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社會人文 > 社會 
     
    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 關於人生、工作與生命的3...
    編/著者: 泉谷閑示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8-09-18
    ISBN:9789571375304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倫理學理論

    優惠價:85折,255

    定價:  $300 

    ※15本團購價:8折! 240元/本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230 元
    特價:90折!207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工作不是你的「正職」,人生才是。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是人生的全部過程。

      日本精神科醫師以獨特的精神療法,擷取佛洛姆、尼采、夏目漱石等世界級名人的哲語,

      教你全方位思考生命,活在當下,找尋幸福而有意義的人生。


      許多現代人對於工作所秉持的信念,就如同納粹集中營奧斯威辛收容所大門上掛著的標語:「勞動帶來自由」,以為更勤勞、更踏實地工作,終能享受人生。但事實上,我們被工作所綁架,人類淪為「勞動動物」。


      如果只是為了活著而必須工作,會讓人對工作毫無成就感,而且越來越討厭工作,也厭倦「活著」這件事。


      本書告訴你,別再為了工作、金錢、他人,以及虛幻的遠大前程而活,生命的意義,是要選擇你想過的人生。


      深信「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人們,請仔細思考在工作之外,人生的理由。


      .為何現代憂鬱症的病源是「失去自我」?

      .當「中年危機」,提前變成「青年危機」時該怎麼辦?

      .「為麵包而工作」是光榮還是墮落的?

      .「真正的自己」真的存在嗎?

      .曾經被輕蔑的「勞動」,如何轉而獲得讚美?

      .如何從「料理」這件事中,學習品味人生?


      關於思索人生、工作與生命的名人哲語:

      在人生跌到谷底的時候,人類才更會不斷提出對於欲望或是自己為何存在的質疑。──意義治療大師  維克多.法蘭克


      生命說「看吧」,「我經常超越自己,我必須超越自己。」── 哲學家  尼采


      現代人不管做任何事都有其額外的目的,不是為了事情本身而做……簡單來說,賺錢是好事,花錢被視為壞事。一旦了  解到賺錢和花錢只是一件交易的兩面,這種說法顯然就是錯的。這就等於說,鑰匙是好的,鑰匙孔是壞的一樣。── 英國哲學家 伯特蘭.羅素


      想做什麼工作、想怎麼工作,都無關緊要,只要能夠得到工資就好。但一旦工作的內容或方向,甚至是順序都受到他人掌控,那種工作就是墮落的勞動。──小說家  夏目漱石《從此以後》


      為什麼做料理可以深入探索「自己的存在」這件事?因為如果想要好好製作料理,就必須先面對食材的本質。其次,要尋找食材間的法則,並與之好好相處。──料理研究家 辰巳芳子


      精神科醫師威尼科特讓精神治療的目的,是將患者從「無法玩樂」的狀態,轉變成「可以玩樂」的狀態。事實上,每個孩子和大人,都能發揮創意與玩樂的天性。「發現自我」這件事,也只有能在讓人揮灑創造力的事件中才可能發生。──音樂家  斯蒂芬.納赫曼諾維奇
     
    作者介紹
    泉谷閑示

    1962年生於日本秋田縣,東北大學醫學系畢業。
    精神科醫師,曾任職於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醫學系附屬醫院、財團法人精神研究所附屬晴和醫院,現任專攻精神療法的泉谷診所院長。1999年赴法,於巴黎高等音樂師範學院留學,曾擔任巴黎日僑學校教育諮商師。著作包括:《「普通一點比較好」這種病》、《反教育論》、《『憂鬱症』不靠藥物也可以治好》、《能夠活出『自我』的話語》等。

    譯者介紹
    吳怡文

    接觸日文本為調劑生活,卻在意外之間,讓這個韻味十足的語言,成了人生下半場的主題曲。
    熱愛充滿無限想像的文字轉換遊戲,願終身與翻譯工作為伍。譯著包括《人到中年,更是理直氣壯》、《看不見的聲音,聽不到的畫》、《想要買馬車》、《巴黎時間旅行》、《奇想遺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