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縣市采風
     
    屏東SOLO:累積你的屏東值[4冊合售/附手提袋]
    出版社:屏東縣政府
    出版日期:2024-05-26
    ISBN:9786267259948
    參考分類(CAT):縣市采風
    參考分類(CIP): 

    優惠價:9折,720

    定價:  $800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200 元
    特價:90折!180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280 元
    特價:90折!252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屏東SOLO ─累積你的屏東值」計畫為你我揭開屏東的神秘面紗,2023 年將焦點放在串聯11 鄉鎮的4 條食旅途徑上,以「秘境」和「私房」為亮點,探索屬於這片土地的「地味じみ」,那些被我們習以為常卻深得人心的小吃、街頭美食,以及蒐羅地方口耳相傳的秘密景點,絕不容錯過。

    「里港─高樹─鹽埔」是花果與物產的農遊路線,匯聚著泰國蝦、鰻、鳳梨、芋頭、蜜棗、玉蘭花、野薑花、文心蘭等豐富產業,承載著平埔、原住民、客、泉漳、大陳義胞、滇緬孤軍等族群在不同時期的生活紋理下交織出豐富的文化風貌。別忘了探訪里港「瀰力村男美術館」,唯一民間設置的藝術館舍,還有高樹活潑有趣的細妹過年,獨一無二的三尊「大路關石獅公」,更與四孤搶粄列屬縣級重要文化資產;鹽埔鄉名點「蛋糕鳳梨酥」是團購美食也是在地婚禮囍餅標配。接著「萬丹─新園─崁頂」人文傳奇之旅,過去的「東港」位在現在的新園;探訪康熙時期漢人沿東港溪、高屏溪進入崁頂開墾;走讀萬丹在康熙時期的街廓。此三鄉的仕紳掌故豐富,老厝古蹟與傳說活靈活現,紅豆與酪農產業帶起萬丹的記憶符碼,海港文化、泥火山、糕餅技藝是新園的時代記號,崁頂的芝麻醬和跨族群文化都是地方非凡的歷史圖像。

    「枋寮─枋山─獅子」這趟迢迢山海印記之旅,讓你SOLO 自在放空。途中必須經過鄉界形狀像密道的枋山,連結枋寮與獅子;清領時代的枋寮是前往臺東重要的交通要道,獅子也是歷史戰役的重要場域,在山海間「枋枋獅」似生命共同體產銷蓮霧、芒果與咖啡,是石斑魚、魩仔魚、鰻苗、烏魚、鯰米仔特殊的產銷關鍵,衍生漁獲製品,地方鮮果與乾貨帶動不同時節的生意來這裡SOLO 很棒,騎車入山,在絕地秘境裡喚回自我,絕對是值得的心靈觀照。
    「車城─牡丹」是一條臺灣歷史重要的文化旅徑,明朝鄭經曾派兵屯田於「統領埔」,漢人以木柵圍城方可安居樂業的「柴城」也都存留在「統埔」與「車城」地名內涵。隨羅妹號事件與牡丹社事件的發生,在兩鄉留存諸多古戰爭遺跡紀念物、宗族立廟展業及部落遷徙重生,這裡有大歷史敘事裡與自然環境拚搏的產業文化,在順風逆風的半島兩岸穿越不同的海洋情緒。旅行是人生,是種創作。旅人注視的觀點能創造屬於自己的詮釋語言,一張夕陽海灣和咖啡香溢的寂靜影像,用#關鍵字記錄每一刻的私房風景,或許是一棵百年木麻黃的故事,一群年輕人在大樹下交流的聚會竟變成餐廳。這四本是集結地方多元面向的食旅專書,能讓你我走出不一樣的屏東想像。
    作者介紹
    作者:謝欣珈
    台中人,高師大國文所畢業,為自由文字工作者,目前居住在有山有田的高雄美濃,個性害羞容易尷尬,但是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很能自得其樂。喜歡陽光熱情的南部,喜歡騎機車在大街小巷、荒郊野外晃來晃去。喜歡參與各個族群的活動,吃各式各樣的小吃,到各地的廟宇拜拜。奉行旅行不必有行程表,自由自在隨心所欲,接受各種命運的安排。擁有開闊的心胸,才能發現任何地方最可愛的樣子。不出門的時候喜歡閱讀,最喜歡的人物記者是李桐豪,最喜歡的小說家是袁哲生,喜歡的散文作家是張惠菁,還沒有特別喜歡的詩人。喜歡看紀錄片,因為想要透過紀錄片更加認識世界。喜歡看泰劇,希望有一天能把《屏東SOLO》介紹給泰星,帶他們一遊屏東。

    作者:劉美辰
    1993年屏東市出生,屏女、高雄醫學大學社工系畢業,目前在美濃接案工作。對屏東的認識大多是以前上放學的路途,和放假回家喜歡亂騎車晃晃街上的那種。
    媽媽是高樹人、外婆是鹽埔人現在搬到里港定居,我個性偏悶騷慢熟,不喜歡熱熱鬧鬧一直聊天的場合,常常意興闌珊的參與著家族聚會,高樹、里港、鹽埔在我的記憶裡,大多是和家人吃飯的殘影。
    這次的故事採集,其實每次訪完都是精神上的脫水,但也收穫許多家族餐桌外的地標和風景,這些故事主人們的知足常樂是我也嚮往的方向。
    我是個喜歡買書但常常看書看到睡著的人,家裡常常有看到一半但忘記看到哪裏的書,這次可以採訪貢獻文字,真是太奇妙的經驗了,祝大家看到肚子餓想出門走走!
    作者:李煥源
    李煥源,空軍官校畢業,屏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班就讀中,社團法人屏東縣愛鄉協會現任理事長。是屏東縣愛鄉協會長年的文史志工,對於文史方面有濃厚興趣,早年服務軍旅,退伍後有感於對於自己故鄉的陌生,遂自力鑽研與故鄉屏東相關的歷史文化、人文典故,擅長與長輩交流,曾在屏北社區大學擔任「屏東文史與田野調查」課程的講師,也曾參與「鹽埔鄉志」、「千尋萬年溪」、「萬年溪采風錄」等書籍的田野調查及文字書寫,另外也曾負責「屏東縣旅遊文學館『穿越百年風華』宗教主題特展」、「翰墨飄香‧宗聖公祠書法藝術特展」的策展工作。擅長與長輩互動,專長為屏北地區歷史、人文方面的導覽,經常在屏東愛鄉協會規劃的各種市區文史小旅行中擔任導覽工作。此外也曾多次擔任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社會處文化志工的訓練課程講師。

    作者:古佳峻
    1981年生於花蓮,落籍金門,定居屏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目前為屏東科技大學研究總中心助理教授級研究員,曾擔任社團法人屏東縣愛鄉協會理事長、高樹鄉廣福順天宮管委會顧問。長期投入食/旅文化觀察與書寫,喜歡從區域/料理人的故事認識料理,莫名熱衷傳統糕餅,近二十年投身漢餅店求教與實踐。文章散見於《金門日報副刊》、《文創達人誌》、《撫浪屏東》、《料理‧臺灣》、《來義鄉刊》,與陳信宏老師合著《穿越阿緱─在街區與回憶之間》,與鐘文伶老師撰寫《味有餘》,與盧以琳老師編寫《落在她香─新住民家鄉料理的心故事》,執筆出版《望嘉盛典─Tjaljuljiva Ruvilivilj Gade mazazangiljan家族文化記憶與祭儀》與《紙有神技─蔡爾容、卜雅菡藝師創作敘事》共計十餘本作品。

    作者:洪麗雯
    自由工作者,命帶驛馬,擁有漂泊不定的靈魂,遊走在文字書寫、藝術教育、地方文史、社區實踐等領域,並堅持在蓪草傳統工藝20年之久。
    2009年前專情投入歷史及台灣文化領域,徜徉在田野及圖書館間。2010年後,因緣際會當起藝術家,深入社區、學校,長期運用在地文史結合圖像、手作等方式,讓居民和學生貼近土地。閒暇之餘進行文學創作,將生活經歷、工作經驗等轉換為文字,刷刷在這世界的存在感。
    2020年起,再度攜手舊戰友,在無形文化資產中開創出一套又一套的教學教案。著有《一冊通曉:圖解台灣文化》、《天使的羽翼-蓪草工藝之風華再現》、《五年千歲文化資產教材》等書,並指導學校、社區等單位繪製繪本十餘冊。

    作者:吳儷嬅
    從小在屏東的農村長大,國中時期看著爸媽對抗住家鄰近的非法砂石廠,因而埋下小小對環境保育的種籽,大學時期在外求學,加入生態保育社和屏東地方服務隊,也和好友共同創立「黑皮衫(happy sun)大專青年工作隊」,每年寒暑假,就會回到屏東進行田野調查與服務工作,對自身生長的土地有著無限的熱情,也因此返鄉工作,算是很早期的返鄉青年吧!!!
    投入社區工作超過20年,隨著國際思潮、與時俱進,從區營造、生態保育到林下經濟,
    從探索地方自然、人文與特色產業中不斷累積自己,自2011年「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劃設過程和牡丹鄉結下不解之緣,陪伴牡丹鄉推動生態旅遊與林下經濟產業至今,現居恆春半島,在好山好水好風景的環境中,持續不斷的發揮與體現自我價值。
    著有2008年《探訪文化、漫遊屏東》、2012年《 一起來潮聖》、2019年《品味屏東的森川里海》屏南山海戀與花香果香水岸鄉區域亮點成果專刊、2022年《牡丹山林雞: 友善飼養手冊》。

    繪者:歐佩玲
    大港在住,現為獨立接案平面設計師,致力於品牌形象、活動視覺、書籍製作等,擅長以插畫風格融入各類型的設計中,為視覺注入豐富樣貌。

    繪者:施鈺娟

    施鈺娟(Hazel.S),現任UIUX設計,偶爾支援平面設計與插畫,漂流北部的熱情大港人

    編者:古佳峻(同作者簡介)


    請不要侷限你對屏東的認識
    「屏東SOLO一累積你屏東值」計畫為你我揭開屏東的神秘面紗,2023年將焦點放在串聯11鄉鎮4條食旅途徑上,以「秘境」和「私房」為亮點,探索屬於這片土地「地味じみ」,那些被我們習以為常卻深得人心小吃、街頭美食,以及蒐羅地方口耳相傳的秘密景點,絕不容錯過。
    「里港一高樹鹽埔」是花果與物產的農遊路線,匯聚著泰蝦、鰻、鳳梨、芋頭、蜜棗、玉蘭花、野薑花、文心蘭等豐富產業,承載著平埔、原住民、客、泉漳、大陳義胞、滇緬孤軍等族群在不同時期生活紋理下交織出豐富文化風貌。別忘了探訪里港「瀰力村男美術館」,唯一民間設置的藝術館舍,還有高樹活潑有趣的細妹過年,獨一無二的三尊「大路關石獅公」,更與四孤搶粄列屬縣級重要文化資產;鹽埔鄉名點「蛋糕鳳梨酥」是團購美食也是在地婚禮囍餅標配。
    接著「萬丹一新園一崁頂」人文傳奇之旅,過去「東港」位在現在的新園;探訪康熙時期漢人沿東港溪、高屏溪進入崁頂開墾;走讀萬丹在康熙時期的街廓。此三鄉的仕紳掌故豐富,老厝古蹟與傳說活靈活現,紅豆與酪農產業帶起萬丹的記憶符碼,海港文化、泥火山、糕餅技藝是新園的時代記號,崁頂的芝麻醬和跨族群文化都是地方非凡的歷史圖像
    「枋寮一枋山一獅子」這趟超迢海印記之旅,讓你SOLO自在放空。途中必須經過鄉界形狀像密道的枋山,連結枋寮與獅子;清領時代的枋寮是前往臺東重要的交通要道,獅子也是歷史戰役的重要場域,在山海間「枋枋獅」似生命共同體產銷蓮霧、芒果與咖啡,是石斑魚、魩仔魚、鰻苗、烏魚、鯰米仔特殊的產銷關鍵,衍生漁獲製品,地方鮮果與乾貨帶動不同時節的生意。來這裡SOLO很棒,騎車入山,在絕地秘境裡喚回自我,絕對是值得的心靈觀照。
    「車城一牡丹」是一條臺灣歷史重要的文化旅徑,明朝鄭經曾派兵屯田於「統領埔」,漢人以木柵圍城方可安居樂業的「柴城」也都存留在「統埔」與「車城」地名內涵。隨羅妹號事件與牡丹社事件發生,在兩鄉留存諸多古戰爭遺跡紀念物、宗族立廟展業及部落遷徙重生,這裡有大歷史敘事裡與自然環境拚搏的產業文化,在順風逆風的半島兩岸穿越不同的海洋情緒。
    旅行是人生,是種創作。
    旅人注視的觀點能創造屬於自己的詮釋語言,一張夕陽海灣和咖啡香溢的寂靜影像,用#關鍵字記錄每一刻的私房風景,或許是一棵百年木麻黃的故事,一群年輕人在大樹下交流的聚會竟變成餐廳。這四本是集結地方多元面向的食旅專書,能讓你我走出不一樣的屏東想像。
    目次
    里港 LIGANG

    # 古典美的現代演繹
    013南北門與呂岳德政碑
    014紅廟
    015白志廟
    016瀰力村男美術館
    018阿里港文化協會
    020 滇緬民俗文化協會
    024雙慈宮
    026藍家古厝與藍家

    # 健健美的活力來源
    028 福德祠旁的阿嬤意麵
    029里港老麵店
    030成 磚仔地豬腳筋
    031論鍋燒
    032 吉鹿料理廚房
    033芝芝涼麵
    034轉角咖啡
    036里港餛飩、豬腳
    038 BIDING DING冰滴咖啡站

    #簡單美的點心時刻
    040小雨果巧克力の店
    041王振合餅店
    042泉和冰室
    043豆花城
    044陳媽媽手工葱油餅水煎包
    045熊阿姨炸芋頭餅
    046福泉米奶粉

    #自然美的遊樂園地
    047大茉莉農莊
    048 里港河濱公园
    049阿里港公園
    052 陽明園
    053薰之園
    054印加果養生園
    055雲南定遠羊奶果園
    056土庫村老茄苳
    060茄苳村茄苳尊王
    062 瀰力村茄苳王


    高樹 GAOSHU

    #豐富作物自組花式農遊
    069細妹過年
    070銀獅農場
    071鴻旗有機休閒農場
    072 喜樂可可咖啡園
    073阿九鳳梨農場
    074屏東智慧農業學校
    076高樹青果合作社

    #農夫起手式:吃飽是要緊事
    078高樹煎餃
    079 大路關安德老麵店
    081可利屋食坊

    #青農戀愛式:濃情下午茶
    082 屾植人心
    083 賢の雞蛋糕
    084高樹大津芋Q古早味剉冰
    085 50年廟口正老店
    086美美蔥餅牛軋糖
    087阿嬤の愛甘蔗冰茶
    088老伯公咖啡

    #農家生活式:文化巡禮
    089義勇公
    090大路關四孤搶粄
    092加蚋埔夜祭
    094大路關石獅公

    #農友休息室:玩樂好去處
    098新豐親水公園
    099 飛翔石木工坊
    100大津瀑布
    101尾寮山步道(西側登山口)
    102大路觀主題樂園
    103幸福莊園
    104賽嘉皆豪輕航機飛行場
    106初日出金屬工藝工作室

    鹽埔 YANPU

    #溫柔的慢板:穿梭老屋小巷威受晨昏光影
    113 鹽埔借問休息站
    114古厝葉瑞菁宅
    116古厝謝知高宅
    118 古厝蕭寶龍宅

    #悠閒的行板:在腳踏車上迎著河邊的風
    120雙新公園
    121隘療溪堤防自行車道
    123七份子客庄伯公祠
    124貞心有機農場
    125種子舞團

    #華麗的華爾滋:街巷裡尋獲藝術之美
    126邦尼巧克力工坊
    127絨灣花藝美學館
    130朝鳳宮
    132新圍村慈天宮
    134新圍龍陣

    #進擊地交響曲:口腹之慾的激烈比拼
    136黃莊記鹹湯圓米苔目
    138敏 古早味包子
    139大西洋冰城
    140益利餅店
    141銘豐餅店
    142大胖山產店
    143李媽媽古早味封肉豬腳
    144辰豐朝食
    145佳德烤鴨
    146灶腳厝
    147阿輝美味麻醬麵
    150 鍋嗲
    151蘇家魯麵
    152彭厝王家古早味麵店
    153庄咖簡餐咖啡

    萬丹 WANDAN

    #萬丹傳統美食
    013萬丹椒朋友
    014 大鮪東港飯湯
    015灣內村無名飯湯
    016萬丹黃家紅豆餅
    018 陳家紅豆餅
    019 采風社紅豆餅
    020阿基伯燒冷冰
    021林記傳統豆花
    022 新正便利商店
    023盧記肉粽
    024萬丹菜頭粿
    025阿國臭豆腐
    026王溫體羊肉爐

    #萬丹人的新味道
    028萬丹牛肉一條街
    030萬大牧場補乳室
    031走走甜點
    032一格咖啡 Ego coffee roasters
    033韋司餐館Weis Bistro

    #眾神庇佑,源遠流長的萬丹
    034 萬丹萬惠宮
    036 萬丹萬泉寺
    038 廈北普庵壇及宋江陣
    039萬安古地廟
    040崙頂傳統木工

    #人傑地靈,英雄故鄉
    042萬丹許舉人
    044許舉人的旗杆台
    045社皮陳氏洋樓
    046陳命珠馬賽克牆及興全村彩繪街
    048張山鐘洗手台


    新園 XINYUAN

    #庇護一方的廟宇
    055 大聖公媽廟
    056新惠宮
    058仙隆宮
    059新興宮
    060鹽埔福安宮
    061 七寶蓮花塔-白鶴神
    062赤山巖
    064五房村澄瀛宮

    #水與火共舞的舞台
    067鯉魚山泥火山
    068 十二犁頭鏢的故事
    070 水往高處流的萬丹抽水站
    072大煙囪
    073 高屏溪新園堤防
    074鹽埔漁港和鹽琉航線
    075烏龍百年古井

    #守護好味道
    076勝棋製餅舖
    078英銓餅舖
    082「鹹粿伯仔」五層粿
    083蔡家岡山羊肉
    084新峰冰城
    085雙喜牛肉店

    #傳統美食再出發
    086鶴貳樓食府
    087安好食居
    088秋雄鮮魚小吃

    #吉地福人居
    089林宅慶雲堂
    090大陳移民村中興社區
    092新園菸樓

    #傳統與創新
    094新園共融遊戲場
    095德晉實業
    096新豐碾米廠


    崁頂 KANDING

    #見證歷史老地標
    105平埔族群公廨
    106崁頂北極宮
    108 北院廟
    110港東村羅家古厝群
    112力社村陳氏古厝
    114 倪家古厝
    116李隆宮
    118 港東村日軍碉堡

    #友善環境自由行
    119 崁頂鄉自然生態公園
    120崁頂鄉共融遊戲場
    122 崁頂森林公園
    123 頂茄茄苳神樹
    124越溪社區老榕樹
    125崁頂自行車道
    126港東堤防五星級夕陽
    127越溪村活動中心

    #傳統小吃這裡找
    130 崁頂麻油
    132 崁頂老牌羊肉
    133 崁頂魯米粉
    134 港東村廟前無名魯米粉
    135崁頂蓮藕茶
    136 崁頂肉角飯
    137 崁頂無名豆花車
    138 葉家涼麵
    139 崁頂酒莊與菊川農坊

    #崁頂新味道
    140光燦小屋
    142好拾包子
    143心悅可可坊
    144明明有蔚工作室


    枋寮 FANGLIAO

    #聽老聚落故事
    013双生內
    014三欉榕仔
    015領路頭
    016水底寮土地公廟
    017 梅山壇與符石
    018永興鐵行
    019大條巷

    #真奇廟,好奇妙
    020藍屋頂的諭旨
    022唯一放白鶴的保安宫
    024文物匯聚的德興宫
    025 白軍營淮軍義塚
    026日本將軍成神立廟
    028大陳移民信仰
    029林萬掌傳奇
    030微觀,動物神靈

    #讀小鎮心旅程
    032 藍皮火車意象館
    033枋星遊艇
    034大地果園
    036來日枋常

    #寫真日常味
    038尾吉燒餅
    040東海中軍廟前無名飯麵攤
    041水底寮素食煎粿
    042東海三角窗飯湯
    043百年老牌鱔魚麵
    044龍炭烤
    045食三香懷舊小飯庒
    046香堤綠園
    047 泉珍西點麵包店
    048 木鋤造樸咖啡(奇茂園)
    049水綠方創意鍋物
    050枋新 .饗樂

    #繪在地人的對照記
    052阿婆粉圓冰
    053福泉布丁豆花
    054百利冷熱飲
    055港伯豆花冰品店
    056 卡沐里CAMULI義式冰淇淋
    058滸冰冰shaved ice
    059旻ㄚㄟ五穀薏仁牛奶專賣店
    060東海鹹湯圓麵攤&蘇圓仔湯圓工作室
    062搖滾車圓(有樂冰菓室)
    064 水底寮肉丸店
    065北玄宮前肉圓油飯碗粿
    066木方咖啡廳Fang Café
    067 枋寮廳咖啡Fangliao Café
    068居酒屋
    069酒客 JOKER

    枋山 FANGSHAN

    #說奇廟,真奇妙
    077在山海德天宮看海
    078枋山王太帥鎮安宫
    079大鵬山金朝陽宮
    080加祿嘉和宮
    081楓港德隆宮
    082加祿堂三萬應祠海岸

    #讀小鎮好禮名產勝地
    083陳家蜂蜜文化館
    084枋山地區農會
    085枋山休閒農場(芒果好吃 MangoHouse)
    086村長的水果
    088豐漁週記
    090伯勞鳥生態展示館
    092生活文化館
    093木炭窯

    #寫真味,對照吃的喜悅
    094阿秋烤魷魚
    095珈琲朗
    096武厚茶
    097 楓港巷仔內中西式早點
    098大陸小吃部
    099金馬飯店(傅媽媽家常菜)
    100 3M鮮魚湯肉臊飯
    102旭功飯店

    #枋山的有情天
    103加祿防波堤彩繪牆
    104小英總統祖厝
    105加祿(鯨魚)國小
    106枋山郵局
    107烏龜岩
    108楓港董家古厝
    109楓港社區發展協會(枋山數位機會中心)
    110車站風景


    獅子 SISIGU

    #聽部落說往事
    119山的通往:里龍山
    120丹路百年木麻黄
    121百年雙茄苳
    122百年梯田
    123等高線緩降橋
    124內文村(Tjakuvukuvulj)林下旅行
    125龜甲屋
    126山蘇產銷
    127路過此步道
    128 內文濕地
    129小亞馬遜河

    #說奇妙,真風景
    130 基督教中華循理會新路教會
    131臺灣普濟禪寺
    132紫竹林龍峰寺
    133卡悠峯瀑布
    134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
    135丹路三巨頭
    136驛站兩地:壽卡(峠)鐵馬驛站
    137車站身影

    #讀在地文化商機
    138獅子鄉文物陳列館
    140 神木下傳統手工藝工作坊
    142獅子好菜
    143雙流道の駅
    144伊屯好物
    145太郎菇園農場
    146粑鳩璐農場
    147樹下餐桌

    #寫真日常味
    148 雙胞胎卡拉OK小吃部
    150楓林小橋
    152阿香小吃部
    153 在水一方土雞城
    154女乃山咖啡屋

    車城 CHECHENG

    #臺灣命運轉捩戰:牡丹社事件
    011龜山步道
    012明治七年討蕃軍本營地紀念碑及石垣
    014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
    015 保力彩繪村
    016西鄉都督遺跡紀念碑及忠魂碑

    #內憂外患生存戰:林爽文事件&羅妹號事件
    018福安宮
    020保力保安宫
    021射寮清河堂

    #臺灣易主戰:日治下的車城
    024四重溪溫泉公園
    026新街桃源堂
    027 車城許家古厝

    #觀光生態戰:經濟與自然的合奏曲
    028屏東海生館
    030洋蔥大福遊樂園
    032看海美術館
    034海口沙漠
    035陵頂公園
    038 後灣豆腐小學堂
    040滿豐漁場
    042屏東青年旅創基地
    043 二重溪三角公園

    #美食味蕾戰:在地與他鄉的邂逅
    044洋蔥
    046紅仁鴨蛋
    048綠豆蒜
    050田中漁夫(早餐店)
    051田中漁夫(海鮮餐廳)
    052大山羊肉爐餐廳
    053圓味肉骨茶
    056逅灣咖啡
    057金恒春蜂蜜茶
    058四獸仔交易所


    牡丹 MUDAN

    #走讀歷史文化
    065高士神社
    066牡丹社事件
    068 深度生態旅遊
    072古英勇長老
    074阿Van老師

    #特色風味餐
    076 南方部落原住民主題美食館
    077馨香森林餐吧
    080二哥的店
    081瑪邵家餐坊
    082 安金VUVU早餐店
    083牡丹早午餐
    084曹員外的店
    085風織豆咖啡

    #藝術手作
    086牡丹藝坊
    087 瑪莉莉文化工作室
    088牡丹3號橋
    090鑫工坊

    #特色農產
    092牡丹山林雞
    094段木香菇
    096 佳德谷植物生活教育園區
    098亞高瓦子農場

    #探訪原鄉風景
    100 旭海溫泉&旭海溫泉休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