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小說/文學 > 西洋文學 
     
    隔壁墓園的男孩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1-09-27
    ISBN:9789866249624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北歐各國文學

    優惠價:85折,238

    定價:  $28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20 元
    特價:85折!357
     
    定價:620 元
    特價:85折!527
     
    定價:320 元
    特價:50折!160
     
    定價:499 元
    特價:85折!424
     
    定價:340 元
    特價:85折!289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男人像公寓,有陽台的可能沒有壁爐;有壁爐的,可能沒有浴室。」瑞典近年最暢銷愛情故事,首度在台灣問世!暢銷突破五十萬冊,長踞歐洲暢銷書榜!  黛絲蕾,一個蒼白纖瘦、年近熟齡的圖書館員,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到過世丈夫的墓前沉思,或是和朋友上酒館談天。她喜愛寫詩、看舞台劇,熱愛一切與文學藝術有關的活動──然而這一切,都讓她無法忽視內心的真實聲音:她感到空虛,想要再遇到像前夫一樣瞭解她的人。可是放眼看去,無論現在或未來,那個人似乎永遠不會出現……  班尼,一個健康、開朗的農場繼承者,即使已是熟年男人,卻成天沉溺在過去追求女生的風光回憶裡。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實在很怕變成「光棍」,但看看眼前的生活,每天凌晨就必須起床替乳牛擠奶,接觸的母牛比女孩更多,哪有機會遇到理想的伴侶──他認為,那不該是個村姑,而是個嫻熟農事、廚藝精巧且知書達禮的美麗女孩……  這一天,黛絲蕾和班尼在墓園相遇了,從一開始互看不順眼而漸漸被彼此吸引,甚至認定對方很可能就是自己在尋覓的那個人!這般濃烈的情意,到底是這段感情的助力還是阻力?而這一對背景如此懸殊的戀人,又該如何面對真實生活帶給他們一波又一波的難題?  《隔壁墓園的男孩》是瑞典近年來最暢銷的愛情小說。作者以輕盈、幽默的筆觸,描繪出現代人在愛情中既相信又懷疑、既熱情又冷漠的心境。小說讓男女主角輪流發聲,毫不掩飾地呈現出他們對彼此的矛盾情緒及想法,也讓讀者在又笑又哭的閱讀經歷中,看到一幅幅屬於戀人心中最令人動容的真實風景。本書特色  ★瑞典近年最暢銷愛情故事,首度在台灣問世!  ★原著搬上大銀幕,在瑞典創下超過100萬人次觀影熱潮!  ★在瑞典,每15人就有1人捧讀,暢銷突破50萬冊!  ★長踞法國暢銷書榜長達100週!  ★風靡全球20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卡特琳娜.瑪瑟提 Katarina Mazetti  1944年出生於瑞典卡爾斯克魯納。最早是擔任教員工作,而後進入廣播電台成為新聞播報員。她擁有多種身份,包括時事評論專家、作曲家、詩人,以及女性廣播節目的製作人。  卡特琳娜出版過六本著作。她善於以溫暖而幽默的筆調剖析複雜的情感及難題,直接、簡潔的文字伴隨著多重而鮮活的人物特質,往往讓讀者深陷故事情節而難以自拔。  本書是她驚艷國際文壇的重要作品,光是在人口數僅有九百多萬的瑞典國內,便創下突破五十萬本的驚人銷量,改拍成電影《情定墓園》更吸引了超過一百萬人觀賞。這部小說深刻闡釋現代男女愛情觀,不只在瑞典書市造成巨大的影響力,甚至跨越國界,迅速攀登法國暢銷排行榜,風靡了歐陸及美洲。而這股無法抵擋的浪漫魅力,至今仍持續在全球其他各地火紅延燒。譯者簡介殷麗君  輔大法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英、法文專職譯者,譯有《味覺樂園》、《藝術創意365天》、《巴黎人的巴黎》、《超奢華愛情》、《少年邁爾斯的海》、《五歲時我殺了自己》等書。  Email:yinli@mail2000.com.tw
    名人/編輯推薦
      鍾文音(作家) 專文推薦  孫中興(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愛情社會學」教授)、涂翠珊(《北歐四季透明筆記》作者)、銀色快手(文學評論家) 同聲推薦!國內外名家、媒體熱情推薦!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愛情社會學」教授,孫中興:「關於這本書,編輯問我:如果光有愛情,真的不夠嗎?相處少,缺互動,缺共同喜好,真的會扼殺愛情嗎?我想說:如果愛情就包含著相處、互動和共同喜好,抽掉了這一切還剩下什麼呢?如果愛情不是這些,那又是什麼呢?」  《北歐四季透明筆記》作者,涂翠珊:「作者用詼諧敏銳的筆觸,將愛情刻畫得細膩又寫實,讀著男女主角的獨白與對話,也讓人感受到愛情與現實之間的矛盾與掙扎,並忍不住咀嚼自己的愛情觀。」  文學評論家,銀色快手:「從未想過真愛是如此的豐富多采,卻又如此平凡,貼近我們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直到它闖入你的世界,為灰暗的靈魂點亮一盞燈!這故事屬於渴望愛情滋潤的有情人,再次燃起戀愛的青春活力。」  美國《出版家週刊》:「輕盈、幽默的筆調,一針見血寫出了現代人的愛情觀,給人莫大的省思!」  英國《泰晤士報》:「相當迷人、關於愛的故事!一讀就欲罷不能!」  英國《衛報》:「由男、女主角輪番陳述對彼此的看法,在風趣的描繪下,我們看到了一幅幅屬於戀人心中的真實風景。」  英國《每日郵報》:「寫實中帶著甜美。難怪這本浪漫愛情故事能在瑞典、甚至整個歐陸造成這麼大的轟動。」  英國《觀察家報》:「在墓園相識進而相戀!這是個影射嗎?意旨從墓園走出來的愛情總帶著些許的不樂觀,與悲劇色彩?」  法國《觀點雜誌》:「對愛情絕望的你,應該一讀。你會發現,愛情除了『在一起』及『分手』,還會有第三個答案。」  法國《快訊》:「這個故事實在太獨特了,它不是寫來讚頌愛情,而是讓你看到愛情驚人的本質。」
    推薦序愛的陰暗面往往是幽默的鍾文音(作家)  愛情的題材,總是開挖不絕。當我們以為愛情走到盡頭時,它卻能絕處逢生,千變萬化。  《隔壁墓園的男孩》為我們重新找回死去的愛情,找回傷心過後的人生依然可以更精彩。讀《隔壁墓園的男孩》肯定可以獲得愉悅,且信心倍增,讓我們明白每個生命的轉彎處都有未知的主角等著我們去配對、都有未知的劇情等著我們去演出。《隔壁墓園的男孩》讓我聯想起《舊約聖經》的雅歌:「冬天結束了,雨季走了,百花又出現在大地上。歌唱的季節來了,開滿花的葡萄樹香氣四溢,快起來!我美麗的愛人,跟我走吧。」這本小說,就是這種氛圍,在百無聊賴的日常之後,人生與愛情也將如季節翻轉。  原本墓園是死亡的流刑地,在這本書裡竟成了愛神丘比特發箭之處。當然作者賦予了一個不同通俗愛情可能掉入的一般視野:作者讓守寡的年輕婦人在墓園裡竟是對著墓碑產生憤恨情緒,而非是自我憐憫,這是頗特別的小說切入點。(不以死者為大的傷心書寫,反以活者的餘生為切入重點,此讓這本小說有了很獨特的敘述角度。)  愛情雖然美妙,但千萬不要隨意搖醒愛情,除非它來了。  《隔壁墓園的男孩》裡的戀人搖晃愛情之前,都經過一段極為寂寞的孤獨旅程:女人是沒有小孩的年輕寡婦,在圖書館工作,死了丈夫,一年來常徘徊墓園,不斷地想著過去;男人是在墓園旁耕耘的酪農,渾身沾著牛棚氣味,死了老媽後,成了又孤獨又忙碌的人。兩個孤獨的人在墓園相遇了,在愛情該來的時候,他們搖晃了愛情。作者卡特琳娜巧妙地運用「雙聲帶」的平行書寫,女聲之後是男腔,都以「我」來作為主述,因此展現了許多「心音」,寫來十分入骨真實,作者筆鋒犀利,文字俏皮,思考活潑,許多時候讀來常讓人發噱,彷彿有個鏡頭分別對準了這對男女,他們各自在舞台裡展演獨白,寫出了愛情王國裡男女思考的種種差異。使得通俗的愛情劇挖進了心的深度,寫實之餘,頗堪咀嚼玩味。  結尾更是讓我捧腹大笑,老覺得不可思議。如何不可思議呢?這對男女原本是相愛的(且性事上十分契合),但因為女的喜歡藝文,男的卻喜歡牧場生活,彼此相愛,卻難相處,在無法忍受彼此生活的差異下而以分手結束,本以為小說至此要結束了,哪裡知道故事一轉,女的打電話給男的(而男的已然和另個女人為了生活安穩而結了婚),她希望懷有男人的種……。「請你過來跟我最後一次上床。」女人說。  這結尾我以為是太奇異了,這有點像西方版的張愛玲:其筆下的女人,可以在愛情幻滅後,重新找到人生的定錨。這是女人在愛情裡的奇異智慧,也就是我說的可以絕處逢生,我以為這本小說是正面的,是光明的。失去不必然是結束,死去也未必不再擁有,重點是要保有對愛情的感覺與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渴望。  這本小說也許可以幫許多孤枕難眠的男女點亮心中的愛火,也讓浮世男女以為死亡或分手都不是悲劇,這只是人生的某種劇情。真正的悲劇是:自此不敢再愛,不敢再擁有,不敢再享受……失去只是預告下一次的擁有。這也讓我思考著: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一些不可能有結局的愛情故事呢?是否是因為在不可能裡往往看見了最真實的自我?在追逐愛情的過程,讓我們看見內心有著什麼在燃燒著。《隔壁墓園的男孩》燒出了女人覺知自己想成為母親的渴望,燃出了男人既渴求安定又渴望激情的矛盾。  而愛的陰暗面往往是幽默的,我非常相信這一點,尤其在讀了《隔壁墓園的男孩》之後,這也是我讀這本書的愉悅之處:幽默(自嘲)的背後往往襯出了相愛與相處兩相掙扎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