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後疫情時代,虛無主義當道
人心動輒空了個洞
還有填滿的可能嗎?
人要如何守著心,守著溫度
在亂世的流裡,游向愛的彼岸?
我們可能陷入一種「空心」的狀態,卻不自知?
活著,卻感受不到踏實的未來和生命的意義。
活著,有自我的形體,卻少了發自內心的自信。
活著,想要向人靠近,卻缺乏繫緊關係的能力。
苦澀逐漸腐蝕內在,直至愛與被愛的感覺不再。那麼,人該仰賴什麼而活下去呢?我們還能守住心的溫度嗎?
「空心」,一種失去活力和創造力的狀態,我們使用更多心智去應對生活,卻忽略了心靈與本能,失落了接觸真實情感、理解自我的能力。那麼總有一天,我們得去面對虛假的生命,把那些曾經失落的真實,一片片地拼湊回來。
透過這些看似放棄、絕望,其實生命力熾烈的每一個故事,透過影像的沉澱與心理投射的練習;文字與影像,同時記錄著那些空洞靈魂的內心獨白,在陪伴與承接的過程中,溫柔梳理「空心」背後的心理議題。
我們每個人,都在等待一個重新建構自己生命意義的機會。因為我們明白了,活著本身就是美好。
空心人都曾是傷心人,試圖終止磨損,是以捨棄了心。──吳曉樂
作者介紹
許皓宜
擅長「用關係說故事」的諮商心理師,臺灣師範大學心輔系博士,現就讀於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所,耕耘影像製作與劇本創作,同時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筆耕多年,出版著作包括《情緒陰影》、《情緒寄生》、《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等書。
凌柏瑋
曾擔任國內外多部電影、電視、廣告MV製作的攝影助理、攝影師,同時參與Discovery、國家地理頻道的拍攝團隊已長達十年,近年逐漸跨足攝影指導、執行導演及導演的職務,專長為動態攝影與空拍攝影。2018年以國家地理頻道「透視內幕:棲蘭秘境馬拉松」,榮獲第54屆金鐘獎非戲劇類節目攝影獎。目前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研究所。
目次
序言 後疫情時代的心靈挑戰:缺乏信念、缺乏未來、缺乏愛/許皓宜
序言 《空心人》:是影像,也是書/凌柏瑋
症狀一 困住感
望子成龍卻成籠
「影像故事」 困住與掙脫──在困住感中追尋自我的人們
「鏡頭背後」 每個人都有隱藏的自我
症狀二 努力無用論
無人知曉的溫柔
「影像故事」 努力與放棄──每個人的努力,都有無人知曉的溫柔
「鏡頭背後」 誠實,存在才會有意義
症狀三 重複的負面記憶
無法過去的過去
「影像故事」 改變與不變──換個角度看世界的勇氣
「鏡頭背後」 從「亂中有序」到「斷捨離」
症狀四 轉移痛苦的行為
自殺傾向滿分的人?
「影像故事」 成長與印記──沉睡的童年記憶
「鏡頭背後」 何嘗不是為了好好活?
症狀五 裝出來的強
兩隻怪物養大的小怪物
「影像故事」 猙獰與脆弱──你能認得多少面向的自己?
「鏡頭背後」 可怕的人最脆弱,看來自由的人是孤單
症狀六 失去活力
無菌室裡長大的孩子
「影像故事」 頹廢後的生命力──陰暗角落的希望微光
「鏡頭背後」 有多想要,就有多自由
症狀七 恐懼平凡
永遠與永恆的區別
「影像故事」 平凡與偉大──平凡,但不平庸的那些角落
「鏡頭背後」 平凡人,也可以不平庸地過生活
症狀八 無法表達
能跳舞卻不能走路的少女
「影像故事」 彆扭與灑脫──重新執起・當小孩的機會與權利
「鏡頭背後」 關於「彆扭」這種角色設定
症狀九 罪惡感
沒有資格快樂的人
「影像故事」 承擔與原諒──有人在為你承擔,有人在尋求原諒
「鏡頭背後」 尋找快樂的那把鑰匙
症狀十 失控感
拒絕營養的身體
「影像故事」 失控與掌握──致・那些撫慰人心的角落
「鏡頭背後」 你的以為都不是以為
後記 從空心到實心:少了真實,你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虛名/許皓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