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文化藝術
     
    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新精神的跨界域流動(精裝珍藏版)
    出版日期:2019-08-01
    ISBN:9789579072519
    參考分類(CAT):文化藝術
    參考分類(CIP): 

    優惠價:9折,1350

    定價:  $150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100 元
    特價:90折!90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定價:900 元
    特價:90折!810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通往日治台灣前衛──最豐富的文藝圖文史料
    橫跨 文學∣電影∣美術∣攝影∣劇場∣音樂∣舞蹈
    《日曜日式散步者》企劃編輯+設計團隊,再次合作

    ▌本書特色
    ●日治台灣文藝現代性的圖文史料,一次典藏!
    ●跨領域逾20位專家,首度共同撰述,探尋東亞藝文現代性的萌生與連動
    ●繼《日曜日式散步者》,金蝶獎、金曲獎獲獎設計師何佳興年度代表作
    多重紙材|銀黑精印|特別拉頁|全程修色監印
    經典限量珍藏!最極致的台灣設計

    輻射台灣文藝現代性的胎動
    繼《日曜日式散步者》,以風車詩社為透鏡、為輻輳起點,
    看見人與思潮如何移動、交會、共振,創造百年台灣新文藝表情
    【特別收錄】台灣主題大展──「共時的星叢」展覽主題┼作品
    見證「台製現代」,一個美得前衛、有個性的台灣

    ▌邀集跨領域名家聯手撰述
    金馬獎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團隊企劃,歷時七年的追尋與籌備,內容收錄百年台灣前衛文藝史料精選及橫跨歐亞洲各國展品,並由《日曜日式散步者》一書主編陳允元邀集當代跨領域專家聯手撰述,《日曜日式散步者》導演黃亞歷與策展團隊聯手書寫,以豐富的文字及圖像內容,讓我們看見彼時台灣獨有的新文藝表情,重現各自璀璨,又相互輝映的時代。
    ▌所謂時差,其實是脈絡問題,台灣文藝自主意識的起點
    書中所輻射的面向,一方面可看見風車詩社和同時代、跨國境、跨民族、跨藝術領域的藝文交流狀況,同時也反身辨識台灣如何在殖民地的條件下,在文藝路線的辯論、也在與東亞乃至與世界文藝思潮的接觸中,逐步發展出台灣文藝的自主意識。

    雖然「現代」的概念來自西方、並經由殖民母國日本引入,但台灣的新文藝發展,無疑是一種經由台灣創作者重新理解、組裝、詮釋而生成的「台製現代」。這一個部分的思考,呈現在本書第一章「兩種前衛:東亞現代主義/左翼網絡中的殖民地台灣」及第二章「新浪潮湧至:東亞跨界域共振」的文章之中。撰稿的學者們,除了談台灣與世界的接點,毋寧更把重點放在台灣在各種藝術領域與世界的「共振」與在地實踐。

    這本書並不停留在前衛藝術爆發的一九二○、三○年代,更向後延展至戰爭期的一九四○年代,透過戰時台人、在台日人藝文圈及國策電影的案例,討論國家機器對於戰時藝文場域的影響(第三章),以及終戰之後因政權交替、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等因素一度隱沒的台灣文學風景及其復權(第四章)。在星叢共時的輝映之間,一條蜿蜒、起伏而愈來愈清晰的台灣藝文大河,在歷史的迷霧中逐漸顯影。

    ▌「共時的星叢」特展特輯,重現展覽主題與展品焦點
    除了上述內容,還有第五章「跨媒介映射:歷史的回望與對話」──實際上,它也是「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及跨界域藝術時代」特展的特輯,本展覽是黃亞歷導演將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帶入美術館,以大量複製品與真跡同台對話,結合影音裝置、各種跨領域媒材檔案,加以揉合及延展的結晶。作為一個發生於2019年的展覽,它既是百年來台灣新文藝萌生、發展、一度隱沒而終於復返的「結果」,同時也是許多台灣讀者藉以認識風車詩社及跨界域藝術時代的「起點」,兼具「結果」與「起點」的雙重性格。

    除了文字,書中更放入大量史料圖片,包含展覽完整介紹、作品圖錄及史料影像。此次,延續《日曜日式散步者》備受矚目的設計風格,再度邀請金曲獎、金蝶獎設計師何佳興操刀,展現最極致的台灣設計風格。

    ▌屬於台灣人共同的記憶資產,只希望歷史讓人記住
    回顧1930年代的台灣文藝界,一股以「風車詩社」為代表的前衛主義在台灣萌芽,他們是目前所知,最早引進超現實主義的文學團體。然而在主流文化的脈絡下,這支獨特的文學支流,或因為群體小眾、或因為政治與語言隔閡,逐漸消失在歷史的舞台。《日曜日式散步者》導演黃亞歷,於2012年投身研究風車詩社,除了拍攝電影,舉辦講座、出版專書等,透過各種方式去探問這段在台灣發生,卻鮮為人知的藝文史。

    醞釀了七年,集結跨國際如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福岡縣立美術館、東鄉青兒記念損保ジャパン日本興亞美術館等的館藏原作,與風車詩社成員後人的傳家寶出借;並邀請巖谷國士、孫松榮共同策展;與豪華朗機工成員陳志建、知名設計人何佳興,聯手打造展覽裝置與設計。不只展品本身,展場呈現也將帶給觀眾獨特的觀展體驗!一同重現日殖時期的台灣與世界的前衛文藝特展。本書為此次特展專書,精心策畫,邀集包括日本、台灣等多位相關領域學者及研究者撰寫,用精采圖文,及精緻裝幀,見證一個曾經美得前衛,美得有個性的台灣。

    產品目錄

    I. 台製現代: 風車轉動中的多稜折射
    ▇ I-1. 兩種前衛: 東亞現代主義/左翼網絡中的殖民地台灣
    現代主義文學的大爆炸—在東亞的傳播與比較──謝惠貞
    打破界線的人們—以李箱及「風車詩社」為中心──金東僖
    殖民地前衛—戰前台灣的現代主義詩案例及與東北亞的交涉──陳允元
    台灣的Muses,民族的靈光—東亞左翼文化走廊上的不轉向作家──柳書琴
    日治時期楊逵的左翼運動與文學實踐──黃惠禎
    運動、藝文與麻雀—台灣近代知識青年的交際活動與日常娛樂──陳文松

    ▇ I-2. 新浪潮湧至: 東亞跨界域共振
    從「殖民的國際都會主義」到「想像的鄉愁」—江文也的音樂──王德威
    吹動風車的現代主義之風—阿部金剛及其周圍人、事──大谷省吾
    「超展開」的台灣超現實繪畫史──蔡家丘
    寫真飛行船的漂流與新興寫真時代下的低頻聲波──陳佳琦
    身體的現代化、展演的民族化—日殖時期台、日、韓的藝文交流與台灣新舞蹈藝術的萌發──徐瑋瑩
    日籍畫家筆下的台灣建築圖像──凌宗魁

    ▇ I-3. 國家機器與戰時藝文場域
    戰鼓聲中龍瑛宗文學的浪漫與哀愁──王惠珍
    「愛」「台灣」—一九四〇年代前後在台日人文化人的幾種類型──鳳氣至純平
    光圈下的福爾摩沙—國策紀錄片《南進台灣》的見與不見──蔡蕙頻

    ▇ I-4. 終戰後的風景—一代人的隱沒與復權
    景框外的星辰—關於風車詩社、台灣文學及其覆反──藍士博

    II. 「共時的星叢: 『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展覽主題與展品圖錄/ 圖說
    ▇ II-1.  展覽主題
    ▇ II-2.  展品圖錄
    ▇ II-3.  展品圖說

    III. 跨媒介映射:歷史的回望與對話
    ▇III—1 策展人論述
    復返電影,在美術館一隅──黃亞歷
    我們如何現代過?—關於「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孫松榮
    從《日曜日式散步者》看「超現實主義」──巖谷國士
    ▇III—2 展品焦點
    致「共時的星叢」特展—著眼於慶應義塾之藏品──笠井裕之
    日本前衛電影浪潮的巨匠—衣笠貞之助──張昌彥
    《日曜日式散步者》與戲劇、舞蹈、表演,以及西脇順三郎──吉田悠樹彥
    劉啟祥(1910—1998)作品中的巴黎──孫淳美       
    ● 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