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法總則[8版/2020年9月]
    編/著者: 林鈺雄
    出版社:元照
    出版日期:2020-09-01
    ISBN:9789575113681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刑法
    即將上市
    上市後會立即出貨,謝謝

    定價: $85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50 元
    特價:95折!428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定價:720 元
    特價:95折!684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以2006年7月起施行的新刑法總則為本,而全新撰寫的教科書;本版(第7版)更新最新立法動態,包含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的沒收新制,及2020年7月前之最新修正,並蒐集至2020年5月之最新實務見解,期能使讀者掌握我國刑法總則的新脈動。

    全書編排皆從具體案例出發,輔以數十則圖表,細說刑法總則的體系結構與基礎知識。除著重近年來知名的本土實例外,本書論述兼及刑法國際化的發展,讓讀者窺見跨國性刑事法與人權法整合的新趨勢。

    作者介紹
    林鈺雄



    台灣新北市人。台灣大學法律系、法研所畢業,司法官、律師考試及格。1993年9月赴德留學,追隨駱克信(Claus Roxin)教授攻讀刑事法,並以「法官保留及對刑事訴訟上基本權干預之救濟」為論文題目,於1998年獲頒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學位。2005年獲德國宏博基金會(Humboldt-Stiftung)研究獎勵金資助,再赴德深造半年,以歐洲刑事法之整合趨勢為研究範圍。

    作者現為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專任教授,主要學術著作包括:《檢察官論》(1999)、《刑事法理論與實踐》(2001)、《搜索扣押註釋書》(2001)、《嚴格證明與刑事證據》(2002)、《刑事程序與國際人權(一)》(2007)、《干預處分與刑事證據》(2008)、《刑法與刑訴之交錯適用》(2008)、《刑事程序與國際人權(二)》(2012)、《最高法院刑事裁判評釋》(2013)、《刑事訴訟法實例解析》(2019年2版)及《刑事訴訟法(上)(下)》(2020年10版)。

      主編書籍除各式法典外,包括《人權之跨國性司法實踐—歐洲人權裁判研究(一) (二) (三) (四)》(2007/2008/2011/2012)、《最高法院之法治國圖像》(2016)及《沒收新制(一) (二) (三) (四) (五)》(2016/2016/2019/2019/2020)等。

    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序說刑法/1

     壹、刑法是什麼?/4

     貳、犯罪與刑罰/7

     參、刑罰目的何在?/13

     肆、刑法之雙軌制裁體系/20

     .自我評量/31

    第二章 刑法之運用與解釋/33

     壹、罪刑法定原則/36

     貳、刑法之解釋/46

     參、刑法之效力範圍/58

     .自我評量/84

    第三章 犯罪之基本類型/87

     壹、故意犯V.過失犯/89

     貳、作為犯V.不作為犯/90

     參、行為犯V.結果犯/91

     肆、實害犯V.危險犯/100

     伍、繼續犯V.狀態犯/104

     陸、一般犯V.特別犯V.己手犯/107

     柒、單一犯V.結合犯/109

     .自我評量/110

    第四章 行為與行為理論/111

     壹、犯罪行為的基礎:人類行為/113

     貳、行為理論/116

     參、附論:法人犯罪能力/124

     .自我評量/126

    第五章 構成要件之概念與學說/127

     壹、構成要件之概念/129

     貳、構成要件之學說/130

     參、基本構成要件及其變體/137

     肆、不法構成要件之要素/140

     .自我評量/147

    第六章 客觀不法構成要件—因果關係與客觀歸責/149

     壹、客觀不法構成要件概說/152

     貳、行為與結果之因果關係/154

     參、行為與結果之客觀歸責/162

     .自我評量/179

    第七章 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構成要件之故意與錯誤/181

     壹、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概說/185

     貳、構成要件故意之型態/188

     參、構成要件之故意要素與對應關係/199

     肆、構成要件錯誤/207

     .自我評量/218

    第八章 違法性總論/221

     壹、違法性概說/223

     貳、阻卻違法事由概說/229

     .自我評量/236

    第九章 阻卻違法事由各論/237

     壹、正當防衛/242

     貳、緊急避難/262

     參、依法令之行為/275

     肆、業務上之正當行為/281

     伍、得被害人之承諾(超法定阻卻違法事由)/283

     .自我評量/288

    第十章 罪責(有責性)/291

     壹、罪責概說/294

     貳、罪責理論/297

     參、罪責要素/299

     肆、原因自由行為/310

     .自我評量/322

    第十一章 不法與罪責以外之犯罪成立要件/323

     壹、概說/324

     貳、客觀處罰條件/325

     參、個人排除及解除刑罰事由/327

     .自我評量/330

    第十二章 刑法上之錯誤/331

     壹、錯誤理論概說/334

     貳、關於犯罪構成事實之錯誤/337

     參、關於禁止規範之錯誤/338

     肆、關於阻卻違法事由之錯誤/343

     伍、關於寬恕或減輕罪責事由之錯誤/349

     陸、關於不法與罪責以外之犯罪成立要件的錯誤/350

     .自我評量/351

    第十三章 犯罪之階段—預備、未遂與既遂/353

     壹、故意犯罪行為之階段/357

     貳、預備犯/360

     參、未遂犯/362

     肆、不能未遂(犯)/373

     伍、中止未遂(犯)/381

     .自我評量/395

    第十四章 正犯與共犯/397

     壹、正犯與共犯之概說/405

     貳、正犯與共犯之區別/411

     參、正犯/418

     肆、(狹義)共犯/454

     伍、正犯與共犯之特殊問題/485

     .自我評量/491

    第十五章 過失之作為犯/495

     壹、過失作為犯之概述/499

     貳、過失作為犯之構成要件/505

     參、過失作為犯之違法性:以正當防衛為例/520

     肆、過失作為犯之罪責/523

     .自我評量/524

    第十六章 故意與過失不作為犯/527

     壹、不作為犯之概說/531

     貳、不純正不作為犯之構成要件/545

     參、不作為犯之違法性/義務衝突/550

     肆、不作為犯之罪責/553

     伍、不作為犯之行為階段/554

     陸、不作為犯之參與型態(正犯V共犯)/558

     .自我評量/560

    第十七章 犯罪之競合—行為與犯罪之單數與複數/563

     壹、競合論概說/572

     貳、行為單數V.行為複數/579

     參、行為單數之犯罪競合/601

     肆、行為複數之犯罪競合/620

     .自我評量/630

    第十八章 犯罪之法律效果—刑罰、保安處分與沒收/635

     壹、刑罰之種類/641

     貳、刑罰之適用/645

     參、刑罰之執行/666

     肆、保安處分及其執行/681

     伍、處罰之障礙/691

     陸、其他法律效果:沒收新制/699

     .自我評量/712

    .附錄:新刑法立法理由/717

    .附錄:新刑法立法理由(沒收)/757

    .參考文獻/776

    .圖表索引/801

    .法條索引/803

    .關鍵字索引/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