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小說/文學 > 大眾文學 
     
    樹屋
    編/著者: 角田光代
    出版日期:2012-01-05
    ISBN:9789570839418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日本文學

    優惠價:85折,272

    定價:  $32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20 元
    特價:90折!378
     
    定價:650 元
    特價:90折!585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定價:1200 元
    特價:90折!108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最能直視人類生存極境的溫暖療癒小說  活著該面對?還是逃避?  推薦給總覺得自己人生哪裡不對勁,或者以為只要不是待在此岸,  而在遙遠的彼岸,就一定會有很精采的事情發生的所有讀者。  角田光代融合了時代、家族、生存、死亡的震撼人心最新長篇小說《樹屋》  呈現新舊時代底下「逃避」的各種面貌!  將撥動你生活中最細緻的感覺和記憶!  活著該隨波逐流?還是忠於自我?  希望在哪裡,我就朝著哪裡去?  一個跨越三世代的家庭故事,  一段牽繫中日兩地的戰時回憶。  透過對「逃避」、「面對」的揭露,  《樹屋》讓我們窺見「家」的真實樣貌。  ★日本三大女作家角田光代文壇二十年的顛峰代表作!  ★日本產經新聞大阪本社晚報連載一年,大獲好評!書店一致推薦!  ★榮獲2011年伊藤整文學獎!  「翡翠飯店」這名字聽起來不錯呀!  「飯店」這個詞,在中文裡不是指餐館,而是旅社的意思。  而且,人們相信那綠色的石頭能給人不老不死的力量。  我們全家人,好像天生的DNA裡就有著有氣無力、毫不抵抗、隨波逐流的消極適應力。  祖父母和爸媽守著家裡那間又髒又舊的中菜館「翡翠飯店」,生意不上不下、越來越壞。沒有工作的叔叔要不就在店裡幫忙、要不就整天閒晃。離家多年的哥哥卻在祖父去世沒多久的某一天突然回家,還裝作一副自己從來沒離開過的樣子。久沒聯絡的姊姊這回不但挺了個大肚子回來,還說要把家裡中菜館一樓改裝成拉麵店。還有我,找了三年工作卻仍待業中。  這樣的家,就像簡易旅社。每個人都習慣各自行動,要回家也可以,不回家也沒關係,歡迎來的人,也不阻擋離開的人。唯一的規定就只有「自己的爛攤子自己收拾」,其餘的幾乎互不干涉;碰到事情時的萬能解決法是「那就到時候再說吧!」  我越來越覺得這樣的家,怪極了!可是卻說不上來哪裡奇怪。最怪的是,我竟然從來沒想過也沒問過這個家的來歷!我的疑問像打嗝般一一湧現,祖父的老家在哪裡?奶奶想回去哪裡?我以為爸爸是長子,沒想到戶籍上登記的卻是三男?除了家裡那個無業叔叔之外,似乎還有另一個我從來沒見過的小叔?再說,我們家的祖墳在哪裡啊?為什麼我們家從來不掃墓啊?  祖母跟我邁開步伐,走入既熟悉又陌生的街道巷弄中,看到了希望與失望,我慢慢了解我們藤代家究竟走過什麼樣的過去,才來到今天這一步……  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就是不想死。(祖父泰造)  逃跑更需要勇氣,聽話輕鬆多了。(朋友保田)  我們一直逃一直逃,只想著讓日子好過一些。不是基於什麼崇高的理想,只是因為害怕才這麼做的。(祖母八重)  如果未來不是一直往未知的地方前進,是朝著已經知道的地方走,那該有多好。(小叔基三郎)  我是在摸索如何活下去,而不是做什麼活下去。(叔叔太二郎)  待在那裡熬不住的話,就逃吧。逃避不是壞事。如果心裡知道自己是在逃,就不是那麼糟糕的事。不是只有挺身對抗才了不起。(祖父泰造)  不要不反抗也不逃避,逆來順受地被時代吞沒。(祖母八重)  沒有「假如」。就算後悔,除了現有的以外,什麼都沒有。(祖母八重)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角田光代 (Kakuta Mitsuyo)  1967年出生於神奈川縣。小學一年級便立志未來要當小說家。就讀早稻田大學文學系藝文創作組。大一大二時,閱讀了同科系畢業、剛出道沒多久的村上春樹作品,第一次發現跟自己運用相同語言說故事的作家。  大學畢業隔年、23歲時以《幸福的遊戲》獲海燕新人文學獎,而正式步入文壇。四十多歲已出版了百部作品。  作品橫跨純文學與大眾文學,部部長踞暢銷榜,並屢見於各大文學獎之列。分別三度入圍芥川獎及直木獎,曾榮獲日本大眾文學最高獎項直木賞、川端康成文學獎、中央公論文藝獎、伊藤整文學獎等獎項。與吉本芭娜娜、江國香織並列為當今日本文壇三大重要女作家。  創作靈感多源於對大眾習以為常想法的不滿、質疑或憤怒。寫作時間跟上班族一樣,朝九晚五,有拳擊運動習慣。  1990年,以《幸福的遊戲》獲海燕新人文學獎;  1996年,以《朦朧夜的UFO》獲野間文藝新人獎;  1998年,以《我是你哥哥》獲坪田讓治文學獎;  2000年,以《綁架旅行》獲路傍之石文學獎;  2003年,以《空中庭園》獲婦人公論文藝獎;  2005年,以《對岸的她》獲直木獎;  2006年,以短篇小說〈禁錮的母親〉獲第32屆川端康成文學獎;  2007年,以《第八日的蟬》獲第2屆中央公論文藝獎,此作並改編為同名日劇和電影;  2011年,以《樹屋》獲第22屆伊藤整文學獎。譯者簡介劉姿君  台大農經系畢業,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課程修畢。曾任職於日商及出版社,現為專職譯者。譯有《白夜行》、《幻夜》、《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書評、推薦  全面感動推薦  小說家 甘耀明  知名作家 朱天心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吳佩珍  小說家 林宜澐  寫作者 胡淑雯  知名作家、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郝譽翔  喜歡音樂總經理 陳子鴻  創作歌手 鄭宜農  東海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沼俊曉  《樹屋》非常適合整個家族一起閱讀與討論。書中每個人看起來有殘缺的記憶與性格,聚在同個屋簷下,無論彼此尖銳對待、忍讓、逃避、摩擦或衝撞,都像是一塊活生生、有稜有角的拼圖,湊在一起便拼成了《樹屋》生動的家族故事。──小說家 甘耀明  角田光代在這一本易讀的長篇小說中置放了好幾個發人深省的問題,從國族論述的虛假性到個人如何對抗命運等等不一而足,這使得讀者在輕鬆的閱讀過程中仍不免掩卷深思,東想西想地把那些問題連結到自己身上。也就是說,作者提出的大哉問並非遠在天邊,而是近在如小說中泰造與八重一家祖孫三代的平凡生活裡,也在你我讀者的日常生活之中。這是此類具有大眾體質的小說書寫所能達到的一種十分理想的狀態。一路讀下十幾萬字的文章,總該讓自己的靈魂發酵出一些騷動與反思,而覺得不虛此行吧?──小說家 林宜澐  樹屋,聽起來像是一個編織夢想的地方。在台灣長大的我們,家裡有後院可以蓋樹屋的不多,但我們總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小角落編織屬於自己的、不切實際的夢想。小時候躲在棉被裡開手電筒畫漫畫;念書的時候買的日記本還要上鎖;當兵的時候在上下鋪的夾層藏照片;工作的時候在分機下面用便利貼寫滿座右銘卻從來不記得看;多年以後終於存到錢蓋了自己的錄音室,每天把自己關在裡頭創作出一首又一首的音樂。這些角落,都是屬於自己的「樹屋」。  作者從日本人的角度,看到與我們印象中歷史課本裡不同的滿洲國,時空的交錯帶到現代的日本與中國,從第一代爺爺奶奶帶著憧憬來到滿洲國,為了保命逃回日本,讀來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如同很多卓越的企業,一開始的目標,其實只是為了求生存。作者說:「有時候逃避也是一種追尋。」那麼我們應該省思,自己到底是在逃避還是在追尋呢?我想勇敢的活著,才是我們所該追尋的目標吧。──喜歡音樂總經理 陳子鴻  這本書並非開頭就馬上揪緊心臟的類型,也沒有讓人著迷不已的人物,事實上,這個故事裡每一個角色都有他卑劣的一面,他們都是在不斷逃避的人生中,為了存活緊緊抓住了什麼不夢幻也不令人景仰的東西。但看到後面我好幾次忍不住哭了,明明是那麼直率的袒露人的醜陋,卻又可以在醜陋背後,織一張溫暖的網。那或許是所謂的羈絆,或許是在漂泊無根的歷史洪流中,在看不見未來的不安中,一個努力活下去的理由。這些基本的人性,讓我們在悲傷的故事裡仍可以看見希望,我想角田光代一定有一顆很用力的心吧。──創作歌手 鄭宜農  當學生的時候,我送過報。每天很早起床,在昏暗的天空下帶著一疊疊厚厚的報紙騎機車繞來繞去。那時我的責任區是一個農村,可是那裡巷子很複雜,常常迷路,而且大部分的村民都有著相同的姓氏,所有的房子門口都掛著一樣的名牌。如果送錯的話公司會被罰款,所以我一個禮拜後就辭職了。幾年後,我在市立游泳池打工,發現一位同事就是那座村莊的人,當時他已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他說他出生於滿洲,日本戰敗後穿著尿布上船「回國」。我問他有沒有當時的記憶,他說完全不記得。再幾年後,我從研究所畢業,離開日本,開始在花蓮教書。學校附近有個叫做「吉安鄉」的地方,以前日本開拓移民團住過那裡,當時叫做「吉野村」,可是六十年前所有的日本人都「回國」了。  之前我沒辦法想像那些移民者心裡的感覺,怎麼工作,怎麼交朋友,怎麼談戀愛,又是帶著什麼心情死去。在《樹屋》這本書中,角田光代詳細得描寫滿洲移民和他們家族的歷史。作者的想像力引領我們看到在「大東亞共榮圈」裡和戰後日本平凡的個人如何努力生活。──東海大學日本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沼俊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