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教科專業 > 哲學 > 近世哲學 
     
    經驗陷阱:檢視經驗的偏誤,找回決策的主動權
    出版日期:2022-05-06
    ISBN:9789860767919
    參考分類(CAT):近世哲學
    參考分類(CIP): 近世哲學

    優惠價:85折,408

    定價:  $48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定價:420 元
    特價:95折!399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750 元
    特價:90折!675
     
    定價:520 元
    特價:90折!468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後疫情時代最石破天驚的新觀念!
    事實上所有的成功心法,
    從心流、恆毅力、原子習慣、快思慢想到顛峰心態,
    全都是為了驗證經驗而存在!


    ►► 本書適合這樣的你
    ☆在職場上打滾了數年,想改變自己工作流與邏輯思考的人。
    ☆位處管理階層,必須帶領團隊做出無數決策的人。
    ☆在創業與風險管理上,需要更嚴謹省視前因後果的人。
    ☆需要解構、分析、組織、說故事的職場人,以制高點掌握全盤局勢。

    面對選擇,為什麼我們總是舉棋不定?
    面對投資,為什麼我們總是預測失準?
    面對決策,為什麼我們總是苦苦追趕潮流?
    我們到底遺漏了多少「冰山」下的重點?

    ► 「經驗」真的不是成功之母
    我們的經驗,是根據自己所處的時空與脈絡所累積而來,因此決策時會產生利基失準的問題,往往讓結果產生偏差,甚至引發災難。想想看歷來的天災、戰爭、金融風暴、乃至橫掃全球多年的疫情。為什麼過度仰賴經驗,會導引我們走向失敗?

    ► 導致我們失敗的七大陷阱
    ☆自以為是的歸納
    ☆過度簡化流程
    ☆跟著感覺走
    ☆忽視警告
    ☆缺乏主動權
    ☆套用別人的成功或失敗
    ☆不去驗證故事的細節

    ► 屏除雜訊、避開陷阱,你應該這麼做!
    ☆避免正面經驗的美好記憶
    ☆關注並討論細節
    ☆將選擇權找回來
    ☆直搗問題核心、鎖定目標前進
    ☆做足功課與蒐集資料
    ☆檢視外部成本、建立完整制度
    ☆持續互動交流

    ► 經驗,還是有好處,只是你需要不斷驗證它!
    即便是自己的經驗,也有太多要點需要我們拆解。人們傾向將經驗分成開頭、高潮、結尾,並留住最令人感同身受的敘述。細節其實常常都遺失了,導致自己根據經驗所做的判斷可能失誤,在傳達給別人時,更有可能被錯用或忽略。經驗需要被驗證,錨點需要被討論;我們應該讓經驗成為防呆機制,不只是墨守成規。當學習環境越複雜、充滿越多未知因素,觀察到的因果關係就越不可信。我們必須抱持客觀懷疑的精神,便能真正透過經驗,更快、更好適應環境,做出出奇制勝的決策。
    作者介紹
    埃姆雷.索耶爾Emre Soyer
    行為科學家與企業家。創立與受雇於數家新創公司後,他在霍格思的指導下取得博士學位。從那之後,他便持續與各式各樣的公司及部門合作,開發可促進個人與團隊決策的工具與方法。他也在多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其中包括位於法國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與埃塞克高等商學院(ESSEC Business School)、英國倫敦卡斯商學院(Cass Business School)、德國慕尼克工業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TUM)、義大利博科尼大學管理學院(SDA Bocconi School of Management)、瑞士義大利語區大學(USI)與土耳其安茲耶因大學(Ozyegin University)。
    羅賓.霍格思Robin M. Hogarth
    二十幾歲時對決策行為深感著迷。五十年後,這股熱忱依然不減,並促使他在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博士學位的鼓舞下,開啟了在法國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芝加哥大學與巴塞隆納龐培法布拉大學(Pompeu Fabra University)的教學生涯。他目前在後者擔任榮譽教授。他在頂尖的學術期刊與數本著作〔包含二○○一年的《教授直覺》(Educating Intuition)〕中發表了各種關於判斷與決策的研究。在這兩個領域中,他也指導並啟發了數個世代以來的多名學者。
    張馨方
    政大阿語系畢,英國愛丁堡翻譯研究碩士。現為自由譯者,作品包括《恨意、精神分析與羅夏克墨漬測驗》、《脂肪的祕密生命》、《俄羅斯方塊:從誕生、版權之爭到風靡全球的故事》等。譯作賜教:nurachang@gmail.com。
    名人/編輯推薦
    專文推薦導讀
    李偉俠|Termsoup共同創辦人、《創新產品鍊金術》作者

    各界專業推薦(按照姓氏筆劃排列)
    Zen大|《超快速讀書法》作者、知識變現力講師
    王永福|教學的技術作者
    徐慧玲|聆韵企業管理顧問創辦人
    劉奕酉|《高產出的本事》作者、商務顧問
    鄭緯筌|「Vista寫作陪伴計畫」主理人

    ►►國外知名作家學者推薦

    「本書從娛樂性十足與發人深省的角度探討經驗造成的限制,引領我們認識一個信念不可動搖的世界,並提醒我們避免輕易落入事後諸葛的境地。」
    ——捷爾德.蓋格瑞澤(Gerd Gigerenzer),柏林馬克斯普朗克協會人類發展教育研究院(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Human Development, Berlin)教授與《直覺思維》(Gut Feeling)作者

    「任何一個有意從經驗中學習的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有誰不是如此?)透過一頁又一頁知識性的文字,索耶爾與霍格思深入闡述,人們有多容易從日常生活與職場的資訊中汲取錯誤的教訓。
    ——湯瑪斯.吉洛維奇(Thomas Gilovich),康乃爾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與《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How We Know What Isn't So)作者

    「在這本引人入勝的著作中,索耶爾與霍格思凸顯了,經驗如何影響直覺與幫助人們在生活中找到方向。本書還揭示了,我們如何在某些時候過於相信基於經驗的故事,這些錯誤又會導致多麼慘痛的代價,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這種陷阱。」 ——尤里.葛尼奇(Uri Gneezy),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雷迪管理學院(Rady School of Management, UCSD)教授與《一切都是誘因的問題》(The Why Axis)共同作者

    「經驗可以是最棒的導師,但我們似乎是相當糟糕的學生。透過生動文筆與數量堪比歷史書籍的驚人案例,索耶爾與霍格思詳盡解釋,為何人心如此容易從過往經驗中習得錯誤教訓。這是每個人都必須一讀的好書。」 ——尼可拉斯.艾普利(Nicholas Epley),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Booth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hicago)與《為什麼我們經常誤解人心?》(Mindwise)作者
    目次
    目次


    推薦序 累積經驗,但又不被經驗所束縛 李偉俠
    序言 經驗是良師,但並非一向如此

    第一章 不真實的故事:簡化的敘事不等於經驗
    第二章 遺失自己的見解:創造力不應該被經驗所限制
    第三章 無視風險:經驗為何不能準確預測災難的到來
    第四章 不自由的選擇:設計過的體驗讓我們喪失主導權
    第五章 檢視外部成本:感覺對了不代表做的就是對的
    第六章 真有致勝祕訣?為何別人成敗的經驗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第七章 找回自己的經驗:還有更多豐富的細節等待挖掘
    結語 經驗的智慧

    致謝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