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文化藝術
     
    梆聲傳唱:臺灣豫劇70年
    出版日期:2023-10-31
    ISBN:9789865328832
    參考分類(CAT):文化藝術
    參考分類(CIP): 東洋戲劇

    優惠價:9折,270

    定價:  $300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200 元
    特價:90折!180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1000 元
    特價:90折!90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一個戲曲劇種能長時間在異地保存、傳承與發展,並非易事,這是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才能落實;這是需要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教育的著眼點通力配合,才能看到的現象。臺灣豫劇團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生態中,使源自於河南的豫劇在臺灣傳承發展了七十年。雖然臺灣豫劇團最早的演員,基本上是1949年隨軍方輾轉來到臺灣,而後組織發展形成的戲曲劇團,但是在臺灣的文化薰陶之下,該團不僅保留傳統,還增加許多新意,形成了具有在地特色的豫劇。就其屬性而言,從隸屬於國防部、教育部以及文化部,就產生了內部結構的變化;就其觀眾群而言,從軍人到河南同鄉會員到一般社會民眾,使得該團在發展歷程中,有不同的執行理念、行政規劃與演出內容。

    臺灣豫劇團在臺灣七十年,今規劃印製《梆聲傳唱:臺灣豫劇70年》專書,紀錄該團歷史發展、近十年的重要作品、音樂特色、主要藝師,以及該團發展理念與概況。
    作者介紹
    臺灣豫劇團簡介─梆聲旅人印記
    Taiwan Bangzi Opera Company - A Journey of Bangzi Travellers
    1949年,戰爭改變了豫劇的旅程,遠從河南一路風險一路傳唱,正以為要在越南落腳,才將安身立命的「中州豫劇團」招牌掛起時,豈知風雲乍變,只得再次收拾行囊飄洋過海,來到臺灣,暫居左營。豫劇皇太后張岫雲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好遂以「中州豫劇團」為底,在國防部支持下組建了「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
    時代變遷,飛馬豫劇隊也隨歷史巨輪向前推進,1996年1月1日改隸教育部,更名「國立國光劇團豫劇隊」;2008年改隸文建會,更名「臺灣豫劇團」;2012年5月20日文化部成立,正名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
    一甲子的時光,我們從未虛度。衣箱挑起的是「戲曲薪傳」,肩頭扛起的是「精進劇藝」,屢屢應邀赴海外巡迴演出,行旅踏遍韓國、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義大利、法國、新加坡、香港及中國大陸等地。此外,也積極辦理海峽兩岸文化交流聯演與論壇,2002年起,連續五度榮獲行政院陸委會「兩岸文化交流績優獎」殊榮!
    臺灣豫劇團每年製作全新大戲,融合傳統現代,擷取中西精華,嘗試跨界合作,推出無數膾炙人口的作品,包括傳統經典劇目:《包公誤》、《白蓮花》、《三打陶三春》、《西出陽關》、《貍貓換太子》(正、續)、《巧縣官》、《七品芝麻官》、《孟麗君》、《楊金花》、《王魁負桂英》、《穆桂英》、《新對花槍》、《香囊記》、《洛陽橋》、《王月英棒打程咬金》、《唐伯虎點秋香》、《大祭樁》、《寒江關》、《紅娘》、《閻惜姣》、《三娘教子》、《佘太君討彩禮》、《陳三兩爬堂》、《求你騙騙我》,新編劇目:《秦少游與蘇小妹》、《武后與婉兒》、《田姐與莊周》、《少年齊桓公傳奇》、《慈禧與珍妃》、《拜月亭》、《花嫁巫娘》、《蘭若寺》、《飛馬行》、《觀.音》、《武皇投簡》、《龍袍》、《鏢客》,跨界之作:《杜蘭朵公主》、《豫韻-台灣情》、《阿彌陀埤》、《約╱束》、《量.度》、《巾幗.華麗緣》、《天問》,移植劇目:《大腳皇后》、《劉姥姥》、《梅龍鎮》、《一樹紅梅》,本土題材:《曹公外傳》、《美人尖》、《梅山春》、《金蓮纏夢》,實驗劇:《試妻!弒妻!》、《劉青提的地獄》、《未來處方箋》、《白水》,兒童劇:《豬八戒大鬧盤絲洞》、《龍宮奇緣》、《錢要搬家啦?!》、《聽說,年獸來了》,少年豫劇:《快打三國》。其中《慈禧與珍妃》榮獲2008年電視金鐘獎最佳傳統戲劇節目獎項,《花嫁巫娘》獲2011年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十大表演藝術節目。
    為了傳送梆聲豫曲,臺灣豫劇團不曾停下腳步,總在每一個轉角處整裝再出發,期能開創更寬廣的豫劇藝術新領域、持續接軌國際舞臺,以精湛的表演藝術呈現傳統戲曲美學風格,散發更耀眼的臺灣豫劇新風采!
    目次
    部長序
    主任序
    團長序
    導讀

    第一章 梆聲再起
    曦春獻瑞乾坤振,豫韻延年駿業豐

    第二章 梨園戲碼
    引言
    重磅製作全新大戲
    【豫莎劇三部曲】──《約╱束》、《量.度》、《天問》
    《蘭若寺》──揭開人鬼結界透視深層欲望
    《飛馬行》──亂世裡輕如鴻毛的兒女情長
    《觀‧音》──伶人與AI的囈語
    《武皇投簡》──憔悴支離為憶君
    《龍袍》──狸貓太子宮鬥人情新章
    【梅山三部曲】──《美人尖》、《梅山春》、《金蓮纏夢》
    《求你騙騙我》──一個舊鹽罐上演一場荒唐戲
    《鏢客》──萬千因緣.英雄相會
    實驗創新跨界劇作
    《未來處方箋》──人工智慧掌控未來?
    《白水》──情愛裡的滔滔欲浪
    重編再現風華
    《青春作伴杜蘭朵》──重新解構歌劇經典
    《試妻!弒妻!》──愛情人格的魔性試煉
    《慈禧與珍妃》──19世紀末最緊張的婆媳關係
    經典傳承技藝綿延
    《三娘教子》──親娘養母的愛與愁
    《陳三兩爬堂》──不公不義滾邊去
    《佘太君討彩禮》──想提親?先過老娘這關
    《洛陽橋》──輕鬆愛情喜劇
    《唐伯虎點秋香》──多情卻被無情惱
    《王月英棒打程咬金.洞房》──喜感十足的畏妻本色


    第三章 二八流水(臺灣豫劇之音樂特色)
    豫劇梆子腔特色
    唱腔板式之特色
    慢板類
    流水板類
    二八板類
    散板類
    文武場形式功能之特色
    音樂的創新特色
    創新腔調
    創新演唱板式
    創新演唱形式
    創新幕間及場景音樂
    增加樂器與配器手法

    第四章 粉墨之下
    【藝術總監/旦角】欲戴后冠,必承其重——王海玲
    【排練指導/生角演員】武生長談——朱海珊
    【旦角】當家花旦的幕後故事——蕭揚玲
    【生角】曲折離奇戲曲夢——劉建華
    【板胡/音樂指導】從爵士鼓到板胡——范揚賢
    【箱管】「三八婆」的祕密衣箱——郭君亮
    【旦角】時而輕舒羅袖、時而揮刀長歌——劉嘉婕
    【高音笙】「文武」雙全吹玉笙——王明蕙
    【燈光/舞臺監督】臺前幕後十年燈——楊秉儒

    第五章 深植臺灣土地的豫劇

    第六章 尾聲

    第七章 附錄
    臺灣豫劇團七十年大事紀195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