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集結了張瑛(筆名曉瀅)於1960至1980年代間,在報紙上發表的一篇篇生活散文。她是一位一生奉獻教育的國小老師,課餘時最愛寫作,將日常觀察化為溫暖又幽默的小品文字,字裡行間猶如清茶一杯,令人回味無窮。從北京的四合院到台南的竹溪寺,她歷經時代遷移,卻始終溫柔以對。2018年,她罹患了阿茲海默症,在疾病漸漸帶走記憶的晚年,卻仍記得她喜愛的詩詞和筆下的故事,這些詩詞與舊文成了她與世界相連的細線。子女將她珍藏的剪報重新編選成冊,為她,也為讀者,留下這段溫柔且珍貴的時光記憶。
作者介紹
曉瀅
學歷
臺南女中畢業
臺南師專畢業
經歷
臺南長安國小教師
臺南師專附小教師
臺南師專附小拂曉月刊編輯
曉瀅,本名張瑛,民國31年出生於北京。民國38年因戰亂輾轉來到臺灣。曉瀅在臺灣啟蒙入學,畢業於臺南師專,之後在小學任教。寫作一直是曉瀅最大的愛好。曉瀅的作品橫跨三十餘載,每一篇故事都蘊藏著對學生的期待和對子女的關愛。在黑板粉灰與稿紙墨香之間,曉瀅以筆尖織就生活的經驗,像是淡淡的茶香,茗一口,回味無窮。曉瀅晚年罹患阿茲海默症。雖然記憶淡去,幽默仍在。這本書集結了她三十多年在報章上發表的作品,也見證曉瀅做一位妻子、母親,和老師的心聲。
目次
序—我的媽媽
點名
憶!那多采多姿的生活
雲泥的憂鬱1
雲泥的憂鬱2
雲泥的憂鬱3
雲泥的憂鬱4
北方人的脾氣
小學老師的雜記
生活雜記
和交通安全有關的問題
我的夢
多給他們自由
笑容
不良習慣
TV看電視
雨
從小處看人
我的稿費
高樓.窗外
即時行孝
憶童年
一朵小白花
生活雜感
我的生日
燈的啟示
兩種家庭
往好處想
想念主婦生活
投稿與我
人的想法
孩子的幻想說謊
彩色世界
凌晨
平靜的寒假生活
說國語
丈夫離家時
主題
懷念的日子
教書十年
能動能靜的孩子
故事啟示心靈
和孩子一塊進修
孩子的零用錢
漫談孩子說謊
重視孩子的興趣
快樂家庭
餵飯
我家的葫蘆
食譜的啟示
美好的寂寞
教育不是教書
孩子們的趣事
怎麼會是壞學生
酸甜苦辣留言板
中西有別只緣橫直不一 男女合班自然陰陽調和
老師唯恐會俱傷 教官未卜能先知
重女疏親彼此一致 你氣她笑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