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科學科普 > 自然科學 
     
    生物世界的數學遊戲-科學人文61
    編/著者: 蔡信行/史都華
    出版社:天下文化
    ISBN:9789576217852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生物科學總論

    優惠價:85折,323

    定價:  $38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80 元
    特價:90折!342
     
    定價:545 元
    特價:95折!518
     
    定價:545 元
    特價:95折!518
     
    定價:200 元
    特價:90折!180
     
    定價:420 元
    特價:95折!399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鳥為什麼會成群結隊?駱駝走路時四隻腳的先後順序,有什麼模式?神仙魚的美麗條紋與向日葵的交錯螺線,是怎麼來的?除了DNA,生物世界裡到底還暗藏什麼玄機?且讓《生物世界的數學遊戲》帶你欣賞數字與大自然的完美結合,認識「生物數學」這門新科學。  虎皮條紋和蝴蝶斑紋,有沒有共同原理?  根據科普作家史都華的說法,答案是:「有」,而且深藏其中的法則就是數學。  史都華認為,DNA就像食譜,雖清楚寫出材料、分量和做法,卻不保證一定做得出成功的佳餚──  從食譜到完成,過程中還必須考慮種種複雜的因素。  雖說基因能命令生物體朝某個方向移動,但真正告訴生物體如何回應這指令的,卻是這微妙的化學物理世界當中的數學定律。  《大自然的數學遊戲》已經帶你看到一個處處充滿圖案模式、數字模式的美麗新世界;在姊妹作《生物世界的數學遊戲》,史都華將進一步告訴你:複雜理論如何解釋生命的起源與演化,費布納西數列以何種方式與大自然結合,以及動物的步伐呈現出哪些數學秩序。  就讓我們再走一趟深度而有趣的探索之旅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史都華 Ian Stewart  全球著名的數學家,任教於英國沃里克大學(Warwick University),研究專長在非線性動力學、混沌理論及其應用。  史都華教授非常擅長通俗數學著述,他是《科學美國人》雜誌的數學專欄作家,《新科學家》雜誌的顧問,《科學》雜誌和《發現》(Discover)雜誌的定期撰稿人並且長期為英國報紙撰稿,也經常上美、英、加拿大的電台、電視台解說數學話題。  史都華所寫及與人合寫的書已超過六十本,包括《大自然的數學遊戲》(天下文化出版)、《上帝玩骰子嗎?》(Does God Play Dice?)、《可畏的對稱:上帝是幾何學家?》(Fearful Symmetry),以及與生物學家寇恩(Jack Cohen)合寫的《混沌之崩潰》(The Collapse of Chaos)等書。  1995年,史都華教授獲頒英國皇家科學院的「法拉第獎章」(Michael Faraday Medal),表揚他在科普工作方面的傑出貢獻。譯者簡介蔡信行  台灣大學化學工程系畢業、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化學碩士、化學博士。專長為石油化學、高分子化學及物理、流變學。歷任中國石油公司企劃處副處長、研究發展委員會執行祕書、靜宜大學及東海大學兼任副教授等。著作有《石油產品及其應用》、《聚合物化學》、《奈米科技導論》、《石油及石油化學工業概論》及《最新化工製程及新材料》等,主編《替代燃料與再生能源》及《新世代石油化學工業專輯》,譯作有《數學遊樂園之觸類旁通》(牛頓出版)、《凝體 Everywhere》、《生物世界的數學遊戲》、《國民科學須知》、《現代化學》、《觀念化學II、III》(以上譯作為天下文化出版)、《從地球看宇宙》(寰宇出版)、《數學的故事》、《夸克到宇宙》(世茂出版)及《物質的終極影像──反物質》(年輪出版)。蔡博士喜歡登山,是第34位完成台灣百岳的登山家,對自然生態頗為重視
    二十一世紀的新科學──生物數學史都華  何謂生命?生命從哪裡來?為什麼生物世界與無機世界是如此不同?  生命究竟有多特別?  這些問題,自從科學初萌之時,就一直困擾著人類——說實在的,早在科學誕生之前,這些問題就存在著,數千年來不斷激起辯論,而爭論的主題,就是生物體的特殊本質。生物(有機體)是多樣的、柔韌的、無法預測的;生物可以自己做抉擇,對環境做出反應,而最重要的是——可以繁殖。有機世界看起來與無機世界全然不同:生物學與物理學好像有天壤之別。  或者一向就像這樣。  哲學家和科學家一直在爭論,我們是否可能像瞭解天氣變化或行星的運動一樣,去瞭解生命。過去一直有人認為,生命體是由某種特殊的物質構成,這種物質基本上不同於形成空氣、海洋、山丘或陸地的組成物質。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生命可能只是一種特殊結構,由普通的無機物質所組成。  生命的起源向來也是熱烈爭辯的話題,有些人認為生命真是太特殊了,所以只能由超自然的東西來支配;另外一些人抱持的想法則是,在足夠充裕的環境下,而且假設時間也足夠,那麼平凡的東西必定會以更為複雜的方法自我組合,使生命自動浮現。這幾種觀點都是極端,還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想法介於中間。  一直要到二十世紀中葉,對於生命是否含有無機的組成,才開始有清楚的認知。  DNA,是生命的第一個奧祕,它的分子結構的發現,解開了這個特殊的謎。生命是一種化學的形態——但這種化學不像試管中所看到的,而是很複雜、能夠讓工業城鎮看起來像恬靜村莊的化學。地球上每一個生命體內,都包含著複雜的分子密碼(我們連一個也不知道),這套密碼宛如一部「生命之書」,指定了生命體的形態、生長、發育及行為。我們的命運寫在基因上。  當然,這個發現是歷來最重要的,無疑改變了我們對生物世界的看法,打開了解答生命許多奧祕的全新思路——但不是全部。  還有一些祕密藏在遺傳密碼的更深處。基因對地球上的生命是至關重要的,扮演著形態及行為的決定者,但是這樣的角色可能被過度渲染,特別是在媒體上。基因並不像工程用的藍圖,反而比較像食譜上的烹飪法;它會告訴我們要用哪些材料、用多少量、次序如何,但是並不提供獲得最後結果的完整正確方式。  每位廚師都知道,食譜與煮成餐食是不一樣的:在烹調與餐桌之間,還有爐子、烤架、鍋碗瓢盆、調味等複雜的因素。揉麵糰、烘焙麵包的方法,上一週用起來極為順手,但這星期你卻可能把麵包做得像煎餅一樣扁平。光研究烹調的方法或爐子,或甚至兩者,是找不出失敗原因的;你還必須考慮到控制著水、小蘇打、熱空氣及生麵糰的物理與化學定律——還有其他數也數不清的因素。  不過,在嘗試瞭解生命的同時,我們發現單單只看它的DNA密碼序列(生命的食譜),就這麼引人入勝。DNA簡潔而井然有序;生命體卻是凌亂的。DNA可以用一串符號來掌握;而物理學的定律,甚至需要複雜的數學來敘述。  再者,我們對遺傳學的瞭解有驚人的成長,開啟了無數成功的研究線索,這將使我們花上數十年,去追蹤那些最為明顯的線索,而較為難以捉摸的則暫且放在一邊。  結果,我們差一點就忽視了眼前的重要事實:生命不只是基因而已。形態之謎  生命在充滿內涵的物理宇宙中運作,受到宇宙中的定律、模式、形態、結構、程序及系統的規範。而基因,在物理定律的規範下作用,如果單獨靠物理或化學作用就能完成艱巨的工作,那麼基因就能放心地聽其自然。基因把物理宇宙輕推向特定方向,去選擇其中一種化學物質、模式及過程,而不是另外一種;但控制著生長中的生物體、告訴生物如何應對遺傳指令的,卻是物理及化學作用裡的數學定律。  數學如何控制生物體的生長,是生命的另外一個奧祕(或第二個奧祕,如果你願意這麼稱呼的話)。沒有了數學的規範,我們絕對解不開生命世界的不可思議;由於生命是基因與數學合作的結果,因此我們必須同時兼顧這兩者。有了這層認知,就像拿著一根閃閃發亮的線,穿過生命科學的歷史——不過,持有這種想法的,只是那些被視為是特立獨行的人,而不是主流科學家。這些特立獨行的人,採用大多數物理科學家及數學家對生物學的看法,而不是生物學家的看法,所以他們探討生物學的方法也十分不同。這種差異,正是為何是由那些特立獨行的人,來探索生命更深層面的主要原因。  其中一位偉大的特立獨行者,就是有數學背景的動物學家湯普生(D’arcy Wentworth Thompson, 1860-1948)。湯普生出生於蘇格蘭的愛丁堡,大半輩子都待在蘇格蘭,起先是在丹地(Dundee)的一所大學擔任生物學教授,後來則到聖安竹斯(St. Andrews)大學擔任自然史資深教授。他在一九三七年冊封為爵士,十一年後,也就是他的名作《論生長與形態》(On Growth and Form)第二版發行六年後去世。  在這部堪稱為先驅的大作中,湯普生指出,物理科學的成功在於瞭解自然界的模式(pattern),他並對生物科學主張類似的進路。湯普生的中心論點是,生物世界中存在著牢不可破的數學模式:貝殼的螺旋形狀、植物不可思議的數目規則、斑馬黑白相間的條紋、水母的流體形態。他不僅為這些模式做歸類,還試著找出其中的物理原理。  湯普生的論述現在看起來(當然是表面上)有點過時而滑稽,這一點也不奇怪。自從這位不隨俗的動物學家,首次發表他的想法至今這八十年來,生物學已全然改觀,它的重心也轉移了——由整個生物體,轉移到生物世界的微小要項:細胞、細胞膜,以及分子。對當代的生物學家來說,湯普生的論點有點天真而過時,所以很容易忽略他的中心論點,這論點就是:生命的許多面貌是根基於物理定律,因此我們可以借助數學裡「搜尋模式的科學」,來瞭解生命。  不過,在這老套的物理學及生物學背後,卻存在著深奧的真理。DNA的發現,並沒有解答湯普生所謂的「形態之謎」,它只是改變了那些必須解答的謎題的背景——但是還沒有提出答案。此外,除非科學家對於生命的數學基礎,也能夠像他們在分子遺傳學所獲得的長足進展一樣,獲得同等的瞭解,否則永遠找不出答案。在這方面,湯普生的基本觀點現在看來再新穎、有用不過了。  DNA並不是生命的唯一奧祕——克里克(Francis Crick, 1916- )在四十多年前,曾激動而有點操之過急的,對英國劍橋某間酒館裡的常客這樣說過。DNA是個極其重要的奧祕,但不是唯一的;數學家可能會說成:DNA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雖然克里克和華森(James D. Watson, 1928-)把DNA推為中心舞台的明星,但是湯普生卻把他的眼光放到更深處的奧祕,也就是在幕後操控的自然基本定律,隱身後台的另一種生命之謎。  如果想尋找這第二個奧祕,首先我們一定要認清,從湯普生的時代以來,生物學不是唯一產生劇烈改變的科學,物理學和數學也經歷過全然的改變,變得更有用、更普遍、更有彈性、更貼近錯綜複雜的生命。  這些進展提供了全新的機會,來結合生物學與數學世界的觀點,而現今對於這種結合,正好有迫切的需要。科學新融合  我預測(而且不是只有我一人),二十一世紀最令人興奮、最有進展的科學領域之一,必將是生物數學(biomathematics),在新的世紀,我們將可見到數學概念及類型的爆增,這些會因為人類需要瞭解生命世界的模式而存在。這些新的觀念,將以全新的方式,與生物學及物理科學相互為用。如果成功的話,這些觀念將可讓我們對那奇特的現象,我們稱之為「生命」的現象,有更深一層的瞭解:我們將看到,生命裡值得驚嘆的本能,是從天地萬物的豐富潛在內涵及宇宙的優美數學運作當中,不可避免地浮現出來。  這種科學新融合的第一個跡象已經可以看到。如今,數學(新的、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數學)可讓我們瞭解生命的每一層級,從DNA到雨林,從病毒到鳥群,從第一個能自體複製的分子的起源,到莊嚴而持續不停的演化之路。  坦白說,我們目前對生物學的數學瞭解,是片段的、零碎的、容易引起爭論的——就跟任何一門新的科學一樣。儘管結果可能不完整或不是很正確,但這些片段已經引起極大的關注,特別是對那些會想像未來何去何從的人。這也是我希望能說服各位的。
    目次
    序    二十一世紀的新科學──生物數學 史都華第一章  生命方程式小至分子,大至整個生態系,我們在生命的無數層面都發現了數學模式。第二章  生物世界的模式無生命的物質表現出簡單的行為,而有生命的生物體則複雜得難以想像。第三章  DNA的幾何將DNA指令轉換成蛋白質的遺傳密碼,會如克里克所稱的是一種凍結的偶發事件?第四章  細胞的數學之舞我們愈仔細探究細胞,就愈瞭解細胞,就看到有愈多的數學在運作。第五章  演化、混沌、複雜演化可以有明確的方向,有某種程度的可預測性,有屬於自己的動力學。第六章  費布納西的花朵,碎形的莖枝有效堆排就是一種適切的解釋,這方式顯然有助於產生強壯而堅實的植物。第七章  蝴蝶、斑紋、動力學動物可以同時有斑點的身體和條紋的尾巴,卻不會有條紋的身體和斑點的尾巴。第八章  孔雀的偏好──對稱美學據研究顯示,雌性選擇並不是全憑運氣,而是一段奇特的傳奇,綜合了感覺、對稱和性。第九章  動物的步調生物移動的數學模式多得不勝枚舉,而在過去,遺傳學對於這個領域能告訴我們的似乎是少之又少。第十章  群鳥之歌群體行為所牽涉到的不只是生物體,還包含了生物之間的互動,也就是系統的行為。第十一章 珊瑚礁爭奪戰──生態系數學模型數學真的可以處理像生態系這般複雜的體系嗎?如果答案是「否」,那問題就大了。第十二章 追尋生命的另一個奧祕我們不妨把生命的形成看成一種數學挑戰,並思考我們需要發展什麼樣的數學來瞭解生命。附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