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文化藝術
     
    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線裝]
    編/著者: 蔡昭儀主編
    出版日期:2022-05-01
    ISBN:9789865325817
    參考分類(CAT):文化藝術
    參考分類(CIP): 普通攝影集

    優惠價:9折,801

    定價:  $89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灣攝影展「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展覽專輯,收錄有策展論述、展覽專文、展覽作品圖版、展覽作品介紹、藝術家簡介等內容。
    作者介紹
    邱誌勇,現為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科技藝術學士班教授,科技藝術研究所籌備主任,同時為策展人與藝評家、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文化研究學會理事。畢業於美國俄亥俄大學跨科際藝術系博士,雙主修視覺藝術與電影,副修美學。學術專長為新媒體藝術美學、科技文化研究與當代藝術評論。曾獲第一屆與第二屆數位藝術評論入選獎(2007, 2008)、連續兩年獲得日本東京大學訪問學者資格(2020, 2021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獎助),並獲多年臺灣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獎助,並策劃多項國內外大型展覽,如:《虛幻生命:國際生物科技藝術展》(C-Lab),《Fading Digital Memories》(西班牙馬德里),《後・技・藝: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展》(科技部、國美館)、《絕對・凝視:柯錫杰玖齡影像藝術展》(國父紀念館)、《後數位人類紀—2019國際科技藝術展》(國美館)、《故事跨視界展》(IP EXPO)策展人(文化部)、《2015-2016年臺灣科技藝術節—潮》(文化部)、《2014科技藝術展—奇幻視界》(國美館)、《Reaching Beyond: Taiwan Artist Actions》(美國波士頓)、《第八屆臺北數位藝術節—超神經》、《第七屆臺北數位藝術節—第二自然》、《Pause in Time and Space: Taiwan Video Art @ Madatac》(西班牙)、《顫・動・感:臺灣新媒體藝術新銳展》(香港)等。
    攝影的觀看及記錄功能,讓人們得以透過鏡頭所留存的影像畫面來更多、更遠、更深入的觀察與了解這個世界。而當代攝影家們則以其對時代變化的敏銳感應,藉由風格獨運的影像創作,帶領觀眾進一步透析表象,進入時代現象的內裏來理解我們生活世界的諸多真相與現實。「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展特別邀請邱誌勇教授策劃,本展由「鏡像世界」與「映像人間」兩檔獨立展覽組成,共集結了23位藝術家的176件影像作品,呈現當代創作者們的影像觀點與藝術實踐策略。
    本展以1980年代以來的影像創作為主軸,從藝術家如何回應景觀社會更迭的角度,觀察以攝影為主體的影像藝術與臺灣文化景觀之間的對話關係。「鏡像世界」觀照人與土地關係的相關議題,展出內容以自然景觀與文化意象為主,藝術家或以記實方式切入議題探討、或藉科技媒體來編造影像以表述他們的文化觀察、或以奇觀化的視像來回應對環境的感知,皆展現出高度創意的個人化風格。「映像人間」則針對個人與社會、自我與他人的關係進行探討,展出內容除了對臺灣的人文景觀有深刻的著墨,亦對當代人於社會環境中的生活與生存狀態有多面向的探究。此外,展出藝術家的視覺敘事方式亦多元紛陳且各具關懷焦點,有些以肖像攝影來捕捉他人或自我的身體形象展演,有些則關注臺灣族群、社會變遷、文化景況相關議題,亦有許多藝術家專注於生命觀、生命記憶、生存環境內在感知的思考。
    本展從自然、文化、社會、身體的多元命題切入,以一種既巨視又微觀的策展視野,提供了民眾接觸及了解臺灣當代攝影重要創作趨勢及主題內容的機會,同時亦揭示了當代影像創作者敏於時代現實、勇於實驗創新,並以反思及辯證的創作精神來回應或探討議題的卓越識見。而作為觀眾的我們,透過本展藝術家的精采創作,亦能以一種回視及展望的角度,來理解充滿活力且持續發展中臺灣當代影像藝術。
    目次
    目錄
    Contents
    04 部長序
    文化部部長 李永得
    Minister’s Foreword
    Lee Yung-Te, Minister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06 館長序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 梁永斐
    Director’s Foreword
    Liang Yung-Fei,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09 策展論述
    鏡像・映像:80後的當代影像藝術 邱誌勇
    Curatorial Statement
    Specularity / Reflexivity: Contemporary Image Arts after 1980s

    37 鏡像世界

    39 藝術家及展出作品
    吳政璋 WU Cheng-Chang 41
    柯錫杰 KO Si-Chi 47
    洪譽豪 HUNG Yu-Hao 53
    袁廣鳴 YUAN Guang-Ming 59
    馬立群 MA Li-Chun 65
    張 雍 Simon CHANG 71
    張暉明 CHANG Huei-Ming 77
    章光和 CHANG Kuang-Ho 83
    許震唐 HSU Cheng-Tang 89
    黃建樺 HUANG Chien-Hua 95
    專文
    Essays

    98 技術性圖像作為鏡像/映像的可能 朱盈樺

    113 在現實主義的攝影意識之外 王柏偉
    Transcending the Photography Awareness of Realist Photography

    131 映像人間

    133 藝術家及展出作品
    王有邦 Wang Yu-Pang 135
    何經泰 HO Ching-Tai 141
    李小鏡 Daniel LEE 147
    沈昭良 SHEN Chao-Liang 153
    邱國峻 CHIU Kuo-Chun 159
    柯錫杰 KO Si-Chi 165
    洪政任 HUNG Cheng-Jen 171
    洪譽豪 HUNG Yu-Hao 177
    張照堂 CHANG Chao-Tang 183
    郭英聲 QUO Ying-Sheng 189
    黃文浩 HUANG Wen-Hao 195
    黃贊倫 HUANG Zan-Lun 201
    廖祈羽 LIAO Chi-Yu 207
    鄧博仁 TENG Po-Jen 213
    謝春德 HSIEH Chun-Te 219
    專文
    Essays

    212 肖像攝影後影像景觀的視覺形象 姜麗華
    The Visual Images of Post-Image-Scapes in Portrait Photography

    238 面向景觀現實:從「鏡像‧映像」的策展視野談臺灣當代攝影創作路向 蔡昭儀
    Facing Scape Reality: The Creative Trend of Taiwan’s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from the Curatorial Vision of “Specularity/Rflexivity”

    249 作品圖表
    Plates

    254 感謝誌
    Acknowledg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