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教育學習
     
    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
    編/著者: 林鎮國
    出版日期:2012-11-30
    ISBN:9789866475221
    參考分類(CAT):教育學習
    參考分類(CIP): 佛教總論

    優惠價:9折,315

    定價:  $35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150 元
    特價:90折!135
     
    定價:410 元
    特價:90折!369
     
    定價:280 元
    特價:90折!252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本書以空性與方法為題,是受到嘉達美《真理與方法》的啟發。如何從方法/非方法中開顯存有/真理,原是各家哲學所共許的目標,佛教哲學也不例外。凡能落實在邏輯、知識、倫理、歷史、宗教的層次,應機設教,有效達成解脫論目標,方法的多元主義本來就符合佛教的立場。副標題所強調的「跨文化佛教哲學」進路,說明本書聚焦於跨文化情境中佛教意義世界的孳乳、繁衍與豐富:初期大乘瑜伽行派如何看待「證成道理」,陳那如何在邏輯、知識論與語言哲學議題上全面和各印度哲學派交鋒,促成印度哲學的知識論轉向,龍樹如何在《迴諍論》中質疑量論的合法性,中世紀漢語佛教徒如何學習來自印度的邏輯和知識論,後來的發展又如何影響近代東亞二種哲學型態的形成,這些都是本書關切的議題。其他如從「智的現象學」抉發天台智顗的一心三觀,從敘事與行事性言說重新解讀神會禪學的類形上學命題,從德里達的〈暴力與形上學〉接引列維納斯和龍樹的哲學對話,從布特曼解神話詮釋學審視印順的人間淨土思想,甚至於從西谷啟治論空的歷史性比較京都學派和新儒家的歷史意識,都是跨文化與跨方法論下具體的詮釋實踐。
    作者介紹
    美國天普大學宗教研究博士,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宗教研究所合聘教授。專業領域為佛教哲學、中國哲學,出版《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台北:立緒,1999年)、《辯證的行旅》(台北:立緒,2002年),以及中、英、日文論文多篇。曾任政治大學哲學系主任、台灣哲學學會理事長、荷蘭萊頓大學、日本筑波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客座教授。
    目次
    序言第1章 中世紀漢語佛教徒如何了解來自印度的知識論 一、前言 二、神學面向的佛教邏輯與知識論 三、形上學面向的佛教邏輯與知識論 四、修證次第面向的佛教邏輯與知識論 五、結語第2章 為何知識論始終未能獲得中國哲學青睞:以哲學史上三場爭辯為例 一、前言  二、熊呂之辯 三、朱陸之爭 四、慧沼與法寶的佛性論爭 五、結語第3章 解釋與解脫:論《解深密經》的詮釋學性格 一、經題釋義 二、隱秘說法與顯了說法 三、詮釋的迂迴:從三性論到空性密意的解明 四、結論第4章 初期大乘瑜伽行派真理與方法的問題 一、真理與方法─詮釋學的爭論 二、真如二義:真如理(命題真理)與真如事(事實真理) 三、止觀與真如 四、真如、認識與論證 五、方法的自我解消與真理的全幅開顯第5章 邏輯或解經學:初期大乘瑜伽行派「四種道理」的理論性格 一、問題的提出 二、關於「四種道理」的研究回顧 三、《聲聞地》與《菩薩地.真實義品》的「四種道理」 四、《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的「四種道理」 五、結語第6章 邏輯與神話:漢藏文獻中的陳那傳記及其因明學 一、序言 二、因明學在中國 三、漢傳文獻中的陳那 四、藏傳文獻中的陳那 五、哲學之眼 六、結語第7章 陳那《觀所緣論》的認識對象:從真諦與玄奘譯本異同談起 一、前言 二、真諦與玄奘二譯之分歧 三、護法的解釋 四、說一切有部和經量部論意識所緣 五、結論第8章 龍樹《迴諍論》與基礎主義知識論的批判 一、前言 二、正理學派的質疑 三、龍樹的駁議 四、針對自成理論之批判 五、針對他成理論之批判 六、火喻與自證 七、語言分析的轉向——從指涉論到語用論 八、結語第9章 空性與暴力:龍樹、德里達與列維納斯不期而遇的交談 一、謀殺與死亡的敘事 二、空性與虛無主義 三、銘刻於差異中的暴力 四、作為「面貌」之「他者」的不可化約性 五、走出暴力第10章 天台止觀與智的現象學 一、導言 二、識與智 三、智顗的智的現象學 四、結語第11章 神會與空的行動主體 一、從禪學書寫說起 二、形上學、行動與敘事 三、作為形上學論述的禪學 四、禪悟的修辭 五、結語第12章 布特曼與印順的解神話詮釋學 一、詮釋學與現代性 二、基督教與佛教的解神話課題 三、實存信仰與社會實踐 四、結語第13章 真理與意識:從佛性論爭到朱陸異同的二種東亞哲學類型 一、前言 二、語境與轉譯:「理」與中國初期佛性論 三、真理的動力:法寶的佛性論 四、作為認識對象的真理:慧沼的回應 五、反思與自證:朱熹與陸象山論理與心 六、結論與對話:作為現象學問題的一種解讀第14章 理性、空性與歷史意識:新儒家與京都學派的哲學對話 一、戰爭、現代性與歷史意識 二、黑格爾的歷史幽靈 三、近代的超克 四、空性與歷史性 五、理性與空性在歷史中的迴響 六、附論:閱讀西谷啟治的《宗教□□何□》引用文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