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教科專業 > 心理/諮商 > 應用心理學 
     
    以小勝大: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3-12-24
    ISBN:9789571358512
    參考分類(CAT):應用心理學
    參考分類(CIP): 應用心理學

    優惠價:85折,323

    定價:  $38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20 元
    特價:90折!378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定價:580 元
    特價:90折!522
     
    定價:140 元
    特價:90折!126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以小勝大: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
      當我們身處劣勢、屈居下風時,要如何找到關鍵,以小勝大?

      更大、更強、更富不一定是優勢,

      顛覆傳統思維,看見弱者的力量!
      暢銷作家葛拉威爾最新力作,重新解讀人生的優勢與劣勢,

      甫上市即榮登紐約時報、亞馬遜暢銷書榜!

      繼《引爆趨勢》、《決斷2秒間》、《異數》之後,再創話題旋風!
      三千年前,在古巴勒斯坦的一個戰場上,一個名為大衛的牧羊少年,僅用一顆石頭和一個投石器,便擊倒一位身高超過200公分的勇猛戰士歌利亞。從此,〈大衛與歌利亞〉這個故事,代表劣勢者與巨人之戰,代表以小搏大!


      大衛的勝利,是奇蹟嗎?


      暢銷書作家葛拉威爾告訴你:大衛贏得理所當然!身為弱者,他並不膽怯,勇敢選擇了對自己有利的戰場和工具,巨人應聲而倒。


      透過在商界、學界、不同國界的真人真事,葛拉威爾挑戰我們宿命的觀點,大膽質問:

      富爸爸一定強過窮爸爸?名校真的比較好?閱讀障礙症患者就沒出息?

      主流永遠是對的?艱辛創痛的童年竟然有益?天生的殘疾反而幫了大忙?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更大、更強、更富必然對我們有利。葛拉威爾結合科學、歷史與聖經的多重線索,在書中破解了一個又一個的迷思,重新解讀政治、社會、教育、創作領域的強弱法則。書中這些逆轉命運的弱者群像,帶出一個重要的人生啟示:


      強者未必強,弱者未必弱;我們以為的優勢可能是一個陷阱,我們以為的劣勢正蘊藏著機會!


      這是一本探究弱者如何成功的書,書中解析了凡人遭遇巨人時如何奮戰。所謂的「巨人」,指的是所有各種類型的強大對手,舉凡軍隊、強壯的戰士、巨大的不幸、災難、迫害等等,皆包含在內。


      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面對著強大的、看似堅不可摧的隱形巨人――無論是自身的生理殘疾、分明的社會階級,還是無理的歧視、實力懸殊的競爭…… ,在巨人面前,我們都是弱者,常常只看到自己的脆弱,卻忽略了潛藏的優勢。


      如何應付「巨人」,以小勝大,逆轉命運,我們需要更好的指南。善於解讀成功的葛拉威爾,這一次,讓我們看到弱者致勝的力量! 書評


      "這是一本洗練、引人入勝、發人省思的佳作,其中最高明、最迷人的一章把印象主義運動和大學入學選擇關連起來,凸顯選擇就讀頂尖大學的迷思---我們總以為讀頂尖大學能提供優勢,事實上,並不必然。"---《舊金山紀事報》


      "葛拉威爾的著作總是那麼扣人心弦,發人深思……,我向來欽佩他的作品。"---《紐約時報》


      "本書帶領讀者深入了解形形色色領域人物克服艱難的心路歷程,有英軍涉入愛爾蘭新教徒與天主教徒爭戰、癌症藥物研究、美國民權運動等等,無數的故事與精闢洞察交織成這本饒富趣味的著作。"---《華爾街日報》


      "引人入勝之作,葛拉威爾真是綜合大師!這位永駐的暢銷書作者展現過人的全新思考,也敦促我們跟進。"---《華盛頓郵報》


      "葛拉威爾的著作之所以能夠暢銷數百萬冊,是因為他擅於解釋這世界的種種現象、臨界質量的威力、成功的無常性等等,並以有趣、易讀、鞭辟入裡的文風呈現他的洞察。"--《今日美國》


      "葛拉威爾擅長質疑傳統智慧之見,他在本書中檢視弱者戰勝強者的故事,世人往往認為這類故事是難以置信的奇蹟,但透過葛拉威爾的精闢分析,我們看到,這樣的事並非那麼難以置信,也絕非奇蹟。我們給這本佳作四顆星評價!"---《時人》雜誌


      "流行文化評論家葛拉威爾是概念綜合大師,擅長把來自種種不同領域(從商界到科學界到聖經)的概念結合起來,形成看待世界的新思維。"--《讀者文摘》
    作者介紹
    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

    1963年生於英國,在加拿大成長,1984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歷史學系,1987年至1996年間擔任《華盛頓郵報》記者,橫跨商業、科技領域報導,後來升任紐約市分社主任。現任《紐約客》雜誌撰述委員。葛拉威爾善於分析生活中一些難以表述,卻無所不在的現象。他曾於1999年以波沛爾(Ron Popeil)的人物特寫,贏得「美國國家雜誌獎」最高榮譽;並於2005年登上《時代》雜誌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

    2000 年首部著作《引爆趨勢》(Tipping Point),試圖解讀外在世界的變化,一出版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一名,獲得美國《商業週刊》、《財星》雜誌等極度好評,「Tipping Point」一詞,更成為商業界一再傳頌和強調的觀念。2005年著作《決斷2秒間》(Blink),轉而分析內在世界的運作,同樣高踞書榜第一名,再度引起廣大回響。




    譯者介紹
      李芳齡

    專事譯作,譯著八十餘本,包括《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100個即將消失的地方》、《逃稅天堂?》、《NASA用人術》、《都是經濟學家惹的禍》、《頂尖對決》(以上皆為時報出版)、《啟動革命》、《哈佛商業評論:企業策略》、《杜拉克:管理的使命、責任、實務》、《創新者的解答》、《創新者的修練》、《開放式經營》、《成功不墜》、《當債務吞噬國家》、《境外共和國》、《獵殺熱錢》、《豐田模式》系列、《尖子品牌》、《Facebook:臉書效應》、《當十億中國人一起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