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以文學性、青少年性、台灣性開啟認識台灣文學的窗;以新詩、散文、小說呈顯台灣文學的面向;在戀戀文學中,增進閱讀與書寫,探觸台灣的心。接觸文學,更愛文學;認識台灣,更愛台灣;青少年文學讀本以選編文本、作家介紹以及作品導讀,構成形貌,是青少年親切的、可親近的精神食糧,能豐富、充實成長、啟蒙的視野,也是國民文學教養的多姿多采窗口。從獨特的窗口,語文教育的文學視野,映照著時代與社會,也映照心的視野與憧憬。
作者介紹
陳明台1948年生,台中縣豐原市人現任: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東吳大學中文系、靜宜大學人文科等校兼任副教授學歷:日本國立筑波大學歷史人類學博士班畢業專門研究領域:台灣文學、日本近現代文學、思想史等 他的相關著作有「台灣文學研究論」(一、二集)、「昭和初期日本前衛詩運動(詩與詩論)研究」、翻譯有張文環小說「地平線的燈」等、張文環隨筆和評論選。另有詩集、研究論集及日本文學翻譯,合計20餘冊。現正專注於「日治時期在台灣的日本人作家和作品」之研究。
目次
賴和 「晚了」、「可憐的乞婦」楊雲萍 「道」、「鱷魚」、「賣不掉的詩」楊華 「小詩十二道」、「小詩」、「黑潮集」吳新榮 「巨人」、「阿母呀!」郭水潭 「蓮霧之花」、「靜寂」、「乞丐」楊熾昌 「秋氣」、「月火和貝殼」、「薔薇」邱淳洸 「秋=斷章」、「霧社的暮色」紀弦 「人間」、「八里之夜」王登山 「沉澱的風景」、「中午的飯盒」、「春晨」巫永福 「泥土」林修二 「龍眼樹」、「鶯」、「帆」吳瀛濤 「墾荒」、「齒輪」周伯陽 「新芽」、「牽牛花」張冬芳 「美麗的世界」詹冰 「那首歌」、「淚珠的」、「人」陳秀喜 「嫩葉」、「台灣」、「灶」陳千武 「雨中行」、「密林」、「鼓手之歌」林亨泰 「秋」、「風景NO.2」、「農舍」張彥勳 「拾荒者」、「后里旅情」羅浪 「吊橋」、「章魚」、「山城」杜潘芳格 「相思樹」、「兒子」蕭翔文 「竹」錦連 「蚊子淚」、「軌道」余光中 「聽蟬」、「踢踢踏」羅門 「窗」、「傘」蓉子 「夏,在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