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政府出版 > 文化藝術
     
    臺灣攝影家:章光和[精裝]
    出版日期:2025-03-31
    ISBN:9786263951631
    參考分類(CAT):文化藝術
    參考分類(CIP): 攝影業;攝影師

    優惠價:9折,882

    定價:  $98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定價:250 元
    特價:90折!225
     
    定價:100 元
    特價:90折!90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定價:1600 元
    特價:90折!144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作為非直接攝影的倡導者,章光和以「此不曾在」、「無中生有」的數位影像,擺脫了傳統攝影「照單全收」、「複製真實」的宿命,並將之轉換為「創造現實」的另類使命。
    善於運用電腦軟體、人工智能(AI)等科技產物,章光和大膽地以電腦黑盒取代相機暗箱、以掃描機的「燈光」製造「靈光」等另類技法,形成一種新真實的虛構景觀,顛覆直接攝影的物理性複製所定義的「真實」、挑戰虛擬與現實的界限,並賦予「真實」新的涵義。
    章光和以「暗房終結者」自居,透過撰寫應用電腦影像軟體相關書籍、架設個人網站闡述藝術理念、以行動實踐無相機式的影像創作,而他的「另類攝影」,更為臺灣攝影與數位影像史寫下嶄新的一頁。
    作者介紹
    研究主編兼主筆|姜麗華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中心暨美術學系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先賢祠–索邦)造形藝術暨美學博士。攝影藝術研究者、策展人,著有《臺灣近代攝影藝術史概論:1850年代至2018年》(2019)、《時延影像:時間演繹之影像研究》(2016)、《旅法生活.記憶拼圖》(2014)。

    專文|曾鈺涓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博士。數位藝術創作者、策展人,研究領域為科技藝術與(後)網路藝術理論與創作、藝術創作研究方法。
    被選上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共同出版的《臺灣攝影家》系列叢書,內心浮現一種感恩之情。
    感謝小時候接觸相機,感謝父母放任我學美術,感謝高雄中學洪根深老師免費教我素描,還有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的同學充滿創意的四年大學生活。感謝在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Institute)學到最前衛的攝影觀念,讓我在1994年完成〈攝影的本質與電腦化時代攝影的本質〉一文,讓我可以在創作的路上走的更長更遠。也感謝在紐約大學(NewYorkUniversity)學習超大相紙暗房洗相,得以發揮我繪畫性的長才。
    我的攝影從繪畫出發,雖然我也當過一年財經記者,跑過立法院,但我喜歡繪畫性而不是紀錄性的攝影。所以我的作品都從觀念出發,挑戰傳統攝影技巧,注重攝影的時間性、空間性,與觀賞者的認知性為題。
    《博物館系列》作品讓畫面超越底片的極限,突破底片時間限制,讓物件在每一次洗相都有不一樣的生命力。1989年我開始使用電腦創作,1994年出版《暗房終結者:Photoshop1.0》預言傳統暗房的終結。2003年我用電腦繪圖的方式虛擬創作攝影影像,製作了《數位人體美學》系列作品。2023年全世界瘋狂人工智慧AI繪圖。我像是挖到金礦般的興奮,因為這完全符合我的「電腦化時代攝影的本質」論述。AI繪圖可以從一個主觀的視野,像攝影一般的製作影像。目前我已經創作七萬多張圖了。而我將不會稱我的AI繪圖是攝影,即使它超級像照片。因為傳統攝影畢竟有它人性珍貴的一面。
    感謝姜麗華老師細心訪談、主編與撰述,曾鈺娟老師專文精闢分析,左右設計編輯群協助,與評審委員的指正,也感謝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關愛,感謝支持!
    目次

    4 部長序|李遠
    6 館長序|陳貺怡
    8 攝影家自序|章光和

    專文
    12 章光和非直接攝影的藝術性
    ——另類影像的論述與實踐|姜麗華
    25 數位靈光之探尋
    ——章光和的數位影像美學構築|曾鈺涓

    作品
    56 非純粹攝影的觀念性
    64 另類博物館的時間性
    82 掃描實體植物的繪畫性
    140 電腦影像本質的挑戰性

    156 口述訪談
    177 傳記式年表
    198 章光和簡歷
    200 圖版索引