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開啓javascript,方便系統運作!謝謝!
重要訊息:慎防詐騙電話,絕無簽單錯誤造成重複扣款或重複出貨,請您千萬不要操作ATM提款機。
註冊
帳號
密碼
f
忘記密碼
客服中心
購物車
全部
書名
作者姓名
ISBN
出版社名稱
熱門搜尋
165防詐騙
蝦皮
法官學院 / 裁判實務教材
中華藥典第9版85折
《苔蘚兄妹》筆記本
關閉廣告
展開廣告
圖書分類
五南本版
公職考試
教科專業
政府出版
暢銷精選
文具
休閒
課程
美食
美妝
精品
服飾包包
3C
餐廚具
家居
婦幼
辭書、總類
中文辭書
西文辭書
日韓文辭書
專業辭書
圖書館學
教育
通論
教育與學校行政
教育心理、測驗與統計
課程與教學
幼兒教育
特殊教育
各級各類教育
班級經營
心理、諮商與輔導
通論
認知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工商心理學
諮商基礎
諮商運用
法律
工具書
總論
憲法
行政法
民事法
刑事法
商事法
國際法
犯罪防制
學科概要系列
學術專著
實務叢書
政治、公共行政
政治理論
比較政府與政治
國際關係
公共行政
工具書
學術專著
財經、商管
管理
財經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社會、傳播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工作
社會問題與福利
高齡學
新聞學
傳播學
廣播、電視、電影
廣告與公共關係
文化研究、禮俗
觀光、餐旅、休閒
觀光
餐旅
休閒
其他
語言、文學
通識
文學總論
中國文學
臺灣文學
世界文學
現代文學
兒童、青少年文學
語言
語言文字學
應用文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學術專著
悅讀中文
歷史、哲學、宗教
總論
中國史
世界史
中外地理
哲學研究
中國哲學
西洋哲學
宗教研究
西洋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美學與藝術總論
視覺藝術
表演藝術
影像藝術
創意設計
文創產業
理工
總論
理科類
電機資訊類
工科類
環境與土木
海洋科技
職場書
醫護暨生命科學
總論
生命科學
醫學
藥學
護理
食品營養
考用出版
教檢、教甄
諮商、輔導、社工
消防用書
司法考試
高普特考
初等、五等
導遊領隊
會計、記帳士
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
金融證照
乙、丙級技能檢定
留學必備用書
數學
書泉出版社
職場專門店
e商朝
兩性家庭
法律識讀
知識探索
養生保健
教育、通論
其他
台灣書房
閱讀台灣
納福系列
人文誌(台灣書房)
台灣誌記
游藝集
城市風景
台灣古籍大觀
時代人物
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
白話經典系列
五南文庫
五南文庫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研究方法
圖解系列
圖解系列
學科概要
學科概要
世界名人傳
世界名人傳
博雅書屋
人文隨筆
人物誌
全球直擊
法律屋
搜查一課
社會意識
美學誌
會飲考
萬國誌
萬象考
歷史迴廊
博雅文庫
經銷書目
經銷書目
字辭典/總類
字辭典/總類
教育/心理
教育
心理/諮商
政治/法學
法律
政治
公共行政
國際關係
經貿/管理/會計
管理
經濟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社會休閒
社會
傳播
觀光
餐飲
休閒
國際禮儀/會展
文史哲
臺灣文學
中國文學
各國文學
語言/文字
史地
哲學
宗教
藝術設計
藝術
設計
創意美學
科學
自然科學
應用科學
醫療衛生
衛生行政
中醫
西醫
初等/地方五等
初等/地方五等
專技高普考
營養師
記帳士
導遊領隊
護士/護理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師/設備士
會計師
社會工作師
專技高普考
特種考試
鐵路特考
公路監理站
民航特考
港務人員
司法特考
海巡特考
關務/報關人員特考
移民署
調查局
社會福利工作
專利商標審查
特種考試
捷運招考
國民營事業
中鋼/中龍鋼鐵
中油
台電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台灣自來水
農會
農田水利會
銀行人員/銀行僱員
國/民營事業
警察特考
警察特考
警大/二技/警專
軍職特考
士官/軍校考試
預官 甄試
金融證照
金融證照
保險從業人員
證券商資格/分析師
期貨商資格/分析師
信託業務人員
理財規劃人員
銀行內控人員
授信人員
債券人員
外匯人員
技能檢定
專技人員技能檢定
電腦檢定
美容/美髮檢定
中餐/烘焙/餐飲檢定
廣告/建築/設計檢定
勞工安全檢定
汽車/機械/電機檢定
電子檢定
技術士技能檢定
會計檢定
全民英檢
英檢/教師甄試
教師甄試/資格檢定
升學考試
研究所/二技
升大學
四技/二專
國中
國小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內政及國土
國家大事紀
國防軍事
深訪中研院
經濟金融
經濟金融
醫療/社福
醫療/社福
教育學習
教育學習
台灣旅遊
台灣好好玩
遨遊大自然
縣市采風
客家/原民文化
客家風情
原民文化
文化藝術
走訪博物館
文化藝術
法律/科技
法律司法
探索科技
公共工程/交通
公共工程/交通
期刊/影音
逗陣影音館
期刊
語言
英文
日文
各國語言
小說/文學
小說
台灣文學
西洋文學
中國文學
大眾文學
財經/企管/經濟
工商企管
財經
理財
統計
會計/審計
經濟
科學科普
數學
理工
科學
地理
歷史
自然科學
電腦
農林漁牧
動植物
社會人文
社會
人文
心理
教育
哲學
政治/法律/軍事
圖書資訊
新聞傳播
新聞傳播
健康醫療
健康
醫學
護理
宗教命理
宗教
命理
休閒生活
休閒
居家生活
美容
飲食烹飪
旅遊
台灣
中國大陸
日/韓
亞洲
紐/澳
歐洲
美洲
非洲
他國旅遊
藝術設計
技藝
建築
音樂
戲劇
藝術
攝影
繪畫/雕刻
兒童/漫畫
兒童讀本
漫畫
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台灣好好玩
正在壽山上空
編/著者:
李瑞宗
出版社: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
出版日期:
2016-05-01
ISBN:
9789860484335
參考分類(CAT):
台灣好好玩
參考分類(CIP):
旅遊;觀光
優惠價:
9
折,
315
元
定價:
$350
無法訂購
分享
f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森林分享-好山好水
定價:250 元
特價:
90
折!
225
元
鄉音,聽見臺灣的心跳 [附光碟...
定價:350 元
特價:
90
折!
315
元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海洋環境教...
定價:250 元
特價:
90
折!
225
元
我國觀光及運動休閒服務業證照制...
定價:630 元
特價:
90
折!
567
元
尋常.台北|休閒農遊:一日農遊...
定價:100 元
特價:
90
折!
90
元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緒言、一切就從海談起人們對於鰻魚的旅行,烏魚的旅行,灰面鷲的旅行,青斑蝶的旅行,也許稍微知曉一些,但關於壽山的旅行,卻是一片空白。人們喜歡跟隨前人的腳步,或按圖索驥,或單純臥遊,隨之喜樂,隨之苦辛,進入其境,那就是享受。只不過,我有自己的偏愛,我的觀察,我的忽略。我所在的地方,昔名山頂庄(山巔部落),今名柴山(又名山海宮,此後皆稱山海宮),這裡是陸地的邊緣,高雄市最偏僻的小漁村;也是海的邊緣,孤芳自賞,只有夕陽與船舶陪伴它。終戰之前,山頂庄沒有小學。要上學,需每日清晨翻越壽山稜脈至內惟國民學校就讀,下午時,再翻越壽山回去,如斯往返。左鄰右舍的小孩們,呼來一群5、6位,另一群4、5位,有男有女,依次出發。25年次的王梅玉從一年級到二年級如此渡過。印象中,最苦的是戴著大斗笠冒雨上學,在山路屢屢滑倒,屢屢爬起,再往前進。三年級時,也就是二戰最後一年,從山頂庄搬到內惟,全村遷移,就不再跋涉山林。也就是說,山頂庄直到二戰的最後一年才集體移居。36年次的王國華沒有翻越壽山上學的經驗。但他10歲時,阿媽曾帶他一同走山路回山頂庄。他記得阿媽綁小腳,但很會走路。從內惟庄挑著扁担,攜去菱角、青菜、田螺回老家,再從山頂庄攜回鱙仔、魚乾等等海產。當然,還會再分幾份,送給至親好友。 首先,入山位置不在龍泉寺的登山口,而在更北邊,也就是過龍泉寺北側小橋,從鼓山三路51巷57弄43號這裡上山。小山谷留有軍營遺跡,黝暗深邃,這裡俗稱黑面仔。一開始陡上,沿途山徑旁發現一些風水,竄昇小山頭,轉入乾溝,會遇到一座土地公,這小土地公廟並無神像,內中擺了一塊一尺高的石頭,據說頗為靈驗,土地公後山坡的風水更多。切過這條乾溝,直上便是三欉榕仔。 三株特大榕樹盤踞石頂,橫枝伸展,成為地標,亦為暫歇之處。經龍泉亭、龍門亭,再取上行。途中,有一段路面因整片珊瑚礁岩外露地表,呈孔洞狀,外觀宛如菜剉(刨絲器),又因地形陡上,俗稱菜剉崎。菜剉是將瓜類、根菜類等刨絲的器具。自菜剉崎之後,經中心亭,山徑繼續陡昇,在右方有一株老棗樹,高瘦挺立,幹如腿粗,葉片稀疏,此段山徑俗稱棗仔崎。 接著地勢稍為平坦,不久跨過一塊橫條石,整體長度約1公尺,深度約40公分,此石分成二階,下階高約14公分,上階高約6公分,形如門檻,俗稱戶碇。通行至此,需跨此門檻而過。 前行,穿入壁立的珊瑚礁巨岩區,昔日這裡生長許多烏柑仔灌叢,地名為烏目刺口。烏柑仔為芸香科植物,單葉互生,具銳刺,俗名烏目刺。出了巨岩區,進入荔枝林,下至獅仔石,接上柏油路面的車道(昔稱牛車路)。前進約20分鐘,便可抵山頂庄了。 從山海宮向外望,是一片大海,浩蕩、無邊、無際,那是臺灣海峽。在其南側不遠,是高雄港。高雄港退潮時,潮水帶領鹹味的底層水不斷退卻,來到海口。這海口,昔日稱打狗隙,原有一些礁石散置,後來築港時清除炸掉了。潮水速度更快,經過夾峙的哨船頭與旗後岬。旗後岬頂上,有一座白色燈塔,發出一閃一滅的強光,向北招喚,是安平燈塔;向南招喚,是鵝鑾鼻燈塔;向西招喚,是琉球嶼燈塔,它們彼此知悉。 乘浪而出,有一艘萬噸的散裝輪,它卸下滿船七座儲存槽的玉米,出港後向著南美洲回去。緊跟其後,從港的深處,駛出一艘萬噸的貨櫃輪,它也滿載臺灣出口的電子與五金,出港後直行,航向新的目標,中南半島的海岸。 除了這些如鯨的大船,還有小型的漁船,與更小型的機動塑膠筏,他們就像沙丁魚,每日出航,每日返航,或二三日出航,二三日返航,離岸離家不會太遠,他們是留鳥,不是候鳥,他們是近海魚類,不作溯河的遷徙。 成鰻再次回到海,它出生的地方。在河口沙洲上站著鷸鴴,時或疾步奔跑,時或獨立不動。偶爾翻戳蠕蟲、螺蚌等。就在一百年前,高雄港開始造陸,放眼綜觀鹽埕區,幾乎都是鹽田,只有小聚落數處,人們過著曬鹽、捕魚的生活。接著造陸,那才是原名打狗的這個地方,天翻地覆改變的開始。 至於鰻群從哪兒來,如何來到共同目的地,還是不很清楚。根據研究,東北亞的成鰻每年在4-9月進行降海洄游,游至馬里亞納海溝西側海域產卵。在那黑暗中,鰻卵孵化,漂蕩如微塵,轉變成全身透明,兩側扁平的柳葉鰻,眼睛望著藍光的海域,這奇異世界,那是百萬年的流逝。 然後,順著北赤道洋流由西往東,到了菲律賓東方海域後,北轉進入黑潮,這半年的成長變成細長流線型的玻璃鰻,然後脫離黑潮進入沿岸水域,在秋冬季節的11月至次年2月,進入河口的玻璃鰻變成5-6公分長的鰻線,開始尋找淡水水域,準備上溯它們的生命之河。這時漁民出動了,展開為期4個月的撈捕鰻苗(抓鰻仔栽)熱季。進入河口後,鰻線成為定居生活的黃鰻(幼鰻),再成為銀鰻(成鰻),拓展它們的一生,與鮭魚有著相反生活史的一生。 曾經,有些來自山頂庄、桃子園的村民,如鰻苗在大海出生,游向內惟庄,在那裡長大。有些得以回到大海,如山頂庄居民,回到出生漂游的地方。有些卻再也回不去大海,如桃子園居民,他們逆行上溯,異化成淡水魚類,再也回不去鰻魚的世界。海、海岸、群山的對應,人很渺小,行走其中。月圓月缺。大批綠蠵龜上岸產卵的那晚,也正是月色最晦,夜色最暗的時刻。漲潮。 天破曉,退卻的潮浪,再退卻,露出緜長砂灘。幾隻磯鷸急促轉身下降,細細黑爪踩在砂地,晨風將羽毛捲起,搖搖飄動。天漸亮,看出馬鞍藤在砂灘一路遠行,還有林投一叢叢,伸出刺葉閃閃發亮,臺灣海棗列隊在後方,在上方,在側方,一一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