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開啓javascript,方便系統運作!謝謝!
重要訊息:慎防詐騙電話,絕無簽單錯誤造成重複扣款或重複出貨,請您千萬不要操作ATM提款機。
註冊
帳號
密碼
f
忘記密碼
客服中心
購物車
全部
書名
作者姓名
ISBN
出版社名稱
熱門搜尋
165防詐騙
蝦皮
法官學院 / 裁判實務教材
中華藥典第9版85折
《苔蘚兄妹》筆記本
關閉廣告
展開廣告
圖書分類
五南本版
公職考試
教科專業
政府出版
暢銷精選
文具
休閒
課程
美食
美妝
精品
服飾包包
3C
餐廚具
家居
婦幼
辭書、總類
中文辭書
西文辭書
日韓文辭書
專業辭書
圖書館學
教育
通論
教育與學校行政
教育心理、測驗與統計
課程與教學
幼兒教育
特殊教育
各級各類教育
班級經營
心理、諮商與輔導
通論
認知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工商心理學
諮商基礎
諮商運用
法律
工具書
總論
憲法
行政法
民事法
刑事法
商事法
國際法
犯罪防制
學科概要系列
學術專著
實務叢書
政治、公共行政
政治理論
比較政府與政治
國際關係
公共行政
工具書
學術專著
財經、商管
管理
財經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社會、傳播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工作
社會問題與福利
高齡學
新聞學
傳播學
廣播、電視、電影
廣告與公共關係
文化研究、禮俗
觀光、餐旅、休閒
觀光
餐旅
休閒
其他
語言、文學
通識
文學總論
中國文學
臺灣文學
世界文學
現代文學
兒童、青少年文學
語言
語言文字學
應用文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學術專著
悅讀中文
歷史、哲學、宗教
總論
中國史
世界史
中外地理
哲學研究
中國哲學
西洋哲學
宗教研究
西洋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美學與藝術總論
視覺藝術
表演藝術
影像藝術
創意設計
文創產業
理工
總論
理科類
電機資訊類
工科類
環境與土木
海洋科技
職場書
醫護暨生命科學
總論
生命科學
醫學
藥學
護理
食品營養
考用出版
教檢、教甄
諮商、輔導、社工
消防用書
司法考試
高普特考
初等、五等
導遊領隊
會計、記帳士
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
金融證照
乙、丙級技能檢定
留學必備用書
數學
書泉出版社
職場專門店
e商朝
兩性家庭
法律識讀
知識探索
養生保健
教育、通論
其他
台灣書房
閱讀台灣
納福系列
人文誌(台灣書房)
台灣誌記
游藝集
城市風景
台灣古籍大觀
時代人物
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
白話經典系列
五南文庫
五南文庫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研究方法
圖解系列
圖解系列
學科概要
學科概要
世界名人傳
世界名人傳
博雅書屋
人文隨筆
人物誌
全球直擊
法律屋
搜查一課
社會意識
美學誌
會飲考
萬國誌
萬象考
歷史迴廊
博雅文庫
經銷書目
經銷書目
字辭典/總類
字辭典/總類
教育/心理
教育
心理/諮商
政治/法學
法律
政治
公共行政
國際關係
經貿/管理/會計
管理
經濟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社會休閒
社會
傳播
觀光
餐飲
休閒
國際禮儀/會展
文史哲
臺灣文學
中國文學
各國文學
語言/文字
史地
哲學
宗教
藝術設計
藝術
設計
創意美學
科學
自然科學
應用科學
醫療衛生
衛生行政
中醫
西醫
初等/地方五等
初等/地方五等
專技高普考
營養師
記帳士
導遊領隊
護士/護理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師/設備士
會計師
社會工作師
專技高普考
特種考試
鐵路特考
公路監理站
民航特考
港務人員
司法特考
海巡特考
關務/報關人員特考
移民署
調查局
社會福利工作
專利商標審查
特種考試
捷運招考
國民營事業
中鋼/中龍鋼鐵
中油
台電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台灣自來水
農會
農田水利會
銀行人員/銀行僱員
國/民營事業
警察特考
警察特考
警大/二技/警專
軍職特考
士官/軍校考試
預官 甄試
金融證照
金融證照
保險從業人員
證券商資格/分析師
期貨商資格/分析師
信託業務人員
理財規劃人員
銀行內控人員
授信人員
債券人員
外匯人員
技能檢定
專技人員技能檢定
電腦檢定
美容/美髮檢定
中餐/烘焙/餐飲檢定
廣告/建築/設計檢定
勞工安全檢定
汽車/機械/電機檢定
電子檢定
技術士技能檢定
會計檢定
全民英檢
英檢/教師甄試
教師甄試/資格檢定
升學考試
研究所/二技
升大學
四技/二專
國中
國小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內政及國土
國家大事紀
國防軍事
深訪中研院
經濟金融
經濟金融
醫療/社福
醫療/社福
教育學習
教育學習
台灣旅遊
台灣好好玩
遨遊大自然
縣市采風
客家/原民文化
客家風情
原民文化
文化藝術
走訪博物館
文化藝術
法律/科技
法律司法
探索科技
公共工程/交通
公共工程/交通
期刊/影音
逗陣影音館
期刊
語言
英文
日文
各國語言
小說/文學
小說
台灣文學
西洋文學
中國文學
大眾文學
財經/企管/經濟
工商企管
財經
理財
統計
會計/審計
經濟
科學科普
數學
理工
科學
地理
歷史
自然科學
電腦
農林漁牧
動植物
社會人文
社會
人文
心理
教育
哲學
政治/法律/軍事
圖書資訊
新聞傳播
新聞傳播
健康醫療
健康
醫學
護理
宗教命理
宗教
命理
休閒生活
休閒
居家生活
美容
飲食烹飪
旅遊
台灣
中國大陸
日/韓
亞洲
紐/澳
歐洲
美洲
非洲
他國旅遊
藝術設計
技藝
建築
音樂
戲劇
藝術
攝影
繪畫/雕刻
兒童/漫畫
兒童讀本
漫畫
一般分類:
公職考試
>
司法特考
爭點HERE 商事法
編/著者:
禕伊、艾塔、王韋
出版社:
學稔
出版日期:
2024-11-01
ISBN:
9786269905652
參考分類(CAT):
司法特考
參考分類(CIP):
優惠期限:2025-12-31
優惠價:
85
折,
663
元
定價:
$780
分享
f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5回破解智慧財產權法學霸筆記書
定價:580 元
特價:
85
折!
493
元
強制執行法 -律師.司法人員0...
定價:620 元
特價:
85
折!
527
元
海洋法爭點解讀
定價:650 元
特價:
85
折!
553
元
這是一本商事法解題書 -司法官...
定價:490 元
特價:
85
折!
417
元
老師開講-憲法
定價:750 元
特價:
85
折!
638
元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公司法〕
網羅新進的判決或學說見解,採用引導式的方法,從規範目的出發,再闡述各爭點背後的爭議及關連性,同時透過大量實例的方式,讓讀者更有帶入感,容易融入內容、理解複雜概念。
〔證券交易法〕
以清晰的架構排序爭點,並將實務見解、學者文章蒐羅於其中,並輔以表格整理相關內容,使讀者能一目了然。
〔保險法〕
以考試為導向剖析保險法爭點,並簡要學說、實務見解,使讀者得以最少時間直搗問題核心。
【作者簡介】
禕伊
律師高考及格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財經法組碩士
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系學士
嗚咪每天有活力的亂跳
小壽司跟小昆布都乖乖長大
最愛的家人都平安健康
每個USER都被制服
清邁福岡和任何一個大旅行都最開心
找到一個不是最棒但最喜歡的地方
依然相信向宇宙下訂單
艾塔
執業律師
律師高考及格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財經法組碩士
東吳大學法律系學士
王韋
律師高考及格
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財經法組碩士
東吳大學法律系學士
目次
【目錄】
第一篇 公司法
Chapter 1 公司法總論
SECTION.1 公司的能力與限制‧1-1-2
爭點 1‧公司的意義及種類(§1∼2)‧1-1-2
Q1. 公司之意義為何(§1)?‧1-1-2
Q2. 社會企業得否以營利為目的之公司組織型態經營?‧1-1-3
Q3. 公司得否於章程明定盈餘作為從事特定公益之用?
董事得否基於公益目的不為年度盈餘分派?‧1-1-4
Q4. 我國公司之種類為何?如何區分?‧1-1-5
爭點 2‧公司轉投資之限制(§13)‧1-1-6
Q1. 公司轉投資之定義?‧1-1-6
Q2. 公司轉投資之限制為何?‧1-1-6
Q3. 公司違反轉投資規定的法律效果為何?‧1-1-7
爭點 3‧公司資金放貸之限制(§15)‧1-1-7
Q1. 公司資金放貸之限制為何?‧1-1-7
Q2. 違法貸放時「借貸契約的效力」為何?‧1-1-8
爭點 4‧公司保證之限制(§16)‧1-1-8
Q1. 公司保證之限制為何?‧1-1-8
Q2. 違法保證時「保證契約的效力」為何?‧1-1-9
SECTION.2 公司負責人‧1-1-10
爭點 1‧公司負責人之類型(§8)‧1-1-10
Q1. 公司負責人之定義為何?‧1-1-11
Q2. 事實上董事與影子董事(實質負責人)如何認定(§8Ⅲ)?
效力為何?‧1-1-11
爭點 2‧法人代表人與法人董監事(§27)‧1-1-12
Q1. 法人如何當選為公司董監事?‧1-1-12
Q1-1.政府或法人股東之代表人有數人時,得否同時當選或擔任
董事及監察人?‧1-1-14
Q1-2.如違反此項禁止規定,選任行為之效力為何?‧1-1-14
Q2. 法人董監制度之規範缺失為何?‧1-1-15
爭點 3‧經理人(§29∼)‧1-1-15
Q1. 經理人如何認定(§29)?‧1-1-16
Q2. 交易相對人對經理人之職權範圍是否有查證義務
(經理人之職權範圍為何)?‧1-1-17
Q3. 經理人之報酬得否由董事會授權董事長核定?‧1-1-18
SECTION.3 公司負責人之受任人義務(§23)‧1-1-21
爭點 1‧公司負責人之侵權責任(§23Ⅱ)‧1-1-21
Q1. 公司負責人侵權責任之成立要件?‧1-1-21
Q2. 公司負責人之侵權責任是否為無過失責任?‧1-1-22
Q2-1.公司法第23條第2項所定之請求權,有無民法第197條第1項
消滅時效規定之適用?‧1-1-22
Q2-2.公司法第23條第2項之「他人」之解釋為何(何人有權對公司
負責人請求損害賠償)?‧1-1-24
Q2-3.公司法第23條第2項之「他人」是否包含股東?‧1-1-25
爭點 2‧公司負責人之受託義務(§23Ⅰ)‧1-1-26
Q1. 公司負責人之忠實義務與注意義務之內涵為何?如何區辨?
違反之法律效果為何?‧1-1-26
Q1-1.公司法第23條規範之受託人義務,其具體內涵是否包括
董事之「守法義務」?‧1-1-27
Q1-2.我國公司法有無其他董事應負守法義務之依據?‧1-1-28
Q2. 董事是否應負「監督義務」,如何定性?‧1-1-29
Q2-1.董事「監督義務」之內涵為何,如何履行?‧1-1-29
Q2-2.監督義務是否應擴及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
責任?‧1-1-31
Q3. 面臨併購時,董事應負何項義務?董事是否得採行相關防禦措施?
法院如何審查董事是否違反義務?‧1-1-32
Q3-1.法院如何審查董事採取之防禦措施是否違反受任人義務?‧1-1-33
Q4. 公司可否以章程或股東會決議減輕「董事」或「獨立董事」
之責任?‧1-1-33
爭點 3‧經營判斷法則(business judgment rule;BJR)
‧1-1-35
Q1. 經營判斷法則的內涵為何?要如何適用?‧1-1-35
Q2. 經營判斷法則得否適用於刑事案件?‧1-1-37
Chapter 2 股份及股份有限公司
SECTION.1 股份有限公司之基本概念‧1-2-3
爭點 1‧股份有限公司之設立與登記(§128∼)‧1-2-3
Q1. 我國公司法之登記制度有哪些?效力為何?‧1-2-4
Q2. 股份有限公司有何設立方式?‧1-2-4
Q3. 公司完成設立登記之法律效果為何?‧1-2-4
Q4. 公司未完成設立登記前,漏未使用「籌備處」之名義為法律
行為,行為人是否應負民刑事責任(§19)?‧1-2-5
Q4-1.公司未完成設立登記前,漏未使用「籌備處」之名義為法律
行為,對公司之效力為何(§19Ⅱ)?‧1-2-5
爭點 2‧股份有限公司之出資(§156∼)‧1-2-6
Q1. 股份有限公司之出資種類為何(§128)?‧1-2-6
Q2. 股份交換與股份轉換之區別為何?‧1-2-74
Q3. 發起人於公司設立階段所為之一切行為是否都應歸由公司
負責?‧1-2-7
Q3-1.如何區分「設立之必要行為」及「開業準備行為」?‧1-2-8
Q3-2.若發起人為開業準備行為,則其效力為何?‧1-2-8
Q4. 何謂揭穿公司面紗原則(或稱法人格否認理論)?
如何適用(§154Ⅱ)?‧1-2-8
Q4-1.在公司法第154條第2項修法之前,有無揭穿公司面紗原則之
適用?‧1-2-9
爭點 3‧股份之轉讓(§163)及股份回籠禁止原則
(§167)‧1-2-9
Q1. 股份買回之限制為何?有何例外?‧1-2-10
Q2. 公司違法買回股份之效果為何?‧1-2-10
Q3. 公司於例外情況,合法取得自己股份時,應如何行使
股東權?‧1-2-10
Q4. 以契約限制股份轉讓之效力為何?‧1-2-11
SECTION.2 特別股架構之設計、運用與限制(§157)‧1-2-12
爭點 1‧特別股之種類與限制(§157)‧1-2-13
Q1. 非公開發行公司於監察人選舉時得否行使複數表決權?‧1-2-16
Q1-1.未放寬公開發行公司發行複數表決權特別股之優缺點
(立法論)?‧1-2-16
Q2. 黃金股(具否決權特別股)之定義?‧1-2-17
Q2-1.黃金股(具否決權特別股)得否決之「範圍」為何?‧1-2-17
Q2-2.黃金股(否決權)之「行使期間」有何限制?‧1-2-17
Q3. 當選一定名額董事權利之特別股有何限制?‧1-2-17
爭點 2‧特別股股東的保護(§159)‧1-2-18
Q1. 「特別股股東之權利」所指為何(§159)?‧1-2-18
Q2. 特別股股東會之決議方式為何(§159Ⅰ)?‧1-2-19
Q3. 特別股股東會可否與股東會同時召集?‧1-2-19
SECTION.3 公司增資及與減資‧1-2-28
爭點 1‧減資與減資之決議方式‧1-2-28
Q1. 形式減資與實質減資之定義為何?如何區分?‧1-2-29
Q2. 「全額發行」股東會決議同時同額減資及增資時,是否需要
經過變更章程之程序?‧1-2-29
Q2-1.承上,未經變更章程僅以普通決議通過減資之效力為何?‧1-2-30
Q3. 公司進行減資時,對債權人之保障程序為何?現行法有何
不足之處?‧1-2-31
爭點 2‧減資決議的適法性爭議(§168)‧1-2-32
Q1. 減資決議形式上合乎決議門檻,是否可能因實質上違反公司法
上之原理原則而無效?‧1-2-32
Q2. 強制收購減資後之畸零股的合法性?‧1-2-33
Q3. 現行減資規範的缺失與建議(立法論)?‧1-2-34
SECTION.4 公司會計‧1-2-40
爭點 1‧盈餘分派‧1-2-40
Q1. 盈餘分派之流程為何?‧1-2-41
Q2. 盈餘分派之決策機關為何?‧1-2-41
Q2-1.如經章程授權,公司法第240條第5項盈餘分派現金股利之
權限是否專屬於董事會?‧1-2-41
Q2-2.公司如長年未發放盈餘,是否侵害股東之盈餘分派請求權?‧1-2-42
Q3. 違法分派之法律效果為何?‧1-2-43
Q4. 公司無盈餘時得否分派建業股息?要件為何(§234)?‧1-2-43
Q4-1.承上,章程是否以「原始章程」為限?‧1-2-44
Q4-2.承上,開始營業前之標準為何?‧1-2-44
爭點 2‧員工獎勵制度與新股認購權‧1-2-45
Q1. 我國公司法中關於獎勵員工之制度有哪些?如何規定?‧1-2-45
Q1-1.承上,員工應如何認定?是否包含控制或從屬公司員工?‧1-2-46
Q2. 股東新股認購權之意義及性質為何(§267Ⅲ)?‧1-2-46
Q3. 未依規定賦予原股東優先認股權,第三人認購新股之法律行為
之效力為何(§267Ⅲ)?‧1-2-47
爭點 3‧檢查人(§245)‧1-2-48
Q1. 聲請人得否具備董事身分?‧1-2-48
Q2. 聲請時符合資格,後續法院裁定時是否也同樣要具備
此資格?‧1-2-49
Q3. 檢查人檢查之範圍為何?‧1-2-50
Q3-1.檢查之範圍得否包括關係企業?‧1-2-50
SECTION.5 企業併購‧1-2-55
爭點 1‧企業併購概論‧1-2-55
Q1. 企業併購法的立法目的為何?‧1-2-55
Q1-1.企業合併的基本態樣及決議門檻為何?‧1-2-56
Q2. 企業併購的基本流程為何?‧1-2-56
爭點 2‧釋字第770號解釋‧1-2-56
Q1. 企併法第4條第3款允許現金逐出合併是否合憲?‧1-2-57
Q2. 大股東及法人董事毋庸迴避行使表決權是否合乎憲法第15條
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1-2-58
Q3. J770為何認為違反未顧及少數股東之資訊獲取權違憲?‧1-2-59
爭點 3‧企併法最新修正‧1-2-60
Q1. 企併法最新修正如何保障股東之資訊獲取權
(企併法§5Ⅳ)?‧1-2-60
Q1-1.上開揭露義務之主體是否應包含具有利益衝突之
「控制股東」?‧1-2-61
Q1-2.違反揭露義務之法律效果為何?‧1-2-62
Q2. 企併法修正後,現金逐出合併之正當程序為何?‧1-2-62
Q2-1.未滿足上開程序的法律效果為何?‧1-2-63
Q3. 股份收買請求權之目的為何?何謂公平價格?‧1-2-64
Q3-1.企業併購股東會決議時,異議股東行使表決權投反對票,
得否行使股份收買請求權(企併法§12)?‧1-2-64
Chapter 3 股東及股東會
SECTION.1 股東的地位及股東權‧1-3-2
爭點 1‧股東權之分類‧1-3-2
Q1. 股東固有權與非固有權如何區分?‧1-3-2
Q2. 股東自益權與共益權如何區分?‧1-3-3
Q3. 單獨股東權與少數股東權如何區分?‧1-3-3
爭點 2‧董事會與股東會之權限劃分(§202、§193)‧1-3-4
Q1. 何謂專屬董事會或專屬股東會決議事項?‧1-3-4
Q2. 何謂股東會與董事會的共享權限?‧1-3-5
Q2-1.董事會若未經股東會特別決議通過而逕為公司法第185條之
行為,該法律行為之效力為何?‧1-3-6
Q3. 股東會得否以章程擴張專屬股東會決議事項?‧1-3-7
Q4. 董事會得否將專屬董事會決議事項授權股東會決議?‧1-3-7
Q5. 股東會通過「非專屬股東會權限」議案之效力為何?‧1-3-8
爭點 3‧表決權拘束契約、表決權信託契約的適法性爭議
(§175-1)‧1-3-9
Q1. 表決權拘束契約之定義為何(§175-1)?是否合法?‧1-3-9
Q1-1.公開發行公司股東得否簽訂表決權拘束契約?‧1-3-10
Q1-2.得否簽訂未定期限之表決權拘束契約?‧1-3-11
Q1-3.非公開發行公司得否簽訂有償之表決權拘束契約?‧1-3-11
Q2. 非股東間約定之經營權協議是否屬表決權拘束契約?‧1-3-12
Q2-1.上開經營權協議之效力為何?‧1-3-12
爭點 4‧股東資訊請求權(§210)‧1-3-12
Q1. 有權召集股東會者得否請求查閱或抄錄股東名簿?‧1-3-12
Q1-1.得否以保護個人資料為由,拒絕備置股東名冊及相關簿冊?‧1-3-13
Q2. 股東查閱權須否附正當理由以及利害關係證明文件?‧1-3-13
Q2-1.股東請求查閱非持股期間之財務報表是否應證明其利害
關係?‧1-3-14
Q3. 公司可否基於有利益衝突之理由,拒絕股東行使查閱權?‧1-3-16
SECTION.2 股東會之召集‧1-3-20
爭點 1‧股東會之召集事由(§172Ⅴ)‧1-3-21
Q1. 股東會召集通知得否以電子方式寄送?如何為之?‧1-3-21
Q2. 股東會不得以臨時動議提出之事項為何?‧1-3-22
Q3. 股東以臨時動議提出法定禁止事項之效果為何?‧1-3-23
Q4. 得否以臨時動議提出召集股東臨時會?‧1-3-23
Q5. 變更章程之議案得否僅在召集事由記載「變更章程」或
「修正章程」?‧1-3-24
爭點 2‧少數股東召集股東會(§173)‧1-3-24
Q1. 無表決權之股東得否行使股東會召集權?‧1-3-24
Q2. 董事因「股份轉讓或其他理由」(不能召集之事由)
所指為何(§173Ⅳ)?‧1-3-25
Q3. 公司法第185條得否作為提案事項?‧1-3-26
Q4. 於股東會中以臨時動議方式,就主管機關許可召集以外之
事項為決議,其效力為何?‧1-3-26
爭點 3‧過半數股東召集股東會(§173-1)‧1-3-27
Q1. 公司法於2018年增訂過半數股東召集股東會(§173-1)之
理由為何?‧1-3-27
Q2. 「持有已發行股份過半數」是否應算入「無表決權」股份?‧1-3-27
Q3. 公司法第173條之1與證交法第43條之5第4項規定之關係為何?‧1-3-28
SECTION.3 股東會之提案(§172-1)‧1-3-31
爭點 1‧股東提案權之行使條件與限制‧1-3-31
Q1. 少數股東提案權之要件為何?‧1-3-31
Q2. 持股比例1%之計算是否限於有表決權之股東?‧1-3-32
Q3. 股東提案權制度中,公司法第172條之1第4項第1款「非股東會
所得決議者」應如何解釋?‧1-3-32
Q3-1.「召開臨時股東會」是否為股東行使提案權所得提案之事項?‧1-3-34
Q3-2.「合併議案」是否為「非股東會所得決議」?‧1-3-35
Q4. 股東提出「非股東會所得決議」之提案董事會應否列入議案?‧1-3-35
Q5. 股東得否提出非股東會所得決議之「建議性」提案
(§172-1Ⅴ)?建議性提案若決議通過,其效力為何?‧1-3-36
爭點 2‧股東提案權之提案數量及字數限制‧1-3-36
Q1. 股東提案三百字之計算,是否包括標點符號?‧1-3-36
Q1-1.股東提案三百字之計算,是否包括附件?‧1-3-36
Q2. 股東之提案件數如何認定(§172-1Ⅰ但規定以一項為限)?‧1-3-37
Q2-1.股東提案修正「公司章程」的提案件數如何認定?‧1-3-38
爭點 3‧違反股東提案權之效果‧1-3-39
Q1. 提案未被列入議案,該次股東會之效力為何?‧1-3-39
Q2. 董事違法未將股東提案列入開會通知有何處罰?
或有何因應措施?‧1-3-40
SECTION.4 股東會之開會‧1-3-43
爭點 1‧出席股東會之權利‧1-3-43
Q1. 使得否以章程限制股東出席或委託出席股東會?‧1-3-43
Q2. 無表決權之特別股股東得否出席股東會?‧1-3-44
爭點 2‧股東會視訊會議(§172-2)‧1-3-44
Q1. 公司得否召開股東會視訊會議?‧1-3-44
Q2. 視訊會議的類型為何?‧1-3-45
Q3. 股東會視訊會議表決權之行使與效力?‧1-3-45
爭點 3‧股東會委託出席、書面及電子投票‧1-3-46
Q1. 股東會代理出席之要件為何?有何限制?‧1-3-46
Q2. 未合法撤銷電子或書面意思表示之效果?‧1-3-46
SECTION.5 股東會之決議‧1-3-49
爭點 1‧出席股東會之權利‧1-3-49
Q1. 定足數與多數決之扣除事項分別為何?‧1-3-49
Q2. 公司得否以章程提高「普通決議」之門檻(§174)?‧1-3-50
Q2-1.公司得否就就變更章程中「特定事項」提高決議門檻?‧1-3-51
Q3. 公司得否以章程「降低」普通/特別決議之門檻(§174)?‧1-3-52
爭點 2‧股東表決權之行使及限制‧1-3-53
Q1. 何謂公司法第178條股東對於會議之事項,
有「自身利害關係」?‧1-3-53
Q2. 股東會決議選出之新任董事時,決議解除新任董事競業禁止
之限制,此時指派新任董事之法人股東是否應予迴避?‧1-3-54
Q3. 有自身利害關係致有害於公司利益之虞之股東,委託他人出席
股東會代理行使表決權者,受託人是否應受公司法第178條之
限制?‧1-3-54
Q4. 公司法第178條之規範缺失(立法論)?‧1-3-55
爭點 3‧讓與主要營業或財產(§185)‧1-3-55
Q1. 公司之主要營業或財產如何認定?‧1-3-56
Q2. 公司得否以章程列名「主要部分財產」?‧1-3-56
Q3. 董事會若未經股東會特別決議通過而逕為公司法第185條之
行為,該法律行為之效力為何?‧1-3-56
SECTION.6 股東會之瑕疵‧1-3-61
爭點 1‧股東會決議不成‧1-3-61
Q1. 股東會何種瑕疵將導致決議不成立?‧1-3-61
爭點 2‧股東會決議得撤銷(§189)‧1-3-62
Q1. 股東會決議程序違法之態樣為何?‧1-3-62
Q2. 董事會未依公司法第192條之1提出董事候選人名單之效力?‧1-3-63
Q3. 無召集權人召集股東會之效力為何?‧1-3-63
Q4. 董事長未經合法董事會決議自行召集股東會之效力為何?‧1-3-64
Q5. 未經合法召集而全體出席之股東會決議效力?‧1-3-64
Q6. 股東如何提起股東會撤銷之訴(民法第56條但書之適用疑義)?‧1-3-65
Q6-1.撤銷決議之訴之駁回—法院之裁量權如何判斷(§189-1)?‧1-3-65
爭點 3‧股東會決議無效(§191)‧1-3-66
Q1. 股東會決議內容違法之態樣為何?‧1-3-66
Chapter 4 董事及董事會
SECTION.1 董事之選任與解任‧1-4-2
爭點 1‧董事資格、選任與解任‧1-4-2
Q1. 累積投票制之意涵及優缺點為何?‧1-4-2
Q2. 董事會有無候選人提名審查權(§192-1Ⅴ修正)?‧1-4-3
Q2-1.董事會違法不列入候選人名單之效果為何?‧1-4-4
Q3. 無表決權之股東是否得行使董事候選人提名權?‧1-4-5
Q4. 得否以公司章程採取董事分期改選制度?‧1-4-5
Q5. 得否以公司章程限制董事之資格─公司章程得否規定
「董事由股東會就有行為能力之股東中選任之」?‧1-4-6
Q5-1.得否以公司章程限制董事之資格—得否以公司章程限制
董事之持股比例?‧1-4-6
Q6. 如何解任董事?其要件分別為何?‧1-4-7
爭點 2‧董事長之選任與解任(§208)‧1-4-7
Q1. 公司董事間是否得約定支持特定人為董事長?‧1-4-7
Q2. 法人代表人董事具有董事長身分,改派之代表是否當然繼任
董事長職務?‧1-4-9
Q3. 董事長之解任方式為何?‧1-4-9
Q3-1.董事會得否以臨時動議解任董事長(非公開發行公司)?‧1-4-10
Q3-2.董事會得否以臨時動議解任董事長(公開發行公司)?‧1-4-10
Q3-3.以臨時動議解任董事長之效力為何?‧1-4-11
爭點 3‧董事解任與董事失格制度(投保法§10-1)‧1-4-11
Q1 何謂「董事失格」制度(投保法§10-1Ⅶ)?‧1-4-12
Q2. 股東代表訴訟是否及於「已卸任」董監事(§214)?‧1-4-13
Q3. 投保中心可否提起「跨任期」解任?‧1-4-14
Q3-1.投保中心得否對「已卸任」董事提起裁判解任之訴?‧1-4-15
SECTION.2 董事之權責‧1-4-22
爭點 1‧董事之報酬(§196)‧1-4-22
Q1. 董事之獎酬制度為何?如何決定?‧1-4-22
Q2. 股東會得否授權董事會自行議定報酬?‧1-4-23
Q3. 代表人當選為公司董監事者,其董監酬勞由誰收取?
車馬費由誰收取?‧1-4-23
爭點 2‧董事資訊請求權‧1-4-24
Q1. 董事資訊請求權之請求權基礎為何?‧1-4-24
Q1-1.得否類推適用公司法第218條之監察人查閱權?‧1-4-25
Q2. 董事得請求資訊的界限(範圍)?‧1-4-26
爭點 3‧董事之競業禁止義務(§209)‧1-4-26
Q1. 競業禁止於法人董監事(§27)之情形如何適用?‧1-4-26
Q2. 母子公司間董事是否同受競業禁止之限制?‧1-4-27
Q3. 董事如何取得競業禁止之許可?‧1-4-27
SECTION.3 董事會會議‧1-4-30
爭點 1‧董事會之召集與出席‧1-4-30
Q1. 董事會之召集權人為何(§203)?‧1-4-31
Q2. 董事會的合法出席方式為何(§205)?‧1-4-31
爭點 2‧董事之利益衝突與迴避(§206Ⅳ)‧1-4-32
Q1. 自身利害關係之解釋為何(§206Ⅳ準用§178)?‧1-4-32
Q2. 公司法第206條第3項如何適用與解釋?‧1-4-33
Q3. 違反公司法第206條第2項之法律效果為何?‧1-4-32
爭點 3‧注意義務之免責抗辯(董事會決議違法)‧1-4-34
Q1. 未出席(或未參與決議)之董事是否仍須負責(§193Ⅱ)?‧1-4-34
Q2. 於董事會中表示異議的董事可否免責(§193Ⅱ但書)?‧1-4-34
爭點 4‧董事會決議之瑕疵‧1-4-35
Q1. 董事會召集或決議瑕疵之效力為何?‧1-4-35
Q2. 瑕疵董事會與股東會之連動?‧1-4-36
Q3. 違法董事會決議對第三人效力(交易安全)‧1-4-37
Chapter 5 監察人
SECTION.1 監察人之權限‧1-5-2
爭點 1‧資訊請求權(§218查閱權)‧1-5-2
Q1. 監察人行使監察權查核的「簿冊文件」之範圍為何?
是否包含股東名簿?‧1-5-2
Q2. 兼具股東身分之監察人可否按公司法第245條聲請法院
選派檢查人?‧1-5-3
爭點 2‧監察人之股東會召集權(§220)‧1-5-4
Q1. 限於董事會不為召集或不能召集股東會時?‧1-5-4
Q2. 「為公司利益,於必要時」(§220)之解釋?‧1-5-5
Q3. 監察人於「非必要時」召集股東會之法律效果?
其有何法律責任?‧1-5-6
Q4. 如何強化監察人之股東會召集權之管控?‧1-5-7
SECTION.2 監察人之代表權‧1-5-11
爭點 1‧監察人之訴訟代表權(§§212、213)‧1-5-11
Q1. 監察人有無主動代表公司對董事提起訴訟之權限?‧1-5-11
Q2. 監察人有數人時,代表公司對董事提起訴訟應如何代表?‧1-5-12
Q3. 公司得否選任公司具備董事資格的人作為公司訴訟之代表?‧1-5-12
Q4. 法院於受理監察人依第213條規定,為代表公司而聲明承受
訴訟之事件,須否審酌該監察人與他造董事間之利益關係?‧1-5-13
Q5. 股東代表訴訟之缺失為何(§214立法論)?‧1-5-14
爭點 2‧董事或關係人與公司交易(§223)‧1-5-16
Q1. 公司法第223條於實質董事(§8Ⅲ)有無適用?‧1-5-16
Q2. 兩間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交易時,如果代表雙方公司的董事長是
同一人,是否有公司法第223條之適用?是否無須經董事會之
決議授權?‧1-5-17
Q3. 監察人代表董事為法律行為,是否應先經董事會決議(監察人
除代表訂約外,是否包含議約)?‧1-5-18
Q4. 監察人有數人時,應個別代表或共同代表?‧1-5-19
Q5. 未由監察人代表之法律效果為何?‧1-5-20
Chapter 6 關係企業
SECTION.1 關係企業之態樣與責任‧1-6-2
爭點 1‧控制從屬公司與相互投資公司‧1-6-2
Q1. 何謂控制從屬關係之關係企業?何謂相互投資或相互控制之
公司?‧1-6-2
Q1-1.公司與他公司之執行業務股東或董事有半數以上相同者應如何
計算?‧1-6-2
Q1-2.公司所持有他公司之股份或出資額應如何計算(§369-11)?‧1-6-3
Q2. 為何相互投資公司要規定行使表決權之限制?
有何例外(§369-10)?‧1-6-3
爭點 2‧關係企業間的責任‧1-6-4
Q1. 控制公司直接或間接使從屬公司為「不合營業常規或其他不利益
之經營」應如何解釋(§369-4)?‧1-6-4
Q2. 從屬公司之債權人或少數股東,得否代位從屬公司對其他受有利益
之從屬公司請求連帶賠償?‧1-6-5
Q3. 何謂深石原則?如何適用(§369-7Ⅱ)?‧1-6-5
Chapter 7 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
SECTION.1 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總覽‧1-7-2
爭點 1‧閉鎖性公司之特性‧1-7-3
Q1. 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得如何載明股份轉讓之限制
(§356-5)?‧1-7-3
Q2. 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之章程得否就股份之繼承加以限制
(§356-1)?‧1-7-4
Chapter 8 有限公司
SECTION.1 有限公司之人合特性‧1-8-2
爭點 1‧有限公司之出資轉讓‧1-8-3
Q1. 有限公司股東出資轉讓要件為何(§111)?‧1-8-3
Q1-1.違反上開規定之出資轉讓行為的效力為何?‧1-8-4
Q2. 有限公司股東轉讓出資予「他人」,是否包含股東在內?‧1-8-5
Q3. 有限公司股東出資轉讓是否包含「繼承」(§111)?‧1-8-5
爭點 2‧有限公司之組織變更及修章‧1-8-6
Q1. 有限公司為增資、減資及組織變更的門檻為何?‧1-8-6
Q2. 有限公司得否於章程訂定較公司法規定為高之股東表決權
同意數?‧1-8-7
Q3. 有限公司變更組織時,公司法第106條第4項章程修正部分之
範圍如何解釋?‧1-8-8
SECTION.2 有限公司之機關‧1-8-10
爭點 1‧利益衝突代表權‧1-8-10
Q1. 有限公司董事為自己或他人與公司為不動產所有權移轉登記
(自我交易)時應如何代表(§108Ⅳ準用§59)?‧1-8-10
爭點 2‧不執行業務股東之監察權(§109)‧1-8-11
Q1. 不執行業務股東之查閱權範圍為何(§109準用§48)?‧1-8-11
Q1-1.不執行業務股東行使監察權委託律師、會計師之費用,是否得
請求公司負擔?‧1-8-11
Q2. 不執行業務股東行使監察權得否複印相關資料?‧1-8-12
Q3. 不執行業務股東兼任經理人得否行使監察權?‧1-8-13
第二篇 證券交易法
Chapter 1 有價證券的認定
爭點 1‧證交法上有價證券有哪些?‧2-1-2
爭點 2‧臺灣存託憑證是否為主管機關所核定的有價證券?‧2-1-4
Chapter 2 公開發行公司之治理
SECTION.1 獨立董事、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2-2-2
爭點 1‧獨立董事、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設置的相關規定?
‧2-2-2
爭點 2‧112年6月修法與學者建議?‧2-2-6
SECTION.2 內部人轉讓持股與董監持股‧2-2-12
爭點 1‧哪些行為也是屬於轉讓持股?‧2-2-12
爭點 2‧董監持股數未達一定成數的效果?‧2-2-13
Chapter 3 有價證券的募集、發行、收購
SECTION.1 有價證券的公開募集‧2-3-2
爭點 1‧證交法第7條第1項「非特定人」應如何認定?‧2-3-2
爭點 2‧證券承銷商是否負有交付公開說明書之義務?‧2-3-4
爭點 3‧證交法第32條第1項「主要內容」之認定?財務預測
是否為公開說明書之主要內容?‧2-3-5
爭點 4‧證交法第32條第1項「善意之相對人」所指為何?‧2-3-6
爭點 5‧公開說明書之主要內容有虛偽或隱匿時,刑事責任應
適用之條文?‧2-3-7
SECTION.2 有價證券的私募‧2-3-10
爭點 1‧違反證交法第43條之8規定轉讓之效果為何?‧2-3-10
爭點 2‧私募之有價證券是否屬證交法第157條之1規範之
客體?‧2-3-13
SECTION.3 有價證券的發行‧2-3-16
爭點 1‧證交法第8條「發行」是否包括再次發行?‧2-3-16
爭點 2‧為申請上市、櫃而辦理再次發行時所製作公開說明書
是否有證交法第32條之適用?‧2-3-16
SECTION.4 有價證券的申報與收購‧2-3-21
爭點 1‧證交法第43條之1第1項大量取得股權申報之立法目的?
本條後段與第25條第1、2項之差異為何?‧2-3-21
爭點 2‧取得股票時點之認定?證交法第43條之1第1項「共同取得」
於釋字第586號解釋公布前後之差異?‧2-3-23
爭點 3‧企業併購法(下稱企併法)第27條第10項及第14項
「為併購目的」的定義為何?‧2-3-25
爭點 4‧公開收購的相關規定及違反效果‧2-3-27
爭點 5‧公開收購說明書、公開收購申報書之主要內容有虛偽
或隱匿時,是否適用證交法第174條第1項第5款之規定?
‧2-3-34
爭點 6‧強制公開收購關於共同預定「取得」之認定?‧2-3-35
Chapter4 證券詐欺
SECTION.1 證交法第20條第1項之範圍‧2-4-2
爭點 1‧非公開發行公司之有價證券是否有證交法第20條第1項
之適用?‧2-4-2
爭點 2‧證交法第20條第1項之責任、賠償主體,是否包含間接參與
或幫助之次要行為人?‧2-4-3
SECTION.2 構成要件‧2-4-6
爭點 1‧證券詐欺與刑法詐欺罪之客觀構成要件有無不同?‧2-4-6
爭點 2‧證券詐欺刑事、民事責任之主觀要件是否僅限於
故意?‧2-4-7
SECTION.3 因果關係‧2-4-9
爭點 1‧證券詐欺因果關係之內容?‧2-4-9
爭點 2‧我國是否有詐欺市場理論之適用?‧2-4-10
SECTION.4 損害賠償範圍之認定‧2-4-12
Chapter5 公司資訊繼續公開與不實
SECTION.1 證交法第20條第2項、第20條之1規範客體‧2-5-2
爭點 1‧應申報公告的財務業務文件有哪些?‧2-5-2
SECTION.2 主要內容(重大性)‧2-5-5
爭點 1‧主要內容(重大性)之認定?‧2-5-5
爭點 2‧財務預測重大性的判斷?‧2-5-7
爭點 3‧財務預測錯誤,是否可推論預測人有虛偽、詐欺?‧2-5-9
SECTION.3 賠償主體及責任型態‧2-5-11
爭點 1‧證交法第20條之1、第32條之賠償主體、責任型態
有何不同?‧2-5-11
爭點 2‧會計師辦理財報或財務業務簽證有故意、過失時,會計師
事務所是否要連帶賠償?‧2-5-13
爭點 3‧證交法第20條之1的賠償義務人是否包括次要行為人?
‧2-5-15
爭點 4‧證交法第171條第1項第1款與第174條第1項第5款,
二者之差異及應如何適用?‧2-5-18
SECTION.4 損害賠償請求權人‧2-5-20
爭點 1‧立法者將持有人列入請求權人是否妥適?‧2-5-20
爭點 2‧持有人的範圍?‧2-5-21
SECTION.5 因果關係‧2-5-23
爭點 1‧不實資訊未經更正揭露時,應如何認定損失因果關係?
‧2-5-23
爭點 2‧持有人因果關係之認定?‧2-5-24
SECTION.6 損害賠償計算方式‧2-5-26
爭點 1‧證交法第20條之1、第32條、第155條第3項之損害賠償
如何計算?‧2-5-26
爭點 2‧淨損差額法中的真實價格應如何認定?‧2-5-28
爭點 3‧賠償義務人能否主張請求權人與有過失?‧2-5-30
爭點 4‧賠償義務人能否主張損益相抵?‧2-5-34
SECTION.7 比例責任‧2-5-36
爭點 1‧證交法第20條之1增訂前之案件,是否有比例責任之
適用?‧2-5-36
Chapter6 操縱市場
SECTION.1 第1款違約不交割‧2-6-2
爭點 1‧本款之立法妥適性?‧2-6-2
SECTION.2 第3款相對委託‧2-6-3
爭點 1‧雙方約定的價格是否要相同?是否要在同一時間下單買進、
賣出?雙方下單買進、賣出的股數是否要相同?‧2-6-3
爭點 2‧是否僅限於虛假交易?‧2-6-4
SECTION.3 第4款連續買賣‧2-6-5
爭點 1‧連續、高價、低價之認定?‧2-6-5
爭點 2‧是否必須有誘使他人購買的意圖?‧2-6-7
爭點 3‧行為人連續以「最佳五檔」的價格即離目前成交價最接近的
上下5個價位買賣,能否直接認定行為人並無操縱股價的
意圖?‧2-6-8
爭點 4‧護盤行為是否也會構成本款?‧2-6-10
SECTION.4 第5款即修法刪除前之沖洗買賣‧2-6-12
爭點 1‧僅委託買賣但尚未達相對成交的程度,是否有本款的
適用?‧2-6-12
SECTION.5 第6款散布不實流言‧2-6-14
爭點 1‧行為人所散布之流言或不實資料是否須具備「足以影響一般
理性投資人投資決定重大性」,始能構成本款?‧2-6-14
爭點 2‧行為人依據某種有價證券的不實資料,作出投資判斷,
並以證券分析師的名義公開發表,應以本款或第174條
第1項第7款論處?‧2-6-15
Chapter7 短線交易
SECTION.1 適用之主體‧2-7-2
爭點 1‧董監事、經理人應如何認定?法人董事代表人、法人代表人
董事、控制公司的內部人是否也有本條的適用?‧2-7-2
爭點 2‧夫妻持股合計超過10%時,則應如何認定持股超過10%之股東?
夫妻是否應共同返還獲利?‧2-7-3
爭點 3‧遭聲請假處分而被法院禁止行使董、監事職務者,是否仍有
本條的適用?‧2-7-6
爭點 4‧取得後再賣出,或賣出後再買進,是否均須具備內部人身分?
(即一端說、兩短說之爭)‧2-7-6
SECTION.2 適用之客體‧2-7-8
爭點 1‧證券商所發行之認購(受)權證是否有證交法第157條
的適用?‧2-7-8
SECTION.3 行為‧2-7-10
爭點 1‧取得、賣出、買進的認定?‧2-7-10
Chapter8 內線交易
SECTION.1 規範主體(內部人)‧2-8-2
爭點 1‧美國法與規範主體相關的理論‧2-8-2
爭點 2‧公務員、駭客是否屬於基於職業獲悉消息之人?‧2-8-3
爭點 3‧法人、關係企業是否為內線交易的規範主體?‧2-8-5
爭點 4‧消息受領人是否包括間接受領人?‧2-8-8
爭點 5‧偶然聽聞內線消息之人,是否應同受規範?‧2-8-9
SECTION.2 重大消息明確(成立)、公開‧2-8-12
爭點 1‧重大消息的認定及明確、成立時點?‧2-8-12
爭點 2‧企業併購案的重大消息明確、成立時點?‧2-8-15
爭點 3‧何謂重大消息公開?‧2-8-16
SECTION.3 行為‧2-8-19
爭點 1‧「利用」是否為內線交易罪成立要件(即「持有說」與
「利用說」之爭)?‧2-8-19
爭點 2‧內部人於知悉公司內線消息後,並未買賣公司或交易相對人
之股票,而係買賣其他可能會受到該重大消息影響的
他公司股票,是否仍構成內線交易?‧2-8-21
SECTION.4 被告的抗辯‧2-8-22
爭點 1‧抗辯此筆交易為預定之買賣,故不構成內線交易?
‧2-8-22
爭點 2‧抗辯並未利多買進、利空賣出而無獲利,故不構成內線交易?
‧2-8-25
爭點 3‧內部人為補足持股而買進,得否作為內線交易罪之抗辯?
‧2-8-26
爭點 4‧消息傳遞人基於正當商業目的傳遞內線消息,消息受領人
進而為內線交易,消息受領人得否抗辯傳遞人係因正當商業
目的而傳遞消息,不符合消息傳遞理論之要件,進而主張免責?
‧2-8-26
SECTION.5 犯罪所得計算‧2-8-28
爭點 1‧內線交易罪,因犯罪獲取之財物或財產上利益
(下稱犯罪所得),應如何計算?計算內線交易犯罪所得利得
範圍,應否扣除證券交易稅及證券商手續費等稅費成本?
‧2-8-28
Chapter9 非常規交易罪及特別背信、侵占罪
爭點 1‧證交法第171條第1項第2、3款之經理人的認定?‧2-9-2
爭點 2‧第2、3款適用的公司是否包括非公開發行之從屬
公司?‧2-9-3
爭點 3‧行為人的行為同時構成證交法第171條第1項第2款及第3款
的時候,要如何論處?‧2-9-4
第三篇 保險法
Chapter1 總則
SECTION.1 保險與危險‧3-1-2
爭點 1‧重大過失是否為除外危險?‧3-1-2
爭點 2‧保險人可否主張民法上過失相抵?‧3-1-3
爭點 3‧共同被保險人之一具故意是否影響保險給付?‧3-1-4
SECTION.2 保險利益‧3-1-5
爭點 1‧要保人對「他人」有無人身保險之保險利益?‧3-1-5
爭點 2‧保險利益存在時點?‧3-1-6
爭點 3‧受益人是否須有保險利益?‧3-1-9
爭點 4‧保險法第16條第3款債務人之「債務」是否限於財產上
債務?‧3-1-10
爭點 5‧保險法第16條第3款之要保人,保險金額是否以債權額
為限?‧3-1-11
Chapter2 保險契約成立
SECTION.1 保險契約性質‧3-2-2
爭點 1‧保險契約中,保險人之主給付義務?‧3-2-2
爭點 2‧保險契約為要式或不要式契約?是否以保險單簽發為
必要?‧3-2-3
爭點 3‧保險契約為要物或不要物契約?是否以保險費交付為
必要?‧3-2-3
爭點 4‧若要保人已預付第一期保險費,在人身保險之核保期間,
保險事故發生,保險人故意不核保,保險人是否須負保險
責任?‧3-2-4
爭點 5‧若要保人已預付第一期保險費,在人身保險之核保期間,
保險事故發生,保險人故意不核保,保險契約是否成立?
‧3-2-6
SECTION.2 保險契約解釋‧3-2-7
爭點 1‧相對強制規定與任意規定之區別?‧3-2-8
爭點 2‧契約條款有疑義之解釋?‧3-2-8
爭點 3‧「效力依附條款」之效力?‧3-2-9
SECTION.3 特約條款‧3-2-14
爭點 1‧如何區別特約條款及除外條款?‧3-2-14
Chapter3 保險權利義務
SECTION.1 受益人‧3-3-2
爭點 1‧財產保險是否有受益人?‧3-3-2
爭點 2‧受益人由誰指定?‧3-3-3
爭點 3‧類名指定之身分認定時點?‧3-3-4
爭點 4‧以法定繼承人為受益人,拋棄繼承是否影響受益人
地位?‧3-3-5
SECTION.2 保險代位‧3-3-6
爭點 1‧若第三人不知被保險人已受領保險人全額給付,仍給付賠償金
予被保險人,賠償義務人如何主張已生清償效力?‧3-3-6
爭點 2‧保險法第53條第2項「受僱人」?‧3-3-7
爭點 3‧不足額保險之情形,且被保險人具與有過失,保險人給付
保險金後,如何移轉代位金額?‧3-3-8
爭點 4‧若原保險人向被保險人給付保險金後,依保險法第53條向
應負責之第三人代位求償,其請求金額是否應扣除原保險人
已自再保險人受領之保險金?‧3-3-10
爭點 5‧若被保險人遭受國家侵害,保險人於理賠受害人後,
可否依國家賠償法向賠償義務機關代位行使賠償
請求權?‧3-3-11
爭點 6‧人身保險是否有保險代位之適用?‧3-3-12
Chapter4 保險契約解除事由
SECTION.1 複保險‧3-4-2
爭點 1‧判斷時點?‧3-4-2
爭點 2‧複保險是否有「保險金額大於保險價額」要件?‧3-4-3
爭點 3‧善意複保險之處理?‧3-4-3
爭點 4‧複保險之要保人是否須同一?‧3-4-4
爭點 5‧複保險是否須與數保險人締約?‧3-4-5
爭點 6‧人身保險有無複保險之適用?‧3-4-6
爭點 7‧消極保險有無複保險之適用?‧3-4-7
SECTION.2 違反據實說明義務‧3-4-10
爭點 1‧「重要事項」之判斷標準?‧3-4-10
爭點 2‧契約危險事實是否為「重要事項」?‧3-4-12
爭點 3‧被保險人是否為告知義務人?‧3-4-13
爭點 4‧告知義務時點?‧3-4-13
爭點 5‧保險業務員是否有告知受領權?‧3-4-14
爭點 6‧保險法第64條因果關係之判斷?‧3-4-16
爭點 7‧在健康保險,保險法第64條第2項但書「不在此限」
之解釋?‧3-4-17
爭點 8‧保險法第64條第3項除斥期間是否以「2年內未生事故」
為要件?‧3-4-20
爭點 9‧若保險事故於締約兩年內發生,要保人(或被保險人、
受益人)於事故發生後,故意拖過保險法第64條第3項兩年
期間始通知保險人,保險人可否依保險法第58、63條,
主張保險金給付責任為「損失」,而請求通知義務人賠償
或主張抵銷?‧3-4-22
爭點10‧事故發生後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受益人)故意拖過兩年
始通知保險人,保險人可否主張民法第92條撤銷保險契約?
‧3-4-23
爭點11‧於要保人與被保險人同一之情形,事故發生後,保險人
依保險法第64條第2項解除契約,應向何人為之?
‧3-4-24
SECTION.3 違反危險增加通知義務‧3-4-25
爭點 1‧何謂主客觀危險增加?‧3-4-25
爭點 2‧保險法第59條第1項「保險契約所載危險」是否須具
重要性?‧3-4-26
爭點 3‧違反保險法第59條之法律效果?‧3-4-27
Chapter5 停效與復效
爭點 1‧保險人之保費催告義務可否預先以契約條款免除?‧3-5-2
爭點 2‧保險人於要保人申請復效時,是否有危險篩選權?‧3-5-3
爭點 3‧保險法第116條第3項「危險程度有重大變更」之比較
時點?‧3-5-5
爭點 4‧要保人或被保險人於復效時是否有據實說明義務?‧3-5-5
Chapter6 保險法各論
SECTION.1 責任保險‧3-6-2
爭點 1‧責任保險事故發生時點之認定?‧3-6-2
爭點 2‧保險法第94條第2項性質?‧3-6-3
爭點 3‧保險人有無和解同意權?適當和解義務?‧3-6-3
爭點 4‧任意責任保險之請求權時效起算?‧3-6-4
爭點 5‧「發現期間」短於兩年,效力?‧3-6-5
SECTION.2 人身保險‧3-6-6
爭點 1‧保險法第105條書面同意可否由他人代簽?‧3-6-6
爭點 2‧保險法第105條書面同意是否只得在要保書上為之?
‧3-6-10
爭點 3‧保險法第127條是否以被保險人主觀上明知既往症存在
為前提?‧3-6-10
爭點 4‧數個獨立原因競合致損害發生,如何判別因果關係?
‧3-6-12
爭點 5‧意外事故「非由疾病引起」之認定?‧3-6-13
爭點 6‧因精神疾病自殺是否為意外事故?‧3-6-14
Chapter7 其他
SECTION.1 強制汽車責任險‧3-7-2
爭點 1‧「單車事故」之理賠對象有無包含「駕駛」本人?‧3-7-2
爭點 2‧「兩車互撞」是否為「數車事故」?‧3-7-3
爭點 3‧強制汽車責任險保險人可否主張受害人與有過失?‧3-7-4
爭點 4‧事故雙方均有過失(構成犯罪),保險人可否依強制汽車
責任保險法第28條免責?‧3-7-4
爭點 5‧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之給付請求權是否具有一身
專屬性?‧3-7-5
爭點 6‧經「被保險人」同意使用被保險汽車之人發生交通事故,
強制責任保險或特別補償基金是否須理賠受害人?‧3-7-6
SECTION.2 保險契約之強制執行‧3-7-9
爭點 1‧執行法院可否代要保人終止其人壽保險契約?‧3-7-9
爭點 2‧執行法院可否立於要保人地位,終止已指定受益人之
人壽保險契約(要保人未放棄處分權)?‧3-7-10
SECTION.3 防疫保險‧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