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開啓javascript,方便系統運作!謝謝!
重要訊息:慎防詐騙電話,絕無簽單錯誤造成重複扣款或重複出貨,請您千萬不要操作ATM提款機。
註冊
帳號
密碼
f
忘記密碼
客服中心
購物車
全部
書名
作者姓名
ISBN
出版社名稱
熱門搜尋
165防詐騙
蝦皮
法官學院 / 裁判實務教材
中華藥典第9版85折
《苔蘚兄妹》筆記本
關閉廣告
展開廣告
圖書分類
五南本版
公職考試
教科專業
政府出版
暢銷精選
文具
休閒
課程
美食
美妝
精品
服飾包包
3C
餐廚具
家居
婦幼
辭書、總類
中文辭書
西文辭書
日韓文辭書
專業辭書
圖書館學
教育
通論
教育與學校行政
教育心理、測驗與統計
課程與教學
幼兒教育
特殊教育
各級各類教育
班級經營
心理、諮商與輔導
通論
認知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工商心理學
諮商基礎
諮商運用
法律
工具書
總論
憲法
行政法
民事法
刑事法
商事法
國際法
犯罪防制
學科概要系列
學術專著
實務叢書
政治、公共行政
政治理論
比較政府與政治
國際關係
公共行政
工具書
學術專著
財經、商管
管理
財經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社會、傳播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工作
社會問題與福利
高齡學
新聞學
傳播學
廣播、電視、電影
廣告與公共關係
文化研究、禮俗
觀光、餐旅、休閒
觀光
餐旅
休閒
其他
語言、文學
通識
文學總論
中國文學
臺灣文學
世界文學
現代文學
兒童、青少年文學
語言
語言文字學
應用文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學術專著
悅讀中文
歷史、哲學、宗教
總論
中國史
世界史
中外地理
哲學研究
中國哲學
西洋哲學
宗教研究
西洋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美學與藝術總論
視覺藝術
表演藝術
影像藝術
創意設計
文創產業
理工
總論
理科類
電機資訊類
工科類
環境與土木
海洋科技
職場書
醫護暨生命科學
總論
生命科學
醫學
藥學
護理
食品營養
考用出版
教檢、教甄
諮商、輔導、社工
消防用書
司法考試
高普特考
初等、五等
導遊領隊
會計、記帳士
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
金融證照
乙、丙級技能檢定
留學必備用書
數學
書泉出版社
職場專門店
e商朝
兩性家庭
法律識讀
知識探索
養生保健
教育、通論
其他
台灣書房
閱讀台灣
納福系列
人文誌(台灣書房)
台灣誌記
游藝集
城市風景
台灣古籍大觀
時代人物
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
白話經典系列
五南文庫
五南文庫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研究方法
圖解系列
圖解系列
學科概要
學科概要
世界名人傳
世界名人傳
博雅書屋
人文隨筆
人物誌
全球直擊
法律屋
搜查一課
社會意識
美學誌
會飲考
萬國誌
萬象考
歷史迴廊
博雅文庫
經銷書目
經銷書目
字辭典/總類
字辭典/總類
教育/心理
教育
心理/諮商
政治/法學
法律
政治
公共行政
國際關係
經貿/管理/會計
管理
經濟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社會休閒
社會
傳播
觀光
餐飲
休閒
國際禮儀/會展
文史哲
臺灣文學
中國文學
各國文學
語言/文字
史地
哲學
宗教
藝術設計
藝術
設計
創意美學
科學
自然科學
應用科學
醫療衛生
衛生行政
中醫
西醫
初等/地方五等
初等/地方五等
專技高普考
營養師
記帳士
導遊領隊
護士/護理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師/設備士
會計師
社會工作師
專技高普考
特種考試
鐵路特考
公路監理站
民航特考
港務人員
司法特考
海巡特考
關務/報關人員特考
移民署
調查局
社會福利工作
專利商標審查
特種考試
捷運招考
國民營事業
中鋼/中龍鋼鐵
中油
台電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台灣自來水
農會
農田水利會
銀行人員/銀行僱員
國/民營事業
警察特考
警察特考
警大/二技/警專
軍職特考
士官/軍校考試
預官 甄試
金融證照
金融證照
保險從業人員
證券商資格/分析師
期貨商資格/分析師
信託業務人員
理財規劃人員
銀行內控人員
授信人員
債券人員
外匯人員
技能檢定
專技人員技能檢定
電腦檢定
美容/美髮檢定
中餐/烘焙/餐飲檢定
廣告/建築/設計檢定
勞工安全檢定
汽車/機械/電機檢定
電子檢定
技術士技能檢定
會計檢定
全民英檢
英檢/教師甄試
教師甄試/資格檢定
升學考試
研究所/二技
升大學
四技/二專
國中
國小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內政及國土
國家大事紀
國防軍事
深訪中研院
經濟金融
經濟金融
醫療/社福
醫療/社福
教育學習
教育學習
台灣旅遊
台灣好好玩
遨遊大自然
縣市采風
客家/原民文化
客家風情
原民文化
文化藝術
走訪博物館
文化藝術
法律/科技
法律司法
探索科技
公共工程/交通
公共工程/交通
期刊/影音
逗陣影音館
期刊
語言
英文
日文
各國語言
小說/文學
小說
台灣文學
西洋文學
中國文學
大眾文學
財經/企管/經濟
工商企管
財經
理財
統計
會計/審計
經濟
科學科普
數學
理工
科學
地理
歷史
自然科學
電腦
農林漁牧
動植物
社會人文
社會
人文
心理
教育
哲學
政治/法律/軍事
圖書資訊
新聞傳播
新聞傳播
健康醫療
健康
醫學
護理
宗教命理
宗教
命理
休閒生活
休閒
居家生活
美容
飲食烹飪
旅遊
台灣
中國大陸
日/韓
亞洲
紐/澳
歐洲
美洲
非洲
他國旅遊
藝術設計
技藝
建築
音樂
戲劇
藝術
攝影
繪畫/雕刻
兒童/漫畫
兒童讀本
漫畫
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教育學習
楊梅顯影: 田野、記憶與圖像
編/著者:
彭原
出版社:
臺灣師大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5-31
ISBN:
9789865624996
參考分類(CAT):
教育學習
參考分類(CIP):
臺灣
優惠價:
9
折,
450
元
定價:
$500
分享
f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
定價:380 元
特價:
90
折!
342
元
自信昂揚的風采!見證教育服務役...
定價:150 元
特價:
90
折!
135
元
周易究原
定價:300 元
特價:
90
折!
270
元
幽靈的文字
定價:199 元
特價:
90
折!
179
元
初遇,在鹿林深處
定價:250 元
特價:
90
折!
225
元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彭啓原導演在從事文史紀錄影像拍攝多年後,深感:這些報導的內容生命只限於在播出的當下,在節目結束之後,一切歸零,除非重播,否則再也很難看到這些節目內容。
來到本世紀初,媒材的廉價,網路逐漸的發達,影像的價值被濫用了,於是出現了網路亂象,而本書的寫作提供了影像與文字之間如何去契合的展現。
本書內容都是彭導演在從事影像紀錄多年的原始資料影像,取材故鄉楊梅相關資料整理而來,主要內容分成三大主題:「楊梅壢歷史探索的田野紀錄」、「楊梅家族的介紹與資料收集後的呈現方式」、「地方故事館史料收集與工作坊實作」。
˙「楊梅壢歷史探索的田野紀錄」:分成六小節,從地理地景的形成,與平埔族的關係,以及施添福老師帶領探索土牛溝的過程與土牛溝造成的地方拓展影響。楊梅街庄的形成與錫福宮護樹護廟事件的過程與再省思。
˙「楊梅家族的介紹與資料收集的方法」:以彭導演的家族與外婆家族為例書寫家族的故事經驗。
˙「地方故事館史料收集與工作坊實作」:分成四小節,內容包括地方故事館資料收集經驗,收集內容的介紹,以及彭導演參與國立臺北大學「海山學研究中心」推廣影像教學實作的過程。
透過本書平實的文字,精彩的圖像與史料,讀者能見證楊梅的歷史變遷,同時具體而微地看到整個臺灣歷史發展與社會變遷的縮影。
期待所有對歷史刻畫有興趣的人,能夠參考,開始一個屬於自己的歷史書寫。
作者介紹
彭啓原
資深紀錄片導演,客家文化暨地方文史工作者。1953年出生於楊梅客庄,1978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系影劇組,1989年開始製作一系列客家議題的公共電視節目。2003年擔任客家委員會「客家音像人才培訓計畫」班導師後,開始進行紀錄片拍攝的相關教學與推廣,以及個人早期拍攝議題內容的文字整理,完成的出版著作有:《台灣客庄影像》、《台三線的田野紀實》、《從前從前,有家金淼寫真舘》。
目次
總主編序(周樑楷)
推薦序一(李達嘉)
推薦序二(陳登武)
推薦序三(陳東昇)
自序
第一篇 田野追尋
一、話說楊梅壢
地理的浮與沉
楊梅壢的形成
三百多年前到今日
二、楊梅壢與平埔族
野番
尋找知母六
霄裡社公館遺跡探尋
道卡斯竹塹社與采田福地
竹塹社與衛煥和的故事
楊梅秀才窩的衛家祖墳
三、與土牛溝的親密接觸
土牛溝永平商工段
土牛溝高獅路段
土牛溝的功能
從侵墾、諸協和墾號到廢墾
營盤伯公
水尾隘口寮伯公
清代古地圖的變化
社子溪南北岸的墾區庄
社子溪上游的平埔族
土牛伯公
原型土牛伯公的發現
土牛溝三湖到湖口段
四、跨越土牛溝進入楊梅壢
燕子窩的黃屋
散村的特色與形成的原因
老坑聚落的產業開發
楊梅壢的大平山下秀才窩的傅屋
水流東的田野訪查
水流東的田野紀實
黃建維琦談家族
五、楊梅街庄的形成
信仰中心與聚落
楊梅義友會與義民信仰
建立家族史的重要
楊梅武秀才李家
楊梅庄長李金益家的古文書
六、難忘的田野參與—錫福宮抗爭
錫福宮的故事
抗爭開始
神明出火
抗爭的策略
護樹護廟大遊行
買回廟身
拆廟
龍柱的故事
建廟開工
安龍柱與登龕安座
牽龍神
慶成福醮
第二篇 家族的圖像與記憶
一、橫跨「土牛溝」兩側的鄭屋
客福佬
探源
家族史料與記憶
隘口寮鄭屋歷史與資料收集
張、葉氏婆媳
鄭屋與霄裡社的土地關係
鄭家老文書內的故事
鄭承添的艱辛人生
鄭家立足高山頂
個人記憶—楊梅壢到高山頂
焗腦腦寮以及茶業生產
高山頂的軍事重地
土牛溝畔的鄭屋
我的外婆
外婆的醫生弟弟黃阿葉
我的外公
我和煥生舅舅的記憶連結
再見了!高山頂鄭屋
二、我彭家的家族故事
家族的再認識
中國尋根探親行
臺灣公廳的在地化
原鄉與新故鄉
從大造洋到楊梅壢
曾祖父彭天雲(1855-1941)的故事
我的楊梅老屋
彭家曾祖母的故事
彭家老伙房內的生活
到日本唸高中的六伯
戰後的楊梅彭家
舊臺幣到新臺幣
戰後的父母親
耕者有其田與彭屋
楊梅獵人
獵槍子彈
養豬種菜
家族的影像記錄與家族照片展
提親與迎娶
方濟修女院
彭家不堪回憶的過往
改風水
高利貸
家族與地方政治
第三篇 尋找故事與文字書寫
一、歸鄉—楊梅故事收集
張芳杰校長與故居
張芳杰的學生階段
張校長與二二八事件
校長夫人陳送妹
梅中建校的經過
第七堂課
校長退休後
二、恩師們的故事
曾現澄(1928-2015)老師的故事
建校三平等原則
開枝散葉
謝宇威的感恩
黃秀英(1927-)老師的故事
黃秀英的求學之路
太平洋戰爭時期
結婚與白色恐怖
恐怖的監視
到梅中任教
大學任教
人生的意義
黃厚源(1919-2022)老師訪問
楊梅歷史
梅中印象
校園旁的五十二軍
九年國民教育
楊梅高中
黃厚源來臺過程
前往臺東
臺東的二二八
轉輾新竹
來到梅中
發行《人與地學訊》
永遠的楊梅人
三、那段我在梅中唸書的歲月
梅中第一屆學生胡鍊輝(1936-)
第二屆學生傅標榮(1937-)
軍士還鄉照的連結
四、圖像收集與顯影
楊梅老照片收集與書寫
鄭細森(1929-2023)
一九四五臺北女師
謝菊妹
謝菊妹老師提供之照片
鄭煥生(1924-2024)
太平洋戰爭
白色恐怖
開始寫作
北上謀職與創業
歸隱山林與再創作
後記 故鄉書寫將永不停止
我在時代中的「變」
數位化時代的影像書寫
故鄉顯影
跋
參考資料與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