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教科專業 > 西醫 > 外科 
     
    聾人與社會:心理、社會及教育觀點 Deaf People...
    出版社:心理
    出版日期:2021-08-01
    ISBN:9789860744033
    參考分類(CAT):外科
    參考分類(CIP): 

    優惠價:95折,523

    定價:  $55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70 元
    特價:95折!447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聾人與社會》一書融入與心理學、教育及社會學主題相關的多重觀點,包括聾成人自身的觀點。書中探討了身為聾人或重聽者有何意涵,以及聾成人的生活如何受到專業人員的決定而影響其就醫、就學甚或與家人的相處。本書提供有關下列主題的當代觀點:

      • 致聾的成因與鑑定程序
      • 多樣化的聾人社群
      • 認知、語言、溝通和讀寫
      • 雙語、雙模式雙語言和單語言的語言學習法
      • 教育、法律及安置的觀點
      • 孩童期的心理議題
      • 聾成人的心理學與社會學觀點
      • 刑事司法系統與聾人
      • 聾人與聽人互動的心理動力學

      書末並收錄十個個案研究,包括聾人的聽常孩子、突發性耳聾、罹患心理疾病的聾成人等。透過聾聽雙語作者從多元角度和自身經驗著眼,一窺聾人所面臨的各項議題。無論是家長、學生、專業人員或社會大眾,這本獨到之書都有助您對聾人文化有更廣闊的視野、更深層的認識。
    作者介紹
    Irene W. Leigh
    Irene Leigh教授是位聾人心理學家,她是美國高立德大學(Gallaudet University)心理學系榮譽退休教授;曾在紐約市的萊星頓啟聰學校與聾人中心任職,擔任過早期生涯心理師,本身也曾從事心理評估、心理治療與私人執業。Leigh教授感謝諸多聾友提升她對聾人社群與聾人文化的理解。她的研究領域在聾人心理學,包括臨床心理學、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等,同時她也是大學教科書《聾人文化》(Deaf Culture: Exploring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的第一作者(本書作者Jean Andrews教授亦為共同作者之一)。
    Jean F. Andrews
    Jean Andrews教授是美國德州拉瑪大學(Lamar University)聾研究與聾教育學系的榮譽退休教授。她具有多年督導聾校執行美國手語/英語的雙語教育經驗,本身也具有優秀的手語能力。她寫過聾救生員的真實傳記以及一系列科學故事童書供聾童閱讀;並撰寫兩本大學教科書(除本書外,另一本為《聾人文化》)以及發表有關閱讀主題的論文。目前雖已退休但仍持續編輯國際聾童語文教學策略專書。Andrews教授曾數次應邀來臺演講,和本書的譯者建立良好的友誼(尤其與劉秀丹教授已共同發表數篇學術論文於國際期刊)。
    陳小娟
    (序言、誌謝、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學經歷:1989年取得美國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聽力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先任教於臺南師範學院(現名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之後轉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自2001年起,任教於同校新成立的聽力學與語言治療研究所。在特殊教育與聽力學領域工作已超過二十年,對於啟聰教育與聽力健康服務十分關切與投入。2021年8月退休。
    退休前任教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聽力學與語言治療碩士班教授
    邢敏華
    (第一章、第二章、第八章、第九章)
    學經歷:1994年取得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特殊教育博士學位後,離開任教十年的臺北市立啟聰學校中學教師,轉任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任教達二十五年。對手語雙語教育的議題有獨特的興趣,也看重手語在聾教育的地位。平時喜歡用手語和聾人朋友溝通,也是幾位聾孩子的乾媽。於2019年6月底退休,目前為臺灣愛聾協會理事長,力求提升聾人社群多方面的福祉,也積極鼓勵優秀聾青年成為未來的領導者。
    現 職:國立臺南大學通識中心兼任教授(特殊教育學系教授退休)
    劉秀丹
    (第四章、第十二章、個案研究)
    學經歷:原本擔任國中國文老師,商調到臺中市立啟聰學校任教後,感受到聽障專業的重要,便進入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就讀碩士班,後來又到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就讀,於2004年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後進入中山醫學大學特殊教育學程、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任教。於2011年至美國拉瑪大學擔任訪問學者,自此與本書作者Andrews教授有很多的合作與學習,一起為聽障學生的溝通及閱讀努力。
    現 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
    李信賢
    (第十章、第十一章)
    學經歷:2016年取得中正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曾於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兼課。自幼生在聾人家庭,對於聾聽之差異有深刻的體驗。大學時期原主修化學系,因學習手語翻譯,研究所時轉攻手語語言學研究。為國內少有兼具手語語言學理論及實務服務經驗者,從事手語教學及手語翻譯工作已超過二十年。
    現 職: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手語翻譯員
    目次
    第 1 章 聾人與心理學:歷史的觀點
        本章目標
        1950年以前
        1950年以後
        精神病理學與心理衛生
        心理語言學的影響
        法律判決和立法的角色
        專業訓練
        專業協會
        聾人文化的影響
        結論
    第 2 章 聾人社群:一個多樣化的實體
        本章目標
        聾人社群:人口統計的背景
        人口統計
        聾人社群:參考架構
        成員身分與聾人文化的傳遞 
        聾人文化的傳遞
        結論
    第 3 章 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本章目標
        病因學:造成聽力差異的原因
        聽力篩檢與鑑定
        早期療育相關議題
        結論
        附錄:聽力學
    第 4 章 認知、語言和心智
        導論
        本章目標
        認知能力
        後設認知能力
        美國手語和英語
        人工電子耳植入的結果
        腦、語言和神經科學
        上學可否獲得思考能力?
        結論
    第 5 章 聾教育的教育觀點
        導論
        本章目標
        聾童如何學習以及學習的理論架構
        文化回應的學校所扮演的角色
        聾專業人員面對的阻礙
        教學人力與學生入學多樣化並重
        趨勢、法律以及安置的改變
        安置的轉變與結果
        安置的型態
        學業成就與評量
        聾與重聽孩童的權利法案
        技術
        結論
    第 6 章 語言學習和語言教學法
        導論
        本章目標
        聾人一生使用的各式語言
        溝通與語言學習法
        語言教學課程
        課程成效
        讀寫
        雙語主義、神經科學與聾童
        標準與評估
        結論
    第 7 章 孩童期的心理議題
        本章目標
        親子關係
        早期療育課程
        聾童的發展
        兒童心理病理學
        失聰兒童的心理評量
        結論
    第 8 章 聾成人:心理學的觀點
        本章目標
        正向心理學與正向健康
        聾成人:從心理學觀點來看
        「正常」:一個需要澄清的派典
        心理健康的聾成人
        成人發展的階段
        認同與自我知覺
        聾成人的心理評量
        心理治療
        結論
    第 9 章 聾成人:社會學的觀點
        本章目標
        聾人社群的社會學觀點
        現在就要聾人校長:對聾人社群的啟示
        聾人組織
        科技
        職場世界
        健康照護議題
        結論
    第 10 章 聾人被告:法律、溝通與語言的考量
         導論
         本章目標
         聾人被告
         法律的架構
         犯罪率與犯罪類型
         認知、溝通及語言
         警局、刑事訴訟及庭審中的美國手語與手語翻譯員
         語文能力及電信溝通無障礙的考量
         假釋與出獄後的生活
         溝通、語言和文化評估
         最終想法及未來研究的方向
    第 11 章 聾聽關係
         本章目標
         態度面面觀
         觀點的影響
         障礙和聾的意義
         專業人士的觀點
         另一方的想法
         壓迫
         健全的聾聽關係
         手語翻譯員議題
         聾人社群內的觀點
         結論
    第 12 章 從此刻展望未來
         聾人社群的轉變
         美國手語
         教育議題
         心理健康發展
         刑事司法制度的建議
         人工電子耳、遺傳學、幹細胞再生及神經學發展
         科技的進步
         專業議題
         結語
    個案研究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