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教育學習
     
    客家與周邊族群關係
    編/著者: 張維安
    出版日期:2022-10-07
    ISBN:9789865470456
    參考分類(CAT):教育學習
    參考分類(CIP): 民族志

    優惠價:9折,360

    定價:  $400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80 元
    特價:90折!342
     
    定價:760 元
    特價:90折!684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客家,是變化中的族群
    與周邊族群不斷互動、編織,且持續動態地交互影響中……

    在當代客家文化形成的過程,絕對不能忽略客家和周邊族群的互動,今日各地客家族群之所以各具特色,某個程度來說便是長時期和周邊其他人群互動的結果。
    本書收錄12篇客家與周邊族群關係的論文,述及地區跨越臺灣平地與山地,遠至中國廣東、閩西南山區、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牙買加,當中有個人親身體驗的族群接觸,談與原住民、外省人及其他族群的相識與交遊過往,對於我們理解跨族群互動關係很有參考價值;也探討Nokan泰雅傳說及其所引申的社會實踐,帶來泰雅原住民與客家交往與互動的反思。
    此外,從祭祀公業及客家語言的保留談親屬關係如何模糊了族群、地區、血統的界線。透過信仰文化,則牽動了客家與周邊族群的關係,如霞涌客家與當地疍民之間的族群互動、馬來西亞的伯公信仰與幫群關係。至於語言作為凸顯或鬆動客家族群的符號,我們藉由田野觀察,探究到閩西南山區族群及方言群關係具有流動與揉雜的特性。
    客籍族群資本與周邊族群關係亦是本書關注重點,包括討論印尼地方政治史上首位客家華人女性市長蔡翠媚,成功地搭建起跨族群的選舉資源網絡;客家資本在馬來西亞辦報發揮的影響力,以及牙買加雜貨店經營本身所體現的華人與周邊族群關係。

    ▍本書特色
    1.引進長時段的分析、跨區域的觀點,討論不同地區,甚至不同時代的客家和周邊族群關係。
    2.以社會學、人類學、歷史學、語言學、政治學、經濟學等不同學門的角度敘說客家故事。
    作者介紹
    主編
    張維安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曾任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等職。

    作者群(依文章先後順序)
    彭欽清 國立政治大學英文系及民族系退休副教授
    謝世忠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
    李慧慧 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原民福利科科長
    張維安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保鍵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教授
    簡美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碩士班教授
    劉麗川 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
    河合洋尚 日本東京都立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人類學系副教授、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特別客座研究員
    吳雲霞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博士生
    范智盈 日本大阪大學人間科學研究科博士生
    Siripen Ungsitipoonporn Research Fellow, Research Institute for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Mahidol University, Thailand
    張容嘉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研究發展組副研究員
    陳愛梅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副教授
    蔡芬芳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副教授
    黃信洋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
    導論 周邊族群帶來客家的異質性
    張維安
    一、從客家源流到客家形成
    從羅香林以來,「客家源流」一直是客家研究中最常討論的議題。林正慧曾經提到,1920 年代,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世界地理》課本,該書對廣東省的敘述中有「山地多野蠻部落,如客家等是」字句,引起客家方言人群不滿,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客籍人士分別組織「客家大同會」,向商務印書館提出抗議,要求更正。爾後,眾研究者回應客家族群身分的時勢,開啟了「客家源流」的探索。在香港成立的「崇正總會」編考客系源流,以為正本清源,持續研究客家源流議題。1930 年,廣東省建設廳發行的《建設週報》出現污辱客族文字時,崇正總會選定代表檢附賴際熙所編《同人仁系譜》作為考證文字的協助,親赴廣東抗議。
    從那時起,圍繞著客家之漢族身分的源流說,產生了許多研究成果。許維德整理出超過400 篇的相關文獻,以連續體概念對相關文獻進行分析和回顧,並提出9 個理念型(ideal types):北方中亞民族說、北方漢人說、南方土著說、南方漢人說、北方中亞民族主體說、北方漢人主體說、南方土著主體說、南方漢人主體說以及土漢融合說,每個類型都有經驗資料支撐其見解。客家源流是一個迷人的議題,至今沒有定論,不過無論未來如何解謎,短期內似乎會繼續有各自的支持者。
    「客家族群的源流」應該是階段性的議題,在人群互動頻繁的當下,任何一個族群都不容易維持純粹的族內互動,族群之間的接觸互相影響、學習日益頻繁,特別是通過遷徙而帶來的族群間接觸,例如通婚、教育、語言、傳播、物質生活、產業經濟的分工,甚至是信仰文化的交流,經常對於族群文化的變遷帶來或快或慢的變化,客家源流的問題終將換成不同地區客家社群特色形成的討論。正如我們在一條大河的出口舀起一瓢水,基本上已經很難分辨是從那一條支流而來的水。
    在當代客家文化形成的過程中,絕對不能忽略客家和周邊族群的互動,而今日各地客家族群之所以各具特色,某個程度來說便是長時期和周邊其他人群互動的結果。本書收錄12 篇客家與周邊族群關係的論文,有個人親身體驗的族群接觸,也有村落和村落之間的互動累積,有跨族群的選舉資源網絡,也有信仰文化的互相分享。
    二、客家與原住民、其他族群的互動過往
    彭欽清的〈身是客〉是一篇個人族群互動記憶的文章,從該文我們可以發現客家族群內部的相互影響,例如有些人原來講海陸腔調客家話,遷移到四縣腔的客家村落,數代之後成為講四縣腔的客家人。客家的語言與文化隨著遷移而與周邊產生互動與變化,有些遷移到非客家地區,數代之後也許記得祖先的客家淵源,但是已經不熟悉客家語言。就像作者家裡那樣,掃墓的時候有人講四縣、有人講海陸,也有人講hoglo。作者也提到幾則客家人的結婚禮俗,隨著社會變遷也不得不做修改。
    和原住民族的互動方面,因為彭出生在以原住民為主的鄉鎮,聽說過祖父曾經因為和原住民打鬥而身亡,不過父輩卻仍是大半生和原住民生活在一起,自己也曾認原住民為義父,取原住民名字。不過本文也記載了幾件客籍漢人對待原住民的殘忍記憶,當時胡適也有相似的記載,現在這種族群間的歧視已日漸得到反省。
    因為彭的住家鄰近有眷村,所以也有不少外省同學和朋友,他們當中也有人會說客家話。原本因為228 事件,彭對外省人留下負面印象,不過成為鄰居之後大家都能和平相處,他甚至也向外省人學習如何做饅頭。彭欽清在政大讀書、服務,接觸過三教九流的外省人,有教授、高官、退伍老兵、反共義士、大陳義胞,他甚至還曾幫忙送外省老人最後一程,全都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情,看不到族群之間的隔閡。
    彭欽清到臺中的教會學校讀書時,因為有許多講閩南話的同學,所以他也開始學習閩南話的日常生活用語。親戚之間,也有許多hoglo 底的,當時閩客通婚已經很普遍。另外在他大學時接觸到很多僑生,聽到僑生講廣東話、福建話、客家話、馬來話使他見識到華人的語言多樣性。作者似乎比一般人有更為豐富而全面的族群互動經驗,從其個人的族群互動經驗說明客家和其他族群的關係,對於理解一直以來的族群互動關係很有參考價值,為一篇非常值得用心閱讀的個人紀錄。
    謝世忠和李慧慧的〈抱養的追憶〉則從傳說與事實的理論開始鋪陳,例如瑤族社區流行的傳說,採半融入華夏文化的敍述方式,謝、李沒有指明泰雅族與漢人群體之間關於抱養的傳說,是否和泰雅族人有意融入漢文化的方式有關,不過在Nokan 的故事和相關傳說下,現在不少泰雅卡拉社和其他相關部落如長興社族人,會談起數年前曾受邀至龍潭拜訪當年Nokan 原生家庭後代一事。
    Nokan 的故事雖然有好幾個版本,不過皆是關於過去泰雅族出草客家時,曾收養了一名客家男孩Nokan,他在部落生活,娶妻生子,綿延後代,他和後裔都已成為泰雅族人。不過在泰雅卡拉社的Nokan 後人中,始終有人非常關心自己具客家血統一事,甚至花時間考察研究、整理出詳細的族譜關係圖。泰雅卡拉社四姓系譜自客家祖先開始畫起,代表這份客家要素非常重要;族譜的現身又繼續引來注意,部分族親甚至常常抱懷引證,不斷確認自我身屬之族群身分,甚至還用一些客家族群好發的疾病來證實Nokan 後人有客家血統。
    本文的傳說與故事雖存在需要進一步討論的地方,不過傳說及其所引申的社會實踐,帶來泰雅原住民與客家許多交往與互動。這個個案雖與中港溪的黃祈英與南庄賽夏族的故事雖不相同,但也是客家與原住民通過「親屬」的關係互相連結的社會現象,或可互為參照探究之。
    張維安〈雅悠圳與木魚禪音〉一文,以客家委員會在2021 年所舉辦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中「苗栗大湖穿龍圳地景藝術節」及「獅潭舊時光•客漫步」為考察對象,立足於台三線這條客家和原住民族互動密切的歷史廊道,反省和探討原住民與客家族群關係。
    過去關於台三線的歷史多從漢人為中心的拓墾角度來頌揚漢人的豐功偉業,而此次展出的「木魚禪音」可以作為反省客家與原住民關係之物件;雅悠圳做為這次藝術品展示的重要地景,也說明了客家與原住民合作經營的故事。
    雅悠圳說明了大窩穿龍圳(實際為圳窿)開鑿過程中豐富的原漢族群關係,漢人通事陳履獻娶原住民女子雅優・猶玠(漢名潘也欲)為妾,通過她的努力促成客家和原住民的合作,開啟兩個族群的友善往來,足見原客關係雖然有許多族群的衝突,但也有若干值得傳誦的記憶。2021 年為了感謝原住民協助漢人拓墾的歷史,客家委員會邀請原住民委員會一起為「雅悠圳」立紀念碑。
    「木魚禪音」這件藝術品與羅成出家的石觀音廟傳說有關。羅成是台三線重要拓墾者黃南球的結拜兄弟,跟隨黃氏拓墾苗栗一帶。羅成練就一身武藝,尤其善於槍法,狙擊敵軍彈無虛發,在征番途中屢建功勳,想像中羅成因此趕殺了不少原住民。羅成在60 歲時突然醒悟,自己斬斷扣板機的手指,出家為僧,法號普雲,在頭屋四方石下創立了石觀音寺,喫齋念佛了卻殘生。此雖為一段民間軼事,仍為原客族群關係帶來許多反省。
    三、親屬關係模糊了族群、語言、地區、血統的界線
    王保鍵撰寫的〈客庄祭祀公業派下員之語言使用〉,當中所提祭祀公業是客家文化中深具特色的一項親屬關係組織,以祭祀祖先為目的。本文除了釐清祭祀公業的設立、公部門管理政策及其變遷的歷史背景外,亦說明此項制度是了解客家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在客家族群認同的要素中,共同血統、語言文化、歷史記憶、生活方式等分別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客家語言的使用,一直是客家族群認同的重要(外顯)因素。
    由於廣義的社會變遷因素,例如通婚、人口遷移、工作、教育等帶來的族群接觸,帶來同一個祭祀公業的族人,發展出使用不同語言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有一樣的客家血緣,卻不一定都使用客家話。在這個脈絡之下,該篇文章一方面討論客家人外顯識別的客語如何產生激烈的變化,另一方面則細緻地指出客家話在「客家人」派下成員中漸漸不復存在的殘酷事實。「客家祭祀公業」派下員客家身分的認同,從語言、血緣兼有的情形下,衍生出採用「血緣繼承」的模式, 以血緣繼承為背景,浮現出使用閩南話的「客家祭祀公業」繼承人現象,具有客家血統但使用閩南話的客家人群。
    除了祭祀公業成員從使用客家話轉換成使用其他語言的現象,在客庄的許多生命儀式,例如婚喪場合,客家話也有漸漸被其他語言取代的情形。有些直接被閩南話取代,而更多的情形是轉換成華語。如果語言是一個族群的外顯因素,當具有(全部或一部分)客家血緣的「客家祭祀公業」派下員長期不使用客家話(例如改用閩南話或華語)之後,將逐漸喪失其客家認同。說閩南話的客家人出現在客家祭祀公業中,一是可能因為血緣關係,二是可能透過領養、捐贈的契約關係而成為祭祀的一份子。
    由河合洋尚、吳雲霞撰寫,范智盈中譯的〈越南北部華人的移居及其社會網絡:以6 個廣東/客家家庭為例〉是討論越南北部客家和廣府人之間的關係。該文以具有越南北部背景的6 個家庭(其中包含4 個廣東系、2 個客家系)為研究對象,都是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在討論多個華人研究案例後,作者提到越南北部華僑華人社會中有漢語系的山由族、艾族等族群。這個在越南國內外被稱作「艾」的客家人,並沒有艾族的民族意識,而認為自己屬於漢族、廣西人、儂族的華人,該文則稱之為艾人。
    艾人主要分布在越南東北的廣寧省,法國殖民時期被歸在「儂族」,1954 年從越南北部移居到南部的艾人,後來陸續移民至歐美國家,留在北部海寧省的艾人,在1970 年代末期因為受到越南排華運動的影響,大多移民到中國南部各地的華僑農場。作者指出,越南北部幾乎已經沒有艾人的蹤跡,所以有些調查是在中國的華僑農場進行。E 家庭男性艾人的結婚對象是廣西華人,其長子和越南人結婚、次子和潮汕人結婚,後來由香港移居加拿大。而他的長女與印尼歸國華僑結婚,小兒子則和廣州女性結婚。其長女並不知道父親是艾人,他自己也沒有艾人或客家人的認同,在他的眼中艾人是越南人,而自己則是漢人。
    F 家庭男性艾人,結婚對象是越南的京族,生有兩個小孩,家中日常使用的是艾話(語言學上屬於客家話),在外面則使用廣東話。母親一方有山由族親戚,日常生活也是使用艾話。長女後來嫁給馬來西亞的歸國華僑,是馬來西亞當地出生的客家人。F 家庭男性艾人在年少時就有艾人認同,長女移民到中國華僑農場之前還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後來受婆婆影響產生客家人認同。
    越南艾人、儂人、客家人的研究相當複雜,艾人、儂人是否即為客家人?他們的客家話是從哪裡傳過去的?他們和周邊其他族群的互動,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該篇文章提出的兩個艾人家庭案例,提供了具體的日常生活經驗供日後進一步研究。
    四、信仰文化牽動客家與周邊族群的關係
    劉麗川的〈濱海客家聚集區增城、霞涌跨族群和諧互動之成因析論〉,分析濱海客家的周邊族群關係,以增城和大亞灣畔的霞涌為討論範圍。雍正、乾隆年間……
    (全文未完,詳見《客家與周邊族群關係》導論)
    目次
    推薦序:其實,我們都是客家人/周倩
    導論:周邊族群帶來客家的異質性/張維安

    1. 身是客:客家與周邊鄰居關係的個人所聞、所見、所學與所思/彭欽清
    2. 抱養的追憶:從‘msbtunux 泰雅族qara’社Nokan 家族談起/謝世忠、李慧慧
    3. 雅悠圳與木魚禪音:原住民族與客家族群關係的展示/張維安
    4. 客庄祭祀公業派下員之語言使用/王保鍵
    5. 語言、姓氏與族群界線:閩西南山區閩客方言社群的親屬與婚姻初探/簡美玲
    6. 濱海客家聚集區增城、霞涌跨族群和諧互動之成因析論/劉麗川
    7. 越南北部華人的移居及其社會網絡:以6 個廣東客家家庭為例/河合洋尚、吳雲霞著 范智盈譯
    8. Life-styl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of Hakka People in the Context of Thai-Chinese Society/Siripen Ungsitipoonporn
    9. 人、神與幫群:從客家信仰看新馬社會裡的人群關係/張容嘉
    10. 梁燊南與《馬華日報》的創辦與停刊/陳愛梅
    11. 印尼後蘇哈托時期的華人政治參與和性別秩序:以山口洋市長蔡翠媚的從政之路為例/蔡芬芳
    12. 牙買加客家族群的經濟營生與網絡建構的一種媒介:以雜貨店經營為例/黃信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