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開啓javascript,方便系統運作!謝謝!
重要訊息:慎防詐騙電話,絕無簽單錯誤造成重複扣款或重複出貨,請您千萬不要操作ATM提款機。
註冊
帳號
密碼
f
忘記密碼
客服中心
購物車
全部
書名
作者姓名
ISBN
出版社名稱
熱門搜尋
165防詐騙
蝦皮
法官學院 / 裁判實務教材
中華藥典第9版85折
《苔蘚兄妹》筆記本
關閉廣告
展開廣告
圖書分類
五南本版
公職考試
教科專業
政府出版
暢銷精選
文具
休閒
課程
美食
美妝
精品
服飾包包
3C
餐廚具
家居
婦幼
辭書、總類
中文辭書
西文辭書
日韓文辭書
專業辭書
圖書館學
教育
通論
教育與學校行政
教育心理、測驗與統計
課程與教學
幼兒教育
特殊教育
各級各類教育
班級經營
心理、諮商與輔導
通論
認知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工商心理學
諮商基礎
諮商運用
法律
工具書
總論
憲法
行政法
民事法
刑事法
商事法
國際法
犯罪防制
學科概要系列
學術專著
實務叢書
政治、公共行政
政治理論
比較政府與政治
國際關係
公共行政
工具書
學術專著
財經、商管
管理
財經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社會、傳播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工作
社會問題與福利
高齡學
新聞學
傳播學
廣播、電視、電影
廣告與公共關係
文化研究、禮俗
觀光、餐旅、休閒
觀光
餐旅
休閒
其他
語言、文學
通識
文學總論
中國文學
臺灣文學
世界文學
現代文學
兒童、青少年文學
語言
語言文字學
應用文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學術專著
悅讀中文
歷史、哲學、宗教
總論
中國史
世界史
中外地理
哲學研究
中國哲學
西洋哲學
宗教研究
西洋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美學與藝術總論
視覺藝術
表演藝術
影像藝術
創意設計
文創產業
理工
總論
理科類
電機資訊類
工科類
環境與土木
海洋科技
職場書
醫護暨生命科學
總論
生命科學
醫學
藥學
護理
食品營養
考用出版
教檢、教甄
諮商、輔導、社工
消防用書
司法考試
高普特考
初等、五等
導遊領隊
會計、記帳士
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
金融證照
乙、丙級技能檢定
留學必備用書
數學
書泉出版社
職場專門店
e商朝
兩性家庭
法律識讀
知識探索
養生保健
教育、通論
其他
台灣書房
閱讀台灣
納福系列
人文誌(台灣書房)
台灣誌記
游藝集
城市風景
台灣古籍大觀
時代人物
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
白話經典系列
五南文庫
五南文庫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研究方法
圖解系列
圖解系列
學科概要
學科概要
世界名人傳
世界名人傳
博雅書屋
人文隨筆
人物誌
全球直擊
法律屋
搜查一課
社會意識
美學誌
會飲考
萬國誌
萬象考
歷史迴廊
博雅文庫
經銷書目
經銷書目
字辭典/總類
字辭典/總類
教育/心理
教育
心理/諮商
政治/法學
法律
政治
公共行政
國際關係
經貿/管理/會計
管理
經濟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社會休閒
社會
傳播
觀光
餐飲
休閒
國際禮儀/會展
文史哲
臺灣文學
中國文學
各國文學
語言/文字
史地
哲學
宗教
藝術設計
藝術
設計
創意美學
科學
自然科學
應用科學
醫療衛生
衛生行政
中醫
西醫
初等/地方五等
初等/地方五等
專技高普考
營養師
記帳士
導遊領隊
護士/護理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師/設備士
會計師
社會工作師
專技高普考
特種考試
鐵路特考
公路監理站
民航特考
港務人員
司法特考
海巡特考
關務/報關人員特考
移民署
調查局
社會福利工作
專利商標審查
特種考試
捷運招考
國民營事業
中鋼/中龍鋼鐵
中油
台電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台灣自來水
農會
農田水利會
銀行人員/銀行僱員
國/民營事業
警察特考
警察特考
警大/二技/警專
軍職特考
士官/軍校考試
預官 甄試
金融證照
金融證照
保險從業人員
證券商資格/分析師
期貨商資格/分析師
信託業務人員
理財規劃人員
銀行內控人員
授信人員
債券人員
外匯人員
技能檢定
專技人員技能檢定
電腦檢定
美容/美髮檢定
中餐/烘焙/餐飲檢定
廣告/建築/設計檢定
勞工安全檢定
汽車/機械/電機檢定
電子檢定
技術士技能檢定
會計檢定
全民英檢
英檢/教師甄試
教師甄試/資格檢定
升學考試
研究所/二技
升大學
四技/二專
國中
國小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內政及國土
國家大事紀
國防軍事
深訪中研院
經濟金融
經濟金融
醫療/社福
醫療/社福
教育學習
教育學習
台灣旅遊
台灣好好玩
遨遊大自然
縣市采風
客家/原民文化
客家風情
原民文化
文化藝術
走訪博物館
文化藝術
法律/科技
法律司法
探索科技
公共工程/交通
公共工程/交通
期刊/影音
逗陣影音館
期刊
語言
英文
日文
各國語言
小說/文學
小說
台灣文學
西洋文學
中國文學
大眾文學
財經/企管/經濟
工商企管
財經
理財
統計
會計/審計
經濟
科學科普
數學
理工
科學
地理
歷史
自然科學
電腦
農林漁牧
動植物
社會人文
社會
人文
心理
教育
哲學
政治/法律/軍事
圖書資訊
新聞傳播
新聞傳播
健康醫療
健康
醫學
護理
宗教命理
宗教
命理
休閒生活
休閒
居家生活
美容
飲食烹飪
旅遊
台灣
中國大陸
日/韓
亞洲
紐/澳
歐洲
美洲
非洲
他國旅遊
藝術設計
技藝
建築
音樂
戲劇
藝術
攝影
繪畫/雕刻
兒童/漫畫
兒童讀本
漫畫
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小說/文學
>
台灣文學
少年噶瑪蘭【30週年典藏版】
編/著者:
李潼
出版社:
小魯文化
出版日期:
2020-07-01
ISBN:
9789865513382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臺灣文學
優惠價:
85
折,
272
元
定價:
$320
無法訂購
分享
f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聞起來像大人的氣息:二?二四桃...
定價:300 元
特價:
90
折!
270
元
那塊.波克[精裝]
定價:387 元
特價:
90
折!
348
元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05...
定價:300 元
特價:
90
折!
270
元
向陽研究資料彙編[軟精裝]
定價:500 元
特價:
90
折!
450
元
未來夢想工程:AI汽車的誕生 ...
定價:560 元
特價:
90
折!
504
元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30週年典藏版
一趟噶瑪蘭少年尋找生命源頭的時光之旅……
這是一本集歷史、科幻、冒險、現實小說大成的作品。臺灣兒童文學大師李潼巧妙地結合電影運鏡、剪接等技術,現代與過去重疊敘述的手法,虛實交錯,生動說演一位有噶瑪蘭原住民血統的現代少年潘新格,意外穿越時空回到西元一八〇〇年祖先居住的加禮遠社,縷述一趟尋找生命源頭的時光之旅;一段古今交錯的初戀史;一探原住民敬天惜地的生活智慧,以及展現來自中國大陸漳、泉、粵各族,和世居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人的互動消長,揭開一幕幕淒美壯麗的移墾史。
一位是「星媽」要求女兒追逐星夢的少女彭美蘭,一位是天真浪漫想去摘花而失蹤的少女春天,她們都與潘新格在不同時空下,有著淡淡情愫與精采對話……一陣閃電雷鳴後,在草嶺凹洞裡躲雨的潘新格回到了從前,與古人蕭竹友、何社商同行,展開他生命史中奇特的一頁。相隔近兩世紀,一條失而復得的山豬牙項鍊,透露出什麼訊息?一臺隨身聽和一包口香糖,又串起了哪些祕密?「虎字碑」與「雄鎮蠻煙」刻字,又告訴你我什麼故事?
本書特色
1.蒙太奇電影手法,歷史大戲再現!
結合電影運鏡、剪接等技術,虛實交錯、生動說演現代少年潘新格穿越時空,回到清朝祖先噶瑪蘭的居住地,尋找自我生命源頭的時光之旅。
2.魔幻寫實創作法,開經典文學之先河!
融合現代與過去重疊敘述的手法。在一陣閃電雷鳴後,在草嶺凹洞裡躲雨的少年潘新格回到了從前……他利用日記本把在「過去」的探險經過傳達到「現在」的彭美蘭身邊;他發現「隨身聽」失靈,但錄音效果仍然存在;他的阿公在他「過去」的夢中出現等等,這一切都展露了作者的巧心與慧心。
3.從文化尋根出發,追尋在地認同的覺醒!
「花、草、鹿、人和土地,都是上天的……加禮遠社的河水和土地,不是我們的,我們不能把它讓給誰。」作者巧妙地在作品中透過原住民傳統文化風俗與敬天惜地生活態度的演繹,讓少年潘新格重新認識自身的生命源頭,展現對原始生命力的追尋,並潛移默化埋下文化尋根、在地認同的種子。
得獎紀錄
★宋慶齡基金會文學獎銀牌獎
★金鼎獎兒童讀物推薦
★「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
★入選「臺灣兒童文學100」
★「青春久久」99本文學好書
★入選「性別教育平等優良讀物100」
★新北市滿天星閱讀優良圖書
★臺北市國小兒童深耕閱讀計畫推薦好書
典藏推薦
林文寶/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吳緯婷/詩人、宜蘭人
吳韻宇/教育部閱讀推手教師、國中教師
郎祖筠/全方位表演藝術工作者
徐瑩珊/嘉義縣興中國小教師
許建崑/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暨兒童文學工作者
陳曜裕/宜蘭縣蘭陽女中教師
張子樟/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前所長、文字閱讀推廣人
張苡慧/新北市榮富國小圖書管理暨閱讀推動教師
曾璧光/宜蘭縣蘭陽女中校長
葛琦霞/悅讀學堂執行長、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兼任講師
歐陽秀幸/臺北市立螢橋國中校長
謝承志/資深故事人、教育工作者
蘇達/金鐘50戲劇節目最佳男配角
吳緯婷/詩人、宜蘭人
看過刺桐花開十次的時候,初讀《少年噶瑪蘭》。三色轟然觸地的閃電、逆行的秒針、靈幻日記本、山豬牙項鍊、男女的青澀情愫,對於和書中角色年齡相仿的我,留下決定性的小說經驗。也自此每看到龜山島,眼前就浮現迎風遍開的野百合,美而且憂傷。
三十次刺桐花開後,重讀《少年噶瑪蘭》,原來是一封給宜蘭的情書。融合史實奇想,為土地獻上頌歌,在撕裂處敷裹希望。天地一瞬,遊雲過客,加禮遠河仍像一條閃著鱗光的蛇,從身邊悠悠流走,旁觀所有祕密。
吳韻宇/教育部閱讀推手教師、國中教師
魔幻與寫實交錯、現代與過去並存,這是現代的戲劇文學,常吸引人的手法,而三十年前,李潼老師即以這樣的構思完成《少年噶瑪蘭》,時至今日重讀,依舊令人激盪不已。小說中透過噶瑪蘭少年尋根的故事,教會我們愛從認識開始,在虛實的情節中,血脈相連如同河水與土地般永恆連結。小說第一章中有段敍述:「哀傷且盛裝的女巫,在河邊為河神頌讃。……幸好,河面遼闊,啼聲竟變得悠揚。」在我們心中也是永恆的李潼老師,留下的書篇亦如同河面遼闊,在所有想念他的讀者心中,文字啼聲盡是悠揚。
徐瑩珊/嘉義縣興中國小教師
這是一本「少年」文學小說,而初次閱讀的我已年過半百。在閱讀過程中,好幾次的心中悸動,不自主地放慢了閱讀速度,細細咀嚼書中文句,藉由李潼老師細膩的描述,我看到了宜蘭的山光水色,也體驗到噶瑪蘭的平埔族文化與風情,更感受到時間河流裡的情牽夢繫!望著腳趾頭那道摺痕,此刻難以道盡的情緒是歌德那句話:「歷史帶給人們感動!」
陳曜裕/宜蘭縣蘭陽女中教師
歷史不斷地於今被論證,提及的內容卻只在過去了。《少年噶瑪蘭》不急於伸張觀念,簡單地憑藉一齣現代人並不陌生的穿越劇,穿插不同史料,帶領讀者拿捏歷史會是什麼?詮釋應當如何?說話畢竟容易,對青少年不免有說教之嫌;書中拋下答案,雖然情節仍是一種指引,卻溫柔許多。當然,書末「終曲」是否為一種現代隱喻?年表有無等同確認?也許所謂歷史,仍要如最後主角再次失蹤於現世,才能因重讀與思索而延續。
張苡慧/新北市榮富國小圖書管理暨閱讀推動教師
國中初次閱讀《少年噶瑪蘭》,感動我的是潘新格和春天相知相惜的情感。覺得龜山島的百合花—芬芳!研究所再讀《少年噶瑪蘭》,感動我的是李潼老師對兒童文學傾生命之力的投入,不論是一直突破的創新寫作手法或是貼近鄉土的寫作視角,讓作品充滿力量。覺得噶瑪蘭的藍天—遼闊!開始教書後和學生一起三讀《少年噶瑪蘭》,感動我的是在跨越近三十年,孩子們跟我有一樣的驚喜與感受,看他們爭先分享書裡喜歡的段落,恍然回到初遇《少年噶瑪蘭》有風吹過的午後。覺得《少年噶瑪蘭》—恆久!開啟閱讀這道穿越的門,遇見更多的美麗與感動……
曾璧光/宜蘭縣蘭陽女中校長
這是一本值得少年人細讀的好書,以小說的筆法,成功刻畫大時代脈絡下的原民少年的族群認同;這更是一本值得想要理解宜蘭發展的讀者,細細品嚐的好書,在如幻似真的妙筆之中,不著痕跡地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融入蘭陽平原的開拓歷史與文化內涵,更在極具戲劇張力的閱讀引力下,帶領讀者深刻而輕易地體會蘭陽平原的地理人文與生活之美。
歐陽秀幸/臺北市立螢橋國中校長
穿越劇在近幾年是大受歡迎的影視劇形式,運用時空交錯元素,交織出豐富的戲劇情節。而早在三十年前出版的《少年噶瑪蘭》一書,作者李潼便巧妙運用古今虛實的手法,導引出主角在歷史長河中,如何尋找自我認同的尋根之旅。
書中主角潘新格有幸回到過去,重新檢視找到答案的故事,再次提醒我們:尋根議題在已經容納更多新住民的臺灣社會中,想必將持續著也更顯重要。因此,理解歷史、致力族群融合、尊重包容彼此生存背景,才是臺灣社會應努力經營的世代集體情感和記憶,我想這本書應該可以帶給我們更深刻的思考。
謝承志/資深故事人、教育工作者
李潼的《少年噶瑪蘭》,付梓近三十年之際重版出來,很禁得起時間的考驗,永不因時間褪色。為什麼《少年噶瑪蘭》值得一讀再讀?正是透過閱讀,將情感投射於「潘新格」身上,進而能思考此刻自我與群體間的關係。我真心認為每個世代都該重新檢視,那些曾經陪伴、度過成長的經典,進而反思「這部作品可以如何反映現下」?
這是一趟跟著「潘新格」的穿越尋根之旅,找回了我們的身分認同。如同書中阿公所言,「每個人總是要知道過去,才好走將來;知道祖先的歷史,知道過去的對與不對,將來才會減少錯誤。」
最後,偷偷告訴讀過《少年噶瑪蘭》的老朋友們,我們很榮幸參與書中「終曲」時間軸,從二〇二〇年,邁向二〇二一年。這些故事之後發生的事,是否讓讀者們繼續締造故事下去呢?請打開這本書吧!
同學感動分享
吳欣穎/宜蘭縣蘭陽女中學生
《少年噶瑪蘭》中原本毫無交集、不同時空的人能夠互相幫助、交流,甚至產生感情,著實讓我想像要是哪天能像潘新格一樣穿越時空,會發生怎樣的火花?有什麼心境改變?事後每次重讀這本書就彷彿穿越一次,回到現實後都能體會到新的感受。
但令我感到可惜的是故事在回到現代後,瞬間畫下句點,原本以為會有更多後續發展及故事敘寫,作者卻留下大量想像,僅以年表展現,徒留最後的想像讓人徘徊。然而也是因為如此,我才會一再地閱讀吧。
李昀芊/宜蘭縣蘭陽女中學生
《少年噶瑪蘭》講述先人耕耘與辛勞歷史,不只是熱愛土地之情,更多的是關於「認同」的故事。我就這樣搭乘時光機回到古老臺灣,作為讀者來回穿梭,成為時空中的遊子,和主角潘新格一同在時光旅程中辛苦、歡笑、流淚,字裡行間皆是感動。若我們能了解祖先長久以來的汗水,記起春天受騙的教訓,學習巴布的善良,欽佩整個噶瑪蘭族的生存法則,那麼我們就能在這時空旅行裡,做一個敬愛土地的尋根旅人,自信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林亮旼/宜蘭縣蘭陽女中學生
閱讀《少年噶瑪蘭》後,我尤其著迷於此書對景色及人物的描寫,不論是描繪漂亮的景致或刻畫人物細膩的感情,都栩栩如生呈現眼前。同時,書中的人事物十分貼近宜蘭風情及文化,使讀者快速縮短與角色間的距離,成功卻不突兀地讓現代噶瑪蘭人面對過去噶瑪蘭人。
書中無成見的少年直接看到原住民最真實的一面,使他純粹記錄下人物的情感變化,讀至此,我恨不得能成為另一位少年噶瑪蘭,親身經歷如此吸引人的奇遇,記錄屬於我的蘭陽平原。
劉尹婷/宜蘭縣蘭陽女中學生
回到西元一八〇〇年的加禮遠社,潘新格認識了一群善良純樸的人們──自己的祖先。潘新格因此了解族人的歷史,同時拋開過往的自卑,找回了族群認同。作者除了傳達種族間的包容尊重,也喚醒我們對大自然的意識。或許在現代資本主義的社會,噶瑪蘭人的無私與知足會使他們無法在世生存,但現代人相互競逐也沒有真的好好活過。正如春天所說:「花、草、鹿、人和土地,都是上天的……加禮遠社的河水和土地,不是我們的,我們不能把它讓給誰。」
劉音仱/宜蘭縣蘭陽女中
在歷史上,原住民族是一群備受輕視的團體,不僅是漢人與外來人的鄙視,同時還有本身族人的不接納,種種跡象都導致了原住民文化失傳,好比本書裡的噶瑪蘭族。全書藉由噶瑪蘭少年為主角穿越回到過去,過程除了體驗過去噶瑪蘭族的文化與習俗,還帶領讀者了解噶瑪蘭族的風俗民情。更藉由今昔之間的對比,表現關於族群尊嚴、土地正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