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教育學習
     
    那朵迷路的雲-李渝文集
    出版日期:2016-11-15
    ISBN:9789863501947
    參考分類(CAT):教育學習
    參考分類(CIP): 臺灣文學

    優惠價:9折,495

    定價:  $550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110 元
    特價:90折!99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700 元
    特價:90折!630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550 元
    特價:90折!49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透過蒐整小說家李渝未集結的珍貴文章,將她的生命遭逢、文學觀點與美學理念,一一輯錄其中。文字以寬宏視角體察人間幽微,包容生命悲喜,一如月印萬川,酣靜綿長。李渝是二十一世紀華文小說最為傑出的作家之一,然小說出版之外,李渝同時也撰寫散文雜文、人物傳記、文學與電影的評論,惟因不曾結集,這些作品至今仍鮮為人知。本書編者透過一手文獻的蒐整,將李渝散見報刊雜誌的文字匯結成冊,全書共分:「那朵迷路的雲」、「重獲的志願」、「莽林裡的烏托邦」、「視者的世界」、「尋找一種敘述方式」等五輯,依序帶領當代讀者,理解李渝文學不可撼動的經典性。從本書討論女性意識與學生運動的意見,以及有關翻譯與創作、電影與文學、現代與古典的辯證,能讓讀者對於李渝小說的獨特觀點,乃至她所奉行實踐的文學理念,有更具縱深且遼闊的認識。【名家推薦】白先勇(文學家、臺大講座教授)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柯慶明(臺大中文系所及臺文所名譽教授)陳怡蓁(趨勢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偉貞(作家、成大中文系教授)林俊穎(作家)童偉格(作家)楊佳嫻(作家、清大中文系助理教授)李渝跟她先生郭松棻曾經是《現代文學》的撰稿者,深受「現代主義」的影響,她以小說集《溫州街的故事》著名,這部小說集敘述早年從大陸飄零來台知識分子的命運,應該在台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2014年,李渝不幸逝世,她在台灣大學的學生同事楊富閔、鍾秩維以及梅家玲教授,為了紀念她,遍搜各大圖書館,將李渝未結集的作品輯成《那朵迷路的雲》,這是對一位傑出的作家一份禮敬。──白先勇(文學家、臺大講座教授)李渝散文有如天光雲影,造像萬端。溫潤有時,沉鬱有時,超拔有時。雲彩不曾迷路,只是永不休止。雲彩也許明天回來,也許永不回來。──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李渝一九四四─二○一四,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中國藝術史碩、博士。曾任教於美國紐約大學東亞系,擔任香港浸會大學駐校作家與台灣大學白先勇文學講座。著有小說集《溫州街的故事》、《應答的鄉岸》、《夏日踟躕》、《賢明時代》與《九重葛與美少年》;長篇小說《金絲猿的故事》;小說與藝術評論《族群意識與卓越風格》、《行動中的藝術家》和《拾花入夢記》;畫家評傳《任伯年》;翻譯《現代畫是什麼》、《中國繪畫史》。【主編簡介】梅家玲台大中文系特聘教授,兼文學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兼括中國近現代文學、台灣文學與漢魏六朝文學。曾先後擔任捷克查理大學、中國清華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香港嶺南大學客座教授。著有《從少年中國到少年台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臺灣小說論》、《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等。鍾秩維台大政治系、台大台文所碩士班畢業,目前為台大台文所博士候選人,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訪問研究員。研究興趣:台灣文學、現代主義、華語語系研究、文化研究與媒介研究。楊富閔台大台文所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文學寫作與教育、台灣文學史料。二〇一〇博客來網路書店年度新秀作家、二〇一三台灣文學年鑑焦點人物;入圍二〇一一、二〇一四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出版小說《花甲男孩》、散文《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休書──我的臺南戶外寫作生活》、《書店本事: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
    目次
    目錄圖輯導讀 無限山川:李渝的文學視界 梅家玲那朵迷路的雲──小說〈那朵迷路的雲〉〈返鄉〉〈簷雨〉〈六時之靜〉重獲的志願──散文隨筆〈我的志願〉〈五月淺色的日子〉〈華盛頓廣場〉〈女明星.女演員〉〈五個東歐婦人〉〈女性的故事〉〈並非敗者〉〈重逢〉〈娜拉的選擇〉〈永遠不失去希望〉〈六月是花開的季節〉〈追憶似水年華〉〈禮物〉〈來自伊甸園的消息──女動物學家和猩猩的故事〉〈忘憂〉〈風定〉〈交腳菩薩〉〈寫作外一章──怎麼活過來的?〉〈飼虎〉〈胖妹,妳在哪裡?〉〈美豔校長〉〈春深回家〉〈美好時代〉〈戰後少年〉〈重獲金鈴子──向聶華苓老師致敬〉〈敬念高居翰老師〉莽林裡的烏托邦──民國的細訴〈漢奸和共匪的情史──多情漢子汪精衛和楊虎城〉〈美人和野獸──張學良的幽禁/悠靜生活〉〈父與女──抑鬱的陳布雷與叛逆的陳璉〉〈戒愛不戒色──張愛玲與她筆下人物〉〈在莽林裡搭建烏托邦──中國才子瞿秋白〉〈以浪漫的自豪走過歷史橋樑──梁思成和林徽因找尋中國古建築〉視者的世界──文學與電影評論〈童年雖然「愚騃」也永遠存在──評影片《城南舊事》〉〈又荒唐.又蒼涼──從馬奎茲到台灣鄉土文學〉〈童年和童年的失落──影片《童年往事》看了以後所想起的〉〈童年的再失落──電影評論的多元性〉〈月印萬川──再識沈從文〉〈宮闈電影的聯想──歷史與個人〉〈夢的王國梁山泊──女性和夢在《水滸》裡的位置〉〈夢歸呼蘭──談蕭紅的敘述風格〉〈文藝失憶史〉〈情愛豪豔〉〈呼喚美麗言語〉〈多一點想像力就多一些傳奇〉〈葛蒂瑪的《朱利的族人》和她對「女作家」的看法〉〈跋扈的自戀──張愛玲〉〈被遺忘的族類〉〈抖抖擻擻過日子──夏志清教授和《中國現代小說史》〉〈悄吟和三郎──蕭紅與蕭軍的情愛和文學生活〉尋找一種敘述方式──李渝文學教室〈翻譯並非次等事〉〈模仿與獨創〉〈尋找一種敘述方式〉〈敘述觀點新奇的小說〉〈翻譯比創作更重要〉〈莊嚴〉〈創作無疆界〉〈漂流的意願,航行的意志〉附錄一 「小說閱讀和書寫」課程及「文學與繪畫」課程附錄二 李渝創作.評論.翻譯年表初編後記一 啟引 鍾秩維後記二 季節交換的時候 楊富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