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科學科普 > 自然科學 
     
    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
    編/著者: 羅伯唐恩
    出版社:商周(城邦)
    出版日期:2012-05-07
    ISBN:9789862721704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微生物學

    優惠價:85折,323

    定價:  $38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30 元
    特價:95折!314
     
    定價:100 元
    特價:95折!95
     
    定價:450 元
    特價:85折!383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腹瀉、絞痛竟然可以靠吃蟲來解救?盲腸裡因為有細菌,免疫功能才能增強?沒有獵豹、老虎的追趕,才讓我們容易心悸與焦慮?進入農業社會後,人類的壽命反而縮短了?-- 原來,我們的身體想念著原始的自然;我們的身體不能沒有蟲?!Booklist Online、PopScienceBooks評選,2011年Top 10健康類書籍、Top 5最佳生物類書籍  我們不再認為自己是自然裡的一分子了。我們早已習慣明亮的光線、乾淨的角落、美味的食物,還有冷氣。我們從未像現在這樣,如此地與自然脫鉤。從自然脫離,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些好處;當然,更有一些壞處。我們行動自如,但跑得沒那麼快了;我們得以直立行走,但背也開始痛了。  我們的身體思念著過去的同伴--千萬年來與身體交纏、互助、共生的物種--你絕對想不到,牠們竟然是線蟲、條蟲、鞭蟲這些寄生蟲。牠們當然能夠傷害牠們的宿主--人類,但是,牠們也能幫助人類。  鐮狀細胞貧血症、糖尿病、亞斯伯格症、過敏、焦慮症狀、自體免疫疾病,還有牙齒、下頦、視力等問題,甚至包括心臟病,這些現代社會日益普遍的疾病症狀,非常可能與我們的身體失去這些「蟲蟲」有關。  一如掠食者的消失,導致原本用來對抗牠們而發展的大腦迴路,轉而使我們心智喪失;腸道蠕蟲的消失,也讓許多身體陷入病痛。我們的身體有兩大免疫勢力,一個對抗細菌與病毒,另一個對抗線蟲與其他寄生蟲,兩萬年來一直是如此。但是,當身體開始打擊不再存在的寄生蟲,它們也就短路了,就像叉角羚羊沒有了獵豹,牠們的跳躍與短跑,便不再那麼具有意義。  所有物種均有與其他物種互動的特徵與基因,倘若互動物種消失了,那些特徵與基因就會變得混亂,甚至出問題。免疫學家看到腸道無菌可擊,演化生物學家看到闌尾漸漸無用,靈長類動物學家看到腦中神經元的錯亂迴路,心理學家看到我們對陌生人的恐懼與戰爭行為。  作者要帶領我們看看,從原始生活到今日社會,人類的身體歷經了哪些改變,那讓我們付出了什麼代價。當我們愈來愈像無菌室裡培養的白老鼠時,我們該如何回返自然(rewilded)。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羅伯.唐恩(Rob Dunn)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生物學系教授,科普作家中的新起之秀,首部著作《眾生萬物》(Every Living Thing)即榮獲美國國家戶外圖書獎(National Outdoor Book Award)。曾為《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BBC野生動物雜誌》(BBC Wildlife)、《自然史雜誌》(Natural History)等撰文逾八十篇。現與妻子居於北卡州羅利(Raleigh)市,育有二子,以及數千種野生動植物。譯者簡介楊仕音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系學士、動物學研究所碩士,主修病毒遺傳。美國長春藤Dartmouth College科技管理學碩士。曾獲臺灣大學郭光雄教授研究獎學金及Dartmouth College Roger F. Naill研究獎學金,並曾任專利工程師、國安局、青輔會英文兼職講師,以及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網站、行政院永續公共工程新聞稿、工研院光觸媒入口網頁等兼職翻譯工作。譯有《半顆腦袋就夠了》,合譯有《動物密碼》(第四屆吳大猷科學普及書籍翻譯獎)、《普魯斯特與烏賊》、《地球:從美麗到滄桑》等書。王惟芬臺灣大學動物學系學士,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科技醫療史碩士。曾任職於中研院動物所與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總統府、臺大海洋所。譯著包括《右手、左手:探索不對稱的起源》、《蝴蝶、斑馬與胚胎》、《普魯斯特與烏賊》、《地球:從美麗到滄桑》等書。
    充滿樂趣的閱讀體驗。他不是一位生物學家兼差去當作家,而是兩者皆游刃有餘。唐恩巧妙地將歷史、研究資料以及推測,與真實的人類生活結合起來。他有著戲劇書寫與張力描摹的天賦……極具可讀性,可說是觀念與學科的知性融合。- 《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隨著處處可見的幽默筆調,唐恩熟練地將複雜的生物系統解釋予一般讀者。……極力推薦給自然愛好者們,這本書應當能夠引起熱烈的討論。- 《圖書館期刊》(Library Journal)〔唐恩〕是位懂得在如藥般苦澀的科學資訊裡加入甜糖(好比說幽默)的能手,讓科學苦藥既有趣又扣人心弦。這就是一部了解地球上大小生命的入門讀物。- 《書單》(Booklist)這是本非比尋常的書,探索先前未有涉獵的主題。帶著清晰的筆調與詼諧的魅力,作者帶領讀者進入醫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的交疊世界,揭發人類生命狀態的重要版圖。- 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哈佛大學名譽教授一開始就吸引住讀者……唐恩以確實的語言能力、科學研究與幽默逐一解答書中提出的疑問,讓讀者極為投入地賞讀……他是一位天賦與訓練養成俱有的作家。- 《紐約圖書月刊》(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目次
    引言第一部:我們曾經是……第一章 人類起源 & 掌控自然第二部:為什麼我們需要寄生蟲?是否該「野放」你的消化道?第二章 健康的身體何時不復存在?第三章 叉角羚通則 & 腸道的鬼魂第四章 骯髒的現實——萬一生病的是你,而你正想著肚裡的蟲蟲……第三部:你的闌尾與消化道裡的共生菌在做什麼?何以變得與以往不同?第五章 消化道知道,但大腦忽略的幾件事第六章 我需要闌尾,我的細菌也需要它第四部:我們試圖馴化乳牛,但他們卻馴化了我們第七章 當乳牛、禾草馴化了人類第八章 誰會在乎我們的祖先是喝野牛的奶長大呢?第五部:都怪掠食者讓我們心驚、感傷,起雞皮疙瘩,選擇住在草坪中央第九章 我們是獵物,難怪三不五時感到害怕,或者始終處於恐懼之中第十章 從逃離到反抗第十一章 韋梅耶的演化因果論和蛇類如何形塑世界第十二章 選擇生死第六部:都怪病原體讓我們無毛、仇外第十三章 蝨、蜱與牠們的病原體,如何讓我們裸露身體、罹患皮膚癌第十四章 讓我們裸露身體的病原體,也讓我們仇外、尚群、作嘔第七部:人性的未來第十五章 不願改變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