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都市設計 #公共空間活化 #建築開發 跨文化案例
─ 即使是再平凡的小地方,仔細凝視,都有屬於自己的地方感
高樓大廈之外,規劃藍圖之外,
一個規劃者看到的城市風景有何不同?
對於未來的理想棲地,
又提供了怎樣的線索與想像?
─ 從城市探索經驗出發,擴展都市規劃的想像邊際
從市場、街道到住宅區,由郊山、樹蔭到河岸湖地,
歐美的理想城邦長什麼樣?
都市應該包容多元價值嗎?
本地經驗的得失如何聚焦?
國內外經典城市的漫遊視野,與都市規劃理論在散步中激盪、交集
─ 關於都市的問題,我們往往爭論得太多,而散步總是太少
所謂「留白」,是指未被定義、可能被忽略,或已然消失的所在,
在主流邏輯造成空間越來越同質化時,
這些空白處所代表的多元價值可以讓我們停下來省思,
其中也蘊含著創造與變化的種子。
讓我們想像城市。
作者介紹
吳比娜
台大城鄉所畢業,哈佛大學公共政策與都市計劃碩士。
曾任職民間基金會、建築師事務所,在社區大學開設「城市散步」課程,希望促進人對城市環境的連結,現在專職當媽媽,最喜歡的事,還是跟女兒在路上散步。
合譯有《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規劃術》、《如何謀殺一座城市》、《明日的農場》等書。
目次
前言:故事之前
台北綠手指
∕ 隱逸的世界
公共市場
∕ 匯聚新鮮、有機、在地食材的農夫市集
北投溫泉博物館
∕ 療癒空間
城市裡種的植物
∕城市綠環境
新舊交錯
∕ 更細緻完整的都更想像
馬拉松跑者的城市
∕ 當跑者作為城市觀察家
城鄉之間
∕ 閱讀地方感
造一個行人徒步區
∕ 步行城市的課題
Wonder Bread
∕ 都市窳陋違建的背後意涵
Boulder的開放空間
∕ Boulder的成長管理
公平住屋
∕ 解放住宅市場及居住想像
河濱公園
∕ 政府與公民社會間的對話與折衝
娛樂街區
∕ 危險的吸引力
公共藝術
∕ 不只是美化
小房子
∕ 重質不重量的小房子邏輯
圖書館
∕ 對所有人開放的圖書館
老劉遇見青蛙王
設計課
側記城鄉所
爸爸
∕ 代間拉扯重塑的都市藍圖
後記:就散步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