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本書深入探討AI如何重塑全球供應鏈運作,結合理論與實務,完整涵蓋從供應鏈基礎、臺灣高科技產業優勢、AI技術應用,到國際趨勢與永續發展的多元議題。全書以十一章架構,逐步引導讀者理解AI驅動下的供應鏈革新,包括智慧物流、風險預測、彈性製造與綠色治理等核心議題,並透過台積電、亞馬遜與華碩等標竿企業案例,展現AI實踐供應鏈管理的策略與成效。本書強調數據驅動、跨域整合與永續導向,特別適合高等教育、企業決策者與供應鏈管理實務工作者,作為理解當前與未來全球供應鏈趨勢的重要參考資源。
適合對象:
本書適合多元領域的讀者群,特別是對AI與全球供應鏈發展趨勢有高度關注的學術與實務工作者。首先,對於大學與研究所相關科系,例如:企業管理、國際貿易、資訊管理、工業工程與運籌管理等師生而言,本書提供系統性的AI應用知識與實例分析,有助於課堂教學與學術研究。其次,對企業高階主管、供應鏈與物流管理人員、數位轉型推動者而言,本書可作為策略規劃與決策的實務指南,協助理解AI如何強化營運效率、風險管理與永續績效。此外,政府相關單位、產業研究機構與智庫人員也可藉由本書掌握當前國際供應鏈重組的趨勢與政策應對方向。對中小企業而言,書中對AI技術民主化與可行性導入策略的剖析,也有助於建立數位轉型的基本認知與實踐路徑。本書語言清晰、架構分明,融合學理深度與實務廣度,適合用於高等教育課程教材、企業內訓讀物或政策研擬參考資料。
作者介紹
朱海成 教授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管理學院商業管理及資訊科技創新應用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教授
●前紐約Cheyenne Software Inc.
(NYSE Listed)擔任資深軟體工程師
●前加拿大UNBC(University of Northern British Columbia)
管理學院Instructor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PCMPCL
高階主管訓練結業(公費)
●前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
教學助理、研究助理
專長:人工智慧、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管理資訊系統、商用資訊系統開發、媒體公關與危機處理、國際行銷與談判
業餘航空飛行駕駛、無線電熱愛者
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全球供應鏈與AI的崛起
1.1 全球供應鏈的演變
1.2 AI在供應鏈中的崛起
1.3 AI改變供應鏈的挑戰與機遇
第二章 臺灣高科技產業的關鍵地位
2.1 臺灣在全球高科技供應鏈的核心地位
2.2 臺灣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與未來發展
第三章 AI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應用
3.1 內嵌式AI供應鏈
3.2 AI在庫存管理與物流路徑優化中的應用
3.3 供應鏈風險預測與AI
第四章 全球運籌與供應鏈管理的整合
4.1 全球運籌的核心概念與策略
4.2 供應鏈管理與全球運籌的整合
4.3 全球供應鏈協同與運籌的未來趨勢
第五章 臺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的案例分析
5.1 臺灣AI元件產業概況與發展背景
5.2 關鍵企業案例:台積電(TSMC)
5.3 中小型企業的AI元件創新實例
5.4 與國際大廠的合作與競合關係
5.5 臺灣AI元件產業的未來展望與策略建議
第六章 關稅政策對供應鏈的衝擊
6.1 川普關稅政策的核心精神與全球影響
6.2 關稅衝擊下的供應鏈重構
6.3 關稅政策的未來走向與企業應對思維
第七章 跨國生產基地的轉移
7.1 全球生產基地轉移的驅動因素
7.2 全球供應鏈再平衡與區域布局策略
7.3 成功與失敗的實際案例
7.4 政策支持與國際合作的角色
7.5 未來展望:從轉移到全球再平衡
第八章 AI賦能的智慧供應鏈管理系統
8.1 AI在供應鏈管理中的角色與價值
8.2 智慧倉儲與物流系統
8.3 AI驅動的供應鏈可視化與風險預警
8.4 智慧供應鏈系統的導入挑戰與關鍵成功因素
8.5 未來展望:生成式AI與自主供應鏈管理
第九章 AI在全球供應鏈的永續發展
9.1 SDGs與永續供應鏈的基本原則
9.2 AI在永續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
9.3 推動永續供應鏈的挑戰與展望
第十章 案例研究:成功企業的實踐經驗
10.1 台積電(TSMC):高階製造供應鏈的智慧調度
10.2 亞馬遜(Amazon):端到端智慧物流與預測配送
10.3 華碩電腦(ASUS):彈性製造與智慧供應鏈整合
第十一章 AI與全球供應鏈的發展前景與展望
11.1 生成式AI與自動化決策的崛起
11.2 全球供應鏈平台化與協同生態系統
11.3 AI如何重塑全球供應鏈
11.4 產業轉型與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
11.5 臺灣角色與全球智慧供應鏈的未來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