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藝術設計 > 建築 
     
    建築為何重要
    出版日期:2012-10-31
    ISBN:9789866179464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建築藝術總論

    優惠價:85折,383

    定價:  $45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定價:380 元
    特價:90折!342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建築為何重要?因為建築物告訴我們,我們是什麼、我們想成為什麼。而能提供最多答案的,有時正是那些平凡的建築。人類生活不能沒有建築,屋頂為人遮風避雨,人們在建築物之中感到喜悅、悲傷、困惑、敬畏……當建築與人的情感產生關連,才超越了原本的功能,變得重要,即使詩歌、文學或繪畫都無法取代。建築為何重要?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每天都會看到,無時無刻不影響我們。答案也很複雜,因為涉及能源耗損、綠建築運動、營造業經濟等重大問題。除此之外,還有社會責任、城市記憶、時間和地區營造等攸關我們生命經驗的因素。《建築為何重要》談論的不止是建築界的偉大傑作,也有我們每日所見的普通建築。試想,要釐清建築的影響力,怎麼可能不走進攤販叫賣的街道,看看人們的喜怒哀樂?《建築為何重要》鼓勵每一個讀者去看,並慢慢學會相信自己的眼睛。與約翰‧伯格《觀看的方式》、阿隆‧柯普蘭《怎樣欣賞音樂》齊名的建築評論經典‧建築的意義:挑戰VS.舒適:儘管萊特設計的房子會漏水,柯比意的房子排水不好、法蘭克.蓋瑞的房子很難蓋,但如果沒有他們的熱情,沒有他們所開創的可能性,我們無法想像自己的文化會是什麼模樣。‧欣賞建築形式:分析建築沒有通用的標準,在時間與空間複雜的交互作用下,若是單用數字表現建築美學,便忽略了錯綜複雜的背景因素。建築物外觀與人們的感受,究竟有何關連?從科德角式小屋到廣闊屋頂的草原建築;從林肯紀念堂至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建築學的幾何原理,創造出人類最豐富的想像力。‧優雅的平衡,細節的靈魂:林瓔的越戰紀念碑、亨利‧培根的林肯紀念堂、密斯‧凡德羅的西格拉姆大樓、愛德華.杜瑞爾.史東的通用汽車大樓、貝聿銘與亨利.考伯的約翰.漢考克大樓、古典神殿風格的銀行、玩世天真的耶魯大學校園……高伯格評析美國當代的經典建築。‧街道是經過協議的房間:建築師如同舞者,跟隨著彼此的腳步,卻不能踩到別人的腳趾。在紐約的中央公園西路、法國巴黎的凡登廣場、英國巴斯的皇家新月樓……有時,街道比建築更為重要。‧城市,聚集人類的外部記憶城市將人們聚在一起,建築成為橫跨世代的記憶裝置。紐約地標保存委員會痛惜已拆除的大都會歌劇院,但城市也有蓋出新建築的壓力,新與舊的平衡該如何拿捏?高伯格結合建築評論與建築史的角度,補足我們過去對建築的片段認知。
    作者介紹
    保羅‧高伯格(Paul Goldberger)高伯格,美國建築評論大師,唯一摘下《紐約時報》、《紐約客》兩大建築評論桂冠的作家,因此被推崇為美國當代建築評論最重要的人物,動見觀瞻。一九五○年生,現居紐約。曾擔任全美盛名的帕森設計學院院長,現為新學院設計和建築系教授。四十年來關注建築與藝術,專長城市歷史變遷,與「歸零地帶」重建總規劃師李伯斯金對談世貿遺址,與法蘭克‧蓋瑞同台在電視節目中談論建築,在建築界擁有深遠影響,並將建築評論提高至公共領域的層次。為《紐約時報》撰寫建築評論二十年,獲普立茲傑出評論獎,之後轉至《紐約客》週刊負責極富聲望的Sky Line專欄,現為《浮華世界》專欄作家,著作十餘本,並為各大名建築師、攝影師、畫家寫作導論與序言,文字融合易讀性與學院風格,優美流暢。艾倫‧狄波頓:「關於藝術方面的指導書籍很多,但是建築方面卻寥寥無幾。《建築為何重要》便是最好的作品之一。」
    名人/編輯推薦
    《建築為何重要》提醒我們,在一個民主的資本的社會裡,要創造好的建築最可靠方式就是擺脫自身的無知,開始將個人興趣轉移到周圍區域的設計上。本書是一本簡潔、充滿感情且真誠的書——讚美建築中那些最好的作品,並為當今時代和世界該如何建造更多好的建築指明了方向。關於藝術方面的指導書籍很多,但是建築方面的卻寥寥無幾。本書便是其中最好的作品之一。——艾倫‧狄波頓(Aloin de Botton),作家,著有《幸福建築》、《旅行的藝術》等本書文筆優美,對建築藝術的思考深邃而豐富,每一個有志向和熱情的建築師都應該讀讀。——威陶德‧黎辛斯基(Witold Rybczynski),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建築師、評論家,著有《完美的房子》、《建築的表情》、《城市生活》等《建築為何重要》可說是建築學的行動博物館。──Architecture Bulletin保羅‧高伯格是全美最佳的公共建築詮釋者。——崔西‧基德(Tracy Kidder),報導文學作家對龐大的建築論述來說,保羅‧高伯格挑戰了一個最有野心的命題:為何好建築至關重要?他清楚而謙遜的論述,滿足了建築設計者以及使用建築的人。——《大都會雜誌》George Beane高伯格讓建築本身成為一種公共論述。──文森特‧史庫利獎評審高伯格在建築和讀者大眾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樑,跨越了設計者和感覺者之間的距離。──文森特‧史庫利獎評審委員Elizabeth Plater-Zyberk文森特‧史庫利獎第十四位桂冠得主,高伯格一生致力於關於設計的言論與辯論,鼓勵眾人共同思考設計的重要性。──美國建築博物館高伯格是美國卓越的建築公共評論家,他的智慧與同情心使得《建築為何重要》一書涵括了他一生的探索、反省及寫作,高伯格不僅指出解決方式,更熱切討論了建築必得持續定義這世界的空間,既使我們吃驚又能讓我們深受撫慰。──華盛頓郵報,藝術史學家Kirk Savage建築評論界的翹楚。──赫芬頓郵報美國當代以最敏銳而節制、透徹且詩意的方式分析建築及設計。──紐約市標保存基金會高伯格最重大的貢獻在於他對城市的書寫。以他的天份述說建築如何影響街道,設計如何與周遭產生關連,物質如何影響我們對空間的感覺。──紐約市藝術協會會長Kent Barwick高伯格的評論兼具高雅又深諳城市的生存之道,能為我們揭示廣泛的文化意義,對建築細節的描寫亦同樣精確。──芝加哥論壇報建築評論家Blair Kamin高伯格是當今世界中極富天賦的評論者,無論在建築、都市計畫及設計的領域都是。換句話說,他是個才氣縱橫的作家。──《浮華世界》主編Graydon Carter美國亞馬遜書店4.5顆★推薦2012年美國建築博物館文森特‧史庫利獎最新得主1993年紐約公立圖書館選為大文豪(Literary 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