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五南本版 > 五南文庫 > 五南文庫 
     
    國語文學史
    編/著者: 胡適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3-01-19
    ISBN:9789571169811
    參考分類(CAT):五南文庫
    參考分類(CIP): 中國文學總論

    優惠價:9折,252

    定價:  $28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750 元
    特價:90折!675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460 元
    特價:90折!414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史只讓文獨占兩千多年,語這部分的文學幾乎無人談及,因此若要談國語文學史就要從語文剛剛分歧的時代,也就是從秦漢來說起。秦始皇統一中國時,便深知有「同文書」的必要,以一種文字作為統一的文字。然試想,當時疆域廣,方言多,政府只能用「文言」作為全國交通的媒介。不僅小百姓看不懂,就連小官也不懂得,只得制定科舉考試制度。  科舉的維持,讓古文保存二千年的權威,直至科舉廢止,國語文學運動方才抬起頭來,不需要再躲躲藏藏了。所幸國語文一直沒有衰減,初民從習用的語言中,早已經直接產生文學,也就是歌謠,經過二千年的自由進化,國語文法越變越簡易,越變越方便,就成了一種全世界最簡易、最有理的文法。本書特色  本書原系胡適在教育部主辦的第三屆國語講習所主講「國語文學史」課程時所用講義的石印本。本書從漢魏六朝編到南宋為止,沒有頭尾,只是文學史的中段,可分為三篇,分別為漢魏六朝的平民文學、唐代文學的白話化、兩宋的白話文學。與本書胡適的《白話文學史》互為補充參考,形成胡適筆下一部完整的中國文學史。
    作者介紹
    胡適  字適之,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曾擔任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興趣廣泛,著述豐富,在文學、哲學、史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胡適深受赫胥黎與杜威的影響,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宣傳民主、科學。  胡適提倡白話文和新詩,致力於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1957年,胡適當選中華民國最高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院長,並於隔年4月回到臺灣定居就任。1962年病逝,中央研究院於院內成立了胡適紀念館。另外,在研究院附近另有一胡適公園,為胡適的墓地。  胡適一生影響甚廣,著有《中國哲學史大綱》、《嘗試集》、《胡適文存》、《戴東原的哲學》、《白話文學史》、《盧山遊記》、《胡適文選》、《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中國中古思想史的提要》、《四十自述》、《南遊雜憶》、《胡適留學日記》、《我們必須選擇我們的方向》。
    代序致張陳卿、李時、張希賢等書  陳卿諸兄:   前回您來談及您和好幾十位同學打算集資把胡適之先生前幾年所編的《國語文學史》講義排印出來,恰巧有文化學社邵硯田先生願意承印;也好!可惜我補編的那些材料,因為事隔數年,再也找不出來了;僅僅找出來一些校訂的原講義,其中也略有幾處增補的,已經交給邵先生去了。  他這部講義從漢魏六朝編到南宋為止,沒有頭尾,只是文學史的中段。他的初稿是民國十年(一九二一)給教育部第三屆國語講習所編的。他寫到「天下之文章無有出《水滸》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無出施耐庵先生右者!」 【1】正當十二月三十一日的夜半,這一年就與金聖歎的這兩句話同時完了,他還在講義稿上作了一個紀念。國語講習所是兩個月畢業的;過了年, 不久就舉行畢業式,不但他的講義編不完,就是我的《國語文法》,《國語教學法》,還有錢玄同先生連編帶寫石印的《聲韻沿革》,也都是戛然中止的。這已是五六年前的事了!假使那時候的部章把國語講習所定為四個月,我想他這部書的工作一定完成了。  次年(一九二二)四月【2】,我在天津的直隸國語講習所講演,胡先生也來到,他在旅館裡把這講義的章節次序移動了一些。那年十二月,教育部辦第四屆國語講習所,他又把它刪改了幾處—這就是現在付印之本。那年的國語講習所已成強弩之末了:各省派來的學員大不如前三屆之盛了,在京投考的也不多了,教育部也漸漸的鬧窮了,從前的石印講義也改為油印了,現在你們付印的就是這種很不清楚的油印改訂本。自然,那時大家都沒有興致把各種講義繼續編完;這第四屆也就是教育部最末屆的國語講習所了。  自此以後,我在北京師範等處有時也講講國語文學史,就把他的改訂本再改訂增補了一些,印作臨時的講義,也始終沒有弄成一部首尾完備的書。我屢次向他提及,希望他自己破點兒工夫編成,但他的計畫改變了,打算編一部完全的中國文學史,不限於國語一方面。前年(一九二五)夏天,我在中央公園看見他,問他《胡適文存二集》中,連那些《努力》的「這一周」 【3】 無關輕重的短評都收進去了,何以不在《國語文學史》中間挑選幾章精當的收進去?他才恍然,說當時可沒有想到這一點。可見這部講義並非他稱心得意之作,所以自己不大注意;而我給彌縫補苴的那些材料,更不過為一時教授上的便利計,尤其不值得注意,所以到現在也就並無存稿。  但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商務館也出了一部淩獨見先生的《新著國語文學史》,淩先生就是第三屆國語講習所畢業的,他曾寫信叫我作了一篇序(用注音字母寫的);序中說「他搜集材料很不少,很足表示他讀書的勤快。」他自序也說他編這書的目的是在勉勵自己讀書;這不過是一部「讀書錄」罷了。我倒贊成他這句話。所以,學校裡要教《國語文學史》的,想得到胡先生原來的講義的還很多,雖然是首尾不完之本。只因沒有得到著作者的許可,書坊裡不敢出版;此次你們印作自己的參考講義,我想沒有什麼問題(似乎北大和師大都曾經油印過的),不過正式出版,作為定本,那就要等胡先生回國之後再說。
    目次
    代序第一篇 漢魏六朝的平民文學 第一章 古文是何時死的? 第二章 漢朝的平民文學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的平民文學第二篇 唐代文學的白話化 第一章 盛唐 第二章 中唐的白話詩 第三章 中唐的白話散文 第四章 晚唐的白話文學 第五章 晚唐五代的詞第三篇 兩宋的白話文學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北宋詩 第三章 南宋的白話詩 第四章 北宋的詞 第五章 南宋的白話詞 第六章 兩宋白話語錄 第七章 南宋以後國語文學的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