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小說/文學 > 西洋文學 
     
    借物少女【吉卜力動畫原著小說.暢銷70年全新譯本】
    編/著者: 瑪麗.諾頓
    出版社:博識出版
    出版日期:2023-07-01
    ISBN:9786269728244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英國文學

    優惠價:85折,238

    定價:  $280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350 元
    特價:85折!298
     
    定價:350 元
    特價:85折!298
     
    定價:320 元
    特價:90折!288
     
    定價:500 元
    特價:85折!42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瑪麗‧諾頓傳世奇幻經典
    吉卜力動畫《借物少女艾莉緹》原著小說

    卡內基文學獎十大童書
    暢銷70年全新譯本
    突破想像力邊界,讓我們眼中的日常,變得不可思議

    當米林宏昌猶豫著是否擔任《借物少女艾莉緹》導演,
    宮崎駿說:你先看過原著小說就會有答案!


    他們很脆弱,也很聰明。
    他們依靠人類而生。但不被人類發現,是他們的生存法則。
    他們說,人類是為了借物者而存在,就像麵包是為了奶油而存在一樣。

    在一座鄉村老宅中,借物者只剩「時鐘」一家人。壁爐架家、大鍵琴家和雨水管家族都已經不在了。門廳的大鐘佇立在那裡兩百年,發出低沉的聲音,耐心地守護他們的家園,計算他們的時間。

    地底下一道又一道的柵門,以大頭針為鎖扣,只有爸爸用全身的力量壓上去再盪開來,才能開啟。艾莉緹‧時鐘恨死那些柵門了。她不想要永遠過這種生活,不想要住在黑暗之中,躲在地板之下。但地板下的家,又是如此溫暖舒服……

    平靜的日子,日復一日,直到他們「被看見」。

    * * * * * * * * * * * * *

    「假如,你看到一個小矮人,大概跟鉛筆一樣高,長褲上有塊藍色補丁,爬窗簾爬到一半,手上還抓著一個玩具茶杯。你會覺得它是精靈嗎?」男孩問。

    「不會,」艾莉緹說,「我會覺得那是我爸。」

    《借物少女》初版於1952年,曾多次改編成電視、電影。諾頓一手打造的迷你世界使她與托爾金、C‧S‧路易斯、路易斯‧卡洛爾三位奇幻文學大師齊名。時隔七十年,我們重新翻譯此書,重現諾頓優美如詩的文風,以更活潑、現代的語言貼近讀者。期待將這部奇幻經典傳承下去,啟發下一代小讀者用保有想像力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世界,也體會到故事裡小小人們面對困境、未知時的勇氣與韌性。

    本書特色
    1.比魔法更強大的想像力
    這是一部非典型的奇幻作品,卻成為兒童奇幻文學中無可比擬的經典之作。故事中沒有魔法,沒有精靈,沒有異世界,卻用腦洞大開的想像力和驚人的觀察力,將人類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以獨特視角重新呈現在讀者眼前,引人發笑又嘖嘖稱奇──咦?原來這就是我生活的世界嗎?

    2.讓我們找回心中純真的自己
    宮崎駿和動畫師高畑勳曾說,他們覺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借物少女」。艾莉緹是個有點叛逆、鬼靈精的女孩,父母為她築起的「舒適圈」再也關不住她。她對未知充滿渴望,尤其當她知道原來世界如此廣闊,她發現和別人比較、競爭、炫耀根本沒有意思,因為她有太多事想做、太多書想看、太多話想與人分享了。這樣的艾莉緹,能陪伴孩子探索世界,也讓每個大人找回心中那個純真的自己。

    3.後疫情時代的新意義
    宮崎駿多年前接受專訪時曾說:「我們都跟小小人一樣,過著不穩定的生活……我們是借住在這個世界上。」在後疫情時代的今日,我們更能體會人類的渺小。看似是我們擁有的一切,其實也只是「借」之於世界。七十年前在二戰之中寫下《借物少女》的諾頓,用一種最積極、樂天的筆法,在七十年後的今天,似是穿越時空鼓舞著我們:即使世界殘酷、瞬息萬變,也有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們去觀察、去想像。


    得獎紀錄
    ★ 卡內基兒童文學獎
    ★ 紐約公共圖書館百年百大童書
    ★ 路易斯‧卡洛爾書籍獎
    ★ 美國圖書館協會榮譽推薦

    感動推薦
    【專文導讀】葛容均|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各界好評】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李貞慧|繪本暨少年讀物推廣人
    林世仁|兒童文學作家
    許伯琴|親子共讀頻道「我們家的睡前故事」主持人
    游珮芸|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黃宗潔|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葛琦霞|臺灣前瞻閱讀發展協會理事長
    蔡明灑|朗朗小書房創辦人


    ■ 瑪麗‧諾頓有一種驚人的天賦,無論透過小人的眼睛看人類,還是透過人類的眼睛看小人,她的描述使兩者都生動而真實。──《芝加哥論壇報》

    ■ 那些無論重買幾次,依然動不動就神祕消失的小東西,像是鉛筆、髮夾、別針,都到哪裡去了?《借物少女》將此種日常經驗加以轉化,不只透過地板下的「借物者」一族,滿足了讀者對「袖珍博物館」這類微型世界的想像,更以艾莉緹一家與「普通人類」的相遇,展現出不同生活形式、世界觀的追求與碰撞。在彼此小心翼翼的試探過程中,學習信任與互助,以及如何與他者「共享空間」的思考,更是本書最動人與歷久彌新之處。──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黃宗潔

    ■ 借物少女在父母的保護下,一直以為世界就是繞著小小的借物者打轉,直到她認識了男孩,不但打開了自己的眼界,對男孩而言何嘗不也是一種宇宙級的衝撃呢?全書裡讓我最感動的一段話是梅阿姨所說的:「故事已經說完,但它從來不曾真正結束。」每一個故事在告一段落後,都會在不同的聆聽者心中繼續它的生命,那個靈動又勇敢的借物女孩,會一直在你我心中,創造新的感動。──親子共讀頻道「我們家的睡前故事」主持人 許伯琴

    ■ 如果你看過宮崎駿的卡通《借物少女艾莉緹》,你應該來看看原汁原味的文字版,看看其中有什麼差別?如果你有找不到東西的經驗,可以來看看作者如何發揮創意,把它寫成這一本奇妙的《借物少女》。透過小小人的視角,這本書讓我們經歷了一場「換個角度看世界」的悅讀之旅。同時,也看到小小人也有生活上的大考驗和來自心中永不止息的勇氣,就跟你我一樣!──兒童文學作家 林世仁

    ■ 閱讀英國兒童文學家瑪麗‧諾頓的經典作品《借物少女》,讓孩子有機會思考,在成長過程中,關於我們的品性道德,友誼情感,生存的勇氣與自信。從《借物少女》的閱讀中,讓孩子化為各種角色,例如胖德、荷蜜莉、艾莉緹、男孩、崔佛太太等。換位思考,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來思索,來感受眼前的世界。讓孩子的思考更加的周延、完善,不至於固著、刻板、匱乏。讓孩子看待眼前這個世界與事物更加具有包容與彈性。──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 很開心經典奇幻小說《借物少女》重新翻譯、問世了!故事非常精采,讓人一翻開書本,進入故事情節,便欲罷不能,一次讀完!讓我們一起進入這充滿創意想像力的故事吧!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愛上它!──繪本暨少年讀物推廣人 李貞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Mary Norton 瑪麗‧諾頓(1903-1992)

    英國兒童文學家。醫生的女兒。從小在萊頓巴扎德鎮一棟喬治時代風格的宅院裡長大。這片宅院目前有部分是萊頓中學的校舍,據說就是《借物少女》故事發生的場景。諾頓在倫敦的教會學校求學,後來接受演員訓練。二戰時帶著四個孩子遷往美國短暫居住,這段時間為英國陸軍駐紐約的採購部工作,同時開始她的寫作生涯。

    一九五二年出版《借物少女》,即榮獲英國兒童文學最高榮譽──卡內基文學獎。這部作品是她最受歡迎和廣為人知的著作,曾多次被改編成電視或電影。她一手打造的完整迷你世界,使她與托爾金、C‧S‧路易斯、路易斯‧卡洛爾三位奇幻文學大師齊名。

    繪者簡介

    SUI

    喜歡月亮,喜歡種花種草,喜歡飄雨的夜晚。

    譯者簡介

    謝佩妏

    清華大學外文所畢業,專職譯者。譯有《時間的皺摺》系列、《現形師傳奇》系列、《世界需要怪小孩》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