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本部文化科技政策推動之「藝文場館科藝創新計畫」成果,計畫目標在培育科技藝術人才,運用創新技術與科技應用,展現文化科技藝術之深度與廣度。於2023年至2024年扶植科技藝術展演作品共計25件,許多作品已受邀赴國際舞台展演,績效卓著,如藝術家陶亞倫作品參與希臘2024年雅典數位藝術節、波蘭2024年歐洲科學之都大展展出;兒路創作藝術工寮作品登瑞士2024年蘇黎世戲劇盛會藝術節演出等。
本項計畫亦邀請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及行政法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等一同參與,扶植藝文場館與國際單位交流合作,如國立臺灣美術館首次與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合作扶植陽春麵研究舍,其共製作品分別於2024年林茲電子藝術節、國美館年度大展「靈魂的棲所」展出,廣受國際關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運用科技創新融入京劇、國樂及布袋戲中,跳脫傳統詮釋框架,在經典中創造嶄新觀看及聆賞體驗;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策辦「藝想春天 NTT Arts NOVA」系列節目,培育青年創作及推廣樂齡音樂照護等。
本書期以紀錄年度科技藝術發展重要成果,作為承先啟後之里程碑,使我國文化科技在此奠基上,持續創新向前邁進。
作者介紹
文化是國家的靈魂,文化部作為臺灣藝術文化的服務者,以「文化永續,世界臺灣」為核心理念,用行動創新的方式持續深耕,支持藝文創作,推動文化科技,借重臺灣在資通訊、半導體領域前瞻技術發展優勢,支持文化內容導入科技應用,提供臺灣文化科技產製量能,鼓勵新型態展演模式的應用合作,包括沉浸式科技、XR技術及多人走動式VR等,展現臺灣文化結合科技跨領域研發及創造之全球影響力。
目次
序 1
專文:科技與藝術的融匯創新及其當代視野 |陳永賢 3
專文:以科技邂逅藝術 展現臺灣文化競爭力|邱誌勇 5
表演藝術
臺德合作計畫 14
諸神黃昏 18
永生動物園 – 科技X聲響X舞蹈演出計畫 22
reCONNECT 2023:NEW CANVAS 26
遊林驚夢:巧遇Hagay劇場版 29
似人非人系列 – Data.RevoC 33
鎏 36
演算法和諧 40
WHO ARE YOU 43
藝想春天 46
魔幻時空大稻埕 53
土水 – 臺灣初露 56
魔幻雙齣 58
狐仙~無盡之愛 61
視覺藝術
再會拉包爾 64
盲流計畫 67
腦內劇場 70
全域代議 74
於深淵中,再次作為感知者 78
跨域共融:AI影像分析技術於自動劇場之應用 81
電波訊號:昏迷父親連線對話 84
你正在工作嗎? 87
靈魂的棲所 89
重返維多利亞之城 92
海洋敘事的另一種姿態 94
下意識機器 96
迷山 98
教育推廣
林玉山臺灣寫生地圖與足跡線上互動102
席德進眼中的歷史場域 104
「2024 NTSO直送.互動.音樂課」校園音樂互動欣賞計畫 107
衛武營藝術學習網 110
衛武營管風琴 VR 解密 112
LAB X 藝術跨域實驗平台 114
愛樂實驗室 116
科技實驗室
工研院
智慧虛擬人實驗室
智慧影像分析實驗室 120
多視界感知實驗室 121
達明機器人
達明機器人實驗室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