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開啓javascript,方便系統運作!謝謝!
重要訊息:慎防詐騙電話,絕無簽單錯誤造成重複扣款或重複出貨,請您千萬不要操作ATM提款機。
註冊
帳號
密碼
f
忘記密碼
客服中心
購物車
全部
書名
作者姓名
ISBN
出版社名稱
熱門搜尋
165防詐騙
蝦皮
法官學院 / 裁判實務教材
中華藥典第9版85折
《苔蘚兄妹》筆記本
關閉廣告
展開廣告
圖書分類
五南本版
公職考試
教科專業
政府出版
暢銷精選
文具
休閒
課程
美食
美妝
精品
服飾包包
3C
餐廚具
家居
婦幼
辭書、總類
中文辭書
西文辭書
日韓文辭書
專業辭書
圖書館學
教育
通論
教育與學校行政
教育心理、測驗與統計
課程與教學
幼兒教育
特殊教育
各級各類教育
班級經營
心理、諮商與輔導
通論
認知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工商心理學
諮商基礎
諮商運用
法律
工具書
總論
憲法
行政法
民事法
刑事法
商事法
國際法
犯罪防制
學科概要系列
學術專著
實務叢書
政治、公共行政
政治理論
比較政府與政治
國際關係
公共行政
工具書
學術專著
財經、商管
管理
財經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社會、傳播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工作
社會問題與福利
高齡學
新聞學
傳播學
廣播、電視、電影
廣告與公共關係
文化研究、禮俗
觀光、餐旅、休閒
觀光
餐旅
休閒
其他
語言、文學
通識
文學總論
中國文學
臺灣文學
世界文學
現代文學
兒童、青少年文學
語言
語言文字學
應用文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學術專著
悅讀中文
歷史、哲學、宗教
總論
中國史
世界史
中外地理
哲學研究
中國哲學
西洋哲學
宗教研究
西洋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美學與藝術總論
視覺藝術
表演藝術
影像藝術
創意設計
文創產業
理工
總論
理科類
電機資訊類
工科類
環境與土木
海洋科技
職場書
醫護暨生命科學
總論
生命科學
醫學
藥學
護理
食品營養
考用出版
教檢、教甄
諮商、輔導、社工
消防用書
司法考試
高普特考
初等、五等
導遊領隊
會計、記帳士
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
金融證照
乙、丙級技能檢定
留學必備用書
數學
書泉出版社
職場專門店
e商朝
兩性家庭
法律識讀
知識探索
養生保健
教育、通論
其他
台灣書房
閱讀台灣
納福系列
人文誌(台灣書房)
台灣誌記
游藝集
城市風景
台灣古籍大觀
時代人物
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
白話經典系列
五南文庫
五南文庫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研究方法
圖解系列
圖解系列
學科概要
學科概要
世界名人傳
世界名人傳
博雅書屋
人文隨筆
人物誌
全球直擊
法律屋
搜查一課
社會意識
美學誌
會飲考
萬國誌
萬象考
歷史迴廊
博雅文庫
經銷書目
經銷書目
字辭典/總類
字辭典/總類
教育/心理
教育
心理/諮商
政治/法學
法律
政治
公共行政
國際關係
經貿/管理/會計
管理
經濟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社會休閒
社會
傳播
觀光
餐飲
休閒
國際禮儀/會展
文史哲
臺灣文學
中國文學
各國文學
語言/文字
史地
哲學
宗教
藝術設計
藝術
設計
創意美學
科學
自然科學
應用科學
醫療衛生
衛生行政
中醫
西醫
初等/地方五等
初等/地方五等
專技高普考
營養師
記帳士
導遊領隊
護士/護理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師/設備士
會計師
社會工作師
專技高普考
特種考試
鐵路特考
公路監理站
民航特考
港務人員
司法特考
海巡特考
關務/報關人員特考
移民署
調查局
社會福利工作
專利商標審查
特種考試
捷運招考
國民營事業
中鋼/中龍鋼鐵
中油
台電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台灣自來水
農會
農田水利會
銀行人員/銀行僱員
國/民營事業
警察特考
警察特考
警大/二技/警專
軍職特考
士官/軍校考試
預官 甄試
金融證照
金融證照
保險從業人員
證券商資格/分析師
期貨商資格/分析師
信託業務人員
理財規劃人員
銀行內控人員
授信人員
債券人員
外匯人員
技能檢定
專技人員技能檢定
電腦檢定
美容/美髮檢定
中餐/烘焙/餐飲檢定
廣告/建築/設計檢定
勞工安全檢定
汽車/機械/電機檢定
電子檢定
技術士技能檢定
會計檢定
全民英檢
英檢/教師甄試
教師甄試/資格檢定
升學考試
研究所/二技
升大學
四技/二專
國中
國小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內政及國土
國家大事紀
國防軍事
深訪中研院
經濟金融
經濟金融
醫療/社福
醫療/社福
教育學習
教育學習
台灣旅遊
台灣好好玩
遨遊大自然
縣市采風
客家/原民文化
客家風情
原民文化
文化藝術
走訪博物館
文化藝術
法律/科技
法律司法
探索科技
公共工程/交通
公共工程/交通
期刊/影音
逗陣影音館
期刊
語言
英文
日文
各國語言
小說/文學
小說
台灣文學
西洋文學
中國文學
大眾文學
財經/企管/經濟
工商企管
財經
理財
統計
會計/審計
經濟
科學科普
數學
理工
科學
地理
歷史
自然科學
電腦
農林漁牧
動植物
社會人文
社會
人文
心理
教育
哲學
政治/法律/軍事
圖書資訊
新聞傳播
新聞傳播
健康醫療
健康
醫學
護理
宗教命理
宗教
命理
休閒生活
休閒
居家生活
美容
飲食烹飪
旅遊
台灣
中國大陸
日/韓
亞洲
紐/澳
歐洲
美洲
非洲
他國旅遊
藝術設計
技藝
建築
音樂
戲劇
藝術
攝影
繪畫/雕刻
兒童/漫畫
兒童讀本
漫畫
1 / 2
2 / 2
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小說/文學
>
台灣文學
楠西的梅花
編/著者:
鄭丞鈞
出版社:
文訊雜誌社
出版日期:
2024-12-25
ISBN:
9789866102912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臺灣文學
優惠價:
85
折,
357
元
定價:
$420
無法訂購
分享
f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西餐烹調丙級技能檢定考照必勝(...
定價:380 元
特價:
95
折!
361
元
全臺詩 第38冊[精裝]
定價:400 元
特價:
90
折!
360
元
花蓮縣鄉土史料
定價:330 元
特價:
90
折!
297
元
臨界風光
定價:300 元
特價:
90
折!
270
元
2021後山文學獎得獎作品專輯
定價:250 元
特價:
90
折!
225
元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您知道臺南楠西「梅嶺」曾經叫「香蕉山」嗎?
您知道客家人在楠西區的發展歷史嗎?
《楠西的梅花》是奠基於楠西區客家歷史發展,而進行的故事繪本創作。透過繪本載體,看見楠西客家人的打拼精神、從他鄉到故鄉的情感發展與變化,擴大讀者對臺南這片土地上的人文景觀與歷史的認知,也建立對楠西情感的聯繫與認同,並且豐富臺南楠西區的形象。
透過繪本主角「桂春」的眼睛,我們一起走進屬於楠西的客家故事。
作者介紹
鄭丞鈞 臺中東勢大埔腔客家人。臺東師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曾任兒童雜誌編輯,現為國小教師。小時候就喜歡鯨吞故事書,長大後開始創作兒童故事。曾獲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九歌現代少兒文學奬、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桃園鍾肇政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臺中文學獎等。曾參加全國語文競賽獲教師組客語演說優等。作品有《帶著阿公走》、《機器人大逃亡》、《妹妹的新丁粄》等多部。
孫心瑜 專事插畫設計與繪本創作。以《一日遊》、《午後》連續獲得信誼幼兒文學獎;《柿子色的街燈》橋樑書榮獲第35屆金鼎獎;《北京遊》榮獲義大利波隆納拉加茲獎(Bologna Ragazzi Award)以及德國國際青少年圖書館「白烏鴉大獎」(White Ravens Award)。作品有《臺南遊》、《小米有個小袋子》、《艾瑪.媽媽》、《大卡樹與多多鳥:模里西斯島生態故事》等多部。
序
作者的話
從移民的先後來看,臺南的楠西區有兩個客家族群。
一個是在日治時代或之後的民國時期,從新竹或苗栗移民到楠西的香蕉山。「香蕉山」顧名思義,就是山上種滿香蕉,之後香蕉產業没落,山上的客家人開始大量種植梅樹,產品梅子一樣是輸往日本,香蕉山於是成了「梅嶺」。
香蕉山上有客家人辛勤耕作,山下的較平坦的區域一樣有客家先民開墾的身影,他們在清朝時期於鹿耳門登陸後,就沿著曾文溪逆流而上,最後到楠西鹿陶洋定居,這群客家人為了融入當地,忘了自己的祖宗語言,但後代的子孫在上一世紀末到中國大陸尋根,發現自己的先祖是來自客家土樓後,已很認同自己是客家人。
為了能盡量呈現楠西的各種客家族群,以及他們的生活樣貌,我想像出「桂春」這個角色,桂春在香蕉山成長,祖父來自苗栗,桂春為了求學,每日下山到十餘公里外,較熱鬧的楠西街路讀書,然後她認識了來自客家古厝的好友,這是兩種新舊客家族群的聯結。另外,桂春國中畢業後,在楠西的中藥房工作,許多年後她的孫女跟著楠西的幼兒園老師學說客家話,以及桂春的另一伴在楠西開設中餐廳,這些,又是為了串起楠西其他的客家身影——藥房的老中醫師的上一代是從新竹來的,曾在學校支援客語教學多年的老師是從屏東嫁過來的,在楠西開了一間大餐廳的老闆是從臺中的白冷過來的,而這位老闆,每年清明時節,都會開車回苗栗掃墓。
桂春的故事橫跨數十年,這數十年當中,山上的主要作物從香蕉變成了梅樹,名稱從「香蕉山」變成了「梅嶺」。香蕉及梅樹對我來說並不陌生,我來自臺中的東勢,我們說的是大埔腔的客家話,父親常對我說,他們以前在山上種香蕉,為了把香蕉運出來,都是一根竹竿肩著近百臺斤的香蕉,就這樣走上數公里。
我小時跟著父親到山上,香蕉樹已是稀稀疏疏、零零落落的在不起眼的角落兀自成長,在開闊又能見日的崎嶇山坡上,則種滿梅樹。也因為有這樣的記憶及情感,我擅自將梅花想像成是楠西客家人的象徵——梅樹樹幹黎黑又粗糙,但是細小的白花卻是那麼的含蓄芬芳。
感謝臺南市客委會及文訊,帶我認識許多楠西的客家身影。只可惜我的文字無法盡情施展,最初的故事被迫丟盔卸甲像砍伐殆盡的香蕉林,但幸好我眼前仍有梅花飄盪,如同桂春和她的孫女那般。
希望讀完這本繪本的讀者,都能看見梅花在眼前飄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