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社會人文 > 心理 
     
    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第五版)
    編/著者: J. William Worden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20-08-07
    ISBN:9789861919157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臨床心理學

    優惠價:95折,380

    定價:  $400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00 元
    特價:95折!285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定價:520 元
    特價:90折!468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380 元
    特價:85折!323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第五版修訂及更新了悲傷、失落和喪慟處遇的內容,繼續為相關系所學生和實務工作者提供最新的研究及實務的資訊。在第五版中,作者更新了哀悼的任務和影響要素、提供新的個案研究資源、倡議喪慟者的衍生照顧,以及掌握有效干預和預防性治療的知識和技巧。此外,作者亦提出社交媒體和線上資源對「網路哀悼」的影響、DSM-5的修訂內容對喪慟工作的影響、哀悼的另類模式,以及有關各種悲傷特質的新發現。

      本書組織架構清楚且易讀,對研究所層級的心理衛生課程,以及實務新手或資深實務工作者來說,都提供了關鍵性的資訊。

    第五版特色:
     ● 新修訂的哀悼任務
     ● 新添增的哀悼要素之社會因素
     ● 社交媒體和線上資源對「網路哀悼」的影響
     ● 群眾槍擊事件及其他災難後的複雜性靈性傷痛
     ● DSM-5新修訂內容對喪慟工作的影響
     ● 對特殊悲傷之跨文化諮商和多元諮商,如:祖父母的悲傷、過長的悲傷疾患,以及與愛滋病相關的喪慟
     ● 悲傷和憂鬱的最新資訊
     ● 新的個案研究及相關文獻
     ● 每一章都附有反思與討論問題
     ● 悲傷輔導訓練的修訂及更新
    作者介紹
    J. William Worden, PhD, ABPP
    Worden博士是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會員,並在哈佛醫學院和加州羅斯密德心理學研究所擔任學術職務。他同時也是麻州總醫院哈佛兒童喪親研究的共同主持人。曾五次獲得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重要研究基金;其四十多年的研究和臨床工作都以重大疾病與致命行為的議題為主。

      Worden博士創立了「死亡教育及諮商協會」(Association of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ADEC)以及「死亡、瀕死暨喪慟國際工作團體」(International Work Group on Death, Dying, and Bereavement, IWG)。他與他的同事Avery Weisman博士開創了心理社會腫瘤學領域,並且是美國心理社會腫瘤學會(American Psychosocial Oncology Society)的會員。Worden博士還積極參與臨終關懷的開展,並且是美國康乃狄克州首間臨終關懷機構的董事會成員。

      Worden博士在臨終疾病、癌症照顧以及喪慟的領域中演講經驗豐富、著作等身,著有Personal Death Awareness 以及 Children & Grief: When a Parent Dies,合著有Helping Cancer Patients Cope。《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一書現已出版第五版,被翻譯成十四種語言,世界各地都將此書作為此議題的標準參考資料。目前Worden博士在美國加州Laguna Niguel執業。
    李開敏
    (譯者序、導讀;第6、7章)
      紐約市亨特學院社會工作碩士後老人學學位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講師(1991年至2015年)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2001年至今)、旭立心理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1990年至2018年)
    林方晧
    (作者序;第4、5章)
      美國波士頓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旭立心理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
    張玉仕
    (第8、9、10章)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安寧療護社會工作碩士
      前馬偕醫院社會服務室主任
    葛書倫
    (第1、2、3章)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社會工作博士
      前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前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
      前台北榮總醫務及精神醫療社工
      「北投社區安全家庭互助協會」負責人
    目次
    導  讀
        社交媒體和線上資源
        複雜性喪慟的本質是什麼?
        被褫奪的悲傷
        持續性的連結
        創造意義
        復原力
        創傷和悲傷
        導讀結論
    第 1 章 依附、失落和悲傷經驗
        依附理論
        悲傷是一種疾病嗎?
        正常的悲傷
        悲傷與憂鬱
    第 2 章 了解哀悼過程
        哀悼的任務
        其他可被考慮的模式
    第 3 章 哀悼過程:哀悼的影響要素
        要素一:家族關係:誰去世了?
        要素二:依附的本質
        要素三:死亡是如何發生的?
        要素四:過往經驗
        要素五:人格變數
        要素六:社會變數
        要素七:同時發生的失落和壓力
        注意事項:哀悼行為的多元決定論
        哀悼何時結束?
    第 4 章 悲傷輔導:引發正常悲傷
        悲傷輔導的目標
        界定高危險群喪慟者
        輔導原則與程序
        有效的技巧
        藥物的運用
        悲傷輔導團體
        經由葬禮儀式協助宣洩悲傷
        悲傷輔導有用嗎?
    第 5 章 不正常的悲傷反應:複雜性哀悼
        人們為何無法悲傷?
        困難悲傷的產生
        複雜性悲傷的新興診斷
        現存的複雜性哀悼模式
        診斷複雜性哀悼的過程
    第 6 章 悲傷治療:解決複雜性哀悼
        悲傷治療的目標與方式
        悲傷治療的程序
        悲傷治療的特殊考量
        技巧和時機
        悲傷輔導與治療中有關夢的處理
        幾項考量
         評估結果
    第 7 章 特殊失落形成的悲傷
        自殺
        輔導自殺者的遺族
        猝死及暴力致死
        嬰兒猝死症
        流產
        死產
        墮胎
        預期的悲傷
        後天性免疫功能缺乏症候群(HIV/AIDS)
    第 8 章 悲傷和家庭系統
        孩子的死亡
        祖父母的悲傷
        失去父母的孩子
        家族處遇方法
        悲傷及老年人
        家庭需求與個人需求孰重?
    第 9 章 諮商人員自己的悲傷
        失落史
        壓力和耗竭
    第10章 悲傷輔導的訓練
        悲傷案例1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