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五南本版 > 語言、文學 > 中國文學 
     
    《儒林外史》表與裡─套用「偽民間文學」論述[1版/2025...
    編/著者: 陳大道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5-10-01
    ISBN:9786264237987
    參考分類(CAT):中國文學
    參考分類(CIP): 小說

    優惠價:95折,333

    定價:  $35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200 元
    特價:90折!180
     
    定價:260 元
    特價:90折!234
     
    定價:90 元
    特價:90折!81
     
    定價:830 元
    特價:90折!747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偽民間文學」以消費市場的「民俗風」文創作品為論述對象,明清白話章回小說亦是因應市場需求而生。套用「偽民間文學」觀點分析章回小說《儒林外史》,可發現其符合「取材自弱勢民間群體」、「為政經優勢主導群體閱讀需求提供服務」的基本論述。《儒林外史》〈開場詞〉,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功名富貴無憑据,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其中,「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屬於顯而易見的「表」層,科舉於家庭社會發生的影響,深埋在「裡」層。在菁英體制(meritocracy)被廣泛接受的今天,《儒林外史》裡一則則角度不同的小故事,如同寓言一般,描寫家庭與社會雖然幫助考生們取得功名,然而,文士們無論是否如願獲得功名,他們都必須面對自己未來的命運。

    本書呼應主題共七章,即包括
    第一章 明末清初主導群體對於小說誕生的影響
    第二章 《儒林外史》情節布局――參照〈順治詔書〉
    第三章 科舉重要性降低
    第四章 功名的征途
    第五章 常民經濟生活與人際活動
    第六章 家道中落的焦慮
    第七章 序跋導讀的翻轉――套用「偽民間文學」觀點析論
    作者介紹
    陳大道
    現職
    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學歷
    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
    雪梨大學文學院亞州所博士
    著作
    檮杌閒評研究──魏忠賢時事小説,留美小說論 等
    譯作
    爲藝術而藝術與文學生命 等。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明末清初主導群體對於小說誕生的影響
    一、晚明主導群體的閱讀時尚—時事史事議題
    二、吳敬梓家世對於創作選材的影響
    三、新主導群體立場的維護
    四、應時而生的《儒林外史》刊刻與發行

    第二章  《儒林外史》情節布局—參照〈順治詔書〉
    一、福建故事的特殊性
    (一) 向鼎與鮑文卿
    (二) 陳木南與聘娘
    二、支持民間弱勢的〈順治詔書〉
    三、〈7回〉之前以北京為核心的赴考與就職故事動線
    四、〈8回〉之後以杭州與南京兩大都會為核心的鄉紳與庶民故事
    (一) 杭嘉湖平原故事
    (二) 南直隸與南京故事

    第三章 科舉重要性降低
    一、《儒林外史》小說人物的科舉功名
    二、科舉被譴責與開放捐納
    三、「非科舉者毋得與官」觀念的改變
    四、布衣平民與生員的距離

    第四章 功名的征途
    一、提學官—學道故事
    (一) 周進出任學道
    (二) 范進出任學道
    (三) 其他學道(宗師)按臨的故事
    二、生員之後的奔波赴試
    (一) 匡超人的赴試奔波
    (二) 杜少卿的薦舉拜會

    第五章 常民經濟生活與人際活動
    一、重視生活經濟的書寫方向
    二、私塾教職的聘任
    三、八股文選本的編輯
    四、選本的刻印與發行
    五、戲曲表演業者經營生活
    六、鹽商的世界
    (一) 捲入官司的楊執中與沈瓊枝兩個案件
    (二) 懵懂青年牛埔的揚州行
    (三) 五河縣虞秀才眼中的方鹽商
    七、醫生的匆忙身影

    第六章 家道中落的焦慮
    一、失去科舉功名的擔憂
    二、固守祖產的慳吝
    三、蕩盡家產的教訓
    四、新進官員的成功與失敗

    第七章  序跋導讀的翻轉—套用「偽民間文學」觀點析論
    一、《儒林外史》的〈序〉與〈跋〉
    二、閑〈序〉的時代氛圍
    (一) 朝野的反省
    (二) 譴責科舉的另類商機
    三、咸同年間的改變—黃小田〈序〉與〈又識〉的保守立場
    四、諷刺當(清)代的金和〈跋〉
    五、黃安謹〈序〉與區域地理
    六、錢玄同〈序〉與國語提倡的省思

    結語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