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由周安儀以王默人靈魂伴侶的視角,深情敘述王默人的生命旅程。王默人鐵骨錚錚,不為五斗米折腰,不畏世道艱辛,憑一雙慧眼洞察人性,以筆為刃,執著於寫實創作。他筆下所描繪的不僅是小說人物,更是他一生漂泊歲月的回聲與映照。在周安儀娓娓道來的篇章中,讀者得以窺見王默人樸實而慷慨的性格、堅韌不拔的意志,也能感受到他對生命與情感深切而真摯的投入。
書末特別收錄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榮譽教授李瑞騰撰寫的評論文章,以及新竹縣北埔國民小學教師李勝吉對王默人的訪談紀錄,從多重角度補足王默人其人其事,使讀者得以更全面地理解這位以真實為信仰的作家。
作者介紹
周安儀
CHOU, AN-YI (ANNE CHOU)
一九四六年生於台灣台北,襁褓中隨父母返回上海,三歲來台,生活長達卅五年,現居美國舊金山。
著作列表:
《藝林春秋》(台北:聯合報社,一九八○年)
《新聞從業人員群象》(上)(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一年)
《新聞從業人員群象》(下)(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一年)
《女人心》(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四年)
《相見不如不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二○一七年)
《相見不如不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二○二○年)
《前浪和後浪》(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二○二○年)
《搏》(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二○二一年)
《似水流年》(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二○二三年)
《追憶似水流年:周安儀回憶錄》(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二○二四年)
序
序: 用情至深──回憶文學巨擘王默人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 高為元
夏風吹拂,是校園水鳶尾、鳳凰花綻放成功湖畔的季節。2024年末冬日初聞周安儀女士《錚骨刀筆書浮生:王默人傳記》將於2025年夏季付梓的喜訊,讓冷冬沁暖,令人欣喜振奮。
2020年12月30日,王默人先生因心臟病突發於美國舊金山家中辭世,享壽86歲。周安儀女士於2022年11月1日提筆撰寫《錚骨刀筆書浮生:王默人傳記》,同年12月20日完稿於舊金山的家,著作期間日夜執筆,字裡行間滿是對王默人先生與她相扶相守數十年的感懷。
周安儀女士心目中的文學巨星王默人先生,創作生涯跨越一甲子的時光。從1950年代開始寫小說,到1954年7月1日以「默人」為筆名發表第一篇作品〈未完成的畫像〉(《自由青年》第102卷第1期),至2010年1月26日脫稿長篇小說《跳躍的地球》,刊載於各大報章雜誌的創作已逾百篇,更出版《孤雛淚》、《留不住的腳步》、《周金木的喜劇》、《沒有翅膀的鳥》、《阿蓮回到峽谷溪》等多部小說,創作質量驚人,令人感佩。
王默人先生的個性就像周安儀女士在本書中所說:「默人的筆名原意是沉默的人,也就是默默耕耘的人。」然而,細讀王默人先生的文章,能聽見其為底層人民默默筆耕的暢筆並不沉默,其為底層人民發聲的創作核心,是關懷工商社會轉型期間所造成的價值衝突,如何傾軋底層人物,所譜成困頓與掙扎的浮世繪。
《錚骨刀筆書浮生:王默人傳記》中,周安儀女士鉅細靡遺地揭開王默人先生曲折生命故事的神秘面紗。從流離失所的湖北漂泊到台灣成長,青年時歷經台北、高雄兩地奔波的寫作生涯,遭遇聯合報電梯爆炸事件疑雲後,因怕身陷牢獄,不得不流亡美國,最終在2020年於遠鄉安享天年。
本書末尾,周安儀女士不僅描繪王默人先生曲折而璀璨的生命歷程,更不忘感念雪中送炭的親友舊故,其中包括資助離鄉背井的堂哥、相助提前退役的高雄鳳山軍營長官、中國時報總編輯張屏峯、台視公關主任劉震慰與協力出書的文壇眾友人。
周安儀女士在理性寫實回望心目中的文學巨星王默人先生之餘,更以細膩的筆觸,訴諸對於王默人先生一生親情、愛情交織的款款情深之回應。不離不棄是周安儀女士對王默人先生相知相愛承諾的堅貞表現,細讀本書諸多篇章,時常被她深摯的情感所動容。
王默人先生和周安儀女士與清華大學的因緣,是源於回饋教育的社會關懷,呼應王默人先生的文學創作。誠如周安儀女士於本書第五章〈清大教授陳建忠促成我們捐助台灣清華大學成立「王默人周安儀文學講座」〉此節所寫,2014年前後清華大學多位師長親訪美國,成就清華大學「王默人周安儀文學講座」的設立,與王默人榮譽文學博士致贈清華大學《跳躍的地球》原稿的佳話。
「王默人周安儀文學講座」成立後,以使學人、常民能喜愛閱讀、創作文學的宗旨,舉辦各式對談、演講、工作坊、新書發表、讀書會、著作導讀等藝文活動,對於各種文類包含詩、散文、小說、戲劇與兒童文學等全力推廣,並於2015年12月為王默人出版英譯版《跳躍的地球》(The Earth is Dancing),2017年4月重編《王默人小說全集》一套四冊,以培植清華園創作風氣、作育創作人才,成果豐碩。
王默人先生晚年以文學走向歸鄉之路,更於2020年7月售賣養老用的樓宇,捐建清華大學建設「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文學館於2024年6月完工,本校盛情邀請周女士返台舉行隆重的落成典禮。
作家創作不止、筆耕不懈,已實屬不易。王默人先生及周安儀女士不僅對於文學創作具有熱忱與努力,他們以文學回饋故鄉和社會的心胸,為文化永續與優質教育貢獻良多。期待「王默人周安儀文學館」於清華大學的啟用與《錚骨刀筆書浮生:王默人傳記》的出版,能承先啟後,影響、成就更多後進創作者。
目次
序: 用情至深──回憶文學巨擘王默人/高為元
王默人傳記/周安儀
第一章 王默人一生中的三個女人
第一節 經媒妁之言嫁給王默人後離婚的程女士
第二節 紅顏知己谷楨
第三節 不離不棄的周安儀
第二章 記憶中最深刻的事
第一節 婚後的第一次吵架
第二節 借錢不還的李善馨
第三節 一封永無法送達的信
第四節 三個半台灣人
第三章 王默人的憾事
第一節 雙雙沒能參加谷楨的喪禮
第二節 王默人未能為谷楨出書
第三節 雙雙無法參加林肯中學獎勵兒子的慶功宴
第四章 王默人曾遭遇的離奇事件
第一節 聯合報電梯爆炸的疑雲
第二節 在台賣房子遭受重重的刁難
第三節 離台前在小旅館的驚魂
第五章 王默人為實現理想,慷慨解囊
第一節 九一一事件成為王默人寫《跳躍的地球》契機
第二節 第二部長篇小說,王默人走向歸鄉之路
第三節 因《跳躍的地球》與清大結緣的始末
第四節 為施展對文學的理想,成立了「王默人周安儀世界華文文學基金會」
第五節 清大教授陳建忠促成我們捐助台灣清華大學成立「王默人周安儀文學講座」
第六節 在北京大學設置「世界華文文學獎」向文學理想更跨進了一步
第七節 賣掉養老用的樓宇,在清大成立文學館
第六章 他一生中最感恩的是雪中送炭的友人及親人
第一節 靠堂哥廷哥的資助才能背井離鄉
第二節 在高雄鳳山的軍營,靠一位長官的相助而提前退役
第三節 對中國時報總編輯張屏峯雪中送炭念念不忘
第四節 台視公關主任劉震慰在我們買房時送了一套燈飾
第五節 對文壇相交人士和為他出書的文壇友人,也充滿感激之情
第七章 王默人曲折的一生
第一節 從家鄉流離失所,居無定所,湖北到台灣的經過
第二節 王默人的年齡之謎
第三節 台灣台北─高雄─台北。青年時流亡到台北的寫作生涯
第四節 怕身陷牢獄,不得不流亡美國
第五節 晚年病魔纏身,最終客死異鄉
第六節 開枝散葉,子孫滿堂,分散在台灣、中國和美國
第七節 世界局勢動盪不安,「跳躍的地球」一直在跳躍
第八章 王默人的人生旅途
第一節 親情與愛情像夢魘似的一直在心中糾結
第二節 他與谷禎是「柏拉圖」似的精神戀愛
第三節 與周安儀是靈魂和肉體的相互結合
第四節 生活樸實無華
第五節 他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想做有意義的事
第九章 一顆巨星的殞落
王默人的自我認同與社會關懷/李瑞騰
後記/周安儀
附錄 訪談記錄
狷介耿直,關懷人道,堅持創作的記者作家──王默人/李勝吉
王默人生平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