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科學科普 > 理工 
     
    島都之河:匯流與共生,淡水河與臺北的百年互動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5-09-10
    ISBN:9786267478783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水利工程

    優惠價:85折,638

    定價:  $75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200 元
    特價:90折!180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定價:150 元
    特價:90折!13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本書以歷史為解方,探究形塑淡水河百年風貌的人為與自然力量,試圖從水歷史與水文化的視角,指出與水共生的城市未來。
    全書分成五部:第一部「河流的個性」上溯十七、十八世紀,透過旅人遊記與河道變遷之謎,揭示淡水河三條支流的迥異性格與匯流的能動性。第二部「河流的豐饒」描繪清治到日治時期,河畔居民豐富多樣的用水方式,包括農業灌溉、動力水車、公共給水、築港航運等,呈現水之「利」如何將臺北蛻變為城,將臺灣連接世界。第三部「河流的明暗」則深入水之「害」,即洪災如何被歷史行動者定義,以及隨之產生的調適手段與地方知識。第四部「島都馭河術」與第五部「蛻變中的大河」聚焦日治到一九八〇年代,政府、市民、水利專家等各方的防洪思維與規劃,探究城市地位的變化如何影響河流的治理。

    本書特色
    ◆本書大量使用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分署的珍貴圖資史料,並蒐集海內外博物館、檔案館、美術館、圖書館等館舍典藏之淡水河相關圖像。
    ★ 特別策劃〈河流美學〉及〈河流生態〉圖輯,以紙上展覽形式,呈現日治時期畫家筆下的淡水河風情,以及當代攝影近距離觀察之淡水河流域相關物種,包括鸕鶿、小水鴨、香魚、圓吻鯝、鹵蕨、豔紅鹿子百合與鐘萼木等。
    ★ 封面上半部淡水河以當代照片為基礎,融合日治時期吉田初三郎〈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北市鳥瞰圖〉風格繪製而成,凸顯歷史層層累積所形成的「島都之河」風貌,並與拉頁復刻的金子常光〈新莊郡大觀〉相映成趣。下半部則疊加一九一三年臺北市街洪水淹水圖、十川嘉太郎的分流規劃設計圖等水利相關史料,呈現河流自然風光下隱藏的另一面,與上半部的水上風景,共同構成一部立體的河流史。
    目次

    目 次
    淡水河生命地圖
    分署長序 從淡水河的歷史流向永續未來/張廣智
    推薦序 結合人文與治水科技的大河史/温振華
    推薦序 從淡水河的盡頭起程/于立平

    導讀 藏於歷史的水智慧

    第一部 河流的個性
    第一章 為河賦名:異國旅人與漢人移民眼中的淡水河
    第二章 流動的印記:淡水河河道變動的歷史謎題

    第二部 河流的豐饒
    第三章 水到渠「城」:臺北平原水圳系統與聚落的興起
    第四章 肥美的時節:沿河漁業、養殖與生態環境的變遷
    第五章 水之力:近代動力水車與市郊產業發展
    第六章 人流與物流:河運交通與商貿網絡的形成
    第七章 生命泉源:近代自來水系統與衛生下水道的整建
    第八章 航向國際:淡水河築港與近代航運體系的興衰
    第九章 河畔風景:河岸生活文化與近代休閒娛樂

    第三部 河流的明暗
    第十章 河已成災,何以成「災」:災害的歷史建構
    第十一章 與洪水共生:河畔居民的地方知識與調適手段
    第十二章 合作應對洪災:社子島拓墾共同體的災害韌性
    第十三章 讓路於水:高地避險與分洪減災
    第十四章 心靈縫合:水信仰與民俗活動的災後慰藉與認同形塑

    【圖輯】河流美學

    第四部 島都馭河術
    第十五章 保護大稻埕:臺北近代城市堤防的誕生
    第十六章 掌握河流:從調查「有用之河」到治理「無益之河」
    第十七章 圍城之術:臺北輪中治水方案與近代高水堤防的形成
    第十八章 河畔市民的治水想像與倡議行動
    第十九章 島都之河的總合治理計畫

    第五部 蛻變中的大河
    第二十章 「戰勝自然」的官民提案:水庫、築堤或浚渫
    第二十一章 築堤大戰:從地方之災到國家之災
    第二十二章 尋求防洪「最佳」解:水利專家的初期研究調查
    第二十三章 以大型工程為解藥:防洪治本計畫中的技術者身影
    第二十四章 從改道到疏洪:變動世局中的臺北水之道
    第二十五章 在聲浪中前進:工程實踐與在地居民的回應

    結語 邁向未來的水之道

    謝誌
    淡水河流域大事記
    注釋

    【圖輯】河流生態
    【拉頁】金子常光〈新莊郡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