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電化學原理與應用歷經Volta、Faraday、Nernst、Tafel、Butler、Frumkin、Marcus等人的努力和貢獻,已使現代產學界能夠理解電極與電解質的界面現象,以及伴隨的反應動力學和質傳現象,並已跨出理論面的探討,步入現代工程應用的核心。為了引導讀者系統性地認識電化學理論、分析技術與應用實例,本書自基礎原理出發,依序說明電極程序、電極界面現象、電位電流與極化之關聯,並涵蓋電化學分析系統的架構,以及可採用的穩態與暫態直流分析方法,並延伸至交流阻抗譜、光譜原位量測與探針原位量測。最後再介紹下列熱門研究領域中常用的電化學分析方法:
-金屬腐蝕
-電沉積
-電池
-超電容
-光電催化
以揭示電化學在金屬、半導體、能源、環工與生醫等領域的廣泛影響。書中架構縝密,圖例與實務應用兼具,既可作為大學高年級與研究所學生的參考教材,也適合研發人員進修使用。期望讀者透過本書,奠定堅實的電化學素養,培養跨領域整合與創新應用的能力。
作者介紹
吳永富
[現職]
明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 副教授
明志科技大學半導體材料與製程學士學程 主任
[學歷]
臺灣大學化學工程所 博士
臺灣大學化學工程系 學士
[經歷]
工研院電子研究所 工程師
工研院平面顯示中心 研發課長
明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 系主任
[著作]
電化學工程原理(五南文化)
電化學工程應用(五南文化)
圖解輸送現象(五南文化)
圖解單元操作(五南文化)
目次
第一章 電化學原理
1-1 電化學之起源
1-2 電化學之理論發展
1-3 電化學之技術進展
1-4 電化學之專業術語
1-5 氧化與還原
1-6 電化學池
1-7 電極程序
1-8 金屬與電解質界面
1-9 半導體與電解質界面
1-10 電極電位
1-11 槽電壓
1-12 Nernst 方程式
1-13 離子濃度與電位
1-14 液體接面電壓
1-15 電流與反應
1-16 電化學反應速率
1-17 Butler-Volmer 動力學
1-18 極化
1-19 Tafel 動力學
1-20 濃度極化動力學
1-21 輸送現象
1-22 質量輸送
1-23 電荷輸送
1-24 擴散控制系統
1-25 非穩態擴散系統
1-26 電化學可逆
1-27 對流控制系統
1-28 電化學應用
1-29 電化學研究
第二章 電化學分析系統
2-1 電化學分析系統
2-2 工作電極
2-3 汞電極
2-4 碳電極
2-5 旋轉盤電極
2-6 旋轉盤環電極
2-7 氫電極
2-8 參考電極
2-9 電化學工作站
2-10 電化學分析原理
2-11 電化學分析方法
2-12 電位與電流測量
2-13 IR 補償
第三章 穩態電化學分析
3-1 穩態程序
3-2 極化曲線
3-3 電位與電流控制
3-4 穩態非平衡系統
3-5 穩態極化曲線測量
3-6 金屬腐蝕分析
3-7 金屬鈍化分析
3-8 化學鍍分析
3-9 金屬蝕刻分析
第四章 暫態電化學分析
4-1 暫態極化曲線測量
4-2 階梯電流分析-反應控制
4-3 階梯電流分析-質傳控制
4-4 多階梯電流分析
4-5 開環電位分析
4-6 控制電量分析
4-7 階梯電位分析-反應控制
4-8 階梯電位分析-質傳控制
4-9 線性掃描伏安法-可逆反應
4-10 線性掃描伏安法-不可逆反應
4-11 循環伏安法-反應控制
4-12 循環伏安法-質傳控制
4-13 循環伏安法-耦合勻相反應
4-14 循環伏安法-多電子反應
4-15 循環伏安法-微電極
4-16 溶出伏安法
4-17 脈衝伏安法
4-18 電化學活性面積測量
4-19 電化學電容測量
4-20 擴散係數測量
4-21 電化學雜訊法
第五章 電化學阻抗分析
5-1 等效電路
5-2 電路元件
5-3 交流阻抗
5-4 阻抗圖譜-RC 串聯電路
5-5 阻抗圖譜-RC 並聯電路
5-6 阻抗圖譜-複雜電路
5-7 電化學阻抗譜
5-8 電荷轉移阻抗
5-9 無限擴散阻抗
5-10 有限擴散阻抗
5-11 球形擴散阻抗
5-12 旋轉電極質傳阻抗
5-13 吸附反應之阻抗
5-14 彌散效應
5-15 多孔電極之阻抗
5-16 平帶電位分析
5-17 阻抗數據解析
第六章 電化學原位分析
6-1 原位測量
6-2 電化學原位紅外線光譜分析
6-3 電化學原位拉曼光譜分析
6-4 電化學原位質量分析
6-5 電化學原位掃描探針分析
6-6 掃描電化學顯微鏡
第七章 電化學分析應用
7-1 腐蝕分析
7-2 電沉積分析
7-3 鋰離子電池分析
7-4 超電容分析
7-5 光電催化分析
附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