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藝術設計 > 技藝 
     
    我的看舞隨身書
    編/著者: 李立亨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0-12-30
    ISBN:9789862166802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舞蹈;跳舞

    優惠價:85折,272

    定價:  $32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60 元
    特價:95折!342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560 元
    特價:90折!504
     
    定價:280 元
    特價:90折!252
     
    定價:480 元
    特價:90折!432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第一次正襟危坐在劇院裡看舞蹈的人,除非是歡樂的民族舞蹈或是展現技法的芭蕾舞蹈,否則很多人在開演後的幾分鐘之內會自問:「我看不懂這些舞怎麼辦?」  「言之不足,則歌之舞之。」  「現代舞之母」鄧肯說過:「人先是會說話,然後唱歌,然後舞蹈。」  舞評家說:「舞蹈是一門經常在反叛過去的表演藝術。」  經過反叛、經過變,從史前的部落樂舞到宮廷舞、古典芭蕾、現代芭蕾、現代舞、後現代舞、歐洲現代舞、舞蹈劇場及內容特殊的日本「舞踏」及舞蹈中的「東方身體風潮」和劇場、舞蹈多媒體的混合等,陸續創造而出。  本書將幫助讀者在欣賞舞蹈之時,更進一步了解舞蹈發展形式的入門知識。  此外,也詳細介紹國內外知名的編舞家、舞者、舞團、舞作等,讓您彷彿擁有一把鑰匙,可輕鬆自在地開啟舞蹈欣賞的大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李立亨  淡江大學歷史系畢,美國紐約大學(NYU)表演學藝術碩士。  曾連續三年擔任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劇場導演作品曾分別在台北與上海演出。  曾在上海世博會擔任總導演的城市廣場藝術節,三千多場的演出吸引了超過四百萬名的觀眾。  現在,他是國際劇評人協會(IATC)台灣分會主席,也是活躍在中國各地的國際藝術節策展人。
    名人/編輯推薦
      世紀末的台灣,紛紛擾擾。政治、文化、社會倫理晦暗不明。我們目睹九二一大地震和八掌溪悲劇的過去,然而隱藏在海島天空,兩千萬顆鬱卒的心靈如烏雲籠聚前移!跳舞吧!二十一世紀。手牽手向原住民學習,向大自然求庇;如地球旋轉,請阿拉恩賜和平;擊掌、頓足,佛朗明哥火般熱情、生命多瀟灑、歡愉;披一縷薄紗如芭蕾精靈飛出這惱人的都市叢林……。這本書記載了二十世紀的舞蹈,也提醒了新世紀的舞步應該來臨……。--「太古踏舞團」團長 林秀偉  認識立亨是在一九九○年秋的蘆洲,他和我們一起旁聽林懷民老師為舞蹈系畢業班開的課程「舞蹈名作欣賞」。他當時是淡江大學歷史系三年級學生,由於喜歡舞蹈,所以每週都跑來旁聽。在一學期的相處談話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感覺到他的好學、對舞蹈的好奇和對台灣舞者的熟悉和尊敬。轉眼二十年,他的特質加上在紐約大學研讀表演藝術後的國際觀來完成這樣一本舞蹈入門的書,使學舞者或舞蹈欣賞者都可以對舞蹈有更全面的了解。台灣的中文舞蹈書原本就不多,感謝他對舞蹈的付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教授 鄭淑姬  想要了解舞蹈,欣賞舞蹈,並不是得先讀完一大堆書,才能看得懂。然而,了解世界舞蹈的發展,卻能幫助我們深度的欣賞舞蹈。在台灣想要蒐集這部分的相關資料並不容易,幸好,這本書的問世總算給了我們許多幫助。--名舞蹈家 羅曼菲
    導讀用身體來感覺舞蹈吧!李立亨什麼是舞蹈?  舞蹈是一門讓身體跟著感覺走的藝術。 英文「舞蹈」(Dance)的原意是「延伸」和「張力」—— 當人們有感覺要抒發的時候,他會延伸舒展他的身體動作;這個動作要比生活裡的動作來得大,而且還會顯現出不同的意義來。  人類會因為有好感覺而手舞足蹈,因為感覺不好而指天頓地;為了強調談話內容,人們會比手畫腳。遠在語言或文字出現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透過身體的動作來和別人溝通、或表達自己的情緒。  二千多年前,中國人就曾對舞蹈出現的時機,做出這樣的形容:「言之不足,則歌之舞之。」關於人和語言、歌唱與舞蹈之間的關係,將芭蕾舞鞋脫掉,首先以赤足跳出現代舞的「現代舞之母」鄧肯,也有著類似於古代中國人的說法:「人先是會說話,然後唱歌,然後舞蹈。說話要靠腦袋,代表這個人在思考;唱歌則是情緒的表達。至於舞蹈,那可已經包含了這一切而進入狂喜了。」  中國和西方都是在「特別有感覺的時候」會想要跳舞,但是跳舞到底是什麼東西呢?講故事和不講故事的舞  關於舞蹈的定義,《大英百科全書》解釋為:「舞蹈是身體有節奏的動作,通常會出現在一個特殊的空間並伴隨著音樂;這些動作的目的是為了表達一種想法、情緒、釋放能量,或者就只是從動作獲得樂趣。」  舞蹈中的身體動作可以延展出不同的排列組合。如果說,不同的動作像是或圓或方或多角形的積木的話;那麼將它們堆積與重組之後,自然可以變化出無窮無盡的形象來。 這些用動作堆積出來的形象,可能是具象的飛機或房屋,也有可能是抽象的色塊或引人想像的亂集團。前者可能是講述故事或描寫心境;後者可能是創造出一種氛圍或僅僅是提供觀眾一塊想像力的跳板,讓看舞的人可以隨著舞台上的動作和畫面去恣意飛翔。  舞評家說:「舞蹈是一門經常在反叛過去的表演藝術。」「反叛過去」的意思就是,舞蹈是因著針對舊有形式(以及表現的內容)的不斷改變而創造出更多、更豐富的舞蹈類型來。  事實上,翻開任何一本舞蹈發展史,我們都會發現舞蹈形式的「變」就是它發展歷程當中的「不變」──史前的部落樂舞→帝國建立之後的宮廷舞→不同民族各自衍生的民族舞(詳見第一章)→歐洲貴族發展出來的古典芭蕾(詳見第二章)→音樂可能古典卻也開始加入現代觀念的現代芭蕾(詳見第三章)→脫掉芭蕾硬鞋而赤腳跳出的現代舞(詳見第四章)→將日常生活入舞的後現代舞蹈(詳見第五章)→以芭蕾為「體」,以劇場性為「用」的歐洲現代舞(詳見第六章)→把舞蹈戲劇化的舞蹈劇場(詳見第七章)……。  這樣一個簡化之後的舞蹈發展階段變革,尚且還不包括形式相似卻因內容殊異而衍生出的相關舞蹈類型(如第八章介紹的日本「舞踏」、第九章介紹的舞蹈中的「東方身體風潮」等)。不過,我們倒是可以由此確定:「形式」與「內容」的更迭,正是舞蹈發展的基礎。用身體來感覺舞蹈吧!  第一次正襟危坐的在劇院裡面看舞蹈的人,除非是歡樂的民族舞蹈或展現技巧的芭蕾舞演出,否則有許多人經常會在開演五分鐘之後開始問自己:「我看不懂這些舞,怎麼辦?」  看著展現技巧的芭蕾,你是因為「形式」的精采而受到吸引;看著呈現歡樂氣息的民族舞蹈,你可能是因為對「內容」的熟悉而明白如何欣賞。雖然,所有的舞蹈都是以動作去組合而成的,但是,不同舞蹈類型卻各有各的思考邏輯和表現手法。換句話說,部分你不熟悉的舞蹈類型可能得在多看幾次之後,才會慢慢看出門道。  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舞蹈發展過程中,有哪些形式和內容被不斷地翻新和開創出來,這本書可能就是你走進這些舞蹈藝術家內心世界的一把鑰匙。同時,我們也會介紹和書中舞蹈類型相呼應的台灣優秀舞蹈團體。  跳舞是一門注意身體感覺的藝術,或許下次你在看舞的時候,也可以開始用身體來感覺Dance吧。
    目次
    導讀 用身體來感覺舞蹈吧!第一章 為別人或為自己而舞──舞蹈的起源第二章 從民間走向宮廷──芭蕾的誕生第三章 看到音樂,聽到舞蹈──現代芭蕾第四章 生活是根,藝術是花朵──現代舞第五章 不說故事、不談感情──後現代舞蹈第六章 跳出歐陸風華──歐洲現代舞第七章 非常舞蹈,非常劇場──舞蹈劇場第八章 走進祕密花園──日本舞踏第九章 讓我們一起跳舞,安靜的──東方身體風潮第十章 豐富的舞台意象──劇場、舞蹈和多媒體的混合附錄一 延伸閱讀附錄二 台灣重要的舞蹈團名錄附錄三 國際重要的舞蹈藝術節    附錄四 重要的舞蹈相關網站    附錄五 分類索引舞蹈大事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