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開啓javascript,方便系統運作!謝謝!
重要訊息:慎防詐騙電話,絕無簽單錯誤造成重複扣款或重複出貨,請您千萬不要操作ATM提款機。
註冊
帳號
密碼
f
忘記密碼
客服中心
購物車
全部
書名
作者姓名
ISBN
出版社名稱
熱門搜尋
165防詐騙
蝦皮
法官學院 / 裁判實務教材
中華藥典第9版85折
《苔蘚兄妹》筆記本
關閉廣告
展開廣告
圖書分類
五南本版
公職考試
教科專業
政府出版
暢銷精選
文具
休閒
課程
美食
美妝
精品
服飾包包
3C
餐廚具
家居
婦幼
辭書、總類
中文辭書
西文辭書
日韓文辭書
專業辭書
圖書館學
教育
通論
教育與學校行政
教育心理、測驗與統計
課程與教學
幼兒教育
特殊教育
各級各類教育
班級經營
心理、諮商與輔導
通論
認知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工商心理學
諮商基礎
諮商運用
法律
工具書
總論
憲法
行政法
民事法
刑事法
商事法
國際法
犯罪防制
學科概要系列
學術專著
實務叢書
政治、公共行政
政治理論
比較政府與政治
國際關係
公共行政
工具書
學術專著
財經、商管
管理
財經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社會、傳播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工作
社會問題與福利
高齡學
新聞學
傳播學
廣播、電視、電影
廣告與公共關係
文化研究、禮俗
觀光、餐旅、休閒
觀光
餐旅
休閒
其他
語言、文學
通識
文學總論
中國文學
臺灣文學
世界文學
現代文學
兒童、青少年文學
語言
語言文字學
應用文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學術專著
悅讀中文
歷史、哲學、宗教
總論
中國史
世界史
中外地理
哲學研究
中國哲學
西洋哲學
宗教研究
西洋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美學與藝術總論
視覺藝術
表演藝術
影像藝術
創意設計
文創產業
理工
總論
理科類
電機資訊類
工科類
環境與土木
海洋科技
職場書
醫護暨生命科學
總論
生命科學
醫學
藥學
護理
食品營養
考用出版
教檢、教甄
諮商、輔導、社工
消防用書
司法考試
高普特考
初等、五等
導遊領隊
會計、記帳士
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
金融證照
乙、丙級技能檢定
留學必備用書
數學
書泉出版社
職場專門店
e商朝
兩性家庭
法律識讀
知識探索
養生保健
教育、通論
其他
台灣書房
閱讀台灣
納福系列
人文誌(台灣書房)
台灣誌記
游藝集
城市風景
台灣古籍大觀
時代人物
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
白話經典系列
五南文庫
五南文庫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研究方法
圖解系列
圖解系列
學科概要
學科概要
世界名人傳
世界名人傳
博雅書屋
人文隨筆
人物誌
全球直擊
法律屋
搜查一課
社會意識
美學誌
會飲考
萬國誌
萬象考
歷史迴廊
博雅文庫
經銷書目
經銷書目
字辭典/總類
字辭典/總類
教育/心理
教育
心理/諮商
政治/法學
法律
政治
公共行政
國際關係
經貿/管理/會計
管理
經濟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社會休閒
社會
傳播
觀光
餐飲
休閒
國際禮儀/會展
文史哲
臺灣文學
中國文學
各國文學
語言/文字
史地
哲學
宗教
藝術設計
藝術
設計
創意美學
科學
自然科學
應用科學
醫療衛生
衛生行政
中醫
西醫
初等/地方五等
初等/地方五等
專技高普考
營養師
記帳士
導遊領隊
護士/護理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師/設備士
會計師
社會工作師
專技高普考
特種考試
鐵路特考
公路監理站
民航特考
港務人員
司法特考
海巡特考
關務/報關人員特考
移民署
調查局
社會福利工作
專利商標審查
特種考試
捷運招考
國民營事業
中鋼/中龍鋼鐵
中油
台電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台灣自來水
農會
農田水利會
銀行人員/銀行僱員
國/民營事業
警察特考
警察特考
警大/二技/警專
軍職特考
士官/軍校考試
預官 甄試
金融證照
金融證照
保險從業人員
證券商資格/分析師
期貨商資格/分析師
信託業務人員
理財規劃人員
銀行內控人員
授信人員
債券人員
外匯人員
技能檢定
專技人員技能檢定
電腦檢定
美容/美髮檢定
中餐/烘焙/餐飲檢定
廣告/建築/設計檢定
勞工安全檢定
汽車/機械/電機檢定
電子檢定
技術士技能檢定
會計檢定
全民英檢
英檢/教師甄試
教師甄試/資格檢定
升學考試
研究所/二技
升大學
四技/二專
國中
國小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內政及國土
國家大事紀
國防軍事
深訪中研院
經濟金融
經濟金融
醫療/社福
醫療/社福
教育學習
教育學習
台灣旅遊
台灣好好玩
遨遊大自然
縣市采風
客家/原民文化
客家風情
原民文化
文化藝術
走訪博物館
文化藝術
法律/科技
法律司法
探索科技
公共工程/交通
公共工程/交通
期刊/影音
逗陣影音館
期刊
語言
英文
日文
各國語言
小說/文學
小說
台灣文學
西洋文學
中國文學
大眾文學
財經/企管/經濟
工商企管
財經
理財
統計
會計/審計
經濟
科學科普
數學
理工
科學
地理
歷史
自然科學
電腦
農林漁牧
動植物
社會人文
社會
人文
心理
教育
哲學
政治/法律/軍事
圖書資訊
新聞傳播
新聞傳播
健康醫療
健康
醫學
護理
宗教命理
宗教
命理
休閒生活
休閒
居家生活
美容
飲食烹飪
旅遊
台灣
中國大陸
日/韓
亞洲
紐/澳
歐洲
美洲
非洲
他國旅遊
藝術設計
技藝
建築
音樂
戲劇
藝術
攝影
繪畫/雕刻
兒童/漫畫
兒童讀本
漫畫
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社會人文
>
心理
世界如此險惡,你要懂得博奕
編/著者:
石勇
出版社:
就是創意(天下)
出版日期:
2012-11-27
ISBN:
9789863200710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應用心理學
優惠價:
85
折,
213
元
定價:
$250
無法訂購
分享
f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我的單程票: 2021中央大學...
定價:200 元
特價:
90
折!
180
元
人際關係與溝通(第五版)
定價:360 元
特價:
95
折!
342
元
人生非預期的風景[軟精裝]
定價:420 元
特價:
90
折!
378
元
抱怨太多了怎麼辦?幫助孩子克服...
定價:200 元
特價:
90
折!
180
元
人際溝通
定價:270 元
特價:
90
折!
243
元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會「裝」才不會被「唬」,這就是博奕之道!只要懂得 識破偽裝、善於偽裝就能在殘酷世局的心理博奕中變得強大、取得資源,一步步走向成功上一本《世界如此險惡,你要內心強大》,分析了讓人內心弱小的原因、進而強大心靈的方法,還獲得陶晶瑩在華人星光大道節目中,以此書勉勵所有參賽者要內心強大,讓本書不斷受到關注。這次緊接著推出《世界如此險惡,你要懂得博奕》,作者石勇將所謂的社會「博奕法則」,詳細的說明了運作方式與破解方法,更剖析六大人格真相,以及從男人的角度如何看待女人的心理結構等生動有趣的篇章。世界如此險惡為什麼我們被指責時,大腦會突然一片空白?有人來借錢時,我該怎麼辦?怎樣才能戰勝自己?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看到的很多東西,從政客演講、主管視察、宗教禮儀、商品展銷、電視廣告,到教學培訓、請客送禮、請示報告……等無數現象,本質上都是隱祕或殘酷的心理博弈。如果不懂得破解這些心理遊戲中控制我們的法則,就會永遠處於弱勢。你要懂得博奕善於博奕,首先,你要懂得識破偽裝。因為,你不知道別人在偽裝強大,才會在他面前心理弱小,注定了出局的命運。其次,你自己要善於偽裝,才能控制資訊,取得有利的遊戲規則。因為,遊戲規則在解釋中有利於誰,博奕的格局就向誰傾斜。劉必榮(東吳大政治系教授.和風談判學院主持人) 侯友宜(新北市副市長) 強力推薦從今天起,做強大自我的主人/石勇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就困惑於人類心理的這些現象: 為什麼一個有權或有錢的人,要去羞辱一個弱者? 為什麼一個人僅僅因為沒錢,就被眾人貶損,活得屈辱不堪? 為什麼一個人因為在心理上對一些事情無法承受,就發瘋甚至自殺? 如今,人類早已走出了英國政治哲學家霍布斯筆下的原始叢林,在這個原始叢林裡,人對人是狼。但是,現實讓人沮喪,今天這個時代,人們在心理上越來越陷入「每個人對每個人的戰爭」。 在等級制度的暴力、價值觀念的歧視以及心理競爭的殘酷遊戲中,我痛苦地發現,有一條「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心理食物鏈,無形地宰製著這個世界的男男女女。 在這條心理食物鏈的鏈條中,一個人在心理上輸了,很多時候在這個世界就輸了。心理弱小者不僅難以避免自己被人在心理上吞食,甚至有可能因為自己內心的弱小,而輸掉整個人生。 承認這一點需要勇氣:一個人因為「無房無車」而感到自卑焦慮,因為上司或別人一句攻擊性的話而被撩撥出情緒,因為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而空虛迷茫,因為欲望和弱點而被人操縱,因為心理和認知的問題而在人生的關鍵犯下愚蠢的錯誤,都具有這樣的特徵——心理弱小,他不再是自我的主人,他失去了控制和自己相關事情的能力。 具體地說,一個心理弱小的人,把對自我的主宰權交給了那些可以控制他的心理的社會遊戲規則,交給了那些奴役他的價值觀念,交給了一個假 「自我」,交到了那些因為利益和心理癖好,而希望能夠控制他的人手裡。在盲目而強大的心理法則的神祕運作中,他和自己在黑暗中失去了聯繫。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並不是為了承受別人或某些事情的心理摧殘的。那麼,一個人,特別是善良的人,可以在心理上足夠強大來抵禦那些來自外界的傷害嗎? 我寫書的初衷正如一位網友所總結的:為了保護在今天這個時代,在處境上處於弱勢地位的善良的人們在心理上不受到傷害。但其實,我們分析一個人心理弱小的原因,本身就是對控制我們的心理法則的深入破解。而一個人變得內心強大的過程,就是一個在心理、分析能力乃至整個存在上得到改變的過程。因此,本書向所有有志於改變自己的人,想保護自己的人,甚至僅僅是想學習精神分析這一強大工具的人開放。 在「術」的意義上,內心強大的分析、洞察和訓練,意在讓我們獲得從頭腦上看穿社會和人心真相、從心理上抵禦打擊的能力;而在「道」的意義上,它是對我們存在的重新審視和定位,讓我們思索宇宙人生。 用通俗的語言提出一個和佛家思想、「難得糊塗」思想以及冷酷的博弈思想根本性區別開來的「內心強大」實用理論和訓練,我完全是站在蘇格拉底、佛洛依德、弗洛姆等思想大師的肩膀上。他們對我的影響和改變,多年來我始終心存感恩。而對於那些受我影響,改變了自己或想透過閱讀改變自己的網友和讀者,我心懷感激。 現在,我可以說,從今天起,讓我們做一個強大自我的主人。 在本書中,我的表達有時比較好玩,目的是更方便理解;有時比較狠,則出於「惡狠狠地把真相說出來」的考慮。有學者說,如果真理不假裝正襟危坐,而是用修辭把它觸目驚心地顯示出來,人民群眾一定熱愛真理。我表示同意。作者序 從今天起,做強大自我的主人 第一章 險惡社會的博弈法則善於偽裝、控制信息,就是博奕之道權力是種支配關係,不偽裝就等著出局一個人會「裝」,是厲害的必要手段每一次博弈,都需要偽裝稱兄道弟,往往只是一個藉口第二章 調動最有利的資源透過表演,掌握遊戲規則角色不復存在,繼續演戲是愚蠢的面試考的,是一個人對能力的表演第三章 智性思維,破除假自我保持冷靜和敏銳,假自我就無法支配我們獲取心理優勢,大腦必須攔截別人的言行權力的衝動,來自虛弱驅散劇場氣氛,就能看清一切第四章 性格的真相性格是一種心理保護,這就是它的真相自卑型的人:深層動機唯有克服自卑占有型的人:把複雜的世界簡化為有利還是無利攻擊型的人:絕對不能容忍別人世界的美好炫耀型的人:被慣壞的孩子表演型的人:需要透過虛榮的東西自我認同溫和型的人:和世界不構成緊張關係第五章 兩性互動的心理結構做一個女人,要避免偏見男人不珍惜,只因他不愛理由是行為的媒介,真正的原因來自心理結構女人之間,總有競爭的心理附錄 問與答第一章險惡社會的博弈法則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看到的很多東西,從政客演講、主管視察、宗教禮儀、商品展銷、電視廣告、房間裝飾,到開業典禮、教學培訓、請客送禮、請示報告……等無數現象,本質上都是表演,也是隱祕或殘酷的心理博弈。 善於偽裝、控制信息,就是博奕之道 世界到底怎麼一回事,大多數人並不關心。對他們來說,世界的真相是不可穿透的黑暗。他們的思維模式是:世界看起來像什麼,它就是什麼。 一隻小老虎也曾經如此認為。 某年某月某日,一頭驢被好事之徒用船帶到了山高林密、瘴氣彌漫的貴州,見沒什麼用處,便把牠放養在山下。有隻沒見過世面的小老虎正要出來覓食,一見驢那龐然大物的樣子,差點嚇暈,心想:哪兒來的怪獸?太強大了吧! 你一定看出來了,這就是文學家柳宗元《黔之驢》的故事。 這其實是一篇博弈論的經典文獻、一個識破偽裝的經典教程。它告訴我們:你在一個人面前心理弱小,其實是因為你不知道他是在偽裝強大,或僅僅長相強大! 了解別人在「裝」,心理就強大 反過來說,當你意識到這個社會是依靠「裝」而烘托出它的存在,並且能夠進行分析,你在它面前就會變得心理強大!因為「裝」的本質就是虛弱,它缺乏與真實聯繫在一起的力量。 驢長得確實很「裝」,又高又大,吼一聲震耳欲聾,似乎很強大,把小老虎嚇得半死,趕快夾起尾巴逃命。按照我們的理論,就是驢很裝酷的那種樣子,在被小老虎看見時,發出了一個資訊,快速地繞過小老虎的智力結構,刺激起牠的恐懼,然後驅動牠逃跑。 就「看上去像什麼,它就是什麼」的思維而言,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小老虎在心裡如何推理:驢長得那麼「裝」,連聲音聽起來都那麼強大,那它一定很強大;既然如此,那它要咬人,不趕快跑,難道想找死? 這一番推理自然與驢毫無關係。它僅僅發生在小老虎的心裡,是小老虎在心理弱小狀態下的妄想性推理。 驢長得那麼強大或許很無辜。但人長得很強大,卻可以利用這一點。記得有一段時間我看電影、電視時,最喜歡觀察判斷哪個是好人,哪個是壞人,好像看電影、電視,就是為了找出誰好人,誰是壞人。回想一下,這種可憐的思維都是小時候看電影給害的,誰是混進革命隊伍裡的反動派,誰是在敵人心臟裡的地下工作者,從眼神、相貌上就一目了然:「好人」必然相貌堂堂,盡是帥哥美女;而「壞人」則猥瑣醜陋、獐頭鼠目。作為演員,長得這麼具有表演性,要演「好人」、「壞人」,早已事半功倍。 幸運的是,小老虎很快明白,驢的樣子或許只是長得很「裝」,而自己的害怕源於信息不對稱。因此,必須保持心理定力,以智力結構去和驢博弈,透過試探、反應,搞清楚驢是否厲害。這樣一來,注定了驢的悲劇結局。 驢的悲劇在於,牠從來沒有意識到,只要有兩個以上動物的場景,就有演員和觀眾。在小老虎的注視下,牠的存在就是一種展示、一種表演,所有的資訊都會傳遞給小老虎並被捕捉、解讀。因此,自己必須善於偽裝、控制資訊,這就是博弈之道。表演而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表演,最終的結果往往不是變得很厲害,而是看起來很愚蠢。 成功在某種意義上,取決於誰更會演戲 「世界是一個大舞臺」、「人生就是一場表演」……這是誰都知道的廢話。但很遺憾,大多數人常常會忘記自己是一個演員。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看到的很多東西,從政客演講、主管視察、宗教禮儀、商品展銷、電視廣告、房間裝飾,到開業典禮、教學培訓、請客送禮、請示報告……等無數現象,本質上都是表演,也是隱祕或殘酷的心理博弈。 在特定情境中,表演往往暗藏著博弈。 像《黔之驢》中驢子的角色只是少數。社會上的表演行為,大多數時候都是有意識的產物。以下我描畫邏輯結構,捅破這裡面的玄機。 第一,社會是一個「合作—競爭」體系。一個人無法獨自生存,所以大家組成了社會,一起合作生產資源。 由於人的自私,以及誰都想獲得那種比別人厲害的感覺,因此對資源的分配,誰都想搶得多一點。 第二,資源的分配由各種遊戲規則決定,最厲害的是暴力。但在一個和平而有秩序的社會,遊戲規則只是戰略武器,不能公開使用。 能夠有效運行的遊戲規則,一定要提供讓大家遵守的理由,辯護自己的合理性。 第三,也就是說,遊戲規則在觀念和內容上必須展示給人看,因此必須表演出它的合理性;此外,在運用中,一個人或一個集團,必須透過語言、動作、粉飾等,提醒大家這個有利於自己的遊戲規則的存在,並且必須受人遵守。 第四,因此,表演是一場又一場社會遊戲能夠繼續玩下去的靈魂。 從古至今,能夠在「社會」這個舞台上作主角的,從來只是少數人,而大多數人只有看戲的份。而這些少數人,幾乎都是善於表演,能夠制定、解釋、影響遊戲規則的人,絕不是巧合! 毫不誇張地說,表演是從古至今支配社會資源配置最核心、最隱祕的精巧技術,它打造影響力、構造權力、操縱人的心理,是政治、商業、宗教的「第一謀略」。 說出這一點讓人痛苦:成功在某種意義上取決於誰更會演戲,而失敗則是表演的失敗,暴發戶在別人眼中不是「貴族」,以及求職者無法獲得職位,本質上都是表演的失敗! 權力是種支配關係,不偽裝就等著出局 在我們看來稀鬆平常的東西,或許也是在表演。請看下面的例子。 場景一:你走進一家服裝店,店裡裝修豪華,售貨員統一穿著制服,保持著不卑不亢的態度,裡面各種服裝擺放有致,顯得極為氣派。你的第一反應是:水準不低! 場景二:主管對你發了一通脾氣,你很委屈,然後他又好言撫慰你,這個時候,你覺得對他又敬又怕,甚至有莫名的親切感。 場景三:你從來沒有想過,主管的辦公室為什麼要單獨一間,並且裝潢高級,這不是基於建構權力的有意設置,而是很自然也不需要多想的一種現象。 場景四:你出席了某個聚會,某個你不認識的人暗示或吹噓某某長官或名人和他有某種關係。 場景五:你從來沒有想過,大專生沒有什麼「學位帽」(因為沒學位),而本科、碩士、博士有不同的學位帽,這是一種禮儀上的包裝,目的在於確認身份地位的區別。 場景六:在辦公室裡,當上司當著很多同事的面說你工作不錯時,你認為,上司只是在表揚你,你心裡樂滋滋的,越沒有想到他是在利用你打壓其他人,並可能把你推到全民公敵的境地裡。 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我們覺得稀鬆平常卻從未加以反思的東西。越是不能引起我們反思的東西,一旦它準備操縱我們,往往輕而易舉。 比如,除非實在條件不允許,否則主管絕對會有一間單獨的辦公室,而不會和員工擠在一間大辦公室裡辦公。這麼做的目的,不僅僅是展現主管的地位、權威,尤其重要的是必須保持權力的神祕感。不設置神祕感,就無法確立權力的有效性。 權力不獨立存在,而是一種統治/被統治、管理/被管理的支配關係。維持這種關係固然需要以懲罰為後盾、以獎勵為誘導,但如果不偽裝,並不會比柳宗元筆下的那頭驢子更讓人敬畏。 成功者總能冷靜,嗅到機會 秦二世元年,也就是西元前二○九年的一個夜晚,劉邦作為秦帝國的一個鄉長,感覺人生走到了十字路口。 想當初,他是一個逍遙自在的流氓,平時和人賭博,發了工資就去休閒娛樂;沒錢吃飯了,還可以領一幫豬朋狗友去自己嫂嫂家混吃混喝。但是,自從接了個押一幫罪犯去驪山充苦役的差事,這種中產階級的美好生活就成為了往事。 當時的情況是,雨一直下,氣氛不算融洽,罪犯們利用大雨的掩護,一會兒就逃走幾個,氣焰有點兒囂張。而邦哥當時只有兩名小跟班,想砍罪犯,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不砍,罪犯逃光了,自己只能等著被上級砍。 人,有時候是被逼的。在社會改變的關頭,很多人的處境大致相同。但成功者比別人占據一個優勢,就是他總能冷靜下來,嗅到機會。 站在秦朝末年的那個夜晚裡,劉邦透過歲月的煙霧,好像看到了那個將端坐於「漢朝有限公司」總裁寶座上威風八面的自己。現在,他被逼著要做一筆風險投資。他要挖到第一桶金! 辦法是:裝! 還原一下當時劉演員的動作和語言。他猛灌一杯酒,很決絕、瀟灑地把碗一砸,然後充滿豪氣地對罪犯說:「弟兄們,你們要是到驪山,絕對死路一條,我現在把你們放了,逃命去吧!我也走了。」眾罪犯一愣,然後有人帶頭,其他人也跟著一起高呼:「老大,我們不走,你去哪兒,我們都跟著,給你提鞋都行!」 為什麼會有這種效果?我們來分析一下。 假定劉演員大義凜然地號召「大家一起反了」,可以判定這是一個愚蠢的策略。原因很簡單,罪犯雖然無論逃走還是革命,死亡的幾率都非常大,但僅僅是靠生命本能來驅動自己的選擇的話,選擇公然反抗,在心理上只會感覺到死得更快、更慘!石頭砸雞蛋當然無完卵,但雞蛋自己去砸石頭,豈不很蠢? 注入情感因素呢?那就完全不一樣了。注入情感就給選擇注入了意義,注入了道德因素,就把他們從一個怕死的個人變成了要演一齣戲給別人看的演員! 而劉演員在那種情況下,恰恰就可以利用他的身份來給他們注入情感因素。 「放」掉罪犯逃命,儘管其實是一個偽命題,但在罪犯的心裡,卻等於是劉邦冒著殺頭的危險,執意要救自己一命! 對這樣會裝的大哥,不跟著他混,跟誰? 在秦朝末年爭奪天下的殘酷較量中,僅僅從演戲的素質上來講,就決定了項霸王最終只能被劉先生淘汰出局。原因很簡單,項是「本色演員」,演的是真實的自己,因此在智力結構上缺乏防禦,而劉演的只是一個「情境角色」,真實的自己隱匿在黑暗之中,一直在窺視著對手。
作者介紹
石勇本名石求陽,青年學者,為中國多家權威媒體撰稿。關注當代中國精神危機、社會心理變遷集結構轉型下人的命運。一隻眼睛盯著階級制度的暴力,另一隻眼睛盯著觀念歧視的暴力,用心理分析之刀,準確地插入中國社會。出版有《被遮蔽的真相》、《心理危機》等心理、社會、政治分析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