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公職考試 > 司法特考
     
    證券交易法爭有Way
    編/著者: 向楊、吉霸
    出版社:讀享文化
    出版日期:2024-06-07
    ISBN:9789574644476
    參考分類(CAT):司法特考
    參考分類(CIP): 
    優惠期限:2025-12-31

    優惠價:85折,502

    定價:  $59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90 元
    特價:85折!417
     
    定價:550 元
    特價:85折!468
     
    定價:750 元
    特價:85折!638
     
    定價:640 元
    特價:85折!544
     
    定價:580 元
    特價:79折!458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證之道,真想讀?爭有Way,真好讀!

    向楊老師與吉霸老師聯手推出的曠世鉅作《證券交易法爭有Way》終於在廣大讀者們的千呼萬喚下問世啦~



      爭點?體系?通通有!

      申論?解題?全都要!

      一試?法條?不能少!



    【爭點】

      以問句形式拋磚引玉,引導讀者獨立思考,進而培養考生的問題意識!

    【體系】

      不同於一般結構鬆散的爭點整理書,本書以體系為主軸、爭點為核心,見樹又見林!

    【申論、解題】

      輸入了豐富的爭點與體系知識,當然也要練習如何寫題輸出!每個章節至少1題的完整示範,加上至少2題的例題練習,教你運用所學,化輸入為輸出!

    【一試、法條】

      必讀法條去蕪存菁,必背表格化繁為簡,《附錄:一試爭好讀》助你迎戰考場Boss,通關國考Online,迎接Whole New Life!
    作者介紹
    向楊

     臺灣大學法研所商法組在學中

     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學士

     司法官考試及格

     律師高考及格

     讀享國考小學堂證券交易法講師

     臺灣大學優良教學助理獎(證券交易法)



    吉霸

     臺北大學法研所民法組在學中

     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學士

     律師高考及格

     《好真!模擬考──2024律師、司法官第一試》作者(證券交易法)
    目次
    讀享編輯團隊不藏私的書系介紹 1
    讀者一定要知道的本書特色 3
    作者不負責任的證交法學習指南 7
    作者超貼心的相關法規、機構整理 9

    Chapter 1 證交法之基本概念
    爭點1-1 證交法之立法目的為何? 1-3
         一、保障投資人:主要目的 1-3
         二、發展國民經濟:次要目的 1-3
    爭點1-2 證交法之規範對象、範圍為何?證交法與公司法之關係? 1-4
         一、證交法之主要規範對象 1-4
         二、證交法之規範範圍 1-5
         三、學者評析 1-5
    爭點1-3 公開原則是什麼?證交法之規範藍圖? 1-6
         一、公開原則 1-6
         二、證交法之規範藍圖 1-7
    爭點1-4 現行法有價證券之範圍? 1-8
         一、傳統民商法上之有價證券 1-8
         二、證交法上之有價證券 1-8
    延深爭點 台灣存託憑證(TDR)是我國的有價證券嗎? 1-14
    爭點1-5 投資契約算是有價證券嗎?現行法之規範有何缺失? 1-16
         一、投資契約之意義與現行法地位 1-16
         二、參考美國法下之Howey Test 1-17
         三、學者評析 1-18

    Chapter 2 有價證券之募集、發行與私募
    爭點2-1 證券市場的基本架構為何? 2-3
         一、發行市場(Primary Market) 2-4
         二、流通市場(Secondary Market) 2-4
         三、綜合比較 2-4
    爭點2-2 證交法上的「募集」、「發行」意義為何?
         可否包含「再次發行」? 2-5
         一、募集 2-5
         二、發行 2-8
         三、再次發行(又稱「老股承銷」) 2-8
         四、學者評析 2-9
         五、綜合比較 2-10
    爭點2-3 現行有價證券之審查原則為何?
         證交法第22條「申報生效」有哪三種情形? 2-12
         一、現行有價證券募集、發行之審查原則 2-12
         二、須向主管機關申報生效之三種情形 2-13
    爭點2-4 私募之基本概念為何?私募之對象與應行程序為何? 2-16
         一、私募之基本概念 2-16
         二、私募之對象與配套 2-18
         三、私募之應行程序 2-20
         四、學者評析 2-22
    爭點2-5 私募得否對不特定人為之?
         私募之股份可以隨意轉讓嗎? 2-23
         一、私募一般性廣告之禁止 2-23
         二、私募股份轉讓之禁止 2-24
    爭點2-6 為何公發公司發行新股需要強制股權分散?
         股權強制分散之政策有何批評? 2-28
         一、強制股權分散之基本概念 2-28
         二、強制股權分散之檢討 2-30

    Chapter 3 有價證券之買賣
    爭點3-1 證券流通市場可分為哪些?創櫃版又是什麼? 3-3
         一、公發公司與交易市場 3-3
         二、證券流通市場之起源 3-3
         三、我國證券流通市場之發展 3-4
         四、集中交易市場 3-4
         五、店頭市場 3-5
         六、創櫃板之基本概念 3-5
    爭點3-2 有價證券上市櫃應經哪些流程?主管機關有何監管手段? 3-6
         一、集中交易市場 3-6
         二、店頭市場 3-8
    爭點3-3 何謂場外交易禁止?有何值得檢討之處? 3-9
         一、場外交易禁止 3-10
         二、違反之效果 3-10
         三、允許之例外 3-10
         四、學者評析 3-13
    爭點3-4 證券商有哪些類型?分別在證券市場上扮演什麼角色? 3-13
         一、證券承銷商 3-14
         二、證券自營商 3-14
         三、證券經紀商 3-15

    Chapter 4 公司治理與內部人持股
    爭點4-1 現行上市櫃公司之治理模式為何?
         我國目前又存有哪幾種治理模式? 4-3
         一、前言 4-3
         二、我國之設置現況與現存之三種治理模式 4-4
    爭點4-2 獨立董事之設置目的與權責為何?
         獨立董事不獨立會當然解任嗎? 4-6
         一、獨立董事之概念 4-6
         二、獨立董事不獨立會當然解任嗎? 4-10
    爭點4-3 審計委員會之設置目的為何?有哪些重要規定?
         學者之評析為何? 4-11
         一、審計委員會之概念 4-11
         二、審計委員會之職權 4-12
         三、增訂證交法第14條之5第3項 4-15
         四、學者評析 4-16
    爭點4-4 個別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之權限是否競合?
         雙胞股東會問題如何解決? 4-18
         一、問題意識 4-18
         二、權限重疊誰優先—以雙胞股東會為例 4-19
    延深爭點 新法下董事代表訴訟有何問題? 4-24
    爭點4-5 薪酬委員會之設置目的為何?
         對我國薪酬決定有何影響? 4-26
         一、薪酬委員會之概念 4-26
         二、我國薪酬法制之變革 4-27
         三、學者評析 4-29
    爭點4-6 為什麼要求董監有最低持股比率?
         未達到時應如何處理? 4-30
         一、前言 4-30
         二、董監最低持股要求 4-30
         三、未達要求時之處理 4-31
         四、學者評析 4-32
    爭點4-7 為什麼要限制內部人、大股東持股轉讓?
         其持股又受到如何之管制? 4-33
         一、前言 4-33
         二、限制內部人、大股東持股轉讓之立法目的 4-33
         三、內部人、大股東之持股限制 4-33
         四、學者評析 4-38

    Chapter 5 公發公司之管理
    爭點5-1 證交法上對於股東會有何特別規範? 5-3
         一、股東會之召集與通知 5-3
         二、特定議案不得以臨時動議提出 5-6
         三、董監事期滿不改選之處理 5-7
         四、書面或電子投票 5-7
    爭點5-2 何謂委託書制度?運作上有何限制或要求? 5-8
         一、委託書之概念 5-8
         二、委託之態樣 5-11
         三、價購委託書之禁止 5-13
         四、學者評析 5-14
    爭點5-3 證交法上對於公司會計與庫藏股有何特別規範? 5-15
         一、公司會計之特別規定 5-15
         二、公司庫藏股之特別規定 5-17
    爭點5-4 法人股東代表人可否同時當選董事與監察人?
         違反之效果為何? 5-21
         一、前言 5-21
         二、擴張適用:具控制從屬關係之母子公司 5-21
         三、違法同時當選董事與監察人之處理 5-23
    爭點5-5 證交法淡化董監之家族色彩有何規定?
         董事若因解任人數不足時如何處理? 5-26
         一、淡化家族色彩之規定 5-26
         二、董事解任致人數不足時之處理 5-27
    延深爭點 公發公司得否以臨時動議解任董事長? 5-29

    Chapter 6 股份公開收購之管理
    爭點6-1 關於大量取得股權之申報有哪些規定?
         「大同案」中對股權申報之闡釋為何? 6-3
         一、大量取得股權之申報 6-3
         二、企業併購法之特別規定 6-4
         三、從「大同案」看企業併購法第27條與
           證交法第43條之1 6-5
    爭點6-2 何謂公開收購?何時應採強制公開收購?
         現行規範是否違憲? 6-8
         一、公開收購 6-8
         二、強制公開收購 6-9
         三、強制公開收購授權子法規定是否違憲?
           ──憲法法庭112年憲判字第5號判決 6-11
    爭點6-3 公開收購有何其他重要規定? 6-13
         一、向主管機關申報、公告並提出收購能力證明 6-14
         二、不利條件變更禁止 6-15
         三、他途收購禁止 6-15
         四、損害賠償 6-16
         五、審議委員會與強化資訊揭露 6-16
         六、隨時撤銷應賣 6-17
         七、收購數量不足或超過預定數量之處理 6-18
         八、例外停止公開收購 6-18
         九、持股過半之股東會召集權限 6-19

    Chapter 7 公開原則與其民事責任
    爭點7-1 證交法第20條第1項證券詐欺之適用範圍為何?
         責任要件為何? 7-3
         一、前言 7-3
         二、規範目的 7-3
         三、適用範圍 7-4
         四、責任性質 7-4
         五、責任要件 7-4
    爭點7-2 何謂公開說明書?哪些常見的文件屬之?
         誰有義務提出或交付? 7-14
         一、規範目的 7-14
         二、常見之說明書與應提出之情形 7-14
         三、公開說明書之交付與責任要件 7-16
    爭點7-3 證交法第32條公開說明書不實之適用範圍為何?
         責任要件為何? 7-18
         一、規範目的 7-19
         二、責任要件 7-19
    爭點7-4 何謂財務預測?若內容錯誤有何責任? 7-26
         一、財務預測(forward-looking statement)之內涵 7-26
         二、財務預測可能之責任 7-26
         三、不實之財務預測是否具有重大性而屬主要內容? 7-27
         四、財務預測之更正與更新 7-28
    爭點7-5 何謂財務報告?哪些文件應繼續公開? 7-29
         一、繼續公開之內涵 7-29
         二、公司於運作過程中應繼續公開之文件 7-29
    爭點7-6 證交法第20條第2項、第20條之1資訊不實之
         客觀要件為何?主觀要件為何? 7-32
         一、前言 7-32
         二、規範目的 7-32
         三、責任性質 7-33
         四、責任要件 7-33
    爭點7-7 證交法第20條之1資訊不實之責任主體為何?
         請求權人為何? 7-36
         一、責任主體與責任類型 7-36
         二、請求權人 7-38
    爭點7-8 公開原則之民事責任損害賠償有哪些計算方式?
         如遲未出售是否與有過失? 7-40
         一、前言 7-40
         二、損害賠償之計算 7-40
         三、出售時機與投資人與有過失? 7-42
    延深爭點 公開原則之民事責任──損失因果關係如何認定? 7-43
    延深爭點 公開原則之民事責任──是否競合?如何競合? 7-47
    延深爭點 證交法第20條之1與第32條責任有何差別?
         立法上是否妥適? 7-51

    Chapter 8 短線交易之規範
    爭點8-1 短線交易之規範目的為何?
         關於內線交易之防止有何規範? 8-3
         一、短線交易之規範目的 8-3
         二、證交法上防堵內線交易之規定 8-4
    爭點8-2 短線交易之主體、標的為何?
         何謂短線交易之取得、賣出? 8-5
         一、短線交易之主體 8-5
         二、短線交易之標的 8-8
         三、短線交易之行為態樣 8-8
         四、短線交易歸入權之行使 8-11
    延深爭點 對於大股東與其受益所有人應如何行使短線交易之歸入權? 8-11
    爭點8-3 短線交易之具體歸入金額應如何計算? 8-13
         一、短線交易之計算原則 8-13
         二、考試常考變體 8-14

    Chapter 9 內線交易之規範
    爭點9-1 內線交易之保護法益為何?
         比較法上之發展脈絡為何? 9-3
         一、內線交易之保護法益 9-3
         二、比較法上之發展脈絡 9-3
         三、我國內線交易之保護法益 9-6
    爭點9-2 要件一:內線交易之責任主體為何? 9-10
         一、該公司之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及依公司法
           第27條第1項規定受指定代表行使職務之自然人
           (證交§157-1Ⅰ①) 9-10
         二、持有該公司之股份超過10%之股東
           (證交§157-1Ⅰ②) 9-11
         三、基於職業或控制關係獲悉消息之人
           (證交§157-1Ⅰ③) 9-11
         四、喪失前三款身分後,未滿6個月者
           (證交§157-1Ⅰ④) 9-13
         五、從前四款所列之人獲悉消息之人
           (證交§157-1Ⅰ⑤) 9-13
         六、配偶、未成年子女及利用他人名義持有者
           (證交157-1Ⅶ) 9-17
    延深爭點 法人或公開收購人可否構成內線交易? 9-20
    爭點9-3 要件二:內線交易之規範客體為何?
         要件三:內線交易之行為態樣為何? 9-23
         一、要件二:交易客體 9-23
         二、要件三:行為態樣 9-24
    爭點9-4 要件四:何謂有重大影響其股票價格之消息? 9-26
         一、重大消息 9-26
         二、學者評析 9-28
    延深爭點 影子交易是否構成內線交易? 9-29
    爭點9-5 要件五:禁止交易之時點如何認定? 9-30
         一、前言 9-30
         二、消息明確 9-31
         三、消息公開 9-35
    爭點9-6 要件六:內線交易之防止是否要求因果關係?
             非相對應買賣是否構成內線交易? 9-37
         一、前言 9-37
         二、主要爭論:「得知消息」與「進行交易」之間
           是否應具備因果關係? 9-37
         三、預定交易計畫抗辯之引入? 9-39
         四、非相對應買賣是否構成內線交易? 9-40
    爭點9-7 內線交易之請求權人為何?因果關係如何證明?
         損害賠償如何計算? 9-41
         一、責任主體 9-41
         二、請求權人 9-41
         三、交易因果關係 9-41
         四、損害賠償 9-41

    Chapter 10 操縱市場之責任
    爭點10-1 違約交割行為該處罰嗎?實務見解如何限縮解釋? 10-3
         一、要件 10-3
         二、學者評析 10-5
    爭點10-2 相對委託與沖洗買賣的異同? 10-6
         一、相對委託(matched orders) 10-6
         二、沖洗買賣(wash sale) 10-8
         三、相對委託與沖洗買賣的差異 10-10
    爭點10-3 連續買賣有何要件?有無免責抗辯? 10-11
         一、主觀要件 10-11
         二、客觀要件 10-12
         三、可能之抗辯 10-14
    爭點10-4 公布不實財務預測,算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嗎? 10-17
         一、主觀要件 10-17
         二、客觀要件 10-17
         三、財務預測等軟性資訊如有不實,是否成立本罪? 10-19
    爭點10-5 操縱市場的概括條款應如何適用? 10-21
         一、操縱市場的概括條款 10-21
         二、實務見解的限縮解釋 10-21

    Chapter 11 證交法上之刑事責任
    爭點11-1 違反初次公開與繼續公開之刑事責任為何? 11-3
         一、公開說明書不實 11-3
         二、證券詐欺 11-4
         三、資訊不實 11-6
    爭點11-2 違反內線交易與操縱市場之刑事責任為何? 11-9
         一、內線交易 11-9
         二、操縱市場 11-11
    爭點11-3 掏空公司資產之刑事責任為何?
         與公司法之適用如何調和? 11-14
         一、前言 11-14
         二、非常規交易罪 11-14
         三、特別背信罪 11-20
         四、競合 11-21

    Chapter 12 投保中心
    爭點12-1 投保中心為投資人遂行訴訟之依據為何?
         得進行何種類型之訴訟? 12-3
         一、當事人適格 12-3
         二、裁判費之減免 12-4
         三、投保中心得進行之訴訟類型 12-4
    爭點12-2 投保中心訴訟的改革方向為何?學者有何建議? 12-7
         一、前言 12-7
         二、我國與美國之團體訴訟差別 12-7
         三、學者評析 12-7

    附錄:一試爭好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