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教育學習
     
    活為難民:那年的我,與印度德里的流亡藏人們
    編/著者: 彭皓昀
    出版日期:2022-05-01
    ISBN:9789865470265
    參考分類(CAT):教育學習
    參考分類(CIP): 社會問題

    優惠價:9折,315

    定價:  $35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630 元
    特價:90折!567
     
    定價:720 元
    特價:90折!648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定價:200 元
    特價:90折!18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歡迎來到世界的背面
    這裡,並非總是水深火熱、危機四伏

    ▍「我們是難民,是沒有家的人。」
    ▍「只要肯努力就有機會,不努力就什麼都沒有。」
    ▍「那些外來移民不會真正為MT著想,他們只是來賺錢。」
    ▍「若有一天西藏迎來自由,我可能也沒辦法回到西藏生活。」

    一座位於印度德里都市邊陲的「難民空間」:Majnu-ka-tilla(MT),是一座由流亡藏人所建造的難民城,這兒因商業發展而與我們對難民營落後、髒亂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沿街傳來嘈雜的人聲與撲鼻的香氣,充滿著生活的氣息。

    作者以「難民研究」的視角來到這裡,與流亡藏人訪談、閒聊、共食買賣,開啟社會科學理論與世界對話的空間,也試著探索形塑難民處境的機制,尋找能夠鬆動結構的位置,分析流亡藏人與地方社群的交往互動,以理解印度社會和流亡藏人的關係,探究被排除在現代民族國家治理之外的他們,如何在國家的身體之內,沿著各種縫隙,建造使其得以活著,存在,並且行動的條件。

    全書深刻梳理難民的共同經驗與處境,如何在每日生活中被社會再生產,結構性的國家力量又如何介入難民性的再生產?並翔實記述作者與流亡藏人相處生活的互動點滴,說情喻理,開展一段獨特的田野境遇和故事,牽引出自身對於難民處境的認識與省思,亦為流亡藏人社會描述的著作,開啟一個新的視角。

    作者介紹
    著作、攝影——彭皓昀

    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人文社會學系族群與文化研究所碩士。曾是一名受自然科學訓練的背包客,因旅途風景刺激而被社會科學吸引,開始關注難民議題研究。目前正學習成為一名社會學旅行者,以散步、觀察與聊天八卦為方法,不斷思考自身所處的生活世界。

    本書改寫自碩士論文《難民性的再生產:以Majnu-ka-tilla流亡藏人為例》,曾獲得「2020年臺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
    名人/編輯推薦
    ▍共同推薦
    札西慈仁|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長
    林欣怡|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
    林昶佐|立法委員
    范 雲|立法委員
    黃崇憲|東海大學社會系退休助理教授
    陳瑞樺|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潘美玲|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劉堉珊|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閱讀這本書,讓我看見西藏難民的多元面貌。——林欣怡(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

    開社會學之眼的深入動人書寫。——黃崇憲(東海大學社會學系退休助理教授)

    呈現與難民同行,領受著人之所以為「人」的境況。——潘美玲(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非常值得推薦的著作,把MT的日常情景,以及鑲嵌在藏人流亡生活與印度社會變遷的過程,淋漓盡致地呈現出來。——劉堉珊(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推薦序:從觀光客的凝視到開社會學之眼—─誌記一段難忘的社會學之旅
    黃崇憲
    總是在最邊緣、最異質的人身上,才得到自身最清晰的印記—─漢娜.鄂蘭
    人生或有奇妙的因緣。
    第一次見到皓昀,是2018 年7月1日在印度德里機場的過境大廳。彼時,我隨著潘美玲教授帶領的交大印度海外志工團,去印度北邊拉達克列城(Leh)的Jamyang School 進行志願服務。當我們長途飛行轉機抵達時,所有的團員們都已疲憊不堪,但要轉到列城的國內航線隔天才有班次。皓昀則是搭乘廉價航班,先飛吉隆坡,才又轉到德里機場跟我們會合,他背著六十公升的大背包、脖子上掛著一台專業的單眼相機,一副資深背包客的模樣,從此我倆結伴到拉達克並成為室友,無所不談。
    Jamyang School 位於海拔三、四千公尺有「小西藏」特色的列城,是達賴喇嘛協助創辦的寄宿學校,學生是拉達克的少數民族,接受有受教育潛力的孤兒、單親或家庭經濟弱勢的兒童入學,學校提供免費的教育和生活費。教職員經費由達賴喇嘛流亡政府基金會支應,學生的生活費則由當地德高望重分任校長、總管的格西(藏傳佛教最高的宗教博士學位)募款籌集,而成了潘美玲口中極巧妙形容的「一所難民幫助貧童的學校」。
    不久,認識了當時九年級的Motup,能用流利的英文跟我交談。他告訴我,多年前他爸爸帶著他來校,然後藉故說要去買日常用品,從此一去不回,那時年幼的他整整哭了一、兩個星期,才逐漸適應過來。Motup 每年在快要入冬前會回家,度過兩個月的寒假再返校。他的家位於喜馬拉雅山七千多公尺的小村子,要走一百多公里的雪地才能搭到大眾運輸系統,沿途要攀岩、涉過冰川、晚上在山洞生火過夜。視天候而定,一趟路短程則四、五天,長則超過兩星期,曾被拍成紀錄片《冒險上學去》,說是全世界最危險的上學路。Motup 說,他有同伴們一個掉落懸崖、一個被河流沖走而亡。
    我們在Jamyang School 期間,適逢達賴喇嘛生日大會,在會場看到大群穿著傳統藏服的流亡藏人遠從各地來參加慶祝活動,在會場台下主位的不是西方媒體和貴賓,而是流亡藏人學校的小學生。尊者除了以英文致詞開場,全程使用藏語。中間有一度尊者對著遠方似乎在喝止什麼,經旁邊的藏人朋友解釋,方知有一衣衫襤褸者遭維安人員驅離,尊者特地制止。後來我們又幸運地蒙尊者接見,侃侃而談對「台灣問題」的殷切關懷。
    接下來,我與皓昀來到位於德里近郊的MT,也就是本書中的西藏難民聚居區,碰到的第一個藏人就是書中的央宗,在路邊擺小攤賣涼粉和一些雜貨。當晚入住一間由喇嘛經營的旅店,本來我們各自住的房間都有冷氣,但為了省錢,隔天皓昀便換到沒有冷氣的房間。七月的德里氣溫常在攝氏四十度左右,皓昀下田野三個多月得忍受如此的酷熱夜晚,其辛苦可想而知。但更具挑戰的是,我被眼前已被「常態化」的MT 給愣住了,因為跟我本來預想的「難民區」完全南轅北轍。在踏查一遍整個社區後,我不禁跟皓昀說:「這研究要怎麼做啊?你要如何下手?」皓昀頓了一下,對我說:「先把社區地圖畫出來。」我沉默以對,因為我當時毫無想法,以我多年指導論文的經驗,直覺「凶多吉少」。在MT 住了三晚,我就先回台灣。
    幾個月後,皓昀寄給我論文計畫書,令我頗為驚豔,沒想到我直覺窒礙難行的研究計畫,他竟能「別開生面」闖出一片天,不但田野資料豐富,更難得的也能拉出理論高度,與既有的「難民研究」進行跨國比較參照、深入對話。論文完成後的口試,我高度肯定。他也決定投件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獎,請我幫他寫推薦信,結果也不負所望獲獎了。如今,他將碩士論文改寫成書即將出版,這也是非常值得讚許的社會學公共書寫之實踐。此改寫的過程是一個「自我反身性」(Bourdieu)的後設「二階觀察」(Luhmann),將自己與被研究對象互為主體地互含互攝出「視域的融合」(Gadamer)。究其實,自我建構具有連續性發展的內在參照系統(尤其是實質性的道德問題與倫理終極關懷),在與社會交錯過程中形成。人可以超越不同語言和種族,去意識到更廣闊的共同體之社會關聯。
    在與Jamyang School 小孩與MT 流亡藏人的密切接觸中,貧困弱勢者/難民不再是「概念化他者」(generalized others),而是活生生有脈息的具體肉身,使令吾等直面其生存處境之「人間條件」。
    如果說2018 年,我在德里機場見到皓昀的形象是背包客,我倆初抵MT 的驚鴻初瞥是觀光客的凝視,是來自符號的消費與收集,是觀光客帶著慾望消費觀光景點,是「我來故我在」打卡式自拍的到此一遊。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本書,則是開社會學之眼的深入動人書寫。
    一路走來,我有幸見證了皓昀此充滿挑戰的研究蛻變過程。從印度北邊最邊緣的 Jamyang School 、德里近郊的MT,與我們生命經驗/人間式「活著」的存在證言,對比之下讓我們得以「迴光返照」出自身最清晰的印記,一個旅行與閱讀酬賞、豐富吾等的人生視域。我非常珍惜與皓昀此段殊勝因緣的結伴社會學之旅,內心常不自主浮現懸而未決的「西藏問題」,也忘不了Jamyang School 那些孩子們天真清澈的眼神,衷心祝福他們勇敢地邁向未來的人生,活出動人的自我。
    是以為序。
    目次
    推薦序01 與難民同行 潘美玲
    推薦序02 從觀光客的凝視到開社會學之眼 黃崇憲
    推薦序03 在自己的土地上流亡 林欣怡

    楔子
    序章 投向晦暗的視線
    遇見他們
    望向廢墟
    曾經的觀光客
    帶上社會科學的目光
    難民空間們
    難民生活
    生活與時間

    第一章 Majnu-ka-tilla:都市難民空間的誕生
    流亡的起點
    流亡社會的客廳:達蘭薩拉
    來到Majnu-ka-tilla
    第一印象
    難民?難民營?
    命名空間
    難民庇護所:Budh Vihar
    難民空間的發展
    鑲嵌南亞核心的族裔飛地
    排除/接納的張力

    第二章 難民城市:居住、節點、領域
    德里驚魂記
    MT,熟悉的陌生地
    居、駐空間
    難民的都市:位處邊界的空間
    難民的階層化
    流離、根著與階級

    第三章 難民處境
    國家,一種結構性效應
    難民的日常性
    難民的儀式性
    維繫難民處境的機制

    第四章 流亡的生命
    不確定的中介狀態
    積極而謹慎:尋找政治盟友
    從暫居到長住:打造利益共同體
    苦難之後:建立公民性
    我們:權力的開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