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教育學習
     
    族群與國家:六堆客家認同的形成(1683-1973)
    編/著者: 陳麗華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9863501060
    參考分類(CAT):教育學習
    參考分類(CIP): 民族志

    優惠價:9折,405

    定價:  $45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1200 元
    特價:90折!1080
     
    定價:130 元
    特價:90折!117
     
    定價:700 元
    特價:90折!630
     
    定價:110 元
    特價:90折!99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臺灣客家人的族群認同從何而來?」本書採取歷史人類學的觀點,以六堆為研究對象,重新思索近三百年來國家因素對臺灣客家族群認同形塑的影響。六堆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客家聚落,也是桃竹苗地區之外的第二大客家聚居區。不過,「六堆」並不是一個可以在地圖上找到的地名,它其實是高雄市及屏東縣境內十二個鄉鎮的合稱。其地域名稱來自於清代當地人士組織的軍事性地域聯盟,至今還可清楚分辨不同地域的堆別。本書採取歷史人類學的觀點與方法,試圖描繪及說明臺灣六堆地區的客家族群認同,如何經歷清帝國、日本到戰後中華民國三個不同政權的治理,在這近三百年的時間中逐漸形成與演變的歷史。臺灣客語群體的地方文化和認同在清帝國統治時期,已與其祖籍地華南社會存在差異。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則使得臺灣「客家」的想像逐步形成,只是更大程度和語言文化聯繫起來,血統色彩則較為淡漠。而血統色彩強烈的所謂「中原客家」族群觀念,則是在進入二戰末期以及戰後,才逐漸深入臺灣社會。本書特別著重在「族群」與「國家」之間的互動,作者在本書指出,國家既是行政治理的機構,同時也是文化理念的集合體,而族群意識的衍生和表達,深深地植根於不斷變化的國家意識當中。它並不僅僅透過制度性因素表現出來,亦透過禮儀和象徵表現出來。不同國家政權治理下的禮儀和文化元素,如何在臺灣六堆巧妙地、選擇性地納入歷史記憶的框架,成為晚近表達客家認同的方式,亦為本書的論述重心。
    作者介紹
    陳麗華現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其目前的學術研究集中在臺灣社會史與客家族群史。2010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後,曾先後於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及中央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其研究論文曾發表在《臺灣史研究》、《臺大歷史學報》、《歷史人類學學刊》等學術期刊上。
    目次
    代序 客家認同的民族誌研究:讀《族群與國家》/王甫昌第一章 導論:六堆地區的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六堆的客家節慶 臺灣客家研究的脈絡 國家與族群 六堆地區的環境與開發第二章 六堆地域社會的形成 庄與嘗會 六堆地域聯盟的形成 忠義亭的拜祭結構 省籍與學額 「土」、「客」之別 結語第三章 殖民地下的種族塑造 六堆的收編 土地與水利政治 改奉天皇 從籍貫到種族 結語第四章 從傳統走向近代 小學生的背後意義 紳章背後的資本流動 一體化之下的禮儀 再祀明治 語言學的關懷 結語第五章 新興階層的自覺意識 新領袖,新舞臺 香蕉通海外 新興的傳統 忠義亭之外的運動會 都市裡的自覺意識 結語第六章 戰爭時期的民族建構 戰爭陰影下的鄉村 統制下的空間 廢廟危機 聖火與庄葬 民族主義還是殖民主義? 結語第七章 融入民族國家 戰後初期 資本變動與土地改革 六堆運動大會 從忠義亭到忠義祠 「客家」觀念的興起 結語第八章 結論:從清帝國、殖民地到民族國家的族群認同 清帝國下的人群分類與族群認同 晚清至日本殖民帝國下的客家族群塑造 殖民主義與民族主義的交織 後民族國家時代的禮儀、族群與認同後記參考文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