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教育學習
     
    百載風華——中基會的世紀光影[軟精裝]
    編/著者: 許正弘
    出版日期:2024-04-30
    ISBN:9786269724994
    參考分類(CAT):教育學習
    參考分類(CIP): 基金會

    優惠價:9折,270

    定價:  $30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60 元
    特價:90折!414
     
    定價:350 元
    特價:90折!315
     
    定價:50 元
    特價:90折!45
     
    定價:200 元
    特價:90折!180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1924年9月18日,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簡稱中基會)於北京外交部召開第一次會議,宣告正式成立,至今已滿百歲。中基會負責保管、分配和運用美國第二次退還的庚子賠款餘數,而以促進中華教育與文化事業的發展為宗旨。一個世紀的中基會會史,見證了我國科學教育及文化所經歷的百年滄桑,點滴積累成豐厚的人文底蘊,方興而未艾。其間,無論是主事者的擘畫付出,抑或是接受補助機構及人員的發榮滋長,究竟留下多少動人的故事?他們又是如何在時代浪潮的劇烈衝擊之下仍然堅持原則,並持續影響著我國近代以來學術和科學教育的發展?本書篇章概以1949年分作前後兩編,大致按照時序,娓娓道述中基會百載風華,關注其間光影變化,相信有助於拼湊我國複雜而恢宏的近代歷史圖景,也能為國家未來教育文化進程提供一條可行的道路。
    作者介紹
    許正弘,臺南人,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為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及該所訪問學人。研究領域以蒙元史與政治史為主,尤其關注元朝新建官署的形成與運作,從中闡明政治局勢的發展及其意義。受高中歷史老師啟蒙以來,喜讀民國學人著作,因緣際會而選治元史,期盼藉由研索這個「大中國」框架成型的時代,解決心中長期以來「何為中國」的困惑。從2010年迄今,先後於《臺大歷史學報》、《中國史研究》與《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等兩岸三地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廿餘篇,助編專書二種,協助校編專書數種。
    目次
    序言
    走過百年滄桑:清華大學與中基會
    《百載風華—中基會的世紀光影》序
    緣起—庚子年的變局與希望
    前編 樹立典範 1949 年前的中基會
    第一章 成立與改組
    退款用途之爭
    董事會的組成
    確立基本方針
    董事會的改組
    孟祿的疑慮與胡適的妙計
    改組危機的另面
    第二章 成長與典範
    人事組織的穩固
    補助原則的完備
    增進科學研究
    資助學術機構
    教育文化事業
    各種受託基金
    求全難免責備
    第三章 播遷與重組
    困局:庚款的停付與基金損益
    應變:戰時的播遷與存廢問題
    堅守:戰後的重組與資產轉移
    後編 走過滄桑1949 年後的中基會
    第四章 幾位重要的推手
    蔣夢麟
    胡適
    錢思亮
    吳大猷
    第五章 重點補助的事業
    守待雲開:1950-1970 年
    一、 學術獎助金
    二、研究補助費
    三、講座教授
    四、客座教授
    五、其他教育文化補助
    補苴罅漏:1971-2000 年
    再現風華—近年來的發展與重心
    紹往與開來:近年來的新舊業務
    回首與展望:走過百年滄桑之後
    中基會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
    現、歷任董事名錄
    歷任董事暨職務名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