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概要)關鍵選擇[1版/2023年3月/9FE02]
    編/著者: 可涵
    出版社:學稔
    出版日期:2023-03-03
    ISBN:9789865263324
    參考分類(CAT):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參考分類(CIP): 總類

    優惠價:85折,578

    定價:  $680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590 元
    特價:85折!502
     
    定價:580 元
    特價:85折!493
     
    定價:690 元
    特價:85折!587
     
    定價:700 元
    特價:85折!595
     
    定價:680 元
    特價:85折!578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1.有層次的重點整理與表格比較:讓考生清楚掌握每章節重點的組成架構,用表格簡單告訴你易混淆概念與重點比較
    2.收錄最新歷屆考題:完整收錄並標示95-111年普考、地四、原四政治學考題,輕鬆掌握出題頻率與熱門考點
    3.每章節相對應考題練習:讓考生學習完每章每小節重點後立即驗收,掌握學習成效
    4.系統整理並適度改編歷屆考題:歷屆考題選項重複率高,本書「複選題」設計幫助考生打通任督二脈,考題複習有效率又零死角
    5.詳細考題解析:幫助考生清楚了解每個選項正確或錯誤原因,掃除所有盲點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可涵
    台師大社會科學學士
    台大政治學研究所

    上大學前就打算畢業後考特考,卻不小心越走越學術的路癡。
    每天在質化和量化之間掙扎,總覺得一天24小時不夠用的人類。
    目次
    目錄
    Chapter 1 政治與政治學
    第一節 何謂政治? 1-3
    壹、政治的定義與重要性 1-3
    貳、政治權力 1-7
    參、權力、權威、正當性 1-14
    第二節 政治學的研究 1-22
    壹、分析途徑 1-22
    貳、政治學是否為科學?1-23

    Chapter 2 政治思想與理論
    第一節 傳統主義時期 2-3
    壹、概述 2-3
    貳、希臘羅馬時期政治思想 2-5
    參、中世紀政治思想 2-5
    肆、近代政治思想 2-5
    第二節 行為主義時期 2-17
    壹、概述 2-17
    貳、政治系統論 2-19
    參、結構功能論 2-25
    肆、理性選擇理論 2-27
    第三節 後行為主義時期 2-30
    壹、主張 2-30
    貳、現代化理論 2-32
    參、對現代化理論的批判 2-33
    第四節 新制度主義時期 2-36
    壹、為何「新」? 2-36
    貳、為何是1980年代? 2-36
    參、「制度」研究流域的上、中、下游2-36
    肆、三大學派 2-37

    Chapter 3 政治意識型態
    第一節 何謂意識形態? 3-3
    壹、定義 3-3
    貳、意識形態光譜的演進 3-3
    參、蘭尼(A. Ranney)指出意識形態的要素 3-4
    第二節 自由主義 3-7
    壹、核心概念 3-7
    貳、古典自由主義 3-9
    參、現代自由主義 3-9
    第三節 保守主義 3-13
    壹、核心概念 3-13
    貳、古典保守主義 3-14
    參、現代保守主義 3-16
    肆、新保守主義 3-17
    伍、新右派 3-17
    第四節 社會主義 3-20
    壹、核心概念 3-20
    貳、社會民主主義(改革派)3-22
    參、共產主義(革命派)3-24
    肆、第三條道路 3-26
    第五節 民族主義 3-29
    壹、民族主義的內涵 3-29
    貳、民族主義的發展 3-29
    參、民族主義作為政治意識形態的分類 3-30
    肆、法西斯主義 3-33
    第六節 其他意識型態 3-33
    壹、女性主義 3-34
    貳、環境主義 3-35
    參、宗教基本教義派 3-38
    第七節 意識形態的終結? 3-38
    壹、學者之間的辯論 3-38
    貳、意識形態是否真的終結? 3-39

    Chapter 4 國家與憲政
    第一節 國家 4-3
    壹、定義與要素 4-3
    貳、國家功能 4-6
    參、國家起源 4-6
    肆、國家發展的理論觀點 4-6
    第二節 主權 4-11
    壹、主權的面向與特性 4-11
    貳、主權概念的變化 4-11
    參、主權學說 4-12
    肆、主權國家面臨的挑戰 4-12
    第三節 國體 4-16
    壹、概述 4-16
    貳、以「國家元首」產生方式區分 4-16
    參、以政治權力在中央或地方的分配方式區分 4-19
    第四節 政治變遷與政治發展 4-28
    壹、政治變遷 4-28
    貳、政治發展 4-29
    第五節 憲法與人權 4-36
    壹、憲法的分類 4-36
    貳、憲法的功能與目的 4-38
    參、憲政主義 4-39
    肆、憲法變遷途徑 4-41
    伍、憲法與人權發展 4-45

    Chapter 5 政府部門
    第一節 行政部門 5-3
    壹、類型 5-3
    貳、行政權 5-5
    參、現代國家行政權擴張 5-7
    第二節 官僚體制 5-11
    壹、韋伯的理想型(ideal type)論述 5-11
    貳、行政部會首長的產生 5-12
    參、政務官與事務官 5-15
    肆、行政與政治的關聯 5-18
    第三節 立法部門 5-21
    壹、海伍德(Andrew Heywood)依積極度高低的分類 5-21
    貳、依憲政體制的分類 5-22
    參、依立法權行使機構數量的分類 5-22
    肆、職權與功能 5-27
    伍、組織與結構 5-34
    陸、立法程序 5-40
    柒、立法機關式微原因 5-42
    第四節 司法部門 4-48
    壹、性質 4-48
    貳、職權與功能 4-48
    參、司法審查 4-51
    肆、司法審判制度 4-57

    Chapter 6 憲政體制
    第一節 總統制 6-3
    壹、定義 6-3
    貳、特徵 6-3
    參、行政與立法的關係:分權制衡 6-4
    肆、優缺點 6-5
    第二節 議會內閣制 6-10
    壹、定義 6-10
    貳、特徵 6-10
    參、行政與立法的關係:權力分享與融合 6-13
    肆、以政黨為核心之議會內閣制分類 6-18
    伍、優缺點 6-19
    第三節 半總統制 6-23
    壹、定義 6-23
    貳、特徵 6-23
    參、行政與立法的關係 6-30
    肆、修葛特與凱瑞對半總統制的分類 6-33
    第四節 委員制 6-40
    壹、實例 6-40
    貳、優點 6-40
    參、缺點 6-40

    Chapter 7 政體
    第一節 政體分類 7-3
    壹、亞里斯多德的分類 7-3
    貳、現代學者的分類 7-3
    第二節 民主政治 7-7
    壹、蘭尼的定義 7-7
    貳、代議民主政體的特徵 7-9
    第三節 民主理論 7-15
    壹、古典民主理論 7-15
    貳、修正民主理論 7-16
    參、參與民主理論 7-29
    肆、審議民主理論 7-29
    第四節 民主化 7-33
    壹、民主化三階段 7-33
    貳、民主化浪潮 7-33
    參、民主化研究 7-38
    肆、民主化的挑戰 7-40
    第五節 獨裁政體 7-44
    壹、極權獨裁 7-44
    貳、威權獨裁 7-47

    Chapter 8 選舉與投票行為
    第一節 概述 8-3
    壹、自由選舉的特徵 8-3
    貳、選舉的重要功能 8-4
    第二節 選舉制度 8-7
    壹、李帕特(Arend Lijphart)觀察選制的五個面向 8-7
    貳、分類 8-7
    參、多數決制 8-8
    肆、比例代表制 8-15
    伍、混合制 8-19
    第三節 台灣選制介紹 8-26
    壹、各級行政首長 8-26
    貳、各級民代 8-26
    參、人民團體內部選舉 8-27
    第四節 美國選制介紹 8-31
    壹、概述 8-31
    貳、選舉人團制度 8-31
    第五節 選舉的影響與效果 8-35
    壹、影響選舉結果的主要因素 8-35
    貳、選舉效果的相關理論 8-37
    參、選舉產生的影響 8-38
    第六節 投票行為 8-42
    壹、影響投票率的各項因素 8-42
    貳、人民傾向不投票的原因 8-43
    參、一致與分裂投票現象 8-43
    肆、投票行為的分析層次與研究途徑 8-47

    Chapter 9 政黨與政黨體系
    第一節 政黨政治的發展 9-3
    壹、政黨的定義 9-3
    貳、政黨的起源 9-3
    參、政黨政治的近代發展 9-4
    第二節 政黨的運作 9-6
    壹、政黨的功能 9-6
    貳、政黨內部運作 9-8
    參、民主國家中政黨的集中化程度 9-12
    肆、維持黨紀的誘因 9-12
    伍、黨紀控制的影響 9-13
    第三節 政黨分類 9-15
    壹、以意識形態分類 9-15
    貳、杜瓦傑依政黨權力來源分類 9-15
    參、杜瓦傑依黨員與組織關係分類 9-16
    肆、杜瓦傑從政黨領導菁英與支持者的連結關係分類 9-17
    伍、從政黨價值信念、意識形態的本質分類 9-19
    陸、柯屈漢默(Otto Kirchheimer)的分類 9-19
    第四節 政黨體系 9-22
    壹、政黨的外部競爭 9-22
    貳、影響政黨體系的形成因素 9-22
    參、政黨體系的分類 9-25
    肆、競爭性政黨體系中的政黨財政 9-36
    第五節 政黨與民主政治 9-38
    壹、負面評價 9-38
    貳、正面評價 9-38
    參、政黨式微之辯 9-38

    Chapter 10 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化
    第一節 政治文化 10-3
    壹、定義 10-3
    貳、分類 10-3
    參、政治文化的衰退 10-9
    肆、主流文化與政治次文化 10-10
    伍、政治文化對政治系統的影響 10-14
    第二節 政治社會化 10-18
    壹、伊斯頓與丹尼斯(Jack Dennis)的定義 10-18
    貳、政治社會化的媒介 10-18
    參、政治社會化的功能 10-25
    肆、進行方式 10-26
    伍、簡寧斯(M. Kent Jennings)與尼密(Richard G. Niemi)解釋政治態度的模型 10-26

    Chapter 11 民意與政治溝通
    第一節 民意 11-3
    壹、要素 11-3
    貳、特性 11-3
    參、民意的三個層次 11-4
    肆、影響民意形成的因素 11-5
    伍、民意與公共政策的關係 11-7
    陸、常見的民意曲線 11-11
    第二節 民意調查 11-15
    壹、發展 11-15
    貳、程序 11-15
    參、影響 11-17
    肆、亞舍(Herb Asher)提出進行選舉民調的方式 11-18
    伍、對民主政治的影響 11-19
    第三節 政治溝通 11-24
    壹、要素 11-24
    貳、功能 11-29
    參、政治傳播的效應(對民意的影響) 11-29

    Chapter 12 利益團體與政治參與
    第一節 利益團體的運作 12-3
    壹、定義 12-3
    貳、政黨與利益團體的關係 12-3
    參、加入利益團體的誘因 12-5
    肆、利益團體形成與維持運作的因素 12-6
    伍、利益團體的類型 12-7
    第二節 利益團體的理論 12-9
    壹、菁英主義 12-9
    貳、多元主義 12-10
    參、統合主義 12-11
    肆、侍從主義 12-12
    第三節 利益團體的影響力 12-15
    壹、利益團體的策略選擇 12-15
    貳、利益團體影響力的關鍵因素 12-21
    參、對利益團體的正面評價 12-22
    肆、對利益團體的負面批評 12-22
    第四節 政治參與 12-27
    壹、定義 12-27
    貳、政治參與的方式 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