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科學科普 > 地理 
     
    簡明大歷史:從宇宙誕生、文明發展、西方崛起到現代世界,重點...
    出版社:商周(城邦)
    出版日期:2018-01-08
    ISBN:9789864773640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世界通史

    優惠價:85折,323

    定價:  $38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定價:420 元
    特價:90折!378
     
    定價:520 元
    特價:90折!468
     
    定價:380 元
    特價:90折!342
     
    定價:480 元
    特價:90折!432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敘事簡明、跨學科的絕佳歷史綜覽!
    大事年表x名人摘文x精要圖表x延伸解析

    如同比爾‧蓋茲(Bill Gates)的「大歷史計畫」,本書不僅含括史料紀錄,也融合宇宙學、生物學,到考古學及人類學等跨類別學科資料,來檢視更宏觀的歷史、綜覽人類的過往。
    作者經由一篇篇精簡短文,勾勒出宇宙誕生至今日世界的每個關鍵時刻。過程中,我們彷彿搭上時光機,從「大霹靂」展開旅程,見證星球與生命的誕生,遇見最早的工具使用者,再一路穿梭至互聯網時代,看盡所有文明、技術、理念、信仰的起落。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伊恩.克羅夫頓(Ian Crofton)


    前金氏世界紀錄百科總編輯,曾撰寫多種總論型參考書,包括:Science without the Boring Bits、Brewer’s Britain and Ireland、Brewer’s Dictionary of Modern Phrase and Fable (both with John Ayto)、Quercus bestseller World History: 50 Episodes You Really Need to Know。博學,擅長將複雜論述濃縮為有趣易讀的文字。

    傑瑞米.布雷克(Jeremy Black)


    Exeter大學歷史系教授,也是費城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merica and the West at the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資深研究人員。著有多本歷史書籍,是當今最多產的歷史學者之一。

    譯者介紹
    丁超


    麻州州立大學資訊碩士。旅居美加地區十餘年,曾擔任顧問。現從事翻譯。譯有《酒的科學》、《辣椒獵人的辛香探險》、《裸眼看星空》(以上均為商周出版)。
    名人/編輯推薦
    各界好評:
    本書將大歷史概念擴大到138億年地球史,本書就有那麼「大」,讓我們看得更遠、更闊。而本書最棒的部分,是它的條理清晰,而且能以精簡易懂的文字,清楚說明一個重要的階段。
    ——歷史評論家 公孫策

    本書是這一波「大歷史」研究風潮的力作,他們就是以上述的用心,試圖引導人類重新在廣袤的宇宙中認識自己、定位自己,並在人類自己的歷史中記取教訓,為生態環境與文明找尋世代良善永續的機會。
    ——建國中學歷史老師 黃春木

    《簡明大歷史》宛如一支能轉換時空的萬花筒,讓我們從感興趣的事件尋找進入線索,而後在書裡享受開展的萬物世界。這本突破學科觀點、串連事物意義的指路書,為所有的大人和孩子建構自己與世界的互動,進而重新體會歷史的著迷之處。
    ——親子作家 羅怡君

    值得激賞!正因為宇宙會無限擴張最後再回歸虛無,克羅夫頓與布雷克讓我們體會到「人的存在何其偶然且短暫,並因此學會謙卑」。
    ——《出版人週刊》

    作者以濃縮卻全面的文字來說明巨大的主題——從大霹靂到宇宙可能的終點——可謂極為大膽且令人驚喜。每部開頭的大事年表條列了關鍵事件,充分呼應本書架構。這本迷人且詳細的歷史書,很適合想看文字篇幅較短的入門讀者。
    ——《科克斯書評》

    本書內容涵蓋甚廣,將形成人類文明與宇宙的重大事件、動物、理念與發明鎔鑄於一爐。
    ——《圖書館期刊》
    推薦序 探求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黃春木

    「大歷史」(Big History),138億年!
    初看書名,有些摸不著頭緒,即使是地球的歷史,不也就46億年左右,何來138億年呢?原來,這是從「大霹靂」(Big Bang)算起;但這未免扯得太遠了呀,不要說「地球」的歷史,光是「人類」的歷史就已經十分浩瀚,甚至還紛擾不休,我們能抽得出空來探索「宇宙」,或者說有必要從「宇宙」來重探、反思歷史嗎?
    自古以來,當人類仰望星空時,「渺小」、「好奇」、「敬畏」等感覺經常油然而生;更重要的是,許多文明都將人類自己與浩瀚星空緊密關聯,一方面將星空神格化,另一方面視為自己生命源起,或良善靈魂可以飛升的所在。
    現在的我們已經知道眼前某一個與地球相距10萬光年的星體,映入眼簾的其實是10萬年前的景象,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要看到它現在的樣子,得再等10萬年!這樣的覺知,甚至會令人「不寒而慄」。不過,我們也知道,單單自己所在的銀河系(直徑大約10萬光年)就可能有3,000億顆恆星,以及至少1,000億顆行星,而在宇宙中,大大小小的銀河系可能多達10萬個,如此說來,地球怎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呢?人類怎可能是唯一存在的「高等生命」?
    1968年,在人類成功登陸月球的前一年,美國大導演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1928~1999)完成《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這部在影史上具有「文化、歷史和審美上重要價值」,已為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所典藏的作品,即是在探索「擁有科技、高度進化的人類從宇宙何處而來」的大問題。影片的結局沒有提供確切的答案,留下無限想像空間。值得注意的是,電影用了「奧德賽」(Odyssey)作為片名,荷馬史詩中的「奧德賽」向來具有「旅行」(Journey)、「家」(Home)的意象,這樣的「用典」或許顯示了航向星空的起心動念。
    2001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發射火星探測衛星「奧德賽號」(2001 Mars Odyssey),命名直接引用《2001太空漫遊》典故;「奧德賽號」目的是尋找火星上水與相關地質活動的跡象,一般咸認火星可能存在、或曾經存在生命的活動,而其大氣與地質的適宜條件,應該是目前人類移居的首選。可能不久之後,這會是攸關人類未來如何影響太陽系的課題,簡單的說,我們將會開拓太陽系,甚至更為遙遠的太空。
    人類想要探索大霹靂以來的萬物起源,追查自己的身世,發現宇宙的真相,尋求太空旅行與移民/殖民的可能,充分顯示作為「高等生命」足以求證推論、回顧、前瞻、系統謀劃、集體動員、持續探究的特質;然而,在「大歷史」關照中,晚近數千年來的人類同時也是極其殘忍、愚昧的存在,國家爭戰、殖民屠殺、階級壓迫、物種滅絕、環境破壞、全球暖化等,最終極可能吞噬人類自身。
    說實在的,當今人類似乎已經淡忘從前仰望星空那份原初的好奇、困惑與敬畏,癥結應該是人類「自大」了,在忙碌向外鑽營掠奪中,逐漸失去齊觀物我、四海一家的襟懷,因此也就難以謙卑地洞察人類的存在是多麼地脆弱與無常!
    伊恩.克羅夫頓(Ian Crofton)、傑瑞米.布雷克(Jeremy Black)的論著,是這一波「大歷史」研究風潮的力作,他們就是以上述的用心,試圖引導人類重新在廣袤的宇宙中認識自己、定位自己,並在人類自己的歷史中記取教訓,為生態環境與文明找尋世代良善永續的機會。
    或許如此,我們才不會毀家,而是真正地回家——無論在地球上,或者未來有一天可能航向的星空。

    (本文作者為建國中學歷史老師)
    目次
    第一部:好戲登場
    大事年表
    最初
    星體的誕生與死亡
    適居帶
    躁動的地球
    地面的生成
    何謂生命?
    能量從何而來?
    當生命變得複雜
    生命如何存續
    物種起源
    生命藍圖

    第二部:動物星球
    大事年表
    最初的動物
    登陸的生命
    恐龍紀元
    大滅絕
    哺乳類動物登場
    我們從何而來?

    第三部:人類為王
    大事年表
    過去與現今的人類
    人之所以為人的理由
    文化
    人類如何遍居地球
    冰的影響
    從拾荒者到狩獵者

    狩獵採集技術
    語言
    親族關係
    早期的宗教
    藝術的源頭
    庇護所
    穿衣
    陶藝
    最早的農夫
    豢養家畜
    利用動物從事農活
    輪子
    游牧民族
    從石頭到青銅

    第四部:文明發展
    大事年表
    早期貿易路線
    城市的誕生
    交通
    從以物易物到貨幣
    紙幣
    信用、貸款與投資
    書寫
    法律
    古帝國
    帝國何以殞落
    從多神信仰到一神論
    史詩
    書寫歷史
    事實的本質
    何謂好生活?
    科學的誕生
    傳染病
    轉變中的歐洲
    土地、勞力與權力
    文化的衝撞

    第五部:西方崛起
    大事年表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格
    漫長的包容之路
    印刷
    科學革命
    歐洲勢力擴張
    啟蒙運動
    工業革命
    農業革命
    社會契約
    從商業本位到自由市場資本主義
    民族主義與國家
    都市化
    擴張領土
    帝國主義高峰
    工會、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

    第六部:現代世界
    大事年表
    藝術中的現代主義
    邁向性別平等
    科學變革
    對抗疾病
    世界大戰
    有計畫的屠殺
    凡爾賽合約及其影響
    各項革命
    全球經濟崩盤
    極權主義
    全面開戰
    種族滅絕
    核戰年代
    冷戰
    冷戰之後
    資訊革命
    生物科技的前景
    國際主義、全球主義與單一民族獨立國家的未來
    人口
    遷徙
    經濟發展
    環境問題
    人類的未來
    宇宙的命運

    圖片出處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