7 政府採購與行政干預 144 8 貿易干預的理論與實務 149 8.1 幼稚產業論 150 8.2 利潤移轉論 151 8.3 外部性效果論 155 8.4 開發中國家的貿易政策 158 9 台灣的貿易政策 171 9.1 1980年以前的貿易政策 171 9.2 1980年以前的貿易政策 176 9.3 加入WTO以後的貿易政策 184 9.4 高科技產業發展政策 184 10 國際要素移動與對外投資 193 10.1 要素移動與商品移動 193 10.2 要素移動與社會福利 195 10.3 要素移動的選擇 197 10.4 對外投資理論 200 10.5 政府對要素跨國移動的干預 203 10.6 台灣對外投資狀況 207 11 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215 11.1 計劃經濟下的與貿易體制改革 216 11.2 進出口貿易的演變 220 11.3 外人投資與中國對外貿易 222 11.4 中國對外貿易的特色 224 11.5 兩岸貿易關係 230 11.6 中國經驗的啟示 23112 世界貿易制度 237 12.1 雙邊主義 237 12.2 多邊主義 238 12.3 GATT及WTO的起源 239 12.4 WTO的基本基神 240 12.5 GATT和WTO的談判 244 12.6 WTO的相關規範 248 12.7 貿易新議題 254 13 區域經濟整合 261 13.1 區域經濟整合的種類與動機 262 13.2 區域經濟整合的福利效果 265 13.3 區域經濟整合的實際效果 271 13.4 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272 13.5 歐洲聯盟---EU 274 13.6 區域經濟整合的新發展趨勢 278 13.7 區域主義與多邊主義:互補或衝突 280 14 服務業貿易 291 14.1 服務業貿易的特徵 292 14.2 服務業貿易的型態 293 14.3 服務業貿易的障礙 295 14.4 GATS 296 14.5 世界服務業貿易現況 299 14.6 服務外包 30115 全球化的議題 309 15.1 什麼是全球化 309 15.2 全球化的歷史 314 15.3 全球化與所得分配 318 15.4 全球化與貧窮 321 15.5 生產全球化 324 15.6 全球化與婦女 327索引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