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公職考試 > 司法特考
     
    80/20法則-刑事訴訟法-禁忌的果實(上)
    編/著者: 伊谷/李星
    出版社:保成
    出版日期:2021-10-02
    ISBN:9789864818204
    參考分類(CAT):司法特考
    參考分類(CIP): 
    優惠期限:2025-12-31

    優惠價:85折,638

    定價:  $75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80 元
    特價:85折!408
     
    定價:540 元
    特價:85折!459
     
    定價:630 元
    特價:85折!536
     
    定價:780 元
    特價:85折!663
     
    定價:590 元
    特價:85折!502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適用對象
    1.司法考試族群
    2.國家考試各類科
    3.大專在校生
    使用功效
    1.本書於國考考點作重點說明,使考生快速吸收學習、正確答題。
    2.輔以歷屆考題,按章節依序排列,得立刻演練並對照,熟悉真實考試之題型,掌握命題焦點,提升解題技巧。
    改版差異
    1.依照110年修法修訂內容
    2.去蕪存菁,使內容更易吸收好理解
    書籍特色
    1.架構化學習、建立刑訴體系
    2.圖形化解說、快速明白完整觀念
    3.國考考點作重點說明,快速吸收學習、正確答題。
    4.輔以歷屆考題,按章節依序排列,得立刻演練並對照,熟悉真實考試之題型,掌握命題焦點,提升解題技巧。
    ※釋字第670號解釋許宗力大法官協同意見書 (節錄)
    「…所謂行為具反社會性的說法,事實上正清楚顯示了法官乃是『不無遺憾地』下了無罪判決,被告在法律上是無罪的,但在法官心裡其已是不折不扣的罪犯。這麼說並非在指責那些曾帶著遺憾判決被告無罪的法官,而是想指出:無罪推定不正是這樣一個常常令法官必須帶著遺憾、帶著對犯罪被害人難以交代的重擔、帶著真相永難釐清的無力感,而作出無罪判決的原則?有時無罪推定導致個案中的遺憾如此之深,常使我們忘記這個案子之所以要錯放,乃是為了不願在其他案子中錯殺。……」
    作者介紹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財經法學組、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刑事法學組、執業律師。
    約莫2010年夏天進入志光、保成、學儒文教機構講授刑事訴訟法,目前教授類科以律師司法官班為主。
    生性低調,本來以為可以躲在幾個名師前輩後面,沒什麼人認識的教過一年又一年就好,不過看起來好像已事與願違。因為律師事務所裡的刑事案件,老闆絕大部分都交辦給伊谷,所以實務經驗勉強還稱得上豐富,但厭世指數也飆得頗高,這就是人生。

    李星
    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組、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刑事法學組、執業律師。
    約莫2016年夏天加入志光、保成、學儒文教機構講授刑法。目前教授類科包含律師司法官班與司法特考班。
    生性淡泊,道德楷模,工作狂魔。與伊谷老師邂逅於2012年國考前某個深夜於《英雄聯盟》召喚峽谷的一場激烈戰鬥,自此開展真實生活中的不解之緣。目前職業為社畜、業餘台股觀察家與伊谷老師小弟。
    目次
    第一篇 刑事訴訟法緒論/1
    第一章 基礎認知/3
    壹、抽象刑罰權/3
    貳、具體刑罰權/3
    第二章 刑事訴訟的基本構造-職權主義與當事人主義/13
    壹、國家追訴原則的概念/13
    貳、糾問制度與控訴原則/15
    參、職權主義與當事人進行主義/20
    第三章 刑事訴訟法與憲法的關係/33
    ◎、憲法優位性對刑事訴訟法之衝擊/33
    第四章 刑事訴訟法與國際公約的接軌與內國法化/41
    壹、概說/41
    貳、公約內國法化之實現與未實現範疇/42
    第二篇 刑事訴訟法理/45
    第一章 無罪推定/47
    ◎、內涵/47
    第二章 罪疑唯輕原則/49
    壹、內涵/49
    貳、適用基準/49
    參、適用結果與違反之效果/50
    第三章 不自證己罪原則/53
    壹、內涵/53
    貳、「供述要素」探討 ─ 「不自證己罪原則」與「緘默權」的關係/53
    參、「刑事追訴程序」要素探討/54
    第四章 言詞審理原則/61
    ◎、內涵/61
    第五章 直接審理原則/65
    壹、形式直接性/65
    貳、實質直接性/65
    參、直接審理原則的例外/66
    第三篇 辯護制度/75
    第一章 辯護的內涵:實質有效辯護/77
    ◎、概說/77
    第二章 辯護類型觀察點-選任辯護與指定辯護/85
    壹、選任辯護/85
    貳、指定辯護/89
    第三章 辯護類型觀察點一多數辯護與共同辯護/91
    壹、多數辯護/91
    貳、共同辯護/94
    第四章 辯護類型觀察點-強制辯護與任意辯護/99
    壹、強制辯護/99
    貳、任意辯護/120
    參、綜合問題-上訴二審之鴻溝的前奏:上訴二審的具體理由/122
    肆、綜合問題:上訴二審鴻溝之產生與填補/132
    第五章 辯護人之權利與義務/143
    壹、義務/143
    貳、權利/143
    第四篇 刑事訴訟法的效力範圍/195
    第一章 審判權/197
    壹、概說/197
    貳、地的效力/198
    第二章 管轄權/203
    壹、概說/203
    貳、管轄之種類及效力/205
    第五篇 訴訟客體/235
    壹、觀念建立/237
    貳、「案件」與「訴」的意義與區別/241
    參、案件單一性:概說/243
    肆、案件單一性:效力/247
    伍、案件同一性:概說/280
    陸、案件同一性:效力/285
    柒、實務訴訟標的理論之體系性整理/296
    捌、學說對於訴訟客體之認定/297
    第六篇 偵查/303
    第一章 偵查通則/305
    壹、偵查的意義與目的/305
    貳、偵查之開啟-偵查法定原則(§228I)/310
    參、偵查之程序進行與方法/313
    第二章 告訴基礎論/325
    壹、基本概念/325
    貳、告訴權人/334
    第三章 告訴不可分/358
    壹、基本概念/360
    貳、告訴權之喪失/369
    第四章 偵查終結-不起訴/379
    壹、不起訴之緒論/379
    貳、緩起訴處分/386
    參、行政簽結/419
    第五章 不起訴之救濟/423
    壹、內部監督機制:第256條再議/423
    貳、外部監督機制:第258條之1交付審判/432
    參、不起訴、緩起訴之確定力/438
    第七篇 偵查之實施-強制處分/445
    第一章 強制處分總論/447
    壹、概說/447
    貳、強制處分之對象與手段/449
    參、強制處分之正當性依據與基本權審查體系/451
    肆、強制處分之監督與救濟/466
    第二章 強制處分各論-對人部分/467
    ◎、對人之強制處分/467
    第三章 強制處分各論-對物部分/556
    ◎、搜索與扣押/556
    第四章 強制處分各論-新型態強制處分/663
    壹、通訊監察/663
    貳、犯罪挑唆與誘捕偵查/691
    參、指認(重要新興爭議)/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