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社會人文 > 社會 
     
    人生必修的10堂生死課
    編/著者: 大津秀一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2-02-29
    ISBN:9789866228148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生命倫理學

    優惠價:85折,221

    定價:  $26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60 元
    特價:95折!342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定價:400 元
    特價:85折!340
     
    定價:400 元
    特價:85折!340
     
    定價:320 元
    特價:85折!272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死前會後悔的25件事》作者大津秀一,撼動人心的最新力作。思考死亡,就知道那些事,不能等。  ★商業周刊1271期書摘介紹  再有錢,人,終究難免一死。  如果,明天是人生最後一天,你能無憾的離去嗎?  當最親愛的家人將不久於世,該如何面對?  陪伴1000名患者,走過人生最後一程的安寧緩和醫療專家,  赤裸裸,還原死亡最真實的樣貌。  對於「死亡」你了解多少?當死神來敲門時,你會神態自若地張開雙臂迎接,還是恐懼緊張、慌張失措?死亡的那一刻到來時,真如詩人泰戈爾所言「麗如秋葉」,還是晦澀黑暗、盼望盡失?   患者在臨終,會感到痛苦嗎?人在最後一刻時,還有知覺嗎?天堂或地獄真的存在嗎?急救是不放棄最後一線希望,還是自欺欺人的殘酷仁慈?進入安寧病房,真的就是在等死嗎?「健康」是人生最大的保障,還是愚昧的自我安慰? ……  這些問題,你曾認真思考過嗎?安寧緩和醫療專家大津秀一醫師,至今已陪伴無數末期患者走過人生的最後旅程,長期接觸的安寧療護的他要告訴你:「死亡」並不可怕,我們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為從未認真面對它。  大津醫生以理性的態度深入剖析,解答你對生死的疑惑,針對下列五點,深入淺出探討死亡議題,企圖擴大讀者的視野,撼動讀者的生死觀念:  (一)人死之前,會痛苦嗎?----臨終患者在身體及情緒上,會有什麼變化呢?  以癌末患者為例,當死亡越靠近時,患者的身體與情緒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清晰的意識能堅持到何時?透過臨床觀察,告訴你最真實的死亡真相。  (二)很健康就不會死?----「健康」對死亡的意義  即便身體健康,我們仍舊不能避免死亡。每個人需要的健康程度不同,勿迷信偏方,只要在有限範圍內,維持「適度」健康就好。  (三)死,讓我們看清人性?----為什麼要討論「死亡」?死亡的重要性是什麼?  利用小故事或案例說明人性的善與惡,了解生死與人性間的關係。也告訴我們,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能夠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四)信仰宗教對死亡有幫助嗎?----宗教對死亡的意義  以客觀角度深入剖析宗教,進一步探討宗教對死亡的意義。另外,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能坦然無懼面對生死嗎?這些發人深省的疑問,幫助我們更深入理解何謂死亡。  (五)「怕死」是人類的天性嗎?----人看如何看待死亡?過去和現在的態度不一樣?  在人類歷史早期,死亡其實是很普遍的事,人們不畏死亡,也不避談生死,「恐懼死亡」不過是社會演變的產物,然而究竟何時開始,死亡成為一大禁忌?讓大津醫師告訴你事實真相。  唯有坦然無懼地與死亡面對面,我們才能深刻體悟「活著」的美好;唯有隨時準備好失去生命,當下才會變得更加真實,讓我們能更積極地把握當下。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曾說:「生命是向死而生」,人生不過是走向死亡的進程,我們每往前走一步,就離自己的死亡更靠近。  只有真實面對死亡,生命的有限及短暫才能提醒我們,積極充實地度過每一天。
    作者介紹
    【日本安寧緩和醫療專家】 大津秀一  1976年生,日本茨城縣人。畢業於岐阜大學醫學院,為安寧緩和醫療專科醫師、日本消化器官病學會專科醫師、日本內科學會認證內科醫師、日本尊嚴死協會生前遺矚(LW)合作醫師,2006年度□川醫學醫療研究財團安寧緩和醫療醫師培訓課程結業。  在完成內科專科醫師的訓練後,以當時全日本最年輕的緩和醫療醫師身分,在京都市左京區日本浸信會醫院的安寧療護中心服務。2008年起,服務於東京都世田谷區松原都會診所,以住院、居家兩種方式,從事安寧療護工作。2010年6月起,服務於東邦大學醫療中心大森醫院緩和療護中心,負責緩和療護團隊的經營工作。  目前除了負責終末期病患的診療工作,也透過著作、演講活動,持續促進一般大眾對緩和醫療及生死觀問題的廣泛認識。  主要著作:《死前會後悔的25件事》、《讓人感動的12位往生者的故事》(致知出版社)、《死時不會後悔的醫療》(小學館)、《生命只剩下最後半年──如何為人生畫下圓滿的句點》(Softbank Creative)、《世上最簡單的緩和醫療書籍》(綜合醫學社)等。譯者簡介黃瓊仙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熱愛文字工作的專職譯者,喜歡挑戰各種類型的譯著。譯作有《德利特醫生的馬車》《不可思議的樹果》《龍臥亭幻想》《媒體小舖-不可思議的英文單字》《掌握亞洲大錢潮》《前進中國,掌握未來》《刺激消費,我是主角》《最新國際金融基本架構入門》《行動經濟學》《圖解0~6歲教養百科》《古代文明圖像大百科週刊系列》《拉肚子、便秘不是小毛病!:原來「生病」、「變胖」、「免疫力下降」都跟「腸子」有關!》等。
    名人/編輯推薦
    各界專業人士強力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李家同(前暨南國際大學校長)  .邱泰源(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   .周希誠(中山醫學院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林綺雲(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所長)  .胡志強(台中市市長)  .許禮安(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   .陳榮基(蓮花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教授)   .單國璽(天主教樞機主教)   .張嘉芳(台灣安寧照顧協會執行長)  .楊聰財(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趙可式(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  .賴其萬(教育部醫教會執行祕書)  ◆安寧緩和醫療協助生死兩相安。本書完整探討末期照護與生死課題,值得推薦。-邱泰源(台灣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   ◆死亡——讓我們看見上天創造萬物的法則,而緩和醫療——讓我們在生與死的交會點,陪伴生命因付出而完整,轉受苦為平安。-周希誠(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有生必有死。我們歡喜生卻忌諱死。這是正確的態度嗎?坦然面對生死,好好活著就是愛的極大值!-胡志強&邵曉玲(台中市市長及夫人)    ◆珍惜生命,把握時光,活在當下。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陳榮基(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   ◆「死亡」是人生重要的學問,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價值、目標,使人更珍惜愛護生命。-單國璽(天主教會樞機主教)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修的課題,人們面對死亡決策時常常陷入困境,本書能讓你更了解生死,推薦你閱讀。-黃勝堅(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   ◆透過這十個有關死亡的疑問與探討,幫忙我們面對人生無法逃避的終點。-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推薦序為自己訂一個人生處方箋──善生、善終、與善別  趙可式台灣安寧療護推手.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  本書作者大津秀一醫師說:「唯有坦然無懼地凝視死亡,你才真正活著。」但西諺卻說:「死亡如同太陽強光,是不能直視的。」您相信誰呢?直視死亡會產生傷害嗎?會像直視太陽般刺眼嗎? 如果戴上太陽眼鏡呢?無論怎樣,即使人不敢直視死亡,卻無法否認死亡的存在,且一定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因此,「未雨綢繆」,有準備,多了解,總比一無所知好。我們對「死亡與臨終」的議題,最健康的態度,就是「希望最佳,準備最差」!  作者是日本的安寧緩和醫療醫師,具豐富的臨床經驗,他在本書中所提出的議題是大多數面臨生命威脅之疾病的病人急切想要知道的答案。例如當國外的家屬返鄉探視病危的親人,大都想問醫師:「他還可以活多久?」病人及親屬對存活期的預告與其「餘生期待」密切相關,因此醫療團隊也必須具備「存活期預估」的能力。在醫師如何「宣告死亡」的章節中,可看出日本醫師對待遺體的莊重態度。在台灣,只有接受過安寧療護的醫療人員,才會向亡者與家屬鞠躬,而我們也希望在安寧療護病房「宣告死亡」的莊嚴隆重,並充滿人性情懷的流程與態度,能夠普及到所有醫療科別之中。  本書最生動之處,在於用實例點出面對死亡的正確態度。例如三十歲的芳里女士,在臨終時對六歲的兒子與五歲的女兒一再表達媽媽的生病與死亡,絕不是孩子不乖或他們的錯,且建議幼小兒童也應允許他們參與親人的臨終與死亡過程,但重要的是有大人陪伴,並疏導他們的情緒,才不致造成日後長程的創傷 。  臨終與死亡是人性的試煉場,臨終者帶著他一生的悲歡離合,功過得失,恩怨情仇,與天人物我的連結或斷裂關係,幸福與創傷等等,結束此世的生命旅程。作者說:「與其強求生命多延續一分一秒,我認為活得好更為重要。」「善生」可為「善終」之資糧,洞察人性,才能覺醒。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若能撥點時間好好思考「生死大事」,將更增人生智慧。若再能為自己的百年妥善規劃,如規劃自己在萬一失去心智能力時,由誰來做為醫療決策的代理人?規劃自己的臨終醫療方式及照顧場所等,將可使自己有備無患。  在第八章中,作者提到在探訪臨終病人及其家屬時,是必須學習該如何說話及行為的,否則好心反而導致對方的創傷。日本文化較接近我國華人文化,對探病的藝術很少學習,是值得被重視的社會教育之一環。  生離死別,人生之大慟!但若人之一生能善生與善終,就自然能善別。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道一聲珍重再見,真正的愛,將不會隨著時空而斷裂!讓我們每人為自己做一個「人生處方箋」吧!作者最新中文版序揭開「死亡」的面紗,才知道如何好好活著致親愛的台灣讀者們:  台灣的各位,你們好。  謝謝你們閱讀這本書。  首先,我要向台灣的各位致謝,感謝你們在日本311大地震時給予我們溫暖的援助。我自己也參與了救災活動,知道日本國民對台灣的援助深懷感謝。「謝謝台灣」!  我是大津秀一,日本緩和與終末期醫療的專業醫師(即安寧療護)。緩和醫療主要以癌症為中心,為各種絕症的患者除去痛苦,並協助患者以自身期待的方式度過餘生。另外,因為日本社會的高齡化,緩和醫療並不限於癌症患者,心臟或肺部疾病的末期患者、因衰老或老人癡呆面臨人生最後階段的年長者們也相當多。我在一般醫院、安寧病房甚至是病患的家裡為他們看診,陪伴1000位以上的病患死去,親眼目睹、親耳聽聞他們最後的神情及聲音。聆聽無數家庭的煩惱,也見證家屬們後續發生的事。  《人生必修的10堂生死課》正是這些經歷的集結。  人終有一死。身為日本人的我,以及台灣的各位讀者都一樣,終有一天我們都會經歷人生最後的歷程。那個時候,我們會有一樣煩惱。「我的人生道路就這樣子結束真的好嗎?」或者,「我的人生意義究竟為何?」這些問題並不簡單,卻是人人臨終前都會提出的疑問。關於這些疑問,我想還在人世的我們,或許可從已經走過這趟人生旅程的人們身上,學到不少人生的功課。於是,我寫了這本書。  我想,離死亡最近的一刻,莫過於我們親眼見證某人的死亡,或者通過死亡思考如何活著。對於「活著」這件事,請趁早開始自問自答吧!其實,「思索死亡」與「思考如何好好活著」息息相關,我認為無悔地活過「僅此一次的人生」,就是最棒的人生態度。  隨著社會高齡化,「死亡」更應該被重視  這些議題與我們密切相關,台灣的各位讀者也不應該置身事外。根據亞洲政治經濟研究者大泉啟一郎《老去的亞洲》一書記載,聯合國推算,由老年人口比例為7%的「高齡化社會」進入比例超過14%的「高齡社會」,與法國歷時115年、瑞典85年、英國47年、德國40年相較,日本僅歷時24年。推估台灣與韓國一樣,18年內就會進入高齡社會,由此可知,台灣也將面臨急速的高齡化,亞洲諸國對此也無可避免。再者,日本目前面臨的「如何迎接衰老或死亡」、「如何支援高齡者」等諸多問題,毫無疑問地台灣也將面臨。我想這將是全亞洲必須面對的課題。  在「死亡」越來越不罕見的台灣,同樣生活在亞洲的我們,學習關於死亡的議題,不僅對我們今後的人生有所助益,對於思考社會走向及支持社會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也必定大有裨益。衷心希望這本書能透過這些議題,成為大家的幫助。  我的大學母校醫學院,也曾有不少來自台灣的留學生。他們是我的朋友,在將來同樣以醫療為使命的我們,是好朋友,也是相互切磋競爭的好對手。現在雖然各自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但友情長存我們心中,不曾改變。  最後,我衷心期盼我的朋友、也是日本人的朋友──台灣的各位讀者,能朝向更美好的人生邁進。  謝謝你們讀到這裡,也請期待這本書的內容。  大津秀一
    目次
    台灣出版序-揭開「死亡」的面紗,邁向美好人生序章-來自緩和醫療醫師的人生處方籤第1課 談論死亡的你,是害怕?還是坦然? ──臨終前,你就是那樣的人人將死時,才能證明「我還活著」誰都會死,「死亡」不該被忽視唯有了解,才能坦然面對死亡第2課 臨死前,人會痛苦嗎?──面對死亡,人們該有的態度 人皆難逃一死,應該早點知道「死前的樣子」面對死亡時,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當生命只剩數週.當生命只剩數天.當生命只剩數小時臨死前,人會痛苦嗎?家屬接受事實後,才能宣布「死亡時間」就算不能接受,也要告知事實陪伴家屬直到他們能接受「病人已死」當病患的孩子還小時,該如何告訴他呢?請告訴孩子,「我會死,絕對不是你們的錯!」別用謊言掩飾,孩子也該理解死亡第3課 人要死去時,是什麼姿態呢? ──雖然迷惘但仍要接受「Not doing, but being」人將死時,會變成什麼模樣呢?探病不是約會,要耐心聽他說話第4課 「死亡」是禁忌的話題嗎? ──越不敢談,就越害怕!思考「死亡」,才會珍惜生命大方談論死亡,才能無所畏懼死亡不該是禁忌話題第5課 只要注意健康,就不會死? ──很遺憾,沒有這回事!就算身體健康,也還是要迎接死亡用錢堆出來的「健康」,絕非真實的健康第6課 為什麼要坦然面對死亡? ──因為人總是過度樂觀!唯有認同死亡,人生才能更精彩看起來越樂天派的人,越無法接受死亡電影看看就好,認清事實最重要與其苟延殘喘,不如讓自己活得更好第7課 真的有天堂或地獄嗎?──不論是否存在,這一生都該過得精彩,活得漂亮真的會有下輩子嗎?活出生命的意義最重要「宗教」或許能看清死亡,但不能改變死亡宗教有時比人類更能看清生命求神拜佛是信仰,也是心靈的寄託第8課 孤獨死去,真的不幸嗎?──未必,只要別留下遺憾就好!一個人平靜死去,也是一種福氣生病的人本來就較虛弱,不想說話很正常只要最後算人生總帳時,「收支平衡」就夠了在家往生是幸福的第9課 不死,真的幸福嗎?──再有錢,也難逃一死死亡是件不幸的事?你只能懷著怨恨結束人生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容易被負面力量影響,是人之常情去除內心欲望,才能真正感到幸福先改變想法,方能置生死於度外破除成見,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在人生末期,留下屬於自己的痕跡第10課 能操控生死,很厲害嗎?──那又如何,只是更顯露愚蠢罷了「幫人治病」的醫生,是人不是神做好情緒管理,別成為情感的奴隸人不可能,從頭到尾順著自己的意思而活認為人生無意義,還是能繼續活著嗎?生命只剩幾小時,也會發生奇蹟兒子與女兒互相對罵,臨死母親撐著等待圓滿後記-在那之前,請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