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人該如何燒錄黑暗
    編/著者: 蕭宇翔
    出版社:雙囍
    出版日期:2022-11-02
    ISBN:9786269650231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優惠價:85折,357

    定價:  $42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這是我第一次認識生命」
    這本詩集也許是推動下一個詩歌黃金世代的開端
    楊牧詩獎得主蕭宇翔首部詩集
    在靈活的意象擺闔間,處理內在幽微的念想

    以充滿智慧與同情的語言,展現出表述真理、呼籲正義以及追求善美的抱負,呈現了詩意,更展現思想,難能可貴。
    ──須文蔚(詩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夢土上》、《孤獨國》、《苦苓林的一夜》、《夢或者黎明》、《舟子的悲歌》、《水之湄》……二〇二二年,是他,雀的眼睛帶領我們迻譯生活,蕭宇翔首部詩集。
    ──詩人 吳懷晨
    蕭宇翔的詩歌同時具有古典與現代的精神;這本詩集也許是推動下一個詩歌黃金世代的開端。
    ──詩人 曹馭博
    機敏而節制。這是我所認識的宇翔。
    ──詩人 楊智傑
    這是一個格局恢弘的青春祭壇,上有詩的縱橫開闔之自由演練,展現詩神最初的傷痕與榮耀。
    ──詩人 廖偉棠

    認識生命的途徑和方式裡,蕭宇翔選擇從詩歌切入,既然「詩歌是語言的最高形式」,而「語言是串聯起所有價值的系統」,《人該如何燒錄黑暗》即是蕭宇翔認識生命的歷程。
    在第一部詩集裡,詩人展示了他的「詞彙庫」,並且清楚交代了從何而來――特朗斯特羅默、木心、阿巴斯、楊牧、德里克・沃克特,也許還有一位被稱呼為「永和」說台語的人士。就如同節奏是音樂的基本,詞彙庫的建立是詩歌創作的基礎。
    燒錄,是上個世紀的日常勞動,以鐳射將光碟的塗層燒去部分,藉以完成不可逆反的錄製。以科學的詞彙描摹人類的情感流動,是蕭宇翔處理「情」與「理」的最佳注解。
    《人該如何燒錄黑暗》共分六輯,從分輯中,層層遞進,由前人的精采作品出發,以無限自由的遊牧的爵士做結,明白「這世上的一切都是灰塵的前身,也將是灰塵的來世」。呈現了詩人的進路,描摹了未來的企圖,展露持續建構快速膨脹的詩觀:
    輯一,「詞彙庫」建構的展現,透過模仿,致敬心儀的前輩寫作者。
    輯二,以唱片的正反面概念,做了三組兩兩參照的詩,是前因與後果,也是表裡的映射。
    輯三,如何將日常的感情經由「構思」的歷程轉化成理性的,富含敘事性的詩作。
    輯四,「告訴我什麼是生命」,一句少年的誠摯問句,帶出了自我不斷修正的宇宙觀。
    輯五,既是時間之旅,也是空間的轉移,如何以詩伴隨生命旅程中的自己
    輯六,從爵士自由的切分節奏中,重新解放「詞彙庫」的序列,發展新的韻律。

    感受列車正加速,窗格剪裁過你的雙目
    ──飄搖的絲絮。玻璃扇開,有人
    目送在窗外。這時一些氣旋透入而種籽
    紛落荒野──連根生長火芒與風葦
    ──〈火芒與風葦〉
    作者介紹
    蕭宇翔
    一九九九年生,東華大學華文系畢業,現就讀於北藝大文學跨域創作所(M.F.A.)。
    獲二〇二二年楊牧詩獎,為該獎項至今最年輕得主。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中興湖文學獎,創世紀詩刊開卷詩獎,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以《人該如何燒錄黑暗》榮獲二〇二二年後山文學年度新人獎。
    目次
    〔目錄〕
    推薦短語
    推薦序 徘迴在詩歌歷史的屋宇 須文蔚
    推薦序 影響與勇氣 楊智傑
    小序並詩
    獻詩 代禱
    輯一:敲擊後的音叉
    火芒與風葦
    特朗斯特羅默之死
    阿巴斯之死
    大音希聲──為木心
    三幕劇:德里克‧沃克特
    天地悖論──為屈原
    深夜聽托馬斯彈琴

    輯二:浸入波紋
    唱片一──正面
    致柯泯薰其人其歌
    唱片一──反面
    奏鳴曲式
    唱片二──正面
     驚蟄摹寫
    唱片二──反面
     冬至裡的短歌
    唱片三──正面
     哀歌
    唱片三──反面
     Adagio
      
    輯三:緊握的手在水中分離
    往返
    穀雨前夕
    拯救企鵝
    相冊
    水鑑
    三條狗與小娟
    浣熊先生的假期
    萬華行
    他住在頂樓加蓋的雅房
    日常提問
    幾站捷運
    坐上公園長椅
    永和

    輯四:一物縫合一物
    金屬困轉時間
    未竟之歌
    芒種
    變形記
    鏡中鳥
    小銀海映像管

    輯五:通往音源的軌跡
    湖面動靜
    昨天與今天
    阿里山:二〇一八
    阿里山:二〇一九
    浮世
    石梯坪
    陪永和看電視
    窗:在龜山島
      
    輯六:游牧的爵士
    靈感
    每日動態:二〇一九
    二〇二一年四月七日
    未完成的晚禱
    大夜與盲蛛
    巴別塔圖書館:二〇九九
    The Virtuoso
    終章 功課
    代跋
    謝辭
    推薦文 對文字的書寫有恆久的熱愛 江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